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惶惑者的“失败”反抗
——评李修文新作《山河袈裟》
2018-11-12刘川鄂
刘川鄂 钱 刚
《山河袈裟》十年一剑,铸就快时代的慢作品,它是李修文的惶惑之书。里面有着小人物,有着大悲悯,写颠簸流离,写山河浩荡,写人民与美,直至把自己写成了大地亡灵。大幕拉开,人间天堂地狱融为一体,无比阔大,看到星辰闪电,发足狂奔,看到老僧禅定,山河入梦。
李修文身上有着复杂的文化影响,他受到日本文学影响,其笔下有着日本文学中常见的死亡主题,带有阴暗纤细之美;另一方面,他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求仁讲义,温和隐忍,对待生活的态度积极进取,提倡反抗意识,骨子里是个纯正的中国人,这使得《山河袈裟》散发出独特的文化气息。
纵观李修文的写作历程,其身份一变再变,从小说家到编剧,再从编剧到散文家,这期间许有逻辑可讲。他的本质更接近于抒情诗人,但胸中又有太多故事要讲,散文使其左右逢源,既允许其讲故事,又让其任性抒情,其宽泛性为文学创造提供了足够空间,他的散文既像小说,又会随时奔腾成诗。
李修文从形式的偏爱走向情感的本真抒发,越写越朴素,也渐渐向青春作别。这部散文集可贵之处在于,成熟之中长存一股理想主义的天地浩气,并藉此创造了独特的“修文体”,为这个匮乏的游戏时代创造了寂寞丰沛的气象,这也是我们重视《山河袈裟》的理由。
“在路上”的惶惑者
李修文自称《山河袈裟》为失败之书,但表达失败不足以成为这些散文的根本目的,失败一旦沦为结局,相对于抗争过程的丰盈,深刻却也单薄,所以人类需要西西弗斯神话,他确实失败了,但又成功了,永久对抗而葆有恒久力量,使失败的结局无限延后,命定却永远未决。巨石如果不能被反复推至山顶,沦为现身的“失败”结局,这出悲剧会无趣很多。李修文表达的与其说是“失败”,不如说是“失败感”,后者是尚未化水为霜,流动生命气韵,无始无终的生命过程,绝非仅仅作为结局、僵死的失败,它既是向着失败逼近的无限前行,也是以失败为起点的无限远行。如果用一短语表示,可称为“‘在路上’的惶惑”。
因对生存意义抱有怀疑,抒情主人公将生命倾为一空,期待拯救与正信,又难以自圆,始终流露出惶惑,使《山河袈裟》成“人生惶惑录”。伴随着这种惶然,“菩萨”也贯穿在《山河袈裟》散文的始终:“对着虚空里的十方菩萨死命磕头”(《穷亲戚》)。有的“菩萨”是信仰,有的“菩萨”是渴求,有的“菩萨”是命运,作者试图借“菩萨”来渲染他朝觐的虔诚姿态,试图缓解自己的惶惑,但惶惑的深化往往缘于这种暂时的缓解,惶惑在与缓解的此消彼长中不断丰富深入。
惶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主题,是对于自我意义寻求的焦虑与无果,鲁迅笔下有着战士的彷徨,田汉小说中有着生命的诱惑,先锋小说有着启蒙后的茫然,李修文继承了这一主题,并形成了自己的惶惑观。李修文的惶惑是一种生命热力,正是因为无法扑灭的惶惑,虽然知道死亡和失败的必然命运,也必然要积极寻找与决绝反抗,对待生命诱惑如同飞蛾扑火,反抗苦难宁可玉石俱焚,是一种深刻体验中的意义纠结,构成其散文的独特价值。
