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腐败、信息披露行为与公司股价稳定性

2018-11-10庄明明史欣向肖旦公淑玉

关键词:股价崩盘风险反腐败信息披露

庄明明 史欣向 肖旦 公淑玉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进行反腐败“持久战”。党的十八大之后持续地重拳反腐,给中国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坏消息隐藏理论”为基础框架,从企业信息披露行为的视角,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反腐败政策对资本市场股价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证实了反腐败政策效应的微观作用路径:反腐政策抑制了企业对好坏消息不对称披露行为,进而降低了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维护了资本市场的繁荣稳定。本文为反腐败的实施成效提供了微观企业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反腐败;股价崩盘风险;信息披露;双重差分模型

中图分类号: F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18)04-0001-12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8.04.001

一、 引 言

腐败会导致经济主体将时间和精力转移至寻租活动,降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抑制经济增长[1]。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共中央重拳出击,加大了反腐败力度。随着“天价酒”“天价灯”事件的曝光,落马的官员涉嫌收受贿赂,涉案金额多达数十亿元。从党的十八大的“八项规定”到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已有超过250名中管干部被查处,仅2017年上半年被处分的省部级干部有38人、厅局级干部1000余人。贪腐以及官商勾结引发的腐败问题引起了媒体、股民和监管机构等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反腐败也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

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持续反腐毫不松懈,对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进行反腐败“持久战”。反腐败并不仅仅是对腐败问题进行查处,更重要的是紧抓腐败根源,厘清权力的边界,切断利用公权力进行利益输送的链条。为此,中共中央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如加大政务信息和权利的公开、透明行使;紧盯审批监管、金融信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监督管理制度机制;同时,中央反腐政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也增强了媒体对腐败问题的跟踪与报道。总之,反腐败带来了市场透明度的提升,政商关系的断裂,以及外部监督机制的增强[2-3]。

本文利用党的十八大反腐政策作为外生冲击,采用双重倍差法系统地检验了反腐败对企业好坏消息披露行为的影响,以及对资本市场股价暴跌风险的作用。现有的股价崩盘风险分析框架中,信息不透明和代理冲突是驱动股价发生崩盘的两个关键因素[4]。不透明的信息环境为具有“侵占”动机的内部人隐藏负面信息提供了便利,导致坏消息在公司内部不断累积,当坏消息超出管理层的隐藏能力时被集中释放到市场上来,便引发股价崩盘[5-6]。Piotroskiet et al.(2015)認为出于政治激励动机,政治家及其附属企业会暂时地在中共代表大会以及省级官员换届两个重要的事件窗口短期减少坏消息的披露,当政治事件结束后再集中释放累积的坏消息,导致窗口期股价崩盘风险显著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新政与以往不同,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决不能半途而废,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和执着,把“严”长期坚持下去,坚定不移。那么,当企业无法在短期“避风头”时,反腐新政对企业好坏消息不对称披露行为会有怎样的影响,进而对资本市场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如何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本文的创新和贡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党的十八大反腐政策作为外生冲击,研究了反腐败对微观企业资本市场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丰富了腐败与微观企业经济关系研究领域的文献;第二,通过企业对好坏消息披露行为的视角研究反腐败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不仅为反腐败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提供了更直接的证据,而且丰富了反腐败对企业信息披露行为影响的研究;第三,有效补充了使用党的十八大之后以反腐败作为自然实验平台的相关研究[2-3,7-8]。本文揭示了反腐败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反腐政策,加强党政建设,优化市场运作,防范资本市场风险提供了实证依据。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制度背景

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已经证明,培育良好的资本市场通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能够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长期增长。然而,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长期以来备受争议。中国是典型的转型经济国家,利用行政权力配置社会资源的色彩还比较浓厚[9-11]。政府官员掌握着大量经济资源以及自由裁量权,灰色地带范围较大。同时,中国缺乏完备的价格体系和健全的法律系统,特别是契约执行效率和投资者保护水平较低[12]。宏观经济环境信息透明度低,极大地降低了官员腐败被查处的风险。因此,部分官员滥用权力谋取私利,收受贿赂,进行“钱权交易”[13],甚至故意增加审批环节来设租[14]。地区腐败程度显著抑制了企业家对生产性活动投入的意愿,企业家把时间和精力转向维持政商关系[15],导致中国的企业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

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调动地方积极性,中央政府在改革开放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权改革,地方政府事实上成为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主要执行者[16]。各地区法律法规完善程度、政府监管水平及产权保护程度等存在差异[17]。此外,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政绩考核,以“晋升锦标赛”的形式将地方政府官员置于强力的激励之下[18]。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放松监管甚至在出现问题时包庇地方企业,使得投资者无法及时获取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信息,进一步降低了市场信息透明度,对企业微观经营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20]。

