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时政素材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研究

2018-11-09刘英

科技视界 2018年18期
关键词:创设策略情境创设

刘英

【摘 要】在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颁布后,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发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时政热点往往是一线政治教师用来创设情境的最常用素材。链接时政素材创设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弥补政治教材的滞后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分析时政材料的能力。在创设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时,还存在着偏离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践、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基于现实思考,笔者提出在利用时政素材创设的教学情境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情境的有效性,切实推进教学进程。

【关键词】时政素材;情境创设;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標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8-0124-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8.055

【Abstract】After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ew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standards,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reation of the teaching situation.The current political hot spot is often the most common material used by the front-line political teachers to create the situation.Linking the current political materials to create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helpful to make up for the lag of the political teaching material, to hel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society correctly,to set up the correct values and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knowledge.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the materials of current politics.When creating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such as deviating from the teaching goal,deviating from the students' practice,and lack of actual effect and so on.Based on the realistic thinking,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make use of the material of current politics.The teaching situation sh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goal,close to the students' life,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ituation,and promote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Political material;Situation creation;Creation strategy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此次课标修订的最大变化,而文件中明确指出:注重情境对展示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价值。由此可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情境的创设对教师的教学十分重要。而时政热点作为最常用的情境素材,在创设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情境时,一方面可以弥补政治教材的滞后产生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增强情境有效性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能有效利用好时政素材创设课堂的教学情境,将有效促进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笔者在本文中将结合教育实践中的教学案例,针对基于时政素材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情境创设进行探讨。

1 利用时政素材创设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的必要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时代性非常强的课程,当今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着眼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会有鲜活、生动的课堂,才能体现出时代气息。时政素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现出政治课的与时俱进,显示出时代特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创设情境中非常重要的情境素材。利用时政素材创设教学情境,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1 有利于弥补教材滞后性,丰富学生政治生活体验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师生掌握知识的重要资料,具有科学性、固定性、稳定性的特点。然而,政治课程的性质又决定了教材要具备时代性的要求。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之中,教材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它不可能及时反映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也很难迅速更新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讯息。为有效弥补教材滞后性所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利用时政素材创设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是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引入最新时事热点,让学生能够透过情境中的时政素材,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国际重大时政热点问题,以此弥补教材内容滞后性的不足之处,丰富学生的政治生活体验。

例如,笔者在教授《政治生活》中第八课第二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的内容时,教材提供的“国际交往剪影”素材还停留在“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等事件,为关注学生当前的情感体验和时代背景,在导入环节,笔者利用了“美英法等国打击叙利亚”等时政素材来创设情境,一方面可以及时弥补教材对国际现状描述的滞后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时政热点新闻和准确把握当下的国际形势,了解国际关系的亲疏冷热。

1.2 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21世纪的今天,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信息的传播呈现信息的海量性和开放性,加上“抖音”、“快手”等软件的影响,高中生所获取的信息呈现碎片化特征,处于这样时代背景下,必然會受到社会舆论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处在片面化的阶段,容易人云亦云,缺少自己独立的判断,有时会出现极不合适的言行举止。思想政治课是进行时政教育的主阵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创设情境时,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就必须借助一些鲜活的时政素材,促进学生在了解国内国际热点新闻的同时,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解读这些时政素材,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正确认识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 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分析时政材料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的意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高中思想政治试题中,利用时事政治作为背景材料,是最为常见的命题方式,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如何分析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改所强烈要求的。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利用时政素材创设情境,使无趣乏味的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将观点寓于时政材料中,有利于“知识的活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通过鲜活的时政素材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时政热点新闻,及时有效地掌握时政材料的预设问题,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或考试中分析时政材料的能力。

2 利用时政素材创设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所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学方法有所改善,最为显著的便是“满堂灌”的课堂教授方式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模式,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一个体现。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情境创设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利用时政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时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论述。

2.1 偏离教学目标

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用什么方式呈现时政素材,我们都不能够生搬硬套,都必须按照教学目标经过加工处理,在此基础上创设而出的教学情境,才能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目前,在高中政治教师使用时政素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大问题就是:其所选择和使用的时政素材偏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素材和教学内容相脱离,素材仍然是素材,生搬硬套,时政新闻什么样展现到课堂就什么样。例如在教授“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播放了“两会”间李克强总理讲话的内容,学生们听得认真,课堂气氛也一度很热烈。虽然视频材料是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内容跟课堂上的知识点关联度不大,与教学目标相差甚远。作为政治教师,一味追求时政素材的高端化和新颖性,出现了生搬硬套的情况;而且对其没有进行最基本的编辑处理,形成了一种无效情境。教学情境地创设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利用时政素材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有目的的选取、创设情境,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优方案。

2.2 脱离学生实践

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往往基于以往的相关经验进行处理解决。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利用时政素材创设情境时,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背景。而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政治教师在利用时政素材创设情境教学时,就出现了让学生只关注一些社会大事,脱离了学生实践,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消极态度。

例如,某教师在讲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框题的内容时,采用的时政素材是“十里钢城宝钢股份有限公司养梅花鹿检测环境”,在这样一个情境中,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自然界内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知识点。不过这一事件发生在2003年,现今比这个更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时政素材还有很多,如果能取而代之的话,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会更加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2.3 缺乏实效性

