近十年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8-11-12俞佳飞
俞佳飞
摘要: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用十年的时间进行了专业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体系的两次大规模课程改革。专业课程改革探索构建“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基本模式,打造了一个核心技能本位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新体系;选择性课程改革秉持“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的思想,以打造多样化的选择性课程体系为切入点,积极创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专业课程;选择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8)05-0031-05
浙江省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学校自发式课程改革阶段、专业课程改革阶段和选择性课程改革阶段。三个阶段是一种螺旋的递进式发展,后者的课程改革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前者的课程改革也不因后者的出现戛然而止。2008年和2014年,可以说是浙江省中职教育发展里程碑式的时间节点。2008年,浙江省在4个专业试点后全面启动了中职专业课程改革,十年的课程改革从此启动。2014年末,浙江省又选择了35所中职学校为试点拉开了中职学校选择性课程改革的大幕。
专业课程改革和选择性课程改革皆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但两者又有显著不同。从核心技能培养到多样化发展的课程改革,其改革的背景如何?两者的区别在哪?其课程改革的演进发展逻辑及路径又是如何?笔者将结合浙江省的课改实践做简要的分析。
一、专业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革命
2006年,浙江省启动了数控等4个专业的课程改革,以职业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制定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008年12月,浙江省正式印发《全面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全面启动专业课程改革。这场对浙江省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建设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改革以“08课改”为人所熟知,开创了中职教育领域的一番新天地。直至目前,浙江省的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沿用的都是这个模式。回顾十年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可总结出专业课程改革的几个特征。
一是强化了中职教育为就业服务的发展定位。专业课程改革提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坚持职业能力培养,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从改革切入点看,课改以学生就业为改革服务对象,紧紧围绕专业课程做文章,以岗位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和中心,强调学生在完成岗位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实践技能,突出職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课程结构看,改革后的课程结构大幅度降低文化基础课程的比例,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重由5∶5调整为3∶7,注重专业课的跨学科整合,充分体现专业课程的绝对主体地位。从课程内容和组织形式看,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内容编排方式,由原来的学科型调整为充分突出学生岗位技能培养的项目型,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逻辑顺序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
二是改变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后的专业课程模式体现为“一体两翼”、“一旧两新”的结构:“一体”指的是中职教育的课程结构,“两翼”指的是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一旧”指的是以培养基础文化素质为目的的“公共课程”,“两新”指的是以培养核心技能与专业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核心课程”和以强化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教学项目”。专业核心课程指的是专业的主干课程,以及保证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专业基础课。教学项目作为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教材的主体构架,围绕着“核心技能”培养系统设计,将工作任务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并转化为可付诸教学实践的“项目”群。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和教学项目的设计是本次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是形成了可供复制的专业课程开发模式[1]。在专业课程的开发流程方面,每个专业形成一个课题组,遵循“行业领域——工作岗位领域——课程领域”的基本程序完成课程的开发。第一步,大面积的行业、企业调研完成人才需求报告和培养目标定位;第二步,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完成职业岗位群能力与核心技能分析;第三步,工作任务分析完成职业能力标准分析和教学项目的体系构建;第四步,重新组织课程资源,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项目;第五步,形成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XX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与专业课程标准;第六步,开发专业课改教材与课程教学资源。以此模式,浙江省累计完成51个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编写并正式出版100多种新课改教材,多种教材入选教育部组织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并在全国推广使用。
二、选择性课程改革:以多样化发展为宗旨的课程体系改革
2014年11月,继专业课程改革之后浙江省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本次改革以“选择”为关键词,以“选择性课程改革”为名掀起中职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改革浪潮。本次改革遴选35所中职学校为试点,在短短一年内从试点工作扩大至全省所有中职学校参与课改。改革力度之大、决策执行之迅速,体现出本次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课改启动视频会上,浙江省教育厅原厅长刘希平将本次改革的原因总结为三个方面:回应人民群众要求升学的需要、适应全球教育融合发展的需要和增强职业教育内在吸引力和活力的需要。本次课程改革与前面的专业课程改革有着承上启下的关联,但又有着截然不同的改革逻辑。
第一,选择性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通过为学生提供多次选择、多种选择的机会,包括选择升学或就业、选择专业、选择专业方向、选择课程、选择学制、选择教师等,把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同时也是向教师和学校释放更多的选择权利,让教师具有更多的授课权,让学校拥有更多的教育权。