(二)相关文献与研究假设

基于代理理论,企业经理人具有对好坏消息选择性不对称披露的动机。Jin and Myers(2006)研究发现,缺乏投资者保护并且信息不透明将激励经理人截取正面现金流中高于外部投资者预期的部分,通过吸收和隐藏现金流中低于投资者预期部分的风险,即隐藏坏消息来维持其工作职位和后续的侵占活动。Hutton et al.(2009)研究指出,当公司内部人有更强的激励和更便利的条件隐藏与公司价值相关的负面信息时,消息更有可能在公司内部被不断累积而不为市场知晓。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出于诉讼风险、薪酬计划、职业生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经理人通常会隐瞒并囤积坏消息,但会及时向外部投资者泄露或公开披露好消息,也即过度披露好消息[21-22]。Piotroskiet et al.(2015)认为,出于政治激励动机,经理人会在重要政治事件窗口期内改变对坏消息的披露。Graham et al.(2005)发现,相较于好消息,经理人更倾向于推迟坏信息的披露时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力度大覆盖范围广,中共中央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如加大政务信息和权力的公开、透明行使;紧盯审批监管、金融信贷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监督管理制度机制;从根源出发,明确政府官员权力的边界,切断利用公权力搞利益输送的链条。中央的做法可以渗透至企业以及人民群众,提高大家对腐败问题的重视,反腐败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媒体也同时提高了对腐败问题的曝光,增强了对企业的监督作用。国家的反腐举措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场信息透明度,有助于优化企业公司治理[2-3],降低了企业管理者对坏消息隐藏的阈值。而持续贯彻执行反腐政策更是击碎了企业经理人延迟发布坏消息的机会主义幻想。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如果累积的坏消息达到一定程度将会带来更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和惩罚,反腐败提高了经理人的信息隐藏成本。此外,在反腐败期间,企业经理人也可能存在减缓过度披露好消息的动机。叶青等(2014)研究发现,公司被列入富豪榜后将理性地选择“低调”行事,以尽量规避或减轻公众关注所带来的政治成本。在全民对腐败高度警惕的时期,过度披露好消息会引起各方关注,可能导致许多不利后果。

经过对上述两类企业不对称披露倾向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反腐败抑制了企业对好坏消息的不对称披露行为。具体而言,反腐败抑制了对坏消息的隐藏和对好消息的过度披露。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股价崩盘风险等极端尾部事件风险受到各方广泛关注。股价崩盘风险是指短时间内股价大幅下跌的现象。大量的经验研究发现,股票价格相对于大幅上涨更容易出现大幅下跌,表现出負的收益率偏度[26-27]。早期文献主要基于完全信息与理性预期均衡分析框架,后续的研究放松了完全信息的假设,将股价崩盘与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联系在一起,认为股价崩盘是大量负面信息流冲击的结果。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从代理冲突的视角解释股价崩盘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献以 Jin and Myers(2006)提出的“坏消息隐藏理论”(Bad News Hoarding Theory)为基本的理论框架。他们认为,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越低,管理层越有可能不对称地披露好消息和坏消息,使得坏消息不断在公司内部囤积。但内部人愿意并且能够成功吸收的坏消息数量是有限的,当坏消息累积数量超出管理者的窖藏能力时,坏消息将瞬间大量释放从而导致股价崩盘,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4-6,28],或者是投资者可能会被虚假的财务信息所蒙蔽,导致股价存在“泡沫”。一旦投资者掌握了企业真实经营情况,股价便会崩盘[29]。

总结现有研究文献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公司所处宏观环境以及公司内部信息不透明。国家层面以及公司内部的信息不透明为具有“侵占”动机的内部人隐藏负面信息提供了便利,公司管理者出于薪酬契约、声誉、职业生涯及“帝国”建造等个人私利的考虑,普遍倾向于策略性的延迟或隐瞒坏消息,并及时发布好消息,导致坏消息在公司内部不断累积,甚至超出管理层的隐藏能力时被集中释放到市场上来,引起股价崩盘[4-6,21-22,24]。二是公司内部的代理冲突。代理冲突的降低,有助于抑制管理者的坏消息窖藏行为,进而股价发生崩盘的风险越低。已有研究发现,更完善的制度环境与媒体监督[30]、更强的投资者保护[31]有助于缓解公司内部代理冲突,降低股价崩盘风险。Xu et al.(2014)研究发现,高管额外津贴会提高股价崩盘风险。

中共中央为了从根源解决腐败问题,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中最为核心的便是信息的公开透明,让灰色地带暴露在阳光之下,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企业所处的市场信息环境。此外,从微观企业层面来看,对于国有企业,反腐败核心政策“八项规定”直接约束了高管的在职消费,是对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重大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有企业的代理冲突问题。反腐败另一重要举措是规范了政府权力的边界,遏制政商勾结,切断利用公权力搞利益输送的链条。中国民营企业热衷于维护的政商关系发生断裂,将企业经营重心回归到生产性活动上来,有助于企业规范化运营,使得公司治理机制得以有效发挥作用。总之,宏观信息环境的提升,企业代理冲突的缓解,内部治理机制的优化均有助于降低企业对坏消息的隐藏,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

