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机推广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2018-11-12曾钢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与发展越来越快,农业生产方式基本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依靠机械化作业的转变。在机械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做好农机推广服务工作,本着从经济性和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机推广;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733137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相应惠农政策的力度加大,农业机械拥有量有了飞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9.7亿kW,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5.2%。促进农业机械化对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农民奔小康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1 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作业现状
1.1 现有农机的适用性不高
在推广普及农业机械化过程中,有些机械由于受天气、地块和传统收获模式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普及使用受到很大限制。河南省是种粮大省,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兼有花生、马铃薯、水稻、大豆、棉花等少量的经济作物。小麦的机械收获在河南全省都已经广泛普及,机械收获比例达到98%以上,玉米的机收比例大多在20%左右。农业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1.2 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不高
农机使用和推广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河南省玉米的种植行距,大多从40~90cm不等,如果使用联合收获作业,实行不对行收获,普遍存在掉穗、破穗率高和秸秆粉碎不彻底等问题;从经济层面考虑,每667m2地机械摘穗需要进行2次秸秆还田,667m2地下来需要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另外,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培训,对机械性能了解不够,不能正确地调试和操作机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使用农机的热情。
1.3 综合机械化水平不高
就河南省来讲,目前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环节机械化程度达到了较高水平,但丘陵山区、经济作物、畜牧养殖等很多领域的农机产品有诸多空白,缺乏适用机械。如,大葱、蒜、棉花等作物的种植和收获环节处理机械不足。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26.8%,其种植机械化水平仅为2%。这与农业供给侧改革所需的农机化支撑要求有很大差距。
1.4 农机推广服务脱节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运用,传统的推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全国各地都普遍设立了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但是农机服务产业化程度不够,机制不灵活,部分地区人员数量少,技术水平低,加上无法獲得更多及时有效的培训,导致无法很好地开展相关推广工作,影响农机推广的速度。
2 加强和推广农机应用的举措
2.1 加大农机研发投入
我国大部分农机企业的研发费用占企业销售额不足2%。农机工业应当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主攻短板机具、高端装备与主攻技术集成、配套推广结合,全力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大力增加高效机械的有效供给。
2.2 提升专业人员整体素质
农机推广人员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机推广的质量和效率。农机主管部门要提升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进行新技术培训、学习和考察,拓展农机推广人员的视野和知识面,健全基层推广人员在科研、教育、培训方面的管理。
2.3 培养农民推广主体意识
农民对一些新型、先进农机具的了解需要一个过程,这就要求农机推广人员深入基层,广泛宣传,加快推广和应用。各级农机推广站针对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等开展现场培训,对农机具的操作使用、维修保养等进行专门培训指导。
2.4 改革完善补贴及财税等政策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为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而推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助于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河南省应增加补贴的扶持力度,建立长久有效的农机购置补贴机制;加大对高端农业装备产品的补贴力度,为加快我国由“农机大国”向“农机强国”的转变,提供政策层面上的支持和保障。
3 结语
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机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人、财、物、政策等层面统筹考虑。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应积极开展农业机械推广示范基地、示范区创建活动。结合农机推广的特点和河南农业的实际,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促面,推动河南省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董克俭.小麦联合收割机使用与维护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汪金营.小麦播收机械操作与维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曾钢(1958-),男,河南省平舆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研究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