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景谷县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对策及建议

2018-11-09何文伟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建议

何文伟

摘 要:本文简述了景谷县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和现状,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为提升景谷县农机维修服务能力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632089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央财政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连续实施,景谷县农业机械拥有量不断增加,农机装备结构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高效、节能的新型农业机械的引进,推动了农机新技术、新装备的有效运用,促进了景谷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保障了农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但机具使用率增高,故障也就随之而来,若不能及时维修或因技术欠缺无法维修,就会导致农业机械不能正常发挥效能,延误农业生产,增加农民负担。现就如何提升景谷县农机维修服务能力谈点建议和对策。

1 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景谷县现有农机维修网点51个,单个经营网点从业人员一般是2~3人,从业总人数125人。农机维修经营模式主要有个体维修经营和经销商售后维修服务。维修服务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维修设备多已陈旧。景谷县有25家农机经销商,从业人员50人,设有售后维修服务。

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小户型经营维修网点多,仅能为周边村社和过路农机具提供简单的维修保养服务,小户型经营已成为农机维修市场的主要经营模式;仅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能提供较为规范的维修保养服务;维修服务能力不强,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的农机具维修和保养,维修点设施简陋,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维修保养技能培训,只能对农机进行简单的维护保养和易损易耗件的更换,无法有效检测机械性能和复杂机械故障的排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机动车在农村的大量涌入,专业从事农机维修服务利润空间小,这些维修网点只能是接到什么维修什么,导致专业农机维修点难以经营。

2 农机维修服务行业监督管理现状的对策

2.1 强化组织领导

把农机维修工作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考核;各乡镇街道配齐配强硬件和人员,具体负责农机维修管理工作。

2.2 强化宣传引导

与农机购置补贴相结合,引导农民选购先进适用、质优价廉、故障率低的机具,从源头上减少维修率;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相结合,方便机械的维修,提高机具使用率;与“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做好机具维修工作。

2.3 强化监管督导

对景谷县农机维修网点网络化管理任务指标进行分解,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农机维修网点”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好重要农时农机具检修工作,加强农机维修网点制度建设,建立《农机维修管理工作台账》,进一步完善维修网点的档案管理。

3 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能力的建议

各级政府应制定发展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的政策,优先放贷无息、贴息贷款,引导和培育一批证照齐全、维修保养质量高、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维修服务网点,推动农机维修网点向有业务、有人才、有装备、有收入的目标发展壮大。

农机管理部门要注重市场引导、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形成以农机售后维修保障为重点、农机合作社和个体维修点为补充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逐步解决“维修难、难维修”的现实状况。

农机管理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农机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工作,结合维修人员文化程度、技术水平等特点,依托农机销售商、农机合作社、职业技能学校,对农机维修保养人员开展多种形式培训,不断增强维修人员维修保养新型农机具的能力,对农机修理工做到规范培训,持证上岗。

农机管理部门牵头,运用手机互联网技术的便捷,建立“微信”、“QQ”农机维修保养群,把农机销售、售后服务、合作社、维修网点、农机部门专家等“聚”在个平台上,实现维修保养经验共享,碰到疑难杂症能请专家远程诊断或共同讨论维修对策,排除故障。

积极引导农机经销商、合作社、广大农户,经销或购置性价比高的同品牌农机产品,减少同种机型的品牌和产家,降低农机具售后服务分散度,提高农机配件供应、维修保养的效率。

农机生产企业和销售商,应做好对购买农机具农户的机械使用、日常保养维护等常识宣传讲解,增强农机使用人的规范操作和维护保养农机具的能力,降低农机具故障率,减少维修環节,延长机具使用寿命。

4 结语

加强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建设,能提高农机具使用效率和效益,保证农机作业顺利进行,促进节能减排,保障农机生产安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推进景谷县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程度,逐步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

猜你喜欢

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探讨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综合服务能力探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