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①
2018-11-12徐夫真
徐夫真
( 山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一、引言
听障青少年是指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原因造成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因而听不清或听不到周围环境声音及言语的青少年。世界范围内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1—6个孩子遭受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其中10%存在严重的听力缺陷(Rajendran & Roy, 2011)。*Rajendran, V., & Roy, F. G. (2011). An overview of motor skill performance and balance in hearing impaired children. 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37(1), 33.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其中听力残疾儿童11万人。在所有接受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的残疾学龄儿童中,听力残疾儿童占85.05%。*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 http://www.cdpf.org.cn/sjzx/cjrgk/index.shtml大量研究发现,相对于无障碍儿童和青少年,残疾个体在家中或学校中更容易受到虐待、歧视等伤害(Kazak & Marvin, 1984; Sullivan & Knutson, 2000; Turner, Vanderminden, Finkelhor, Hamby, & Shattuck, 2011)*Kazak, A. E., & Marvin, R. S. (1984). Differences, difficulties and adaptation: Stress and social networks in families with a handicapped child. Family Relations, 33(1), 67-77; Sullivan, P. M., & Knutson, J. F. (2000). Maltreatment and disabilities: A population-based epidemiological study.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24(10), 1257-1273; Turner, H. A., Vanderminden, J., Finkelhor, D., Hamby, S., & Shattuck, A. (2011). Disability and victimization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children and youth. Child Maltreatment, 16(4), 275-286.,这可能导致其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徐方忠和冯年琴(2005)的研究显示,听障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接近30%[注]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 2005年第2期。;张宇迪和陈呈超(2006)对五年级到高二年级听障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7%,其中存在一种及以上心理问题的比率为22.8%。[注]张宇迪、陈呈超:《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中国特殊教育》 2006年第5期。由此可见,我国听障青少年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部分还存在心理问题,应当得到社会的充分关注。
疏离感是指个体难以正常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不能归属于相应所属的群体,从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Slater, 2003)。[注]Slater, M. D. (2003). Alienation, aggression, and sensation seeking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use of violent film, computer, and website conten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3(1), 105-121.青少年期是产生疏离感的高危时期,疏离感可以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高疏离感个体往往采取消极的态度面对环境,容易产生孤独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引发犯罪、酗酒、品行障碍、药物滥用等问题行为(Garber, 2004)。[注]Garber, B. D. (2004). Therapist alienation: Foreseeing and forestalling third-party dynamics undermining psychotherapy with children of conflicted caregiver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5(4), 357-363.听障青少年由于其听力受损及伴随的言语障碍,人际交往的范围相对有限,与听力健康的个体相比,他们往往具有更高的疏离感水平。[注]付传彩:《聋人大学生与健听大学生疏离感的对比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10期。
