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红海行动》的多模态分析

2018-11-10董晓芬

北方文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视觉语法红海行动多模态话语分析

董晓芬

摘要: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西方兴起,引起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如今人们的交流方式逐渐由文字转向图片、影像、动画等方式,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也扩展了语言文字之外的多种社会符号。电影越来越引起语言学家的重视,吸引学者们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范式分析研究其特点和功能。本文以电影《红海行动》为基本材料,以视觉语法为理论依据,对其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揭示其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视觉语法;多模态话语分析;《红海行动》

视觉交流在多模态话语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电影话语分析涉及到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符号模态。本文从多模态视角分析讨论电影《红海行动》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电影的成功之处,更加系统地运用多模态来分析电影在多模态中的表达意义。

一、理论基础

多模态语篇分析受符号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源泉,而后20世纪90年代Kress&VanLeeuwen;提出了视觉语法概念,多模态话语分析快速发展。

系统功能語法区分了语言的功能,将语言看成是社会符号的一种,具有多功能性,即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Kress&VanLeeuwen;将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被扩展到视觉模式,提出了以“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成意义”为核心内容的理论框架。

二、《红海行动》电影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电影作为影视剧的一种类型,包括语言、图像、音乐等多种模态,是多模态语篇。《红海行动》于2018年2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3月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该片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同时在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中惨胜的故事。本文将以系统功能语法与视觉语法为理论依据,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及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红海行动》图像和视听效果进行解读。

(一)再现意义

在视觉语法中,再现意义即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分为两大再现意义: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该电影主要采取的就是叙事再现,根据也门撤侨事件的改编,电影所呈现的就是一场我国名叫蛟龙的海军特种部队克服重重困难,奉命成功完成的撤侨任务,并穿插了一条法籍华人的记者辅线,让观众强烈感受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守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二)互动意义

图像的互动意义指每一个行动构成了一个互动功能,在表达语言使用者对接受者的导向的同时也表达了两者之间社会关系。Kress&Van; Leeu-wen指出,互动意义主要是图像通过接触、社会距离、态度和情态四个要素来实现。

(1)接触。图像在表达意义时都有一个行为,这种图像行为是通过参与者的凝视来实现的,分为“索求”和“提供”两种。

电视电影中有很多提供类图像。该片有很多的提供类图像,同时,在着重表现个人镜头时,也有索取类图像,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体现出了中国军人的英雄气概与大国崛起的精神气度,把中国军事题材影片推向新的高度。

(2)社会距离。图像参与者与图像观看者之间的亲疏关系与图像的框架尺寸即镜头取景的框架有关,分为六大距离:亲近距离;个人近距离;个人远距离;社会亲近距离;社会远距离;公共距离。

《红海行动》其实就本质来说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群像电影,他们出现的场景大多数是社会近距离,从而使得观众对他们产生好感而建立起亲密关系。然而,面对无穷无尽的敌人,蛟龙与其进行惨烈血腥的战争镜头是社会远距离。这种远距离使得观众与其产生了距离感,从而引起了观众情感上对敌人的抗拒和憎恨。

(3)态度。态度通过“视角”来体现,表达对参与者所持的主客观态度,有正面、倾斜、俯视,平视和仰视的角度。电影中的特写图像大多从正面角度拍摄的水平视角上的主观图像,体现出设计者的主观态度,他们希望这种图像能给观众带来感同身受的感觉,让观众也投入到电影的画面中找到共鸣,也可说明这部电影票房大热的原因。

(4)情态。情态强调了图像世界反映现实的真实度。色彩亮度以及饱和度越高,情态越高,也就越真实,反之,则可信度越低。《红海行动》所有画面都是彩色的,而且饱和度较高,给观众以真实感。丰富多彩的颜色,营造着影片多重氛围。该片多是以蓝色与灰色为基调,部分场景的色彩有微妙的改变,来配合人物的情绪,营造合适的氛围。

(三)构图意义

图像的构图意义即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意义,指语篇成分的空间顺序,通过三种资源来体现: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

(1)信息值是指视觉要素在图像中的相对位置所传递的信息,即它是被放置在图像的左边还是右边,上方还是下方或者中间还是边缘。宣传海报中,蛟龙战队放置于海报的中心位置与下方位置,是真实的或者具体的,凸显其中心地位和重要性,其击中人心的不只是影片的“燃”,更有现实的“真”。

(2)取景指的是图像中是否存在分割线来连接或分割图像中,以此来表达关联或不关联的信息关系,帮助信息值和显著性的表达,同时引导观众对整个图像的阅读。如开场进入伊维亚的情节,第一人称视角,武器视角和跟拍,代入感极强,然后在枪林弹雨中还安排了拆炸弹的环节,随后大巴车那段,狙击手对决、拆弹、反突围又是同时完成,紧张感十足。

(3)显著性也叫突出,通过成分突显可看出成分关注度和重要性。其情感逻辑、动作逻辑的精细把控,和现代艺术技术手段的创造性运用,使得整个撤侨和战争场面的宣言,尤其是危急出兵、突围营救人质,最后的追击等场面,拍出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摄人心魂的震撼效果,突出他们在战争中的主角作用。

三、结语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三大元功能以及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从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分析电影《红海行动》,从电影中经典场景中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及构图意义出发,通过图像、文字、色彩和空间布局的共同协调组合,证明多模态话语分析在电影分析中的可行性以及通用性,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也提高了观众对电影海报的欣赏能力。

猜你喜欢

视觉语法红海行动多模态话语分析
《红海行动》大年初一登陆全国院线
《红海行动》举行发布会
《红海行动》举行发布会
《超能陆战队》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电影《花木兰(赵薇版)》的多模态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