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视角对亚投行规模扩张效应及发展战略的分析
2018-11-12王艺宣
摘 要: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竞争多元化的时代当中,加强全球战略布局,建立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信息与资源共享的新机制,将非传统多边发展战略纳入外交策略已成为世界发展主流。事实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为了增强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偏好,集合众多新兴国家的资源,寻求在一个以西方利益为主导的体系内,嵌入多极化和竞争多元化的概念。本文以中美博弈视角出发,运用纳什均衡方法,分析亚投行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规模扩张的均衡状态,进一步结合目前中美关系对亚投行规模扩张进行影响效应分析,最后联系时下“一带一路”等热点,提出亚投行未来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亚投行;博弈论;规模扩张;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一、前言
2016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在北京的常设总部首次正式运营,代表在世界金融体系多边化发展的大环境中,身为全球第二经济体的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自运营至今,亚投行热促使扩容增速不断提升,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亚投行副行长丹尼·亚历山大(DannyAlexander)表示,“亚投会的会员数量从57个增加到84个,扩大了我们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在进入第三年运行时,我们期待进一步扩大会员的数量,并加强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作用。”同期,5月又新增域内成员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域外成员肯尼亚,总规模增至86个。成员规模的不断扩张,已经使亚投行成为仅次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经济触角已经由亚洲延伸至全球。
亚投行的发展是“全球化”发展的产物,集结成员国中新兴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与土地等方面资源优势与发达国家的资金优势,再次进行全球化合理资本配置,利于达到成员国内部效率最大化。从中国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亚投行的扩张一方面有利于深化国内供给侧改革,通过亚投行提供资金支持新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外需消化国内过剩的资源产出,实现制造升级,将高铁等创新先进技术进一步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降低贸易运输成本,为进一步扩大贸易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加大与亚太地区各国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降低贸易投资壁垒,利于资本的自由流动与加速对外开放进程。
在此背景下,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亚投行,主要集中于以下观点:一方面,亚投行追求与时代接轨,建立长远发展机制,正借助于各种创新机制与合作战略,逐步扩大规模。RognesM,sa指出亚投行在多边设置并启动行动与亚开行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合作关系,开始推动催化和增加基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廖中新等指出亚投行借助PPP模式引导私人资本流入基础设施建领域,同时通过与政府、私营部门合作分摊风险,扩大低风险资本来源。另一方面,许多学者从中美博弈下讨论亚投行的建立与发展问题。陈绍锋指出,亚投行的发展有助于增强世界对美国霸权的制约,有助于全球经济再平衡,但在“美国标准”占主流,且多数参与亚投行的西欧国仍是美国战略上盟友的现状下,未来主导亚洲经济规则的更可能为TPP。张欣等指出亚投行的建立在短期中美博弈中可能占据优势,但长期随着美国对中国贸易限制及政治压力,亚投行的发展呈现不确定状态。鉴于此,本文综合上述两种角度,以博弈论视角出发来考虑在现在中美关系紧张背景下亚投行的规模扩张影响效应,并进一步将模型结果结合时下热点分析亚投行未来的发展战略。
二、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以假设美国不断扩充TPP规模为例,由于国际多边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区域化经济发展已成为主流,集合多方资源形成金融杠杆的散射性作用远远超出一个国家的能力范围。结合目前实际情况,DanielC.K.Chow指出亚投行建立由于国际政治关系,美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美国限制中国在这些机构中扮演次要角色,也将中国排除在TPP谈判之外。美国不仅拒绝加入亚投行,出于地缘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考虑,还试图阻止其最亲密的盟友加入亚投行。因而,美国限制中国加入TPP,且暂无打算加入AIIB,双方之间无合作空间。为了达到資源运用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在有限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受制约进入TPP的AIIB必须根据美国的举动来选择自己的策略即是否扩充自己的规模,进而构成典型的双人博弈模型。分析博弈双方得益状况,本文做出以下假设:
1.无论是美国TPP(博弈方1)还是中国AIIB(博弈方2),对于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都有规模“扩张”与“不扩张”两种策略可供选择;
2.假设TPP与AIIB均不进行规模扩张时为初始状态,多边化发展趋势不明显,资源规模效应未显现,TPP经济利益为V1,AIIB经济利益设为V2;