疏离感的产生及发展与家庭和个体因素关系密切。父母教养作为家庭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父母教育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的一种组合形式,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对子女身心的发展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Darling & Steinberg, 1993)。[注]Darling, N., & Steinberg, L. (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3), 487-496.以往研究显示,父母教养是影响青少年疏离感的重要环境因素。例如,父母的关爱理解可以显著降低青少年的疏离感(Sandhu & Tung, 2004)[注]Sandhu, D., & Tung, S. (2004). Contributions of family environment and identity formation towards adolescents’ alienation. Pakist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19(1-2), 1-14.,而父母过多的控制会导致子女对家庭的认同降低(Barrett & Holmes, 2001)[注]Barrett, P. M., & Holmes, J. (2001).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s predictors of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and response bias in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10(1), 51-64.,导致青少年产生疏离感。自我概念作为典型的个体因素,是指个体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知觉(Byrne, 1986)。[注]Byrne, B. M. (1986). Self-concept/academic achievement relations: An investigation of dimensionality, stability, and causa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Revue Canadienne Des Sciences Du Comportement - CAN J BEHAV SCI, 18, 173-186.低自我概念的青少年对自身的认识往往略显片面,常采取消极回避的应对方式,与他人关系较为疏远,体验到更多的疏离感。已有研究发现,自我概念显著负向预测听障学生疏离感,由此本研究假设,在听障青少年群体中,自我概念是父母教养影响疏离感的中介变量。
个体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青少年与父母在情感、行为和观点上逐渐脱离,亲子冲突明显增多,同伴在其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其中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是指两个个体之间亲密、互惠的二元关系,是一种彼此相互给予积极感觉的双向结构。[注]Bukowski, W. M.,& Hoza, B.(1989).Popularity and friendship:Issues in theory,measurement,and outcome.In T. J. Berndt & G.W. Ladd(Eds.),Peer relationships in child development(pp.15-45).New York:Wiley.大量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友谊对于促进青少年自我概念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减少青少年疏离感、促进社会适应均具有重要意义(Bagwell & Schmidt, 2011)[注]Bagwell, C. L., & Schmidt, M. E. (2011). The friendship quality of overtly and relationally victimized children.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57(5), 158-185.,而缺少亲密的友谊关系则容易引发孤独、抑郁、适应能力较差等问题。[注]张晓洲、陈福美、吴怡然、苑春永、王耘:《高中生友谊质量对学校孤独感的影响: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第1期。对于听障青少年而言,他们受到听力、语言障碍等生理缺陷的限制,生活范围窄、交往对象少。除此之外,其心理发展较听力健康青少年相对滞后,友谊观相对稚嫩,友谊质量不高[注]马珍珍、张福娟:《听障初中学生同伴关系特点的调查研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0年第6期。,而高质量的友谊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还可以减少其疏离感体验。因此本研究假设,友谊质量可以调节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与疏离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对于听障青少年来说,友谊对其心理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适应价值。青少年友谊质量最基本的维度包括积极维度(例如朋友支持)和消极维度(例如朋友冲突)(Rubin et al., 2004)。[注]Rubin, K. H., Dwyer, K. M., Booth-LaForce, C., Kim, A. H., Burgess, K. B., & Rose-Krasnor, L. (2004). Attachment, friendship, and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in early adolescence.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24(4), 326-356.研究发现积极友谊特征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消极友谊特征的消失,友谊质量的积极维度和消极维度可能是相对独立的(Laghi et al., 2013; Rose & Asher, 1999)。[注]Laghi, F., Baiocco, R., Cannoni, E., Di Norcia, A., Baumgartner, E., & Bombi, A. S. (2013). Friendship in children with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with the pictorial assess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35(7), 1095-1100;Rose, A. J., & Asher, S. R. (1999). Children’s goals and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conflicts within a friendship.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5(1), 69-79.因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考察友谊质量积极和消极维度的调节作用。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目的有二:一是考察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和疏离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二是考察友谊质量是否可以调节这一中介作用。