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昌冬奥会体育赛事报道的框架探析

2018-11-09廖振丹

科技传播 2018年20期
关键词:头版平昌头条

廖振丹

摘 要 近年来大型体育赛事被赋予了更多超脱于体育本身的含义,它正逐渐成为一项备受各国公众所瞩目的全球性媒介事件,代表了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乃至不同受众的利益诉求与满足。从这一方面来说,体育就不仅仅是体育,它更是对于社会发展更为深刻的反映。

摘 要 平昌冬奥会;体育赛事;报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1-0014-02

研究发现,在新媒体时代下,《人民日报》关于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框架较为丰富且全面,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这与其背后的话语体系特征与诉求息息相关。不同于以往的“金牌至上”模式,《人民日报》的报道讲政治,但不局限于政治;讲“为国争光”,但同样注意“弘扬体育精神”;讲究“展示国家形象”,但同样具备全球视野。在于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中,注重挖掘事件与人物背后的深切情感,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

2018年2月9日,第二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平昌冬奥会”)在韩国平昌郡再度举行,冬季奥运此时会已经走过了90个年头。90年间,无论是体育(大型体育赛事)本身的内涵还是体育媒介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经济改革以来,大型赛事便有了多维度的特征。首先,大型赛事愈发被看作是一场大型的企业品牌公关盛宴,越来越多的企业与集团为争取奥运会的冠名权而大打出手,其背后的商业利益已不言而喻;再者,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内涵与体育精神意志的提倡,大型体育赛事的全球媒介属性也在不断增强,大型赛事的举办无论是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建构国家形象均有着独特的作用;从最初的购票现场观看比赛,到报纸、图片的传播,到电视转播,再到如今的新媒体线上实况再现,以及VR、AR技术的普及,受众体验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大型体育赛事不再只是某些少数人的游戏,正逐渐成为全民的狂欢。换言之,体育从来不仅仅是体育,它更是对于社会发展更为深刻的反映。因此,研究现时代下的大型体育赛事,透析大型体育赛事背后多维度的特征乃至话语体系,有利于我们把握现代社会的发展脉络,形成对世界更为全面的认识。

体育与媒介的交叉式发展由来已久:媒介势必要处理体育中的变化,诸如新体育的崛起及旧体育的衰退,或是各种政治与经济话语体系的强势介入;同时体育也必须应付新的媒介技术,通过数字压缩以及相似的技术,媒介不但可以提供更多的体育电视频道,而且也可以为观众提供利用交互技术创制他们自己的体育节目的机会。新媒体时代,大型体育赛事是一个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巨大流量场,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其中均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而不同利益群体诉求得以表达的重要端口就在于体育媒介的表现。对于各类大型赛事,大多数人没有亲身体验的经历,他们对重大事件的认知主要受到媒体覆盖的不同框架的限制。现代媒体在构建大型体育赛事背后的话语体系、营造社会整体意识等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 关于对大型体育赛事报道的相关研究

现阶段关于媒体针对大型体育赛事报道的相关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纵向的视角分析媒体对奥运会、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通过设立不同的时间阶段与节点,对报道内容的特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并讨论其发展趋势和可能倾向,最终加以完善与总结;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媒体对于某一大型体育赛事的框架研究,强调个例研究的深入,或者以某几个赛事的侧面进行相应的比较研究,从而得出结论。

“大型体育赛事报道”,指代针对大型体育赛事这一主体,以体育活动或赛事侧面为背景的系列报道,包括赛事近况、赛事组织乃至赛事眼延伸等大型体育赛事期间的各个新闻切面,其中以关于体育赛事中的报道占据主要地位。从大型体育赛事报道活动的范围来看,它与新闻事业和体育产业息息相关,它在坚持新闻原则的基础上反映体育事实,同时又遵循大众传播规律。

2 平昌冬奥会报道框架探究

第二十三届平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韩国平昌郡举行。此届奥运会是韩国首度举办的冬季奥运会,也是继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后第二次举办相关奥运赛事。赛事共设有15大项目和102项小项目,包括滑雪、冰壶、混合双打和山地滑冰等。来自92个国家的2 952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运动会,为历届冬奥会之最。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平昌冬奥会同样牵扯到了许多热点话题,例如朝韩关系:奥运会前夕,朝鲜加紧核试验,频繁试射导弹,外界普遍担忧本届奥运会的安全;俄罗斯禁药丑闻:2017年12月5日,国际奥委会宣布立即禁止俄罗斯奥委会参加2018年冬奥会;裁判判决引发中国不满:此次冬奥会裁判判罚问题引起了中国的不满。其因是短道速滑的判罚,在女子短道速滑接力赛中,中国队自感遭受不公正的判罚。