3.假设只有TPP一方进行规模扩张,进而能通过成员内部合作扩大从贸易协定、跨国借贷或投资等渠道获取经济利益L1,而AIIB由于不进行规模扩张且被排除于TPP组织之外,TPP组织内部成员由于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金融杠杆作用的发挥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会限制中国与成员国的贸易流通,削弱政治影响力,设AIIB亏损的经济成本为C2;同理,当只有AIIB一方进行规模扩张时,AIIB获取经济利益L2,TPP亏损经济成本C1;
4.假设双方均进行规模扩张时,由于集合其他国家资源与信息优势,当竞争程度较小时,均较初始状态获得更多经济利益,TPP为L1,AIIB为L2。当双方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挤出效应,增加运营成本,影响正常贸易往来,进一步加剧国际政治环境不稳定,使得规模扩张带来的损失的负面效应超过利益,即美国总损失为C1,中国总损失为C2。
三、纳什均衡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表1中所示得益矩阵的纳什均衡,必须对得益矩阵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限定。基于经验与事实判定,由于在双方均进行规模扩张时,存在竞争关系,产生贸易转移效应与挤出效应,各自较单独占据市场所获得经济利益会下降,因而L1
在美国对中国多边发展战略持有抵制态度,而中国为了在国际多极化发展中提升自己影响力的条件下,双方暂无渠道建立合作机制。进一步在前面所述约束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另外两个约束条件,V1+L1-C1与V1-C1,V2+L2-C2與V2-C2的不同组合,可以构建四种可能情景并得出相应的纳什均衡:
情景1:双方均会选择进一步扩张。由于市场空间大,彼此间业务覆盖的重复率较低,中美双方竞争程度低。亚投行规模扩张所带来亚洲区域一体化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未对美国造成实质巨大影响。中国能逐步提升亚投行先动性,寻找弱化美国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同时能借鉴多方优势并融入本身特色,以带动新兴经济体基础建设发展,为发达国家成员国提供更好投资平台为的发展点,形成集合利益体,增强AIIB独立性。
情景2:TPP会选择规模扩张,而AIIB则选择规模不扩张。基于美国为领先的发达国家,从美国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其在国际金融上的主导权强于中国,拥有丰富的国际经验,且TPP本身建有高规格的运营体系。若双方在亚太地区同时进行规模扩张,美国更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产生贸易转移效应挤压中国市场份额获得正收益,凭借其大国优势对参与国家施压,阻断其正常融资渠道,使得组织内部不稳定性增加,限制AIIB发展。
情景3:TPP会选择规模不扩张,而AIIB进一步扩张规模。美国在TPP的准入条件中对新兴经济体限制条件过于严苛,且组织内部强权分化现象过于严重,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更易被AIIB所吸引,而且中国通过基础设施,如动车、桥梁等建设,节省交通成本加大地缘优势,为进一步扩大贸易提供可持续条件。而其他发达国家站在中立者的角度,则会根据利益驱动,将资本投入于此时占优的AIIB,促进AIIB发展。
情景4:在博弈中并未出现唯一最优点。此时竞争过度激烈,由区域经济的争端进一步引发政治局势的冲突,大量资金会从不稳定的环境中抽离,引起成本亏损程度加大超过效益的增加,此时双方均处于劣势。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知,由于全球一体化程度倾向不断加大,双方必然不会保持原有规模均衡不变。当AIIB或TPP只有一方进行规模扩张时,另一方保持初始状态,则扩张一方会获得正收益,不扩张一方则会因市场挤压受到损失,则必然由于逐利趋势均会选择规模扩张。当双方竞争程度过于激烈时,规模扩张则为不利选择,但双方以扩大经济利益损失为代价去限制另一方规模扩大,此情况发生概率较小。因而,最有可能出现的为情景1,此时,双方均较单一扩张的利益有所下降,但优于过度竞争的状态,呈现最优状态,AIIB可为利益最大化而进行规模扩张。为使AIIB较原始获得最优利益,即L2-C2>0,需在有限范围内最小化C2外部因素,进一步应考虑AIIB规模扩张所引发问题;同时提升L2,提升异质化竞争优势,寻找创新发展的策略。
四、AIIB规模扩张所引发问题
1.外汇波动风险问题
一方面现国际上外汇通用美元计价,随着亚投行对外投资规模扩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加大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削弱最新引进的PPP项目中中国国内企业私人资本流入亚投行的动机,同时国外资本由于趋利性与安全性考虑流出,使整体资本流动性减弱,对项目的可持续性运营构成极大挑战。另一方面,亚投行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针对于一些新兴经济体,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金融体系不完善,偿债能力本就不足,外汇的波动使得借入资金带来的成本远大于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收益,面临无法债务清偿的危机。这一资金链条中断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使身为亚投行第一大股东的中国更可能陷入经济波动的困境中。
2.权利利益冲突问题
根据亚投行协定规定,亚投行资本结构中域内外成员的出资比例为75:25,在这一比例范围内,参照GDP比重进行分配。股权分配具有零和博弈性质,随着亚投行规模的不断扩张,发达国家的不断加入,会引发资金结构失衡问题。发达国家以其高GDP认缴高净值资本,稀释一些欠发达国家的资金占比,占据更大的投票权与经营权,操控项目投资方向,损害发展滞后的参与成员的利益,不利于长远的合作机制建立。同时多数发达国家与美国的战略关系更为密切,进一步加大了美国侧面操作盟国影响亚投行独立运营的风险。
3.地缘政治问题
美国建立TPP,一方面是为了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以贸易解决国内就业问题;另则是“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体现,抑制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削弱中国的影响力。亚投行成员国规模的不断扩张,可能会进一步影响美国在亚洲市场的份额,促使美国采取一系列对策限制再次扩容,不利于缓解中美双方关系紧张局势。同时,亚投行所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象,存在着多项问题,规模的扩张,使得美国可能干涉局部政治局势,扩大政治风险,影响项目持续发展进程。