对听障青少年父母教养、自我概念、友谊质量与疏离感之间关系机制的探讨,不仅有助于理解父母教养如何通过自我概念影响听障青少年疏离感,还有益于考察这一间接作用是否因听障青少年的友谊质量而有所差异,为提升听障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济南市两所特殊教育学校初中、高中、中专听障学生共351名。剔除因漏答问题较多、所有问题选同一选项的无效问卷141份,最终有效问卷为210份。男生104人,女生106人。其中,初中35人,平均年龄16.64(SD=1.54)岁;高中41人,平均年龄18.55(SD=1.17)岁;中专134人,平均年龄19.78(SD=2.25)岁。本研究中,与相同学段的听健学生相比,听障青少年的年龄相对较高。被试家庭居住地在“农村”者为53.8%,“乡镇”者为21.0%,“县城”者为11.0%,“城市”者为10.5%;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者为23.3%,“1000-2000元”者为34.8%,“2000-3000元”者为14.8%,“3000元以上”者为15.2%;被试父母受教育水平在“小学或小学以下”水平者分别为18.1%和35.2%,“初中”水平者分别为49.5%和46.2%,“高中或中专”水平者分别为21.0%和11.4%,“大专(含夜大、电大)”水平者分别为3.3%和2.9%,“大学本科”水平者分别为4.8%和1.4%,“研究生(含硕士或博士)”水平者分别为0.5%和0.5%;父母职业是“农民或下岗失业人员”者分别为29%和44.8%,“蓝领”者分别为51.8%和39.1%,“专业或半专业性人员”者分别为10.5%和3.9%。
(二)研究工具
1.父母教养问卷(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PBI)
问卷由Parker等(1994)编制、杨红君等人(2009)修订,用来测量听障青少年的父母教养。问卷包含父亲/母亲关爱、父亲/母亲鼓励自主、父亲/母亲控制六个维度,共46个项目,采用4点记分,“0”表示非常不符合,“3”表示非常符合,其中6个项目需反向计分,各维度分值越高代表父母在此教养方式上的倾向越高。在本研究中,父亲教养各维度和母亲教养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69以上,具有较高的正相关,计算标准化后父亲教养各维度和母亲教养相应维度的平均值,生成父母关爱、父母鼓励自主和父母控制。对该问卷在听障青少年中的适用性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模型拟合良好,χ2/df=1.26,RMSEA=0.04,TLI=0.91,CFI=0.93,IFI=0.93,GFI=0.91。父母教养问卷及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77—0.88之间。
2.自我知觉问卷(Self-Perception Profile for Children,SPPC)
问卷由Harter(1985)编制,原问卷包含社交自我、认知自我、身体自我和一般自我概念四个维度,本研究采用了其中的社交自我、身体自我和一般自我概念三个维度。问卷共18个项目,采用4点记分,“0”表示负向完全符合,“3”表示正向完全符合,各维度分值越高代表个体在此维度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越积极。通过因素分析将三个维度合并成一个总均分,作为听障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测量指标。对该问卷在听障青少年中的适用性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模型拟合良好,χ2/df=1.58,RMSEA=0.05,TLI=0.91,CFI=0.93,IFI=0.93,GFI=0.91。自我知觉问卷及各维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71—0.84之间。
3.一般疏离感量表(General Alienation Scale,GAS)
量表由Jessor等(1977)编制,用来测量听障青少年的疏离感水平。量表共15个项目,采用4点记分,“1”表示非常不同意,“4”表示非常同意,其中3个项目需要反向记分,所有项目总分越高表明疏离感水平越高。已有研究表明,此量表在听障青少年群体疏离感的研究中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注]张珍珍、陈佩佩、路立红、徐夫真:《听障青少年疏离感与抑郁的关系: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中国特殊教育》2015年第6期。,本研究中一般疏离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5。
4.社会关系网络问卷(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Inventory,NRI)
问卷由Furman和Buhrmester(1985)编制,French等人(2001)修订,选取其中的朋友关系问卷来测量友谊质量。问卷包含陪伴、工具性支持、情感支持、亲密性、争吵和冲突5个维度,共15个项目,采用5点记分,“1”表示很少或没有,“5”表示极多,各维度平均分越高表明对应行为越多。将前4个正相关较高的维度的总均分作为友谊积极维度的指标,分数越高表示朋友支持越多;争吵和冲突作为友谊消极维度的指标,分数越高表示朋友冲突越多。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χ2/df=1.85,RMSEA=0.06,TLI=0.93,CFI=0.94,IFI=0.95,GFI=0.91,模型拟合良好。本研究中朋友支持和朋友冲突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68和0.85。
(三)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严格遵守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道德要求,已获得学生、家长和学校的知情同意。研究主试均为具有丰富施测经验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且采用国家标准手语对其进行培训。研究中所用的问卷事先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进行试测,在不改变题目原意的前提下,对部分描述进行修改,便于听障学生理解。正式施测时,以班级为单位施测,问卷在40分钟内完成,被试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采用SPSS19. 0和Mplus7.0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由于本研究所有问卷均为听障青少年自我报告,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参照周浩和龙立荣建议的检验方法[注]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第6期。,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前,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样本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设定公因子数为1,结果发现,模型的拟合指标不理想,χ2/df= 16.33,RMSEA=0.12,TLI=0.58,CFI=0.64,表明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听障青少年父母教养、自我概念、友谊质量、疏离感的相关关系
