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产业语境中的当代艺术市场
2018-11-12◎吴飞
◎吴 飞
近年来,产业是一个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广泛使用和谈论的概念。文化艺术发展的产业化之路也已成为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尽管当代艺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前进,历经了长达二三十年市场化的洗礼,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艺术与资本之间激烈互动的张力,使得呈现繁荣景象的艺术市场日益暴露出诸多缺陷。因此,当代艺术如何由自由竞争的市场化走向合理规范的产业化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
目前,学界对产业的概念内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有关产业的不同定义之间尚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通过对现有诸多定义归纳发现,学界对产业存在着几个共同性的认知。首先,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例如产业就曾经一度被当作工业的代名词而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其次,产业的形成历经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而在此之前,大规模的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还尚未展开。最后,产业的内涵一直被不断扩展和充实,以至于“在当代社会中,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单位和组织都可以纳入产业的范畴,产业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因而,文化、教育、艺术、娱乐、影视等,都可以与产业并称而构成“某某产业”的惯用词组。
众多有关产业用语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说明市场经济发展在社会大生产的结构组成与部门分类上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工业时代不同行业朝着系统化、规模化、体制化等方向动态发展的鲜明事实,而“产业化”则是对这一过程的简要描述。虽然现代意义上的产业一词直到19世纪中叶才被普遍使用,而“文化产业”的出现则要上溯至20世纪4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但在围绕产业所形成的本土语境中,后者恐怕是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概念,这可以从当下纷繁复杂的有关文化产业研究的著述中得以证明,尤其是在文化产业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框架之后,针对其所进行的理论阐释持续在学界发酵。
当然,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当代实践事实上要远远早于有关它的理论研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和作用的不断加深,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的逐步复苏和人民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终于催生出当代文化产业的萌芽。1979年国内首家音乐茶座在广州东方宾馆开设,开启了当代文化消费市场的序幕。随后,受港台流行音乐的深刻影响,歌舞厅、游乐场等文化消费场所在各大城市相继出现,与此同时,音像业、电影业、图书出版业也逐步发展起来,这些都给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奠定了社会实践基础。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化领域同经济领域一样正历经体制上的改革和探索。这一时期既是文化产业实践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文化产业概念内涵的生发阶段。例如,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中,文化艺术被列入第三产业,而“文化市场”一词1988年才在官方发布的《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中予以承认。但即便如此,文化艺术产业、文化经济、文化市场、文化消费等概念,还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大幅提高而逐渐深入人心,并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引起学界广泛讨论。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首次在中央文件中使用“文化产业”一词,意味着产业语境在社会、政治、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形成。艺术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行业门类,才能顺理成章地被纳入到文化产业的框架之中。
新世纪以来,虽然有关文化产业的界定及分类众说纷纭,但艺术产业一直是文化产业自身所包含的重要概念与分类形态。例如,2004年国家统计局出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国统字[2004]24号)中,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同时,“文化艺术”被列为文化产业的九大门类之一。学者方宝璋则在《略论中国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分类》一文中,将文化产业分为:“第一类:艺术娱乐业,主要包括艺术表演、自助性娱乐、字画、摄影、工艺美术、文化艺术培训等。第二类:媒介业,主要包括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制品、网络文化、电子读物、报刊、杂志、图书等……”上述不同的分类形式,不仅表明围绕文化产业存在着不同认识和分类标准,而且,也意味着探讨当代艺术发展的产业语境已经形成。事实上,艺术产业早就成为文化产业领域关注的焦点。
