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所引发的教育思考

2018-11-12赵竞阿丽莎胡智艺

设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赵竞 阿丽莎 胡智艺

摘要:文章从设计与文化的关系出发,论述了文化素养对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当从改革专业课的课程结构、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创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这三个方面去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艺术设计 文化素养 教育思考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8)04-0060-02

引言

设计的本质是为实际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指导思想下,艺术设计院校充分强调校企合作和项目式教学,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确实有了新的发展,这点应该充分肯定。但是学生原创能力的缺乏却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特别是在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的艺术教育中,设计的技术性得到了较多的重视,软件操作课程占据了课程表的大部分地盘,然而学生在掌握一系列专业制作软件后,却设计不出好的作品来,这有悖于设计的终极使命,这也说明,我们目前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和组织的方式存在问题。“就培养环节而言,过于强调技法而忽视基本素养是最大的问题”。学生在解决技术问题后,创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提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艺术设计教学中文化素养的缺失,导致学生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方法没有与时俱进。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应当对目前的艺术设计教育展开全面思考。本文即从设计与文化的关系出发,明确文化素养对于设计教育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探究加强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坚定不移地在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学生艺术基础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一、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造物便是人类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而设计是对造物活动的预先计划,它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规划和设想,并为生产和生活服务。设计活动的过程不仅受到技术工艺条件的制约,而且也受到民族文化与历史的影响,设计的结果必须能够满足大众审美要求,并能够接受市场的检验,因此,设计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设计的创作灵感之源。艺术是文化的传承,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设计与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设计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生活观念

当代設计是艺术与科技的载体。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双重推动力,新的设计层出不穷。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汽车替代了马车,接着飞机、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助力自行车、平衡车等个人交通工具层出不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电脑、手机、网络对人的改变则称得上是天翻地覆,触屏手机与电脑键盘都使我们原本不被重用的大拇指挑起了大梁,催生出“拇指一代”。网络使人们能够跨越空间的障碍,轻松实现远距离的沟通与交流,从此“世界在我掌中”,手机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的同时,“低头族”诞生了,网络会议可能比面对面聊天还要便捷,人们也更容易关注远方,忽视眼前。由此可见,设计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改变了生活观念,这两种改变都是通过文化达成的。

(二)设计的终极目的是设计文化

设计的终极使命是想办法解决人们生活中的问题,扫清障碍,让人更像人,让生活更像生活。正如日本设计师川崎和男所说“能使人从出生到死亡,幸福地度过一生,那才是终极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就不是“为商业而设计”,而是“为人而设计”,报以这样的态度设计出来的不仅仅是商品或产品,而是一种文化。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创新工业产品直接介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这是20世纪的时代特征。在21世纪,人们将生活在一个经过了设计并被不断设计着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这时设计师设计的就不仅仅是一件产品,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文化。

(三)文化设计是设计的一种未来趋势

能否有效地利用文化,是设计成败的关键。在中国近代有名的“中体西用”的观点下,爱护本民族文化,在全球化通用的设计语言库中,保留并彰显中国文化的个性是设计的重中之重。

二、文化素养对于设计学科的重要性

龙应台1999年5月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的演讲中说“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识;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这说明知识与素养存在较大的差异,文化素养指人们不仅掌握外在知识,并且在文化方面也已经具备与外在知识水平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质量与个性特点,并已发展为稳定的内在品质。

艺术设计日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有效手段,具有民族性特征的设计才能够在国际特征的设计作品中脱颖而出。我们长期以来的设计专业教育更加注重专业技巧的教授与学习,而轻视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简单模仿、盲目趋同,无法真正创作出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设计。要想设计出具有民族特征的设计、从而真正做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必须首先对自我民族的文化有全面且深刻的理解,并把这些知识内化,然后应用于对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知,最终方能在我们自己的设计中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新时代合格的设计人才时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文化对于设计的作用方式是隐性的