表1 听障青少年父母教养、自我概念、友谊质量、疏离感的相关矩阵
表1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与父母关爱、自我概念均显著负相关,与朋友冲突显著正相关;父母关爱与自我概念显著正相关,与朋友冲突、疏离感显著负相关。父母鼓励自主和控制与自我概念、疏离感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
(三)父母教养与疏离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父母鼓励自主和控制与自我概念、疏离感相关均不显著,因此,接下来将不再分析自我概念在父母鼓励自主和控制与疏离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参考温忠麟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注]温忠麟、叶宝娟:《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竞争还是替补?》,《心理学报》2014年第5期。,建立如图1所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父母关爱通过自我概念对疏离感的中介作用及该中介作用是否受到朋友支持的调节。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关爱对疏离感的效应显著(β=-0.257,t=-2.888,p<0.01);父母关爱对自我概念的效应显著(β=0.212,t=2.329,p<0.05),父母关爱与朋友支持的交互项对自我概念的效应不显著(β=0.001,t=0.010,p=0.971);自我概念对疏离感的效应显著(β=-0.165,t=-1.996,p<0.05),自我概念与朋友支持的交互项对疏离感的效应显著(β= -0.242,t=-2.507,p<0.05)。这说明自我概念在父母关爱与疏离感之间起中介作用,且这一中介作用受朋友支持的调节。
相似地,建立如图2所示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父母关爱通过自我概念对疏离感的中介作用及朋友冲突的调节作用。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关爱对疏离感的效应显著(β= -0.284,t=-3.992,p<0.001);父母关爱对自我概念的效应显著(β=0.213,t=2.490,p<0.05),父母关爱与朋友冲突的交互项对自我概念的效应不显著(β= 0.045,t= 0.500,p=0.450);自我概念对疏离感的效应显著(β= -0.193,t=-2.339,p<0.05),自我概念与朋友冲突的交互项对疏离感的效应显著(β= 0.158,t=2.090,p<0.05)。这表明朋友冲突调节了自我概念在父母关爱与疏离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图1 朋友支持对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
图2 朋友冲突对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
图3 朋友支持的调节效应检验
采用简单斜率分析法进一步分析朋友支持的调节效应。将朋友支持按平均分加减一个标准差分为高、低朋友支持组。结果显示,对于具有较高朋友支持的听障青少年而言,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疏离感水平显著低于自我概念水平低的个体(simpleslope=-0.520,t=-10.871,p<0.001)。而对于低朋友支持的听障青少年而言,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与自我概念低的个体疏离感差异不显著(simpleslope=0.014,t=0.145,p=0.885)。结果见图3。
图4 朋友冲突的调节效应检验
同理,朋友冲突调节效应的简单斜率检验结果显示,对于朋友冲突水平较低的听障青少年而言,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疏离感水平显著低于自我概念水平低的个体(simpleslope= -0.438,t=-3.520,p<0.001)。而对于朋友冲突水平较高的听障青少年而言,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与自我概念低的青少年在疏离感水平上差异不显著(simpleslope=-0.068,t=-0.612,p=0.541)。结果见图4。
四、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影响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作用模式,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为帮助听障青少年减少疏离感提供启示。
(一)自我概念在听障青少年父母教养与疏离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布朗芬布伦纳(1986)认为疏离感的形成受到众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家庭对个体疏离感的作用是最直接、最具影响力的。[注]Bronfenbrenner, U. (1986). Alienation and the four worlds of childhood. Phi Delta Kappan.已有的研究也表明,家庭功能和父母教养对青少年疏离感有显著影响。[注]徐夫真、张文新、张玲玲:《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心理学报》2009年第12期。[注]Kim, S. Y., Chen, Q., Wang, Y., Shen, Y., & Orozco-Lapray, D. (2013). Longitudinal linkages among parent-child acculturation discrepancy, parenting, parent-child sense of alienation,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in Chinese immigrant famili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9(5),900-912.本研究发现,父母关爱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存在负相关,父母关爱教养行为越多,其疏离感越低。