概括而言,学界对艺术产业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艺术产业的理论建构;二是艺术产业的定位问题;三是艺术产业的形态研究;四是艺术产业的未来探索。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探讨,不仅对改革开放以来艺术发展面临的资本化、商品化和产业化转变作出回应,也为当代艺术的未来之路给予了理论支持。例如,国内首部全面梳理文化产业发展历程的著作《中国文化产业史》(李向民),把艺术市场纳入到文化产业发展史的视野中加以研究。正如有学者指出,“产业的基础是市场,艺术产业正是依赖市场机制的运作来实现产品的生产、制作、流通和消费的”,作为艺术产业形态之一的艺术市场,成为艺术产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意义上,产业化的语境为进一步考察和言说当代艺术市场提供了可能。
二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利好政策使得社会各个方面都处于慢慢转型和恢复的状态之中,艺术市场也不例外,而这也直接导致90年代艺术市场的无序发展。从性质上来说,这个时期内的艺术市场仍然属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并且呈现出规模小、利润少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该阶段中艺术品经营尚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经营模式,也不存在资本参与运行的情况。例如,1982年北京最早成立的一家画廊“北京画廊”,却是由一家饭店管理经营,并且经营对象也主要局限于外国人、侨胞,而“中国人之间的艺术品买卖则处于隐蔽或半隐蔽状态下,买主也局限在少数收藏者、爱好者之间”。所以,要建立规范意义上的艺术市场还有待时日。一直到1991年以后,中国艺术品市场才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全国各地的拍卖公司相继出现,进而带来艺术市场规模扩大,艺术品供需也与日激增。1991年10月,“首届当代中国名家字画精品拍卖会”在深圳举办。1992年10月,新中国首次国际拍卖会在北京开槌,标志着中国拍卖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1993年5月,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国内第一个拍卖公司。1994年3月,该公司在北京成功地举行了首次大型拍卖会,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真正起步。在此之后,北京的瀚海和荣宝、上海的朵云轩、四川的翰雅等拍卖公司成立运营,带动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各地兴起。1995年到1996年,艺术市场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包括书画、古玩在内的艺术品拍卖活动较为活跃,新的拍卖公司不断涌现。据统计,当时仅北京地区的拍卖公司就多达三十余家。可以说,这两年时间内,“中国艺术品制作者和经营者的队伍已经从原来的严重不足趋于供求平衡,并向供大于求演变,迎来了新时期艺术品市场的第一个高潮,形成了全面开花的大好局面”。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当代艺术市场起步时期先天不足,缺乏规范的经营和管理,资本市场需求规模较小,过多的艺术品出现在市场上,必然导致供给过剩和无序竞争的状况,因此,90年代末,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步伐减缓,一直到2003年才开始全面复苏。
事实上,从2003年起,艺术市场就开始一路呈现上升趋势。雅昌艺术网数据显示,2003年国内28家拍卖行成交额16.09亿元,2004年46家拍卖行成交额57.7亿元,而2005年国内74家拍卖行举办了569个专场拍卖,成交额121亿元,比2004年翻了一倍还多。2006年至2007年,艺术市场规模加速扩大,具体表现为艺术品经营单位数量与艺术品交易量的增长。例如,2006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达到500万元人民币以上成交额的企业已达100家。2007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超过二百多亿,艺术品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的有二十多幅,其中,当代艺术家蔡国强的《APEC景观焰火14幅草图》在香港佳士得2007年秋季拍卖会上更是拍出7424.75万港元的天价。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当代艺术市场结构组成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画廊和艺术品博览会的地位日益突出,形成了与拍卖业互动并进的发展趋势。
2008年以后,艺术市场六七年持续增长的繁荣局面暂时告一段落,这主要来自金融危机的影响,此时中国艺术市场进入调整期,市场成交额下滑,艺术品市场的投资和需求都迅速减少。这种状况一直到2010年随着经济形势转好才真正出现转变。2010年中国艺术市场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例如,北京保利国际拍卖行2010年成交额也达到10亿欧元。这一年,中国艺术市场在全球所占份额为23%,艺术品拍卖总额接近60亿欧元。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整体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8亿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艺术品市场。2012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整体发展降速,市场交易总额为1784亿元,同比2011年下滑15%”。2013年以后,艺术市场逐步趋于稳定。2014年中国占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24%,仅次于美国,连续两年蝉联全球艺术品交易的第二位。
上述这些数据表明,当代艺术市场已经形成价值可观的庞大规模,资本大量涌入艺术市场,使其成为继有价证券、房地产之后的第三大投资市场。
三