《山河袈裟》中有诸多篇章,抒情主人公带有强烈的浪人气质,内心茫然虚无,自命为生活的囚徒,从一切中绝望逃走,藉此获得彻底失败,获得一无所有:这一场人间生涯之所以值得一过,不只是因为攻城夺寨,还因为持续的失败,以及失败中的安静。这安静不是他物,而是真正的,乏味和空洞的安静;这安静视失败为当然的前提,却对世界仍然抱有发自肺腑和正大光明的渴望(《泥水菩萨》)。他以失败为起点和终点,却敢于投掷生命,在过程中追求自我意义的闪现,获得精神大自由,流淌出酒神的隐秘狂欢,成为集中极富特色的部分:15年里,我未能脱胎换骨,相反,每到一地,我都把它过成了当初的东京,迷路,莫名焦虑,又心猿意马,渐渐地,甚至对这心猿意马的生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紫灯记》)。这个失败者倚剑走天涯,成为深情的故事叙述者。李修文借这部歌集向青春作别,但青春留痕,歌声里既喜又哀,绝望而渴望,四顾茫然进而痛彻心扉。
他踉踉跄跄的走,迎面撞击无常和悲剧,通过悲悯洗涤自身,通过认命承担苦果。他渴望一醉方休,也渴望大梦初醒,恍恍忽忽,渺渺茫茫,如《未亡人》中那句曼殊和尚的墓志铭:“破禅好,不破禅也好”。是释然,还是茫然?比曼殊更糟糕的是,每当这个惶惑者自认为清醒挣扎而有所希望时,却发现前方还有着千层梦障万重山水,由此成为最惶惑的人。惶惑成为李修文散文的大底色,由此才衍生出失败、死亡、人民与美等关键词。
值得一提的是,李修文作为深情的人道主义者,笔下的浪人气质有着温和克制的一面。李修文虽是斑驳的文化接受者,骨子里却是个传统国人,温婉异常,不少篇章虽然有着“在路上”的模式,但相对凯鲁亚克那种反叛的摇滚气质,其道德品味相当纯正:这世上,除了声光电,还有三样东西——它们是爱、戒律和怕(《枪挑紫金冠》)。他的散文往往在一收一放间,让悲剧元素得到了化解和平衡,有着传统文化的中庸意味:他似乎也被这突至的亲密吓了一跳,懵懂里,竟然变得顺从,之后,再顺着我的指引,跟我一起看十步之外的景象:一个孩子正在捕捉萤火虫。月光下,蟋蟀在轻轻地鸣唱。(《羞于说话之时》)这种情节艺术可称为“诗意的逃逸”,借助诗意化解或转移眼前的情节危机,犹如奔跑中的突然回眸,惊鸿一瞥,昭示无尽。这种叙述的留白与改道,使散文意境摇变为阔大。从浅溪峻峰流至大江大海,从有限的情节扩展到无限的诗意想象空间:如果有可能,再许我风止雨歇,六畜安静;许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惊恐与哀恸之歌》)。
人民与美的内涵
李修文在自序中说,通过这次写作,自己膜拜了“人民与美”这两座神祇。从集中内容看,“人民”一词可理解为与其生命交错,激发深刻生存体验的人们。《山河袈裟》讲的就是一个惶惑的漫游者与一群执拗、葆有生命温度的失败者狭路相逢,碰撞出的各种故事。作者落笔于世界的阴面,让常人难以看到的故事和人物暗自轮回,自顾生长,当阳面在日光下完满运转时,阴面败露绝境与破绽,怒放生命底色,充满了警醒棒喝。
李修文的写作是一种过滤式写作,很难看到“人民”身上的不和谐,他所采取的视角不是呈现更不是批判,而是饱含巨大怜悯与理解的赞颂,或者说,怜悯和赞颂压倒了他的隐性批判。抒情主人公热切记录和参与文中故事,一切入眼入心,却对事件不起决定性推动作用,不因这种赞颂丧失距离感,他与人民间的关系接近于过客模式,是延长的擦肩而过,这亦是李修文观察人民的需要。
李修文笔下的人民有两点特殊性,一为执拗的精神追求,二为内在精神的逍遥。他们哪怕卑微到尘埃里,也试图从尘埃中站起,抵抗生命的绝望与失败,即使方式软弱至极,也能发挥到极致,爆发出生命的原力与韧性,又保持着内在精神的逍遥,坦然承担一切,乃至悄然死亡。如《小周和小周》中,少女小周虽蒙受苦难,但绝望的同时,内在精神有着逍遥一面,构成一种奇妙的从容:“既认真,又心不在焉。”生不为惧,死不足奇,无非纵身一跃,来个落落磊磊。无常虽惊心动魄,在他们身上留下的不过平淡、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印记,这也构成了李修文膜拜之美的基本层面——侠义之美、平凡之美和坚韧之美,这也是李修文笔下的美和人民的关系。