这与前人在听健青少年群体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表明来自父母的温情关爱可以提高听障青少年对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降低疏离感,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研究发现,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和疏离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来自父母的关爱作为听障青少年稳定的家庭情感支持,有助于直接减少其疏离感,同时父母关爱也可以通过青少年的自我概念间接作用于其疏离感。对于听障青少年而言,由于受言语表达及听力等生理因素的限制,父母是他们生活情境中接触最频繁的重要他人。父母对子女的评价信息往往通过教养行为传递给子女,而子女大多依据父母的评价及教养行为建立起对自己的认知与评价。父母较多的关爱通常伴随着更多的温情鼓励和耐心陪伴,这有助于听障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提高其对自我的认同与肯定,使其更愿意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其疏离感。
(二)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
发展情境论认为,个体与他们所处的多元情境间不断变化的交互作用关系构成了人类发展的本质过程。[注][美]理查德·M·勒纳:《人类发展的概念与理论》,张文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6页。听障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展是个体因素及所处情境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结果发现,友谊质量调节了父母关爱通过自我概念对疏离感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朋友支持和冲突均调节了中介模型中自我概念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高朋友支持和低朋友冲突是缓解或降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保护因素,对于具有较高朋友支持或较低朋友冲突的听障青少年而言,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疏离感水平显著低于自我概念水平低的个体。与之相反,低朋友支持和高朋友冲突是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风险因素,它们在自我概念降低疏离感的积极作用中具有破坏作用。对于低朋友支持或高朋友冲突的听障青少年而言,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与自我概念低的个体疏离感差异不显著。良好的友谊质量可以为听障青少年提供支持和帮助,增强自我概念减少疏离感的积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朋友支持较低或朋友冲突较高时,自我概念几乎难以对减少疏离感发挥积极作用。这提示听障青少年的父母和特殊教育工作者们,不能乐观地认为充足的父母关爱和高自我概念可以帮助听障青少年增强归属与社会融入,减少疏离感,同时也应当重视听障青少年友谊质量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本研究还发现听障青少年的友谊质量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即朋友支持与朋友冲突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与以往关于幼儿友谊的研究结果相类似。Hartup等人(1989)的研究发现,幼儿与关系亲密的玩伴发生更高频次的冲突,但在脱离冲突情景后,双方将很快重归于好。[注]Hartup, W., Laursen, B., I. Stewart, M., & Eastenson, A. (1989). Conflict and friendship relations of you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9, 1590-1600.相比于健康青少年,听障青少年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心智不成熟,对友谊的认识比较稚嫩,通常缺乏一定的交往技巧和成熟的友谊观。通过观察以及对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听障青少年在与朋友相处时,往往会出现情绪的突然爆发,与朋友发生冲突,而且他们解决冲突的方式也不成熟,从而可能导致听障青少年朋友之间出现高支持、高冲突的特点。这提醒我们应当注重向听障青少年示范或传输正确的友谊观念,教授他们交往技巧以及应对冲突的方式,在提高其朋友支持的同时减少朋友冲突,这也有助于增强其群体归属感。
(三)本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本研究通过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了父母关爱通过听障青少年自我概念进而影响其疏离感,以及友谊质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但本研究也存在以下不足:(1)无效问卷所占比重较大。即使在特殊学校教师的协助下,听障青少年填写问卷仍有一定困难。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适当增加施测人员数量,进一步严格规范施测流程,提高问卷的有效回收率。(2)研究所用数据均为听障青少年单一主体自我报告,今后可以采取家长、教师等多主体报告的方法。(3)研究对象数量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拟选取多地区的听障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扩大样本容量,提升研究效度。(4)本研究为横断研究,无法揭示变量之间的准因果关系,今后应当采用追踪设计进行系统研究。
五、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自我概念在父母关爱与疏离感之间起中介作用。父母关爱不仅有助于直接降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还可以通过其自我概念间接对疏离感产生影响;(2)友谊质量调节了父母关爱通过自我概念对疏离感的中介作用。在具有高朋友支持或低朋友冲突的听障青少年群体中,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其疏离感水平显著低于那些自我概念水平低的个体。但在具有低朋友支持或高朋友冲突的群体中,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与自我概念水平低的个体疏离感差异不显著。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孙浩和杜林林在本研究数据分析中做了许多工作,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