4.供给侧改革饱和与污染治理问题
亚投行建立的出发点之一是考虑转化中国国内过剩产能为有效资源,将中西部生产的钢铁等加工品,通过高铁项目等的引进再次利用。但随着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地发展,当趋于饱和点时,过剩的产能将使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均衡问题再次凸显。同时,随着亚投行规模扩张,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高耗能、高污染资源的产出是否会引发全球环境治理困境难题以及未来如何转型创新发展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五、AIIB规模扩张新战略
鉴于规模扩张成本问题的可控性差,提升竞争的关注点在于以差异化、创新化为基点发展亚投行业务与运营模式,与“一带一路”战略紧密联系,提供金融支撑,形成规模化效应,带动整个经济链条协同发展。
1.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构建亚投行特色经营机制
在美国霸权主义对亚投行规模发展起限制性的主导作用的情况下,亚投行的规模发展要求中国逐步加大国际上的自主权。在区域内部提升人民币结算交换地位,对成员国间的融资于投资的交易加快以人民币结算进程,由区域化逐步过渡到国际化。同时,自主建立适合亚投行的准入机制,适度限制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的资本实力压榨利益,平衡与欠发达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对于股权与经营权的分配,在考虑资金占比的前提下,引进对未来潜在发展潜力的量化考量,均衡各国占比,防止出现一国独大的局面。
2.扩展合作平台,提升融资多元化
亚投行的规模扩张应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依托,与相关发展点紧密契合,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与投资平台。资金规模的扩张点不仅在于成员规模扩容所带来资金的涌入,更应打开思路与丝路基金及现有多边投资银行机构等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借鉴其有效成熟的发展经验与管理模式,转化竞争意识为良好合作互助关系,集结多方资源形成组织间的投资扩张乘数效应。利用国内商业银行资金优势,加快国内商业银行业务向国际化扩展,为亚投行发展注入资金支持。同时在现有基础上,加大亚投行对PPP模式的引进程度,吸纳社会私人资本,增加组织内部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与活力化。
3.投资项目多边延伸化,引入绿色金融机制
投资项目的重点在以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提供资金解决项目资金缺口,在组织内部将过剩资源效率化进行再转移分配的基础上,将投资进一步扩展到欧洲、北美洲等地区,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实现真正的多边互联互通。同时,投资项目的决策应由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转向可持续发展化,引进“绿色金融”机制,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评估机制中增加对环境风险性的评估,避免以高污染的环境代价换取短时期经济爆发式增长,提升组织的声誉与未来发展潜力。
六、结束语
从中美博弈的视角来看,亚投行仍应选择规模扩张,但由于美国霸权主义对亚投行规模发展起限制性的主导作用,中国偏向处于劣势地位。此时,亚投行的规模扩张可能会存在外汇波动风险、权力利益冲突、地缘政治、供给侧改革饱和与污染治理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要求中国逐步加大国际上的自主权。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构建亚投行特色经营机制;促进融资来源多样化,提高亚投行组织内部资金利用效率的联动性;引入绿色金融机制,促进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与多边延伸化发展;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成员国家的联系,借助组织内部创新一体化发展,提升亚投行在中美博弈中的地位,进而为进一步规模扩展提供更自由化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保旭.亚投行〔EB/OL].一带一路网,2018(5).
[2]Rognes M, sa. Does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dd Anything New To Multilateral Finance In Asia?[J].Eijs Working Paper,2017.
[3]廖中新,等.亚投行运营模式及其发展前景[J].财经科学,2016(3):36-48.
[4]陈绍锋.亚投行:中美亚太权势更替的分水岭?[J].美国研究,2015(3):14-33.
[5]张欣,郭辰.从TPP和亚投行看中美战略博弈[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5):23-41
[6]Daniel C.K.Chow. Why China Established the Asia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J].Public Law and Legal Theory Working Paper Series,No.333,2016(2).
[7]谢世清,胡东.亚投行的国际挑战与应对策略[J].亚太经济,2017(1):41-45.
[8]劉东民,等.亚投行的战略定位与业务创新模式[J].国际经济评论, 2017(5):149-166.
[9]刘国斌.论亚投行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金融支撑作用[J].东北亚论坛,2016(2):58-66.
作者简介:王艺宣(1997- ),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金融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