关于侠义,李修文引用过明代诗人曹学佺的对联:“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种表述有着民粹倾向,其笔下的侠义一方面来自于抒情主人公,另一方面来自于笔下的人民,带有底层色彩,但并非野生的江湖伦理,而是遵循中国纯正的道义传统,可归到中国的侠文化中。
中国侠义精神主要有两点:一为独立自由,二为人间道义。抒情主人公有着独立自由的一面,他以失败游侠的面目现身,出没人间风波,其笔下不少人物自带侠气,虽陷于困境,被命运操控和碾压,却孤独逍遥,显出别样的独立自在。相对于抒情主人公的明确来去,这些人物往往不知所终,如一尾尾鱼游戈人间,转瞬即逝。这种下落既显得世事苍茫,也是逍遥精神的隐秘象征,具很强诗意,恰“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李修文的人间道义主要体现为追求民间情谊,而非宏大的家国天下,它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度感应和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道义附体。比如《阿哥们是孽障的人》中,那位父亲和弟兄们义无反顾地搭救抒情主人公,只因大家曾喝过酒认过弟兄,对他们而言,弟兄落难被人刁难,就应拼死相救,这就是所谓的人间道义。《穷亲戚》中,表舅的道义就是不能不帮受难的工友,看似软弱摇摆的想法,根基却不可撼动,最终化软弱为坚韧,躺在担架上行侠,大雪纷飞中援助工友。
李修文与人民的关系有着多个层面,并不是表层看来那般简单。通读这部散文集,会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李修文在散文中直接站出来时,表述深刻而极端,类似于悟道讲禅:我注定不会再有这样的行旅:一路狂奔,欲辩忘言,却想刺入河川花草的内里,触及庞大世界的玄机;也被玄机笼罩,恨不得消失在神赐的漩涡里,一去永不回,就此碎骨于闪电,断魂于雪山(《青见甘见》)。但一旦进入叙事套路,作为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往往变得温吞犹疑,而散文的其他人物精神世界往往显得执拗强悍。这种潜意识的差异,体现了抒情主人公朝向人民的谦卑。
对人民赞颂怜悯的同时,他也强调自我显现,经常会出现野马脱缰式的自语,时而激情爆发,时而阴郁孤独,颇有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意味。他真正召唤和需要的,是对惶然自我的拯救。抒情主人公渴望被天地驯化,渴望被无限放逐,领受陶醉感动,震撼洗涤,然后才能脱胎换骨,接近正信。我们甚至可以说,他首先膜拜的是美,然后才是人民,而核心则是自我的拯救。
李修文笔下之美绝不限于一般的侠义之美、平凡之美和坚韧的人性之美,也不是一般的景物和情绪之美。他的美笼统了天地人神,有一种神性的凝视在内。当我们读《鞑靼荒漠》《羞于说话之时》《认命的夜晚》《青见甘见》这些篇章时,常能感受到天地大美而不言的境界,人的灵性在苍茫天地中得到舒张,与神性相通,所谓生死、所谓天人此刻合一,抒情主人公和笔下的人民存于更大的时空框架,他们的背景中有着三千里流水、八千里山川。他们是天地间的存在者,而非单纯的人间赶路人。看到这一背景,我们才能理解李修文笔下不时流露出的天地浩气,不时闪现的神迹光芒,而非简单的人道主义和人间传奇。
