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8-11-12李彦一
■李彦一
“大三线”时期,大量人才和设备从全国四面八方向以重庆为重点的西南地区集中。来者有的单身,有的举家搬迁。他们离开熟悉的、相对舒适的环境,在大巴山脉、秦岭山脉以及云贵高原这些当时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钻山沟,傍激流,开辟新的人生。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与当时中国朴拙的农耕文明于是碰头。毫无疑问,这些远方来客的生活质量下降了,但他们心情愉快,甚至有些亢奋,心中激荡着国家的召唤和民族振兴的理想。他们悲壮但不无豪迈地提出:为了祖国强盛,愿意“献了青春献子孙”。
他们矢志追求的那种高尚情操,时下的青年也许很难理解,却是铁的事实。手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
这位主人公是中科院的物理科学家,曾经历过许多大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爆,他都在现场。一度他与许多名声响亮的大师级人物,包括钱三强,朝夕相处。后来他奉派到美国作访问学者,在硅谷待了两年,参与了一些世界尖端项目的研究。这位成就等身的科技达人,其青年成长期和一生最重要的科研成果,都得益于重庆这片热土。老年回望征程,他念念不忘重庆。笔者早些年与他交谈,他发人深省地说,中国的核工业,第一步是在重庆迈出的!
老人说,诚如杨振宁所言,“从探铀矿开始,到炼铀矿,再用化学方法把铀提炼出来。加上核物理学、爆炸物理学等方面的数不清的问题,有数不清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来解决”。在这个长长的工艺链中,射线仪居于前端,有了射线仪才能探铀矿,才能炼铀,才能搞核爆,才能建设核电站。而中国最早的射线仪研究和制造,就在重庆,是那家外界熟悉但不知其内情,曾生产过“金鹊”牌电视机的重庆无线电厂。当时这个项目的最高领导, 就是大名鼎鼎的“两弹元勋”王淦昌。其成果,不但为中国创造了找铀矿的前提条件,也为中国提供了最早的核爆试验数据检测仪器。早期中国核爆现场部署的数不清的各类数据检测仪器,都是“重庆造”。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难以想象,从事这个项目的科研人员当年工作条件有多么艰苦!
研究和试验少不了核射线,钢筋水泥的车间无法防止核扩散,于是在厂区后一个小山凹里设立实验室,利用几十米厚的山丘隔开射线。核心隔离建筑则是一个帐篷形状的铁皮屋,外面围一圈竹席,拦开外人视线。当时物资匮乏,年轻的科研人员月定额21斤粮,还要求节省2斤支援国家,他们常常在饥饿中从事“国家机密”的科研攻关。一次,这位科学家从在北碚的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查资料后回厂,因错过公交车班次,一路步行,累加上饿,竟一度难以举步。见路边小店有卖浓缩果汁饮料,搜尽所有钱买下三四瓶,当场咬开瓶盖一口气喝光,才有了力气走回位于歌乐山下的厂区……
后来,在有空调的宾馆房间谈起这些往事,老科学家一脸得意,他为青春的壮怀激烈眼神放光。他说,曾经将这些当年故事讲给硅谷人听,听者莫不肃然,说这是西方人难以企及的中华国魂!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当时笔者真的眼眶潮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