通过前期在网上图文数据库进行检索,以“平昌冬奥会”为关键词,包含消息、通讯、副刊等各种题材的新闻文本,调取了所搜索到的253篇文章,剔除无效文章33篇,其中于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前(2018年2月9日之前)的文章共114篇,时间跨度较长;于平昌冬奧会举办期间发布的文章共85篇(2018年2月9日—2018年2月25日);于平昌冬奥会会后(2018年2月25日后)发布的文章共21篇。

通过调查新闻媒体在每一阶段对于大型赛事报道数量的多少,能够最直接也最客观地了解网络本身在特定阶段对于冬奥会大型赛事的关注程度,这是衡量媒体对于该事件关注程度及媒体背后话语体系表达的重要指标之一。

2.1 报道版位

通过研究报道版位,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某特定对象在媒体眼中的报道地位和框架偏向。按照潘晓凌和乔同舟学者的观点,占据头版头条的版位反映某一媒体的重点聚焦对象,其次则是头版非头条,同样代表了不同于其他一般报道的地位。因此在本研究中,研究将版面位置分为头版头条、头版非头条、非头版头条、非头版非头条四类。

通过对于报道版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发现,大型赛事报道在人民日报话语体系中的地位。从总体上而言,大型赛事报道刊登在重要版位(头条)上的比例为32%,其中头版头条0篇,头版非头条14篇,非头版头条57条;而刊登在较为不重要的版面位置(非头版非头条)的比例为68%,其中非头版非头条147条。刊登在重要版位的比例低于较为不重要的版位。

2.2 报道主题

在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精神”同样出现了较高的频次,值得注意的是,“比赛”“运动员”“感谢”“努力”“金牌”等关键词的高频率出现,是话语体系逐步回到了运动员的主导中;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以体育赛事为主导的报道思路。

在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后期,“表示”“领导”等词占据主要位置,说明在这一阶段话语权逐步掌握在政府手中,“领导慰问”“做重要指示”等主题在这一阶段频出,报道的政治框架明显;与此同时,因为“北京八分钟”的登场,“北京冬奥”“大国”“北京八分钟”等关键词频次陡增,这本质上体现了媒体的宣传报道式框架。

3 结论

2018年2月25日,第二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闭幕。而中国将是下一届的冬奥会主办国,习近平总统发出诚挚的邀请世界“2022相约北京”通过视频。如今,体育在我国有着越发重要的地位。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战略。这也可以看作是体育在我国发展战略的最新表述,体育发展被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同时体育也带来了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利益,大型体育赛事正是这样体育力量的集中表达。而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待大型体育赛事,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大型体育赛事主要形象建构者的媒体,对大型体育赛事报道所采用的种种框架,以及这种框架背后所蕴含的一系列原因。

根据禹唐体育网发布的“2018平昌冬奥会中国媒体市场调研報告”,本届冬季奥运会在平昌举行,电视仍然是公众了解大型体育赛事的最重要的媒介。通过电视新闻报道和观看电视广播了解冰雪的人数达到65.7%,通过门户和社交媒体学习冰雪运动的人数分别是33.5%和22.6%。个性化资讯平台、论坛App等占到了26.6%,而纸媒仅占17.2%。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发现,以门户网站、社交媒体、社群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占据着巨大的主导力量,而传统纸媒的影响力相对式微。

参考文献

[1]刘潇蔚,范海潮.体育赛事转播全版权运营模式探析[J].现代视听,2018(6).

[2]田鹏飞.拓展、延伸与融合:新时期体育赛事转播类节目发展研究[J].视听,2018(2).

[3]李赤雨.国际赛事转播产品分销中的法律问题[J].新闻战线,2017(20).

猜你喜欢

头版平昌头条
微头条
《头条》(四首之三)
2018年第23届韩国平昌冬奥会比赛主要场馆
再见平昌,相约北京
安利助力平昌冬奥会
走进平昌
“头版”既出,一切才刚刚开始
头条
天空之城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