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师大版为例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教学反思
2018-11-12刘丽娜
刘丽娜
【摘要】本次新课改标准在基础与选择性方面更加突出,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课由五个模块展示,并由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数学技能两方面组成.在选修课方面则分为四个部分,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多维度选择.笔者通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教材的教学感触和思考开展浅析,希望能为广大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新教学思想.
【关键词】高中数学;北师大版;新课标;教学反思
一、新课程教学反思
(一)教材优势
1.定位准确
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高中数学必备知识点和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习惯,实现数学思维在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同感,并保证在学生数学思维充分培养基础下,实现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其中板块1作为数学必修课基础,其中包含了集合、初等函数等知识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通常以“1→4→5→3→2”的顺序制订由浅及深的教学计划.
2.理念创新
教材在整体层面为学生打下坚实数学基础提供了保障,为学生提供了相应发展平台.同时还兼顾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其中充分强调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高中数学学习,实现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得以解决的能力.
3.设计新颖
五个必修板块在设计和布局方面与旧教材完全不同,对新知识的教学通常采用问题情境构建的方式进行引导,并通过观察、探究、思考、提示等方法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实现科学学习习惯养成.同时,通过生活化辅助教学素材的添加,为学生开阔了视野,并实现数学思维向生活延伸.另外,教材在许多知识点有所留白,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发挥、充分思考、创新总结.教材习题分为A,B两类,选择性回答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多方面培养提供了舞台,在B类习题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补充性和延伸性,值得广大教师关注.
(二)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知识衔接不够紧密
学生在高一数学课程中的学习基础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材在有些章节脱节问题十分严重,如十字相乘法,其知识点衔接不够紧密导致的脱节现象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应用方面过度重视
教材在数学知识应用方面过于重视,每一模块都有大量情境应用题,这些应用题都源于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并鼓励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和电脑等工具开展解题工作.但是如果学生对计算器与电脑过度依赖将会导致学生运算能力低下,经常在基础运算方面产生低级错误.在应用题方面,采用了许多生活化案例,但是这些试题多是从教师生活化经验进行出题,如税收问题、贷款问题等,许多来自农村的学生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在审题环节就出现了不知所云的现象.数学科目的生活性、使用性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脱离学生主体实情制订教学目标.
3.物理背景引入不合理
教材许多知识点都通过物理为背景进行引导,但是两个学科在教学工作安排方面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例如,由“简谐运动”引出的三角函数曲线,由物体做功引出的向量数值积等,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没有过多的帮助,存在生拉硬套、强行结合的现象.
二、教学过程与反思
(一)更新教学理念、灵活多变使用教材
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首先需要从观念上充分认识到:教学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思维构建、发展智力的过程;教师需要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首先需要通过对教材的充分解读,然后通过与学生实情有力结合开展具有创新性的教学工作,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的素质教育目标.
(二)改革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驱使学生自觉、主动、深入地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其中发现、理解、创新、运用,实现在学习中自发思考、发散思维、指导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构建,最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对日常生活现象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
(三)改进教学评价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需要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及课堂活动中流露出的情感与态度充分感知,要根据不同内容和不同学习目标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除常规测试、考试等针对知识点的书面评价外,还需要把评价内容动态化、课堂化,使得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可通过问题奖、创新奖、先进奖等奖项设置进行实现.其次,还可以通过学生自发设计测试试卷开展学生间互相测评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自省意识.最后,通过学生对教师教学课堂点评的方式,实现教师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不断完善教师内在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何春良.浅议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程教材与教学的反思—以北师大版高中必修课程为例[J].数学教学研究,2014(12):18-21.
[2]刘超,王志军.新课程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以人教A版、北师大版、蘇教版为例[J].基础教育,2011(1):89-95.
[3]吴延俊.浅析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