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剧的形成
2018-11-12赵信鸿
赵信鸿
白族是中国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就在以苍山洱海和滇池卫中心的地区生息繁衍。在不断变化的历史长河中,白族人民和白族文化经历了数次时代的变迁,在其发展和兴衰中与汉文化不断交融、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白族在艺术方面可算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而白族在音乐方面的建树和造诣也是不容忽视。白族人民能歌善舞,唐朝时南诏歌舞即已流行到中原并列为宫廷乐。白族民歌分为白族调、汉调、长歌、白族小调、叙事歌等。而如今流行于大理地区的剧种,当属白剧流传最为广泛。
白剧是白族古老的戏曲剧种,系由白族的“吹吹腔”和“大本曲”融合而成,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亦有过十分繁荣的时期,白剧鼎盛之时,大理村村有戏台唱吹吹腔戏,劳动时唱、逢年过节唱、迎神赛会唱、婚丧嫁娶也唱,唱吹吹腔成了白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白剧除了有白族艺术特征外,更多的是接受了汉族古典戏剧的影响,与戈阳腔尤为接近,当时汉族戏曲传入当地后,与白族民间艺术相结合演变而成。白族的“白剧”音乐从起源、形成,直至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白族音乐的源起概况
从人类文明角度看,音乐是与劳动和生产密不可分的,勤劳智慧的白族人在河旁湖滨的地台上创造了早期的稻作文明,迄今三千多年前,剑川海门口出现云南最早的青铜文化,当时本地的居民已经开始在部落盛大的礼仪和祭祀乐舞活动中,使用铜鼓、编钟等礼乐重器及葫芦笙,由此可见,白族自古便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东汉以后,流传下来白族的一首民谣《博南歌》,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他在《上林赋》中曾列举了西汉流行的一些知名乐舞曲,其中有“文成颠歌”。“颠”即“滇”字,西南夷是汉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泛称。清人桂馥在《札朴卷 十〈滇游续笔〉》中说颠歌是清代仍在西南少数民族中流行的踏歌,踏歌也只是颠歌中的一种,在白族洱源西山一带叫“打歌”,那时白族没有文字,打歌只能一代又一代靠口语流传,靠口语加工增删。白族的先民通过打歌娱乐形式, 一为娱己,消除夜间的寒冷、孤寂和疲劳,获得精神上的愉快;二为娱神,即敬鬼神以祈求福安,获得精神 上的安慰;三为传古,教育后代不忘先祖,以获得精神上的支撑。白族打歌流传到后来,随着汉文化的影响扩大,很自然地接受了汉族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出现了不少富有戏剧情节的篇章,故事情节增强,使它具有与戏曲结缘的基础。直至唐朝,白族稳定共同体形成,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建立以西洱诃地区为基地的政权,中原史称南诏,此后南诏崛起一跃成为当时云南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白族的音乐艺术也由此得以更广阔的发展,这也为后来的吹吹腔和大本曲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前提。
二、吹吹腔的诞生
元末明初,中原戏曲弋阳腔开始传到大理一带,以“其节为鼓,其调宣”为特点,后来又演变为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罗罗腔又名吹腔,它和今天白族的吹吹腔一样,用唢呐吹奏,一般也是唱时不吹,唱完吹过门,而在吹过门时依据唢呐的节奏做舞蹈身段,这大约就是现今吹吹腔的前身。白族艺人将白族文学、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各种要素融入戈阳腔的声腔系统,经过发展创造,形成为一种独具白族艺术风格的戏曲剧种。至清乾隆年间,大理地区的一些农村,已盖起了戏台,吹吹腔发展到极盛时期。如蓝林兴文寺的戏台于乾隆二十四年落成,如此偏僻的山村也专为吹吹腔盖戏台,可见当时吹吹腔的流行与兴盛。从反映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的传统剧目《血汗衫》来看,约始于元代。
当时,在这一带还出现了许多技艺很好的吹吹腔艺人,还有了剧本(大都取材于汉族民间故事及小说,如《三国演义》《杨家将》等);脸谱,作为戏剧,吹吹腔在这时已趋于成熟。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因为杜文秀起义,这一带战乱不止,吹吹腔一度停演。光绪年间,吹吹腔又兴盛起来,十分流行。据记载,当时人们每逢节庆,都要连唱数日吹吹腔以敬神祷佛,以岁首正月至二月间的演出最为盛大,民间称此为“春台”。现在大理乡间的许多戏台,都是在吹吹腔的鼎盛时期——光绪年间修盖起来的。
吹吹腔的传统剧本,有着许多鲜明的民族特色,吹吹腔文学性较强,戏曲中常见的陈词滥调较少,有不少剧目出于文人手笔,文辞雅美。其格式也不同于汉族戏曲的唱词,基本上是“三七—五”的所谓“山花体”。“山花体”是白族文学中诗歌的传统形式,无论山歌、小调、大本曲、文人诗和巫觋所唱的祝词,都用这样的表现形式。由此可见吹吹腔与白族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吹吹腔的剧本有着自己的语言特色。语言是白语与汉语夹杂,白语部分也是用汉字书写,只是在句旁加以注明。
吹吹腔的传统剧目十分丰富,现在能见到的还有269个,它们正是后世白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269个剧目中,取材于小说演义的有139个,根据民间故事、民间唱本改编的有7个,从古本戏演变而来的有4个,从兄弟剧种移植而来的有57个,其他来源的有62个,由此可见吹吹腔剧目来源的丰富。
