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扼不住贸易战的咽喉
2018-11-10刘红光
○ 文/刘红光
7月11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措施。8月2日,美方又宣布将约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由10%提高到25%。对此,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迅速做出反应,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该措施涉及自美进口贸易额约600亿美元,并将相关商品分为四档,分别加征5%~25%不等的关税。
此前的几个月,中美贸易战一直持续,且愈演愈烈!那么,在此番贸易战中,中美两国各种能源贸易的受损程度如何?两国的能源贸易又将走向何方?笔者认为,两国所有你来我往的举措并不是基于各自立场的宏观目标、当前现状与前景预期做出的最优选择。由此,需要立足于中美能源发展目标的大格局,在发展现状与发展预期的脉络里进行推演。
●美国一再调高从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中国有足够的底气以LNG作为筹码进行还击。 供图/视觉中国
LNG贸易是关键,但中国并非无计可施
从贸易品种来看,2017 年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油气总金额约为62.54 亿美元,仅占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8%,与运输设备、机电产品、植物产品分别占比22.6%、19.2%、11.5%相比,油气产品在中美贸易中占比不大。但在此番贸易战中,油气贸易尤其是LNG贸易几乎成为与大豆一样吸引广泛关注的贸易产品。这也反映出在当前形势下,LNG贸易是两国政府当前乃至中长期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煤炭消费占比过大、原油对外依存度过高、非化石能源成本高及消纳难的现实条件下,我国天然气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被寄予厚望。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天然气消费出现了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快速升高至38.9%。进口气中LNG的进口量实现了对管道气的大幅反超,2017年管道气进口量为394亿立方米,LNG进口量快速增至526亿立方米。未来我国的天然气进口中LNG占比会进一步加大。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全球在建的天然气液化项目有71%分布在澳大利亚和美国,且PreludeLNG项目在2018年投产后,澳大利亚LNG出口能力增长将大幅放缓,而美国的LNG出口2017年才刚刚开始。IEA预测,到2020年中期,美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LNG出口国。由此来看,在满足未来中国剧增的天然气需求方面,美国的LNG将成为关键因素。
这是否意味着贸易战中中国在能源领域将束手束脚无计可施?
实则不然,从本次加税清单中也可以看出,LNG在加征25%关税的最高档中,表明中国有充分底气以LNG作为筹码进行还击。在当前的中美62.54亿美元的油气贸易额中,LNG贸易额占比约为6.44亿美元。在中国的LNG进口中,来自美国的LNG为21亿立方米,占比为4%,尽管未来美国的LNG供应增量较大,但并非不可替代。我国除了可以扩大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传统LNG进口来源地的进口量之外,中石油、丝路基金等参股的俄罗斯亚马尔项目第一条生产线7月起向中国供应LNG。第二条生产线8月已正式启动,第三条生产线也在加快推进。除此之外,合同期30年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于2019年贯通,对中国的天然气年输量将逐渐增加至380亿立方米。根据计划,中俄东线供气量将逐年增加到380亿立方米/年,届时将大大增强我国的天然气进口稳定性。
美国也有资源出口的烦恼
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中美间的LNG贸易额虽然不大,但意义与中国面临的情况不同。特朗普重视化石能源的发展,提出并已经基本实现了美国的能源独立。他在一片反对声中退出《巴黎协定》,也是为美国化石能源发展松绑的举措之一。2017年实现天然气净出口之后,美国未来的天然气出口量将持续快速增长,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管道气进口增量有限,LNG出口成为美国的重要发展选项。2017年,中国为美国仅次于墨西哥和韩国的第三大LNG出口目的国,占美国LNG出口总量的12.2%。从未来趋势来看,日本由于老龄化及核电重启等因素,LNG需求将呈现递减趋势;韩国由于先期获批的煤、核电厂装机容量较大,未来天然气需求难以大幅增长;新兴市场中的重要力量印度因进口设施不足和国产气逐渐增加,LNG进口增速已大幅放缓。2017年,印度LNG进口仅增长2%。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未来全球LNG贸易中中国将成为各出口国努力争取的对象。美国自然也想获取这一庞大的新增市场。2017年特朗普访问中国时签订的34个总额达2535亿美元的合作项目中,中石化、中石油分别参与的阿拉斯加LNG项目和切尼尔LNG长约项目均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反映出特朗普对中美LNG贸易的重视程度。
未雨绸缪
前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LNG加征关税对美国的影响大于中国,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肆意反击,而是应该反思我国的能源安全现状并未雨绸缪。
短期看,贸易战会在我国天然气消费高速增长的当下进一步加剧。我国的天然气供应紧张,即使顺利寻找到足够的替代进口来源,也会削弱我国天然气进口中的议价能力,承受更多的进口成本。卖家惜售、管道检修以减供、大幅提价等去年曾经出现的,值得我们警惕和做好预案。随着欧洲、中国及亚洲新兴市场LNG需求的持续增长,全球LNG贸易中的买方市场现状将不可持续,事实上当前买方的议价能力已经越来越弱,FGE、Woodmac等均预测2023—2025年LNG贸易将进入卖方市场。
近两年,我国天然气进口对俄罗斯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也是现阶段我国天然气进口来源多元化的体现。但从中长期看,中俄之间的稳定关系并非绝对。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长对俄罗斯的潜在威胁、后普京时代的不确定性、特朗普竞选承诺中对俄友好等因素,将动摇中俄间并不牢固的友谊,由此未来会存在潜在风险。此外,欧洲饱受“断气”之苦也值得我们从长远视角进行思考并加以重视。
未来,我国在加强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同时,应该一方面继续保持与美国顺畅的合作渠道和协商空间,在当前天然气供应总体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以务实的态度持续实现资源进口来源多元化;另一方面,中短期内应适度控制国内天然气消费,不应在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经济性不强的现实状况下粗放式推动天然气消费的高速增长。从中长期来看,要着眼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踏实做好技术研发、降低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成本、理顺相关管理和政策机制、解决消纳难题。这是跳出我国化石能源资源禀赋约束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