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审美情趣,育核心素养
2018-11-12刘延超
刘延超
摘 要:现阶段,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部编版新教材对核心素养的美育做出全面的体现。就部编版教材的文字之美、朗读之美、画面之美及其民俗美食之美的恰当运用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体现的美育作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审美情趣
一、品文字之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發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小学乃至大学的语文学习中,语文素养都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更是中国人从小到大都在学习的学科,所以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新版部编教材就汉语的优美、汉字的优美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猜字谜》一课时,我深感本课虽然只是低年级课程,但字谜却是中国文化独有的,如:“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学生通过文字想象出美的画面,又能结合汉字特点猜字,用智慧、创意和汉字的优美为孩子们创造了文字的优美世界,实现语言和思维同步发展的。
二、体声音之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提出这样的要求:朗读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重视培养朗读能力,充分读,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抓好读词语的训练,养成连词读的习惯,不破词。语气要求不要太高,进行差异化指导和必要的范读指导。强调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低年级教材对于朗读训练的安排也有梯度和层次。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拼音这个工具,能够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出了“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和“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的要求。
而部编教材是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学习目标的提出都不是孤立的,都会前后勾连,相互照应。我在使用教材的时候,时刻注意利用好教材,抓住重点,瞻前顾后。比如读好长句子的要求,虽然教材中在第三单元的《端午粽》和《彩虹》中作了明确的要求,但在之前的课文中已有铺垫,出现过比较长的句子,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四个太阳》。教学中随时抓住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语文要素的落实贯彻学期始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我尝试着放开手脚,抛弃顾虑,多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超越创新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才会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空间,充分感受阅读美文的乐趣。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就有所感觉了。以前的古诗词教学过于繁琐,像外科手术,把那种“美”都给弄跑了。
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求不要过高,不一定非要“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注重感受音韵之美,古诗文之美,让孩子们多读点优秀的古诗文就挺好。
三、享画面之美
画面之美,无疑是最直接的美的享受,在教学时时刻迎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活泼心态,非常有利于实现“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和“化枯燥为有趣”的课程教学目标,在有效促进认知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和审美能力。例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我首先呈现“脑袋大、身子黑、尾巴长”的一只小蝌蚪,接着它慢慢地“长出”两条前腿和两条后腿,尾巴渐渐不见了,而后出示一幅色彩艳丽图——碧绿的荷叶上,青蛙们正在捉虫子,其中一只大眼、绿背、突出白肚皮的青蛙正望着游来的小青蛙,好像在说着:“宝贝,你们已经长大了,快来这儿,跟妈妈去捉虫吧!”被放大后的这种投影,让孩子们对蝌蚪和青蛙的美丽特征有了明显的观察,并且对这一变化生长过程也有了清楚的认识,尤其发展了他们“生命转型”的审美情趣。
四、美在身边,美食承载历史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例如《端午粽》一课,有这样一段课文,“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不过短短30个字,却让孩子们感受了端午节独特的美食,也是中国独特的美食文化,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对端午这个独特节日的感情,也让其感受了中国悠久历史和风俗文化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像艺术家一样进入角色,以“饱满、真挚的热情”进行教学。美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师生之间长期情感的交流,使得教师客观上成为学生的兴趣中心。新教材力求让学生体会思想美、语言美、画面美等。美,在身边,在书中每一个角落,遵循核心素养要求,开启学生美好人生。部编教材如同一个好榜样,处处给学生以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