李修文所说的美还表现为“弱”的情感美,这里的“弱”不指某一个特定人物的身体痛苦和精神折磨,而是一种非常纤细、幽暗的情感表现,仿佛不敢放任自己纵情享受,保持着谦卑与内省,通过这种“弱”的情绪来感受美和表现美,而这种弱情绪本身也构成一种美。这些情绪包括:害羞、恐惧、无用、谦卑、委屈等等:当造化、奇境和难以想象的机缘在眼前展开之时,不要喧嚷,不要占据,要做的,是安静地注视,是沉默;不要在沉默中爆发,而要在沉默中继续沉默……它们都让我感受到言语的无用,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羞愧(《羞于说话之时》)。他对于美持有羞愧之心,恐惧之心,敬畏之心,就像《枪挑紫金冠》中提到的三样东西——爱、戒律和怕,这种感受方式下的美感圣洁而肃穆。
李修文赞颂的美到了极致之后,会生成一种殉道的美感:沉睡的说:来也来了,死则死矣,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再多一言?辗转的却说:一年里,这一日最是陡峭,生出了最多漩涡,你一定要束手就擒,甘愿被裹挟进去,化为齑粉,再引火烧身(《青见甘见》)。这种生命的极致体验有着日本物哀传统的影子,死亡与美相伴相生,成就绝对自由。李修文寻觅正信与拯救,美和死亡成了神启和渡船,也成就了一部禅梦录。
浓重的死亡意识
李修文的死亡意识值得关注,《山河袈裟》是一部向死而作的散文集,大半文章都涉及死亡,文中从不忌惮出现“坟墓”“死亡”“灾难”等词,在一些抒情性散文中,死亡几乎成潜意识表达,使一部散文集竟成死亡万花筒。在作者笔下,死亡是无常和棒喝,从容与凄美,是生的停顿回眸,失败和复仇巅峰。李修文怀有积极抗争的悲剧意识,其死亡意识实为反抗与复仇死亡虚无的生之美学。
李修文笔下的死亡并不诡异恐怖,也不猎奇轻佻,而是生死一体,如影随形:“就像村上老师的名言,‘死并非在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于生之中’”(《在人间赶路》)。这一点与其惶惑感相关,正是因为根植内心的惶惑,才有生死相随之感,才有生死意义的深度追寻。但他没有因此轻生颂死,死亡在文中虽带凄艳,虽有孤冷,甚至反衬生的徒劳,但属于一种庄重、值得每个人反思和正视生命的重大对象,他自己对此有着很好的表述:
我们并不曾在愚蠢中死去;拜服于失败,并非是自暴自弃,而是朝着死去生……从一切不费气力的生活里带出来,遇见彼此,奔跑的奔跑,弯腰的弯腰,唯有到了此时,我们才能对失败视若不见;唯有到了此时,失败才真正成为失败。(《失败之诗》)
李修文的死亡意识有两点,一是不回避死亡,主张向死而生,强调理性从容的心态。在这点上,似乎有着楚文化的影响,楚文化历来重视对死的探讨,有着浓烈的死亡意识,“楚人在其传统习惯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两种对待死亡的态度,即轻死和重生。”此外,李修文深受过日本文化影响,一方面继承了日本“物哀”传统对生命本身悲剧性的认识,但另一方面,他极少美化死亡本身,更不会轻易颂死。集子中讲到的死亡,有惨烈的,有戛然而止的,有波澜不惊的,但都含有庄重和惋惜的意味。向死而生是聆听死亡丧钟,用理性的心态充分正视死亡,但对死亡本身抱有否定色彩,正视死亡是最终超越死亡的前奏,这种超越的方式就是“反抗”:在这世上走过一遭,反抗,唯有反抗二字,才能匹配最后时刻的尊严(《长安路上无穷树》)。他由此建立了自己的反抗哲学,借助反抗姿态从悲剧废墟中重建个人意义。