第二,课程改革重点在于建设多样化的选择性课程体系。在教育部的专业教学标准将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基础上,选择性课改推出“核心课程”和“自选课程”的概念,提出中职的课程体系应由核心(必修)课程和自选(选修)课程组成,将公共课与专业课进行重新拆分与组合。课改方案对各模块课程的设置进行了限定,要求中职学校要尽最大努力将选修课程比重增加至50%以上。以公共课“语文”为例,其中语文公共必修课要求每周2课时,高一高二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可在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中开设,不少于每周2课时。特别是公共选修课程,要求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分别开设面向直接就业和升学不同学生群体的课程内容。为更好地帮助学校构建本校的选择性课程体系,浙江省已陆续完成制定20个专业的《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XX专业选择性课改指导性实施方案》。
第三,机制建设成为一大亮点。课改着眼于广义的“大课程”,提出要破除旧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改革与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案、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如管理模式方面,要求学校建立学生多次选择机制,围绕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为学生提供不少于两次的选择;实行走班制、长短学期制、长短课制、弹性学制等管理组织形式;全面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等。如教学机制方面,要求学校大胆尝试做中学、学中做,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如评价体系方面,要求学校全面实施“学分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三、从核心技能培养到多样化发展:中职课程改革的发展逻辑与启示
从2007年启动中职专业课程改革到2014年又启动中职选择性课程改革,浙江省的中职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通过两次改革的内容特征及背景分析,可以大致看出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的发展逻辑及改革路径。
(一)职业教育的定位从“就业教育”走向就业导向下“人的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两个方面。发展职业教育源于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通过对劳动者的培养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直到今天依然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同时,职业教育从关注人的生存、提升人的职业品质及实现人的成长三个层面实现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黨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的艰巨任务”。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等同起来也折射出当时的现实问题,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并存暴露出当时的职业教育与岗位需求的不相适应。在职业教育“就业为王”的时代背景下,以提高职业技能为核心的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006年,浙江省政府启动“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强调核心技能培养的专业课程改革即为“六项行动计划”之一。这就是专业课程改革的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矛盾一方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其实,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便提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14年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职业教育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职业教育的发展由最初的关心就业转向更加关注人的发展。2016年,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不仅是教育领域甚至可以说是整个社会都在强调人的因素和人的发展。以多样化发展为核心思想的浙江省选择性课程改革便是在“人人出彩”中国梦的背景下酝酿与启动的规模更大、影响更广的一次改革。
(二)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与职业教育无法满足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中职教育改革的直接动力
从2000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可以看出,当时的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与生产和生活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等问题,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浙江省教科院于2006年通过对部分专业课程的全面调研,总结出中职专业课程的三个“脱节”:一是学用脱节,专业课程过分强化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课程内容陈旧,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二是工学脱节,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紧密联系度不够,学习内容脱离企业生产实际;三是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脱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2]。职业教育难解“技工荒”的尴尬,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以此为宗旨的浙江省中职专业课程改革便是在这样的社会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与职业教育无法满足需求的矛盾中应运而生。
德国工业4.0的推出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面对人才需求的剧烈变化,德国制定了模块化的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以应对工业4.0时代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工业4.0同时期的“中国制造2025”时代,制造业生产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突破,需要一大批适应产业变革需要的多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反观作为工匠摇篮的中等职业教育,基于传统产业的专业分工与岗位分工,习惯于以传统的专业发展思路培养人才,设置的专业界限过于明显,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重显性操作技能轻隐性技能,造成中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力结构单一、发展潜力和后劲不足,难以适应生产方式的变革。在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转型过程中,作为基础人才培养主要阵地的中职教育,必须对此做出及时的回应,通过打造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新生态,缓解社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与职业教育无法满足需求的矛盾。
(三)两次改革始终坚持以课程为改革载体,强调职业教育的专业性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浙江省中职教育的两次重大改革,均紧紧围绕课程做文章,以课程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专业课程改革打破学科体系的桎梏,以科学提炼“核心技能”、整合重构“核心课程”、系统设计“教学项目”为改革核心思路,以专业核心技能为改革切入点,以培养学生胜任某种岗位职责和具备某种职业能力为目的。涉及到改革的每个课程的开发模式分为三个步骤,即调研相应专业学生要从事的岗位,确定学生所需的核心技能——依据核心技能培养的要求重组教学资源,组建核心课程与教学项目——形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新专业课程模式。因此,不管是课程目标还是课程开发模式,均深深有着专业教育的烙印,强调职业教育的专业性。