三、大本曲的产生
清朝雍正乾隆时期汉族地方戏曲兴起,唱词为“七七七五”山花体格式,大本曲作为大理白族农村的民间曲艺,其唱词体裁亦为“山花体”,白族的大本曲应是这个时期从内地传入的戏曲演变而来的。因为白族具有戏曲雏形的综合艺术,所以受到汉族地方戏曲的影响,大本曲在清代兴起并流传开来。任何民族戏曲都离不开本民族的文化滋养,同时又离不开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白族的大本曲和吹吹腔就是在白族民间歌舞和说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本曲是白族民间传统的说唱曲艺,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的大本曲调,是记载在《五代会要》南诏《上大唐皇帝舅书》中的《击筑调》 (公元925年),距今已有约1000年的时间,现仍保留着的石刻《山花碑》,其结构风格与《五代会要》中所记的《击筑调》相同,正是大本曲弹词所用的诗体。大本曲表演时用三弦伴奏,演唱的内容多以历史题材和爱情生活为主。演唱时,一人主唱,一人伴奏,音乐随唱词变化。唱腔是白族调,发展到后来才有了十八调。由于方言的差异,大本曲唱腔分为南腔和北腔两大艺术流派。南腔以艺人杨汉弹唱的作品为代表,北腔以艺人黑明星弹唱的为代表。南腔分为三腔、九板、十八调;北腔分为三腔、九板、十三调。南腔委婉、抒情,北腔质朴、粗犷。大本曲长的由上百首“白族调”组成,一般用三弦、唢呐伴奏。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 了说唱歌舞综合戏曲艺术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白族大本曲,还组织艺人用大本曲的演唱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歌颂社会主义。大本曲原为一人说唱,一人弹三弦伴奏,以白族语言演唱为主,也有用汉语演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本曲也不断改革,有了对唱、合唱,增加了二胡、月琴等伴奏乐器,演唱者有醒木、扇子和手帕等道具。
四、白剧的形成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进占大理,白族地区划入云南行省。明朝留驻军队实行屯田,同时从内地迁移大批汉民来此屯垦。如此一来,汉族戏曲随着大量的军屯和民屯移民而传入白族地区。乾清年间(1736—1795)开始流行,光绪年间最为盛行。在吹吹腔和大本曲相继出现之后,白剧孕育而生。白剧除了有白族的艺术特征外,更多的是接受了汉族古典戏曲的影响,由于吹吹腔源起汉族的戈阳腔,且较多的保留了戈阳腔的特征,所以白剧与戈阳腔尤为接近。白剧本身就是汉族戏曲传入当地后,与白族民间艺术相结合演变而成的,所以白剧的受众是较为广泛的。
白剧唱腔音乐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两大类组成,同时还吸收改编了部分民间乐曲;伴奏音乐包括传统吹吹腔的唢呐曲牌、打击乐和大本曲的三弦曲牌,亦吸收了部分民间吹打乐和歌舞乐。有的唱腔按行当分为小生、小旦、摇旦、须生腔;有的按人物身份和动作分为英雄腔、哭腔、苦腔;有的按节拍、唱法分为平板、高腔、一字腔、流水板等。
1949年后,以吹吹腔为基础,吸收白族说唱艺术大本曲的曲调,加以发展而成为现在的白剧。流行于云南西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所属云龙、洱源、鹤庆、剑川、邓川、大理等白族聚居地区。每逢节日喜庆、迎神赛会和赶三月街等,都要演唱白剧。目前收集到大约400多个,其中传统剧目300多个,新中国成立后新创、整理、改编的剧目130余个。内容主要有袍带戏、生活剧、民间传说故事剧、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5类。1962年,大理白族自治州白剧团正式成立。《红色三弦》《苍山红梅》《望夫云》《阿盖公主》《情暖苍山》《苍山会盟》《白月亮白姐姐》等剧目多次被选调晋京演出并在国内外巡回演出,曾荣获“文华奖”“曹禺剧目奖”等省级和国家级大奖,团体和个人获国家级奖励近百项。
多年来,白剧博采众长,吸收了京剧、滇剧、花灯、川剧等戏曲剧种的表演手段以及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舞蹈语汇,使其表演手段更加丰富多彩,既保持古老剧种的民族特色,又注意戏曲的程式化、生活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点,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白剧艺术家,吸引着不少专家学者对白剧艺术进行研究,在大理白族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五、小结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环境下,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当年轻的流行文化成为主流,白剧和其他传统戏剧一样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境地,如何更好地传承延续下去,如何走入另一个繁荣的时期,是值得深思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所幸的是,白剧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地区及兄弟民族有着十分频繁的交流,这就决定了其表演形式以及审美理想的共通性,这在丰富白剧艺术含量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扩展白剧艺术的时空性。在此良好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研究和发扬白剧,使其在悠久的历史与广袤的地域里能够影响更多人,使这一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