基于假设1以及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反腐败有助于降低公司股价暴跌风险。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基于本文的研究设计,选取了2010—2015年在沪深两市进行交易的A 股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剔除了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以及相关变量缺失的样本。本文稳健性检验部分,所使用的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来自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为手工收集数据。所涉及的其他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为了控制异常值对回归结果造成的潜在影响,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的水平上进行了winsorize处理。为控制潜在的截面相关问题,本文在所有回归中均进行公司维度的cluster处理[33]。

(二)实证结果

1.反腐败对企业好消息和坏消息不对称披露的作用

为了研究反腐败对于企业信息质量的作用路径,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企业对好消息和坏消息的不对称发布情况,即假设1的内容。

表2列示的是反腐败对企业好消息和坏消息发布状况的影响。第(1)列和第(2)列是用全样本对公司财务信息反馈的好消息Inf_G、坏消息披露水平Inf_B的总体回归结果,Corrupt*dp的系数分别为-0.024和0.026,通过了1%水平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表明,反腐败降低了腐败公司对好消息的过度披露以及对坏消息隐藏。综合来看,反腐败降低了企业的好坏消息不对称发布情况。上述结果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1。

根据前文的分析,反腐败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好坏消息不对称披露行为的影响作用路径可能不完全相同。国有企业高管除了薪酬激励,晋升也是一项重要的激励来源,因此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更具政治敏感性。而反腐败的持续性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有企业经理人隐瞒坏消息,抑制了暂时“避风头”的动机,因为如果隐瞒累积坏消息,一旦隐藏不了会引起更严重的社会舆论以及相应的惩罚。对于民营企业,政治成本明显低于国有企业。经理人可能更多的是不再过度披露好消息,“低调”避免公众注意而带来不必要的问题。第(3)~(6)列是对应的回归结果。第(3)列和第(4)列是国有企业的回归结果,交叉项系数为-0.02和0.049,分别通过了10%和1%显著性水平通过了检验,说明反腐败降低了国有企业对好消息的过度披露以及对坏消息的隐藏。第(5)和第(6)列是利用不同指标对民营企业分组的回归结果,交叉项只有第(5)列显著为负,说明民营企业降低了对好消息的过度披露。不论是对坏消息的隐藏减少还是对好消息过度披露下降均说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有所提升。

2. 反腐败与股价暴跌风险

前面验证了反腐败对于企业好坏消息不对称披露行为的影响,下面我们验证反腐败与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

表3报告了双重差分模型(2)的估计结果。其中对NCSK和DUVOL的回归采用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其中第(1)~(2)列只控制了行业和年度效应,交叉项Corrupt*dp的系数均显著为负(显著性水平均为1%),表明反腐后,腐败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出现了下降,并且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控制组公司。在第(3)~(4)列中,我们进一步控制了其他公司层面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上述检验变量的系数作用方向和显著性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交叉项系数依然保持至少10%水平上统计显著为负。上述结果说明,反腐败后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下降,从而验证了假设2。

五、稳健性检验

(一)改变反腐对公司信息释放行为和股价崩盘风险作用的估计方法

由于反腐前处理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公司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造成处理组与控制组的股价崩盘风险变动趋势存在系统性差异,从而降低双重差分模型估计的有效性。为此,我们采用PSM-DID(PSM,倾向性评分匹配;DID,双重差分模型)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首先,选取2010—2015年的样本区间,选择股价崩盘风险具有影响的变量,即上文中的控制变量;其次,通过logistic回归得到每个观测值的倾向性评分;接着,采用和匹配法進行控制组的选取和匹配;最终,得到基于PSM方法的匹配样本,并进行DID估计。估计结果见表4。从表4结果发现,反腐政策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下降。

(三)敏感性测试

为了保证本文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在此进行敏感性测试。在样本选择过程中剔除业绩亏损的公司,再次检验反腐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如表6所示。根据敏感性测试的结果显示,在剔除业绩亏损的公司以后,实证结果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说明上述研究的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

六、结 论

党的十八大之后持续的重拳反腐给中国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坏消息隐藏理论”为基础框架,从企业信息披露行为的视角,验证了反腐败政策效应的微观作用路径。在公平竞争机制不足的转型经济中,反腐败优化了市场信息环境,有助于降低公司内部代理冲突。从经理人对好坏消息不对称披露行为的视角来看,反腐败有效抑制了经理人对坏消息的隐藏,以及对好消息的过度披露,缓解了股价崩盘风险,维护了资本市场的繁荣稳定。本文的研究为党的十八大之后反腐败的政策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证据。可见,持续高强度的反腐败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ZK(#]MO P H.Corru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omics,2001,29(1):66-79.