选择性课程改革要求将专业教育贯穿教育始终,不管是开设满足直接就业需要的课程系统和满足继续升学需要的课程系统,都强调专业教育的核心基础地位。在夯实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分别开发开设满足直接就业需要的课程系统和满足继续升学需要的课程系统。如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核心课程模块要求确保专业理论教学和核心技能培养的中心地位,而“自选课程模块”中的限定选修则要求开设的课程保证学生选定学习课程的相对系统性和丰富性,保证学生学习成长方向的一致性。在实训实习课程问题上,课改方案也对实训教学时数比例作了规定。
(四)人的发展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最终的落脚点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职业教育被视为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重点的专业课程改革提倡为学生就业服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就业问题毫无疑问是与人民利益最为紧密联系的民生大事。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以就业这一民生大事为目标,无疑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好诠释。因此,可以说专业课程改革最终的落脚点也在“人的发展”上。
近几年,职业教育特别强调人本主义的回归,从关注职业教育对国家、产业、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需求到开始关注人的职业生涯的投资与发展,从关注更好的技能、更好的劳动力、更强的国家竞争力到开始关注更好的技能、更好的生涯、更高的薪酬、更好的生活质量。2013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新定位,提出了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国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2017年,浙江省中职毕业生接受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比例已达30%以上,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背景下,中职毕业生升学的比例必将逐年上升。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更多地应该从人的意义上去理解教育,让学生自由发展,既是我们教育的起点,也是我们教育的归宿。
(五)中等职业教育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任项贤明先生曾说过,在一个改革的时代,要做到的是顶层和底层联动,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并举,教育才有出路[3]。改革一直是浙江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先后实施了13项国家教育改革试点和31项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重点深入推进了大中小学课程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师培训制度和交流制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转变教育行政管理职能改革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改革。从表面上看,这些改革都是在顶层设计下的行政战略与行为,是一场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自上而下的体现领导意志的教育变革。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浙江省的中职课程改革具有十分丰富的学校实践基础。许多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改革早在2007年之前就已搞得有声有色,走班选课、学分银行在选择性课改启动之前已实施多年。可以说,这些改革并不是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底层创新,改革才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六)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坚守是职业教育最好的发展出路
从学科为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学生本位,从专业课程改革到整个课程体系改革,浙江省一直在课程改革上寻找职业教育的发展出路。专业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在体系为王的教育领域掀起改革的大潮,但这样的改革仅限于专业课程模式与内容;选择性课程改革,被人质疑是为应付“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多样化的需要”的权宜之计,认为是一种职业学校内部的妥协方案。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从人才的类型、层次、数量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体现为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中职毕业生质量不符合经济社会的要求;转型升级需要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但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层次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要求。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学历高移成为必然趋势,人们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关注度和期望值越来越高。但现实是进入职业高中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的几率要明显低于普通高中,同时从岗位、薪酬和职业发展方面来说,中职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和人民受教育意愿的变化对中职教育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甚至要求取消“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的呼声愈加强烈。面对这样的现实,改革课程已是扬汤止沸。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最需要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整个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教育要实现和谐发展,必须要进一步拓宽中职学生的发展通道,保证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一条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通道,为学生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中职教育“断头路”的问题,给学生更多选择合适教育的机会,既可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学生和家长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撇开职教体系的构建讲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犹如跳过建筑的主体架构设计去谈内部装修一样,一切都是枉然。只有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始终坚守才是职业教育最好的发展出路。
参考文献:
[1]郭耀邦.浙江省中职教育四专业课程改革报告[J].职教论坛,2010(6):17-22.
[2]崔陵.中职“选择性”课程体系:基本特征与构建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17(20):33-36.
[3]项贤明.积万千教育创新,成整体教育改革[J].教育家,2016(9):46-47.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