由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起步晚、发展快,在急遽资本化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一系列不成熟的问题。例如,“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更多的经营者与中介者以经济利益作为核心目标,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品市场中以孝义为根基的道德标准已经渐行渐远,导致了艺术品商人唯利是图、以次充好、作伪猖獗等等弊端呈现,甚至还呈职业化、集团化的营运特点”。
总体上看,当代艺术市场自身所面临的问题是产业化水平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艺术市场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市场稳定性不高,特别是对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不足,金融危机、反腐风暴等随机因素对市场供需关系影响较大。其次是艺术品市场的产业标准缺失,导致艺术品市场中出现秩序问题、诚信问题等乱象。最后,艺术市场向艺术产业过渡中的集群化发展程度不高,导致画廊、拍卖公司、艺术展览会、艺术园区以及其他艺术品经营机构的整体营销能力得不到提升。从当今产业语境角度出发,艺术市场只有走产业化之路,才有可能像影视、动漫、电游等产业那样获得更好的发展。虽然文化产业或艺术产业的理论研究早已将艺术市场作为其讨论的关注焦点,但事实上,艺术市场的产业化还远未达成。如前所述,当代艺术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十分艰巨,但其未来发展趋势也只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得以窥见。
第一,完善和健全艺术市场体制是必然趋势。产业的发展建立在一整套完善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艺术市场中的不稳定因素过多,包括拍卖、收藏、宣传、跨境交易、投资等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不受现有规则约束的可能。例如近年频繁出现的天价艺术品以及赝品事件,就充分暴露出艺术市场还需要进一步改革现有运行机制,使自身纳入产业化的正常轨道。
第二,建立艺术市场的评价标准体系是必要选择。正如有学者指出,“当代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对于艺术的审美标准与真伪鉴定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大多时候是依靠所谓权威专家‘目测’,或是依靠消费者的审美欣赏水平。这就为许多唯利是图的商家提供了投机倒把的机会”。因而,未来的艺术品市场,像影视产业、动漫产业一样,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体系,以促进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第三,整体性的产业营销是必由之路。虽然当代艺术市场形成了巨大的效益规模,有些地方也产生了集群化的艺术生产样式,如北京的798、武汉的昙华林等,但具体分析就可以发现,艺术市场中的书画、工艺品、古玩等几大板块之间缺乏产业化的联系,而各自也并未形成产业格局,尤其是一级艺术品市场呈现零散状态。不仅如此,当代艺术市场的产值更多依赖的是古代名家名作、少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以及国外名家代表作的支撑,而那些非名家的中低端艺术品,以及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艺术品还有巨大的产值有待发掘。
注释:
[1][2]张冬梅:《艺术产业化的历程反思与理论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引言》,第4页,5页。
[3]【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38页。
[4]陈立旭:《文化产业社会功能:英国文化研究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分野》,载胡惠林、陈昕:《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14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页。
[5]有关1979年至1980年我国文化市场复苏的情况,参见李向明:《中国文化产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373页。
[6]有关这一时期“文化产业”问题的讨论,参见张冬梅:《艺术产业化的历程反思与理论诠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7]苑洁:《文化产业行业界定的比较研究》,《理论建设》,2005年第1期。
[8]方宝璋:《略论中国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分类》,《当代财经》,2006年第7期。
[9]有学者曾统计出“文化产业分类关键词采用度”,其中艺术产业概念的使用占近年文化产业研究的44.44%,参见段莉、胡惠林:《中国文化产业研究是否进入学术疲劳期——基于学科概念体系的研究》,《东岳论丛》,2013年第8期。
[10]张冬梅:《艺术产业发展逻辑的理论辨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1][12]马鸿增、马晓刚:《中国艺术市场二十年的反思》,《美术观察》,2000年第 1期。
[13]西沐:《对新世纪十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反思》,《美术观察》,2010年第12期。
[14]尧小锋:《2006年艺术品市场还会继续上涨吗?》,《艺术市场》,2006年第3期。
[15]赵力:《2006-2007中国艺术品市场》,《大美术》,2007年第11期。
[16]曾陆红:《2008艺术品市场悠着点》,《雕塑》,2008年第3期。
[17]徐湘怡:《2010全球艺术市场——复苏与危机》,《雕塑》,2011年第3期。
[18]张艳:《2014 年艺术品市场七大趋势》,http://ww w.wenwuchina.com/a/172/206107.html。
[19]杨帆:《中国艺术品市场跻身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http://js.people.com.cn/culture/n/2015/0104/c36030 8-23433417.html。
[20][21]陈晨:《浅谈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态势》,《未来与发展》,201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