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衡计分卡评价增值型内部审计
2018-11-12邓晔莹
邓晔莹
摘要: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21世纪初对内部审计提出了全新的定义,认为内部审计应该有为组织增加价值的功能。这一举动标志着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模式与理念的转化,传统内部审计开始向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转变。国内外学界也开始研究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实现途径和评价体系。本文将概述增值型内部审计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探究如何设计平衡计分卡评价增值型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增值型内部审计;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运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2011年1月发布的新《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丰富了内部审计的内涵。本文首先通过阐述平衡计分卡、内部审计评价、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定义及内容,为本文利用平衡计分卡研究增值型内部审计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并分析使用平衡计分卡的优越性,从而对我国其他单位的内部审计评价方法设计产生借鉴意义,推动增值型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平衡计分卡是一款克服传统业绩评价方法弊端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将部门任务和决策分解成特定目标,再将特定目标分解成多样具体指标,指标包含4个方面。平衡计分卡的思路是:为了提高经营成果(财务收入),必须让产品和服务得到客户的满意;为了客户满意,优秀的产品是必要的,配套服务也不可少;为了上述目标,必须改进生产与经营流程;为改进工作达到预期,就要培训员工、改善信息系统。指标各不相同却相互联系,通过财务等四个不同目标的相互联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以达到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推进战略的实施。
一、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
增值型内部审计新的定义认为内部审计应该能够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指明内审未来的发展方向。它要求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不仅起监督作用,还应该提供更有前瞻性、具有附加价值的服务,增加价值,以实现企业的效益。因此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应该重点考察内部审计对组织的增值作用。
二、平衡计分卡评价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优越性
(一)現行业绩评价方法分析
现代业绩评价方法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有以下三种:
(1)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要求组织中各层次的部门协商确定各部门的目标,部门之内再共同协商个人的分属目标,目标是否得到很好地完成将成为对个人考评、奖惩的标准。目标管理法将组织整体目标层层分解,具有客观性,与实际业绩也有可比较性,促使业绩评价结果合理、公平。但目标管理法注重短期目标的实现,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工作为组织带来的价值往往是长远的,这与目标管理法的注重点相背离。因此目标管理法与增值型内部审计评价并非特别贴合。
(2)关键绩效指标法。指将战略目标逐层分解,提炼出对实现组织整体目标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转化为关键绩效指标并建立绩效评价体系,以此衡量绩效。但关键绩效指标法确定需要遵循SMART原则,而增值型审计带来的增值作用是具有灵活性的,关键绩效指标法遵循的原则将约束对增值型审计增值作用评价。
(3)平衡计分卡。以战略目标为中心,从财务、顾客、内部过程、学习与创新四个方面建立相应的目标和测量相关指标,对企业进行全面测评,评估企业是否良好地完成这些指标,从而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平衡计分卡较目标管理法优越的地方在于,它能够衡量增值型内部审计带来的长远作用。同时,平衡计分卡指标设计灵活,避开了KPI设计需要遵循特定原则的缺点。平衡计分卡还避免了如经济增加值法中的无法量化计算非财务价值的失衡现象,综合评价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使用平衡计分卡设置指标对内部审计进行绩效评价是相当适合的。
(二)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绩效评价的优越性
(1)达到了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之间的平衡。平衡计分卡一方面能够以财务指标衡量增值型内部审计所带来降本增效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利用了非财务性指标合理衡量增值型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内控防范的服务性作用,避免失衡。
(2)体现了内审部门与组织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内审部门致力推进审计共建,扩大联动效应。内审部门自身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其价值体现于对其他部门的增值服务中。平衡计分卡的客户层面能够体现内审部门与其他部门协同作用,共同实现组织目标。
(3)能够评价内审部门自身成长。内审部门重视自我增值,不断开创新的审计方法与审计技术,接受外部监督,及时整改。平衡计分卡的学习与成长层面就能很好地评价内审部门如何实现自我增值,自我成长。
三、平衡计分卡基本设计思路
平衡计分卡设计包含4个方面。增值型内部审计有其特殊性,下面简述用于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平衡计分卡设计思路。
(一)财务方面
企业财务指标,一般包括流动比率、投资回报率、资产负债比等。财务指标一直被广泛地应用在企业业绩评价,在平衡计分卡中得以保留。企业作为盈利组织,持有者关心企业资产的使用及盈利。内审部门作为辅助部门虽无法为企业赢取利润,但从财务上为企业降本增效间接增加利润。因此在财务层面评估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时,主要是通过衡量内部审计部门降低的成本,及其他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提供的某些间接价值。
(二)客户方面
客户方面的指标一般包括:客户满意度、客户流失率、市场份额等。只有满足客户的需要,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客户,企业才能实现效益。类似的,内部审计部门的客户,即内部审计部门提供服务的对象,内审部门只有满足服务对象在发展上的需求,所服务的部门才能更好发展。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应该衡量受服务对象对内审部门所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
(三)内部经营方面
一般而言,内部经营基本包括生产经营、售后服务等环节,指标主要包括:研发投入、经营成本等。对内部审计而言,内部经营则指内审在实务层面上实施的具体措施。因此,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应当考核内审实务操作的完成情况。
(四)学习与成长方面
员工的学习与成长是实现财务、客户、内部经营方面目标的基础,包含培养员工与激励、信息技术的学习、企业的组织和配合。反映以上方面效益的指标包括员工培训支出、员工流失率等。企业经营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内部审计也是同样。内部审计人员应该跟上内部审计发展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内审部门应完善审计制度与审计方法,与其他部门多交流合作,才能实现自我增值,并更好地提供增值服务。增值型绩效评价应当衡量内审部门如何自我增值。
参考文献:
[1]James Roth.Best Practices: Value-Added Approaches of Four Innovative Auditing Departments[M].The IIA Research Foundation,2000.
[2]沈征.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基于量化标准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96.
[3]谭丽丽.我们实施审计质量管理的十项原则[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哈尔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4:227-233.
[4]姜同敏.我国国有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14.
[5]刘雯.增值型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山东理工大学,2015.
[6]吴卉.我国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业绩评价研究[D].安徽:安徽财经大学,2011.
[7]周曼如.基于BSC的A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3.
[8]张贝.A国有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的构建[D].云南:云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