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产品的价值判断

2018-11-10杨迪

世界家苑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世博会结构建筑

杨迪

世博会;价值判断;设计审美;设计批评

一、设计批评的角度论述设计产品的价值维度

(一)世博会建筑与展陈统一的美学艺术性评价

建筑同艺术一样是以自己的方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造,追求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理想样式;而且建筑与艺术之间一直以来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形体、节奏、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得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世博会建筑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世博会的展馆将规划、建筑、景观等元素与展示设计结合起来考虑是展示与建筑发展趋势之一,但要考虑很多方的原因,要注重参观者交流与共同的切入点。

(二)世博会建筑的文化社会性评价

世博会建筑是以大尺度、在大范围进行的信息制作和传播文化的形式之一。在建筑作品的实施过程中,有相当细致的专业分工,是一种大型的、复杂的生产组织活动。一经建成,建筑作品面向广大受众。世博会建筑处在公共空间以及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舆论的焦点之中,对它的使用和欣赏是公开且密集的活动,对城市空间的文化作用和社会效应在世博会举办期间有着重要的影响,一部分建筑的影响还会持续相当长。

因此世博会的价值在于作为进行传播社会文化性的媒介,通过举办国际间的事务性活动,来实现文化与社会性的相互认同和理解是非常必要的,往往以建筑和由建筑构成的城市环境当作背景,从这些角度综合来看,体现出世博会批判角度的文化社会性。

(三)世博会建筑的经济性评价

消费主义虽然作为20世纪初在西方出现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以推销商品为动力,无形中使社会大众都与消费至上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联系起来,消费主义不仅对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作为一种全球性经济意识形态,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商品、广告、代理人和机构陆续进入世界各国,世博会促进百货商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过往的购物方式,通过各类消费景象促发了人们内心的购买欲望,是购物不再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行为,从设计批判的角度来看,增加了经济发展。

世博会建筑从设计价值角度来说,通过刺激旅游实现更多的经历往来,世博会本身不仅可以成为吸引人们进行参观游览的吸引物,而且,为世博会而建造的一些标志性的建筑物在世博会结束后,也会成为具有极强吸引力的旅游景观,从而使经济有着大幅度跨越。

二、现代设计产品审美的认识

(一)从世博会展馆的功能和形式结构认知产品设计的审美

随着现代建筑运动进一步兴起。很多建筑设计师认为世博会展馆建筑本身是表达其设计理念和手法的最好媒介。因此出现了很多新建筑形式的试验,对结构造型不再只是具有结构功能,而成了设计的元素。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木伞屋顶”,建筑结构在充当支撑的同时更成为展示体,直接表现出空间造型设计的特点。这些建筑设计形式的结构融合的展览建筑,不仅向人们展示出现代功能以及形式结构表现所带来的新的空间设计的可能性,并由此表现产品设计的审美美学。

(二)从世博会运用的材料结构认知产品设计的审美

就建筑时间来说,世博会建筑分为永久性建筑和临时性建筑,其中大部分是临时性建筑,其设计受到较少的对建筑耐久性的要求,建筑基本上无需过多考虑与环境及城市的关系,加上展示功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较少,所以设计中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少,许多世博会建筑都属于实验性建筑,比较容易在建筑技术和艺术上取得突破。世博会这一类建筑往往汇聚当时先进建筑技术成就并探索新的技术领域,充分展示建造的艺术与审美,体现世博会的主题和时代精神,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与较高的产品设计价值。

(三)从世博会建筑的机体结构认知产品设计的审美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当时最先进的大跨度的结构以及新型建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美国馆的屋盖采用圆形双层悬索结构,中间留有一空间,形如自行车轮;法国馆的屋盖是两个拼接的菱形双曲抛物面的悬索结构,平面形状如同飞碟。同样与悬索结构一样有很好表现力的还有悬吊结构、索腆结构等。1992年塞维利亚工业世博会的德国馆,为一巨型格构式大柱,穿立面而上,利用悬索将巨大的轻型屋盖吊于空中,成为悬吊结构的又一种创新,正是世博会审美的改变与技术提升,使建筑机体结构有了重大改变。

(四)从世博会与周边环境结构认知产品设计的审美

世博会从最开始的单体巨型建筑演变成群体建筑,周边环境与之呼应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让自然走进城市为主题的英国馆,主体建筑周边环境的设计是来源于英国城市规划的传统理念,其实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公园。环境是可变的,世博会的建筑能够被环境左右,也能有结合环境与环境大放异彩,通过与环境和谐、协调共处推进产品设计方面的审美。

三、世博会建筑建造的生态性与自然生长性

当今世博会不再局限于对高新技术成果的赞美,而是体现出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怀,成为关注地球和人类未来的国际论坛与前沿。世博会建筑的发展轨迹正是世界各国更多的走上利用新能源,注重建造的自然生长性与生态性。

早期的历届世博会对经济进步曾一度顶礼膜拜,但近年来单纯追求进步的 观念已让位于“可持续发展”和其它类似理念,对自然资源强调可持续发展。“水”、“海洋”、“能源”、“自然”出现的频率很髙,体现了当代世博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探讨如何用智慧和技术将渐趋疏远的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连接起来,同时世博会不再夸张铺张浪费,而是寻求应用空间和方法的节约与自然生长性。

(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是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或重复利用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地热能也可算作可再生能源。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发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20实际70年代以来,从城市系统来把握世博会的思想渐渐成熟,并“特别关注世博会结束后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仅仅成为孤立的城市碎片。”上海世世博会大量应用可再生能源及相关高新技术成果。

(二)工业遗产与场馆后续利用

上海世博会建设尝试了大型城市事件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相结合的规划设计观念,可以说,工业遗产价值再利用是这次世博会的开创之举。保护工业遗产可以避免资源浪费,防止城市改造中因大拆大建而把具有多重价值的工业遗产变为建筑垃圾,有助于减少环境的负担。场馆建筑是世博会后续利用重要的物质载体,能否有效利用后续场馆即相关措施是衡量世博会成功与否的五个硬性指标之一,这足以体现后续利用世博会场馆设施对于世博会整体运作绩效的重要性。

结语

世博会不单单是建筑群体的拼凑,这其间有着国家文化、国立、生态科技的象征,如我国就是以上下五千年历史而为基础,而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就是以科技发展为依据,因而可以从世博会整体的价值进行判断,考虑了世博会的建筑表皮材料运用方面。此次论文从世博会三大特点去阐述,结合设计批评的美学艺术评价、文化社会性评价、经济科技评价三方面,再通过世博会建筑设计的功能形式、材料、建筑本身机体、环境结构的四方面阐述了当代世博会建筑注重自然生长与建筑的生态性。

参考文献

[1]阿尔弗雷德·海勒.文明的进程: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M].吴惠族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3

[2]王瑛.建筑趨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

[3]杨志疆.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5

[4]郑时龄.世博会规划设计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9

[5]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猜你喜欢

世博会结构建筑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半包围结构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部分国家馆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汪曾祺专辑
世博会中国馆昨日竣工
题目:好……又好……
品会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