这种反抗姿态形成了李修文死亡意识的第二点——重生,即超越和对抗死亡,积极寻找生的意义。李修文是入世的,承接了儒家精神,但重点不在于杀身成仁那类宏大意义,他的重点在于反抗命运悲苦与生活无常,生命肉身虽终归消散,但其过程的意义绝不匮乏和虚无,或者说,活着这件事本身有着无比丰富的意义纠结和美学价值,足够严峻和神圣,为了近在眼前的尊严,为了那局限而无垠的爱,为了无边的惶惑,就需百折不挠的对抗,更不必说死亡的归零:写诗也好,熬夜看电视也罢,这些都是他喝下的药,这么说吧,因为近在眼前的死,我的亲爱的祖父,正在认真而手忙脚乱地生(《在人间赶路》)。
在李修文笔下,死亡有着泛化的象征意义,即死亡是最高形式的失败,失败本身也是象征性的死亡。《小周和小周》中,少女小周历经梦想和婚姻的双重破灭,生活绝望铺天盖地而来,但其绝望并不剑拔弩张,也不呼天号地,而是带着日常化的从容,仿佛一切绝望不过死水涟漪,这种从容绝望的后面,有着更为从容的死亡,化成小周失败的无声高潮。《火烧海棠树》中,那个渴望复仇与反抗,却找不到对象的女人,最终迁怒于海棠树,与其拼死抗争,在那个看不见的命运面前,她是永久的失败者,哪怕修文出于怜悯,最终添置了一个成功的虚幻结尾。她的失败是复仇的死亡,是整个人意义的归零,是寒心彻骨的“活”死亡。
李修文的散文也时常谈鬼,他笔下的鬼孤独凄冷,亦真亦幻,让死亡带有绮丽的奇幻色彩。比如他留恋墓地,意味深长的谈论孤独和死亡:找不到同类,就去找异类,找不到人间,就去找墓地,找不到活人,就去找坟墓里的人,因为你们和我一样,都是被人间抛弃在了居住之外,聚散之外,乃至时间之外(《扫墓春秋》)。
这种鬼气与其受到的诸多文化影响有关,楚文化有着尚巫传统,中国戏曲中关于鬼的曲目异彩纷呈,日本的妖怪文化更是到了精细和日常化地步。李修文的“鬼气”由一个个伤心人的死亡面目凝集而成,是死有不甘,难忘生之牵挂的群鬼图,但读来并不可怖,反倒让人心生同情:这世界上哪有什么空穴来风的鬼故事?哪一桩鬼故事里没有站满尘世中的伤心之人?那些月夜迷途和旷野奇遇,那些荒村作魔与孤城作障,说到底,他们都是未及流出的泪水,只不过更换了凛冽的面目,像银针扎身,像烈焰入口,为的是让活着的人相信,人鬼同途(《鬼故事》)。这些鬼之所以存在,绝不仅仅为生找个寄托,他们本身是另一种生,是人们奔突阳界中忘却的魂,向死而生,让阳间的魂更趋完整,生死一体,万物合一。
“修文体”的文字艺术
《山河袈裟》中,李修文以散文随笔的方式记录了一群失败者,记录了一群有生皆苦的体验者和遭受现实磨难的亲历者。但是他的文字却又是极具美感,用华丽的辞藻来诉说人民最真实的苦难。看似矛盾,实则极具震撼力。就像是越美丽的东西越危险,越往深处寻就越能感受到锥心的苦痛感。
他用一种意味深长的语调来抒情叙事,仿佛深埋于胸的长气缓缓而出,又擅炼词炼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从细处看,写一段话如开一枝花,随着文章渐成,由星星点点至满树繁花,字字珠玑句句精巧,其风格有点像徐志摩的散文“浓得化不开”,但徐更多是日常化情绪的反复铺陈,而李是直面生活的极致悲苦、直逼心灵的暗区、直陈生命的悲剧本质、直捣人心的惨烈痛楚。紧锣密鼓、悲悯情怀、沉郁顿挫、峻激之美,有筋骨、有底气,很雄阔,是男性化的宣扬、告白,有一种强烈的抓人的气场,有着激昂之美和山河之气。此书的作者用它的散文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文如其人又人文合一,一个写作者如何虔诚、勤勉、不辞劳苦的重建自己的山河。以山河之气表现人民与美,是谓“修文体”。