谈到文化,人们总会简单联想到文化的具象代表:比如将立领、盘扣、刺绣图案与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唐风”联系起来,进而作为中国文化的具象代表;又如将富士山、樱花、和服、艺伎的形象与日本文化联系起来。这些作为图案形象首先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文化元素虽然都显示了一种文化情调,但它们与产品的关联却并不牢固,因为他们只是文化的表层。文化对于设计的作用方式往往是隐性的,需要初级文化的深层结构,这就需要设计师对本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感悟。毕竟文化设计完全不能等同于用文化元素做装饰的设计。比如香港设计师靳埭强设计的北京2008申奥徽标,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无一不是基于他们对本国文化渗透式的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之上,寻求最恰当的设计语言的准确表达所生成的优秀设计作品。这种虽然没有用文化元素作装饰的设计那么简单,但是他的文化意义却要深刻得多。

(二)民族化的设计需要表明民族化的身份

生活是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设计的终极目标。中国的设计学院所要解决的就是设计出符合中国人生活方式、能够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自己的东西。重视中国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是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的必经之路。尤其在互联网带来文化趋同的今天,走民族化设计的道路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更可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展开国际化的沟通与交流,毕竟用文化保持设计的个性,将越来越重要。

三、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在不断深化,设计会越来越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一位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独到的审美能力和超前的创新理念,同时更应该具备较为全面的科学文化素养。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改革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现阶段,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较多地关注表现技法、表现语言等外在形式,而缺乏表现内容上的创新,导致设计作品思想空洞,缺乏新颖而充实的文化内涵。针对此种现状,应从课程结构入手进行调整,一手抓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一手抓学生文化素养教育,前者占到60%-70%的比例,后者占到30%-40%的比例,而人文素养类的课程,如文学、美学、历史、哲学、传统艺术等课程,可以通过选修课的方式解决,这样可以综合利用全校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比如,动画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这样制作的动画就不光是西方的那一套技术观点的再现,而很有希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表现。

(二)改革传统设计教学的方式方法,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深受包豪斯課程体系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设计的概念,将早期的“工艺美术”、“装饰”等课程替换为“设计艺术学”、“人体工程学”,突破了以传统图案、工艺美术、装饰等以审美为主的设计范畴,开始发展现代设计教育。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当电脑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我们一成不变的设计课程并未能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新的设计需求。传统的办学模式、相似的课程设置、刻板的训练方法,急于将成型的设计语言与表现手法成套灌输给学生,教授出了一大批缺乏社会活动阅历与经验、缺乏独立思辨能力、缺乏创新、缺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生。艺术设计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扎扎实实的设计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所以走出教室和校门,加强艺术考察,积累生活经验,以专业考察带动专业学习和研究,以选题的方式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活动,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艺术工作者,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以开放的态度,情感教育为载体,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渠道和阵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

(三)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创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

学校应从自己所在地域的特色,如产业特色、民俗文化、地缘优势等方面来做深层次的考虑,进行教学方面的探索与改革。高校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要求,如果地方高校能够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出发,积极利用民间艺术资源,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析、对地方文化特色的深入挖掘,培养缺省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将能够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搭建一座互惠互利的桥梁。通过设计的眼光,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化策略的同时,也为设计的教学提供了一手的材料,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现有资源,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比如广东省中山市正在建设的特色小镇就正在成为中山转型升级的新载体,目前的古镇灯饰特色小镇、大涌中国红木文化旅游小镇、小榄菊城智谷小镇已经成功入选广东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名单,火炬开发区火炬智慧健康小镇、东区三溪古屋文创小镇、南头中国品牌家电特色小镇、三角迪茵湖小镇也正在加紧动工,还有中山的游戏游艺龙头企业的发展需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相关专业积极改革教学课程体系,紧跟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与优势,开设《灯饰设计》、《家具设计》、《游戏美术》、《体感游艺设备开发》等课程,与地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立校企合作基地,帮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接触到产业实际需求,参加当地的商业空间设计大赛、古村落保护项目,通过创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达到了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双赢。

结语

综上所述,认识到文化对设计创新的重要性和作用方式,重视中国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创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在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学生艺术基础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是解决设计趋同、形成专业教育特色、培养真正具有创新思维的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