[2] 钟覃琳,陆正飞,袁淳.反腐败、企业绩效及其渠道效应——基于中共十八大的反腐建设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6(9):161-176.

[3] 王茂斌,孔东民.反腐败与中国公司治理优化:一个准自然实验[J].金融研究,2016(8):159-174.

[4] LI J, MYERS S C. R2 Around the world: New theory and new tests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6, 79(2): 257-292.

[5] HUTTON A P, MARCUS A J, TEHRANIAN H. Opaque financial reports, R2, and crash risk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9,94(1): 67-86.

[6] KIM J B, L ZHANG. CFOs versus CEOs: Equity incentives and crash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1, 101(3): 713-730.

[7] 叶康涛,臧文佼.外部监督与企业费用归类操纵[J].管理世界,2016(1):121-128,138.

[8] 党力,杨瑞龙,杨继东.反腐败与企业创新:基于政治关联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15(7):146-160.

[9] GAO P. Keynesian beauty contest, accounting disclosure, and market efficienc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 2008, 46(4): 785-807.

[10] [ZK(#]FRANCIS J R, HUANG S, KHURANA I K, et al. Does corporate transparency contribute to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 47(4): 943-989.

[11] 逯东,孙岩,杨丹.会计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12(6):19-24.

[12] ALLEN F, QIAN J, QIAN M.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5,77(1): 57-116.

[13] TANZI V. Corruption around the world:Causes, consequences, scope, and cures[J]. Staff Papers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98:559-594.

[14] SHLEIFER A, VISHNY R.W.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economic growth,corrup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corrup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108(4):599-618.

[15] 何轩,马骏,朱丽娜,等.腐败对企业家活动配置的扭曲[J].中国工业经济, 2016(12): 106-122.

[16] 周业安,赵坚毅.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J].管理世界,2004(5):9-17.

[17] 李慧云,刘镝.市场化进程、自愿性信息披露和权益资本成本[J].会计研究,2016(1):71-78.

[18]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36-50.

[19] 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8):9-21.

[20] 程仲鸣,夏新平,余明桂. 政府干预、金字塔结构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投资[J].管理世界,2008(9):37-47.

[21] BALLR. Market and political/regulatory perspectives on the recent accounting scandal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 47(2):277-323.

[22] KOTHARI S P, SHU S, WYSOCKI P. Do managers withhold bad new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9, 47(1): 241-276.

[23] PIOTROSKI J D, WONG T J, ZHANG T. Political incentives to suppress negative informa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listed firm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5, 53 (2):405-459.

[24] GRAHAM J R, HARVEY C.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eporti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5,40(1):3-73.

[25] 叶青,李增泉,李光青. 富豪榜会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吗?——基于政治成本视角的考察[J].管理世界, 2012(1):104-120.

[26] FRENCH K, SCHWERT W, STAMBAUGH R. Expected stock returns and volatility[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7,19(6):3-29.

[27] BEKAERT G, WU G. Asymmetric volatility and risk in equity markets[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0,13(8):111-124.

[28] KIM J B, LI Y, L ZHANG. Corporate tax avoidance and stock price crash risk:Firmlevel analysi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1, 100(3): 639-662.

[29] 李小榮,刘行. CEO Vs CFO:性别与股价崩盘风险[J].世界经济,2012(12):102-129.

[30] 罗进辉,杜兴强.媒体报道、制度环境与股价崩盘风险[J].会计研究,2014(9):53-59.

[31] 王化成,曹丰,高升好.投资者保护与股崩盘风险[J].财贸经济,2014,35(10):73-82.

[32] XU N, LI X, YUAN Q, CHAN K C. Excess perks and stock price crash risk: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4, 25(2): 419-434.

[33] PETERSEN M A. Estimating standard errors in finance panel datasets:Comparing approaches[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9,22(1):435-480.

[34] CHEN S, SUN Z, TANG S, WU 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investment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1, 17(11):259-271.

[35] 葉康涛,曹丰,王化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吗?[J].金融研究, 2015,(2):192-206.

Abstract: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President Xi said in the report delivered in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he continuous heavy anticorruption after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has brought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social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Bad News Hoarding Theory” and use the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DID) model to test the impact of anticorruption policy on stocks price stability. Anticorruption inhibits excessive disclosure of good news and hides bad news for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hich reduces excessive disclosure of good news for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thus reducing the risk of stock price crash of the micro enterprise. This paper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nticorruption to micro enterprise.

Keywords:anticorruption; stock price crash risk; information disclosure;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model

猜你喜欢

股价崩盘风险反腐败信息披露
当前腐败问题的分析研究
浅谈反腐败工作的关口前移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