这种“修文体”的散文讲究递进艺术,李修文是个激情的叙述者,但在文中并不急着袒露心迹,而是仿佛漫不经心的,通过一个意象,一个词语,一个场景,引出纷飞的故事和思绪。如同不经意望到一朵雪花,抬头已大雪纷飞,三日不绝。文集的第一篇《羞于说话之时》,作者先提到老妇人在看到夜晚雪景后说的一句话,“这景色真是让人害羞,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多余得连话都不好意思说出来了”。由此引出了自己在越南目睹一场法事,看到袈裟绿树、听到梵唱后的羞于说话之时,又列举了梵高、卡夫卡、马利克、电影《蝴蝶》、威廉斯,最后又回到自己在祁连山的所见,在汶川地震的所遇。其中的结构,绝非并列的例证,而是一点点递进、升华,通过反复的修饰,最后达到让人触动和震惊的效果。作者凭着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将各种小事和大事汇集到一个主题之下,形成了厚重的散文容量。
不仅如此,他在几个不同的篇章中也有着对同一主题的表达。例如,《怀故人》一篇中写道,“狠狠的离开多了去了,只是同样地,乖乖的返回也多了去了,离开与返回,犹如一对相亲相爱的人,也如一对相亲不相爱的人。它们,终将不自由的生活在一起”。努力而忠诚地做着自己不爱的事,在逃离之后,不需被胁迫,就乖乖返回,这番话说中了多少人的一生。在《小周与小周》中,作者继续表达了这一主题,“我要走,我马上就要走,最迟下个月我一定会走”,这是小周对人生的选择。可惜的是,她只是到自己向往的地方呆了三天便返身回来了,嫁为人妻,庸庸碌碌,跳江自杀。反抗与顺从同行,完成了自己不得已的一生。
无论是在一篇散文中使用多个故事对主题深化表达,还是在不同篇章中对同一主题的贯穿与升华;无论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记录,还是由日常生活的各种小事转到对人生和世界大主题的书写。作者散文的各个部分汇入同一主题,构成其散文的丰沛文本容量,也使得同主题散文相互映照,彼此贯通。
《山河袈裟》的绝大多数篇目可归于叙事散文,其中故事多,戏剧感强。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比如母亲的故事,疯子的故事,牛贩子的故事,异乡人的故事,总归都是作家自己的故事,于故事之中很自然地引发思考,流动的语言之外引入一层婉转的哲思。
有人说,这些文章虽称散文和随笔,可很多篇目也算小说,因为其中有人物、故事、铺陈和完整的结构。据李修文的自供,这些故事只能放在散文中,才能让大家感受到这样的人民,这样的命运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放在小说里,就只是故事了。作者大概就是想用戏剧的激烈去写真实的散文,让读者既能感受到震撼,也能相信其真实性。
但是即便是散文,里面的故事就都是真实的吗?作者多用第三人称叙事,故事中的“我”始终是一个半参与者。作者的心和情感参与到了所有的人物场景中,但行为上却微乎其微,作者总是在各个角落观察讲述着一切,有时甚至没有信息来源,记录下叙述者不可能在场时发生的一切。
《山河袈裟》是以人生某种际遇说明世道人心,通向生命的终极性思考,故事是叠加的、递进的、片断式的,因而更真切、更本质。他游走于散文与小说的边界,《义结金兰记》和《火烧海棠树》等篇目到底是散文还是小说富有争议,如果按照作家主体/角色主体二分法,“小说的世界就成为角色主体感知、体验并活动于其中的天地……散文创作则在于作家直接在散文中向读者敞开心扉,表明其对人生、社会、自然和宇宙的态度。”这些文章确有小说嫌疑,但也说明了李修文的文体活力。“修文体”散文挥霍了好小说故事,提升了散文的思想含量和审美含量,扩宽了散文的文体范畴,值得学界进一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