情境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请去、加深学生情感体验以及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应用于任何教学课堂中。有些高中政治教师过于追求课堂的“热烈气氛”,形成了“为情境而情境”的弊端,使时政素材的应用缺乏实效性,效果不明显。例如在《文化生活》的模块中,教师为了使整堂课更有趣味性,选取了大量的时政素材来创设教学情境,有唱有跳,有图文有视频,学生都很投入,气氛也很热烈。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只形成了对各种时政素材的印象,对知识的落实也差强人意。利用时政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但是如果不加适当的引导,就有可能导致课堂混乱,尤其在一些活动情境中,学生被充分地解放,这些活动在带来创新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课堂效率低、学生思维跑远、跑偏的负面影响。

3 利用时政素材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选择

在选择和使用时政素材时,要灵活运用,防止偏离课堂教学目标情况的出现。在高中思想课教学中运用时政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对有效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重大意义,但为了防止出现实际的执行偏差,需要坚持具体的运用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创设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

3.1 紧密联系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知识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取能力,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创设的教学情境需要一定的情境素材,但是偏离教学目标的素材,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利用时政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紧密结合课堂的教学目标,抓住教材内容的重难点知识,选择能有助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时政素材作为切入点。所选用的时政素材是为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原理服务的,不能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缺乏说服力。

教学目标中除了一般知识,更重要的是重难点的突破,所以,利用时政素材创设的教学情境还要有适当的重难点,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时政素材,创设一些情境,启示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探索新知。同时方法要简单明了,自然而然地把学生放置到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所要探讨的问题产生认知上的需要,从而主动思考,这样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对时政素材的了解,以及参与到情境中,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2 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学生是主体,同样也体现在教学情境之中。选取的时政素材不仅要反映社会现状,也要与学生的背景文化相一致,进而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刻意为了拔高教学情境而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学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且其学习的目的也是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用来创设教学情境的时政素材,不应该是学生陌生的、一无所知的内容。只有那些被学生所熟悉或和现实生活有关的时政素材,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发学生的思考。

高中生虽然有一定的理解力,但由于年龄的限制,我们在选取时政素材仍然要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他们的学习经验、生活背景、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此基础上,利用时政素材创设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的。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富有个性的主体,面对复杂变化的时政素材,学生想法各异,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独特见解,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和规范。

为保证利用时政素材创设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经验背景和认知规律,这要求政治教师平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开阔的政治视野,能够及时关注社会热点,提升自身对时政素材的储备量,掌握筛选多种信息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系统性、规范性地选取和利用时政素材,保证创设的教学情境准确抓住时政素材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与学生兴趣生活相结合,着眼于学生能力素质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符合学生的经验背景和认知规律。

3.3 增强情境的有效性,切实推进教学进程

一切优秀的教学情境,都能不断产生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推进教学进程。所以在选取创设教学情境的时政素材时,不能只追求形式多样,如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堆砌在课堂上,以致学生在众多的时政素材中走马观花,只顾眼花缭乱地欣赏,而忽视了对知识的关注,情境的有效性便会大打折扣。因此,用以创设教学情境的时政素材要适度,选取一些短小精悍而又扣住主题的时政素材,做到精挑细选,精益求精,采用的方法不能过于花哨,只顾课堂的表面热闹。

经过阅读专家学者和观看一些教学实录,笔者认为可以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时政素材可以采取一例到底的方式。有的老师一上课就是展示各种各样的时政素材,以为这就是创设情境,这就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事实上学生为了看完送些资料是忙得不可开交、目不暇接。所以我们选用的时政素材尽量简约,我们围绕一个主题选择相关的时政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和环节。这样能够做到前后知识的呼应,知识的过渡、衔接既紧凑又自然。例如在讲授《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这一框体的内容时,教师就主要采用的是“中美关系”这一热点,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切入。如从“中美风雨四十年”理解“国际关系是复杂多变的”、从“中美贸易合作——争端——双赢”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从“美国在中国南海地区大秀肌肉”理解“主权国家维护本国利益时不能干涉他国主权和领土”的要求……从一个时政素材出发,避免学生为阅读大量的文字、图片等而出现疲劳和注意力的分散,同时也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增强了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在利用时政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时,问题的设置也值得所有政治教师注意。心理学指出: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即“问题情境”,当学生不能单独的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时,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思考。在一线的政治课堂中,长期缺乏对基于情境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师往往把“提出问题”作为一种孤立的教学活动。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情境中的问题是连接时政素材与课堂知识的桥梁,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纽带。其实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时政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在面对时政素材时学会质疑,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以及产生新问题。如此良性循环,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发了自身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切实推进教学进程。

高中思想思想政治利用时政素材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够使抽象知识具体化,也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运用知识,更能激起学生探索世界的兴趣。政治教师应该通过关于利用时政素材创设教学情境的相关思考,不断优化政治课堂,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发挥其应有的学科价值。

【参考文献】

[1]潘燕华.“时政”助力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J].西藏教育,2018(01):20-22.

[2]许荣华.高中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116.

[3]禹晓玲.高中《文化生活》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李瑞菊.在情境創设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09):20-24.

[5]刘为举.情境创设三途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12):56-57.

猜你喜欢

创设策略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
例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如何有效创设数学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