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改革创新和有效价值
2018-11-12黄华英
黄华英
摘 要:微课的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不断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的最大价值就是让课堂层次更加清晰,进一步地提高了课堂质量。对于小学数学来讲,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开展微课堂可以促进数学知识的具象化,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主要分析了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并研究了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改革创新和有效价值。
关键词:数学;微课;创新;有效价值
微课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认同,在课堂上采用了微课的教育方式,形成了良好的上课氛围。微课的最大优点就是方便灵活,不受到时间限制,学生可以随时的观看,发挥学生主体性,同时教学的方式也得到改革。教师的角度来看,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分析微课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
这是针对低段学生很难用简洁、准确、清楚的语言表达,课堂上往往想说却说不清、甚至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思维的过程的问题。而且数学学习过程任务之一,就是学生应该有从生活的真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即把我们生活中的真实情境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我以“以人为本的生命课堂和实验小学核心素养”[1]为理论依据,以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水平为基础。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和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发言时出现的种种问题,正确地引导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数学语言,丰富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对数学审美的兴趣,全面提高数学成绩
二、微课在小学数学的改革创新
1.实践建构,精啄语言
教师整节课以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柯南”为主线,创设了一系列数学问题;联系实际生活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的推理”就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从可能性到确定性的过程,有条理地根据条件进行思考作出判断,并对自己得到结论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的过程。
2.抓住本质,定教法学法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是因为需要学。”道理等同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上课的教师除了对教材、学生清醒地认识、分析外。本节课学生需要经历一个直观猜想、有序思考、简单推理、验证结果的过程,因此这节课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法、实验法。例如,简单地猜一猜游戏,根据一条信息猜一猜。我双手写着不同的数字8、9,给学生一个提示条件:“我的左手写的不是9。”让学生推理猜测。学生很快就能判断出我的双手分别写着什么数字,并说清楚推理的方法。
3.找出不足,改进教学
正因为本节课关注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因此在布置下去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后,对连线、表格法都没有着重强调。而这两种方法对于解决推理問题又是很重要的。而且由于过多关注孩子语言的完整性,整堂课内容过少,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更多改进。
三、微课在小学数学中有效价值
1.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主要重现数学课堂中重要内容,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与教科书的基础知识结合,严格的完成整个教学。小学教学活动应用微课堂时,数学老师应该做好教案,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加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例如,学习“图形的平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学习的图形平移的微视频,首先让学生对平移有一个总体认识,其次利用漫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培掌握几何空间思维,在利用微课讲完图形平移之后,再向学生介绍多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求法等有关知识,学生方能深入地掌握和理解知识。
2.解决小学数学难题
走进了大数据的时代,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老师应该制订要严格的教学方案。数学具比较强的逻辑性,数学老师通过微课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微课堂来解决问题,在课后观看微课堂,进行自主学习,对知识进行巩固,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的价值主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学生认为难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采用微课教育的过程中,这都是很多老师和专家对微课研究后得出的重要教育成果。因此不仅提高了课堂的质量,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总之,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总而言之,通过采用微课的教育方式,认识到自己的数学专业基本功、教学机制等还需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也需要改进,应该根据学生现有情况和本节教材的特点,尽可能地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课堂上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马玲.浅谈当前初中数学微课教学[J].好家长,2017(50):178.
[2]廖会兰.使用微课,是教学改革与创新:桂林市龙胜县龙胜镇小学使用微课来突破数学教学课时重难点的探索[J].文理导航(下旬),2016(9):30.
[3]杨昌军.浅谈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6(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