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祠堂建筑形制初探
2018-11-09曲镜羲
曲镜羲
摘 要:选题以祠堂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广州花都地区为地缘背景,通过实地调研与整理资料,深入分析花都地区的资政大夫祠的建筑形制,对当地的传统祠堂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参考,尤其是运用传统祠堂元素创新设计做实践做基础。
关键词:花都地区;广府祠堂;形制
一、溯源
广府地区的村落的发展和布局的逐渐形成与密集水系息息相关,形成梳式聚落。村落本地望族和乡绅为发展壮大本族,逐步填湖造地,朝廷为加强偏远南越之地管制,加以政策扶植,沙田拓殖引发宗族势力崛起,而宗族为集中血脉和人力建立宗祠,作为大家族奖惩等决定本族决策之地。到明清时期由于本土宗族势力发展过于强势,朝廷担忧地远难以掌控唯恐发展成独立王国,历史上确有独立斗争发生过,变相压制宗族发展禁止宗祠建造,而本地大家族想出对应朝廷政策把宗祠改为家庙,规格有稍微变化,基本礼制与形制保持原有。
广州花都是太平天国洪秀全故居,本地保留的宗祠数量极多,约为300座左右。花都祠堂大多用青砖建造,建于清朝年间,经过时光变迁,现存下来具有典型代表性历史文化古村有杨屋村、三华村等,村中保存很多不同类型的广府宗祠、牌等,据研究清代大小宗祠有百余座,足以见得花都是广府宗祠的代表地区,且宗祠建筑极具研究性。因此,本文通过对花都祠堂形制研究与分析,从而归纳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的形制特征,也为今后的广府宗祠翻新设计再创造作为理论基础。
二、宗祠整体形制
(一)选址规划
广府居民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系繁多绵长,星罗棋布,所以村落民居按水系的流向布局,形成的形状梳式布局。所谓梳式布局是指如下一种村落体系:村落一般建塘,民宅及公共建筑以横平竖直的巷道相隔,从而形成整齐划一,水系如梳子般排列于前低后高的缓坡上,广府多丘陵,后为山坡或风水林,前为长方形晒坪、规则或不规则长圆形水的规整布局。广府古村以梳式布局为主,而祠堂作为村里聚众议事的主要公共场所,其选址理所应当位于村里最核心位置和显眼的位置。通常,村落中的宗祠、公祠等位于建筑的第一排,整个村落呈水塘—晒坪—多间祠堂—民宅的布局,这是珠江三角洲最常见的村落布局形式之一,也是最常见的祠堂与民宅布局。
(二)开间数
开间数是对祠堂形制说明最直白的方式。开间数最少的开间是单开间,采用此种形式大多是地方势力较小的家族,或是庶民祭堂只用于祭祀。在清朝中期以后,广府的宗祠以三开间为主,更高级的五开间在顺德、东莞、番禺一带。五开间是现存的广府宗祠建筑中最大开间数,而顺德地区的尊明祠是现存的开间祠堂中最久远、形制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
(三)路、进与平面形制
路是以经度的方向,从门厅纵向延伸到建筑底部与墙体平行。广府宗祠的路多以奇数为主。一般由一路、三路组成,少数五路,也经常有衬祠出现。
一路也是只有一条路的通道贯穿祠堂,规模较小。“一般是由头门、前庭、祖堂、寝房和侧房、衬祠构成,横向发展多宗祠共用衬词。而花都三华村清同治年间建立的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亨之徐公祠和国碧公祠并立,并不因此称其四路、而是四座祠堂。”
三路的形式出现最多,以对称形式展示,中间一路以对称的中轴线出现,左右辅线路,平行延伸。中轴线上通常设置长者寝房、祭堂、中庭等重要功能区,而对称两翼其它寝房、厢房、厅堂等。(图1)
青云巷的设置在祠堂正面或正门处,开设开口。一般祠堂正门对面水系,寓意财源运势上涨,而连接的巷道也因此取名青云巷预示着青云直上之意,同时这条巷道又称冷巷,连接山墙设置,夏天气候闷热,风穿梭在巷道里相对凉爽。还有另一个重要缘由,前面提到祠堂正面临水而建,在雨季极易洪水泛滥,青云巷是极好的排水通道,实现了“功”“利”双收。
进是以纬度的横向路径计量的从门头开始计算起。广府宗祠是以建筑单体作为计算单位,而民间则会用更直观的方式来计算,以中轴线上出现的大门的数量来确定。祠堂基数最少两进,一进有头门,二进中庭有一般都是重要的祖堂或者祭堂。这类型的祠堂在乡绅地区宗族中是财力和人脉较弱的规格,当然也是对应朝廷打压地区势力的策略,因此族人的寝堂和厢房为独立的建筑设在后院。三进则是最全面的祠堂形制头门、厅堂—祖堂、祭堂—寝堂、厢房。结构主次分明,以身份辈分递增。例如,花都三华村资政大夫祠,就是三进结构。(图1)
广府宗祠平面制式以“进”与“路”为基础构建出整个平面经纬格局。以花都三华村资政大夫祠为例,整个平面组成“一路三进”,形成“日”字形布局。
广府宗祠多以方形、矩形为主,中轴线对称为主设置。因古代礼制孝悌为精神指导,建筑体现家族地位辈分,以中轴线对称设置。而现存宗祠和当代新建宗祠一直延续中晚清建筑制式和风格,以一路二进、一路三进较多,而一路三进三开间为主要的,从资料中得知一路三进三开间约占十之六成。“祠堂是在‘三间两廊一天井民宅形式的基础演变而成的。‘三间两廊一天井的布局通常是一列三间房屋(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居室)、屋前有天井,天井两旁为廊(其一作门房、另一作厨房),廊有门与村中巷道相接,廊与廊间以等高墙封闭而成合院形式。广府民系祠堂一般为二个或三个或若干个三间两廊再加上头门组合而成”。图1花都三华村资政大夫祠,平面布局是廣府乃至三角洲地区最为普遍的形式。
广府宗祠平面形制以路与进的组合,建立祠堂的总体格局的基本描述。以现存的相关资料和遗存来说,广府宗祠路都是奇数,一路、三路、五路为常见(无偶数路),进数则以二、三、四、五、七进(未见六进实例或记载),现存的实际有九种路进组合。在资料总结中发现,一路二进、一路三进、一路四进、三路三进四种为基本形制。
(四)厅堂
厅堂作为家庭成员活动的公共空间,是家族中重大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民居中最核心的部分,位于二进和三进的第二进的中轴线上,连接建筑中路的主要空间。
厅堂入口的位置多面向天井或院落,一般只在两三面建墙体,不单独设实体门;如果建实体门,多采用通透的隔断或镂空门,一般不采用石板门。部分厅堂的设计是开放式的厅堂或者直接连接走道以求保持采光上的通透性和视觉上的延续性。厅堂内主要是室内公共活动场所,所以在陈设上桌椅的选择和摆放体现等级和家族地位,处处体现出宗教礼法的严谨。
(五)后堂
又名寝堂或祖堂,是存放祖宗牌位及神龛、供奉祖先神灵的地方。通常位于祠堂的终端,也是中轴线纵向行走路线的终端,这个位置体现出功能的隐秘与步入式的尊贵。后堂的平面形制一般分为围合式与半开敞式两种,二者的区别主要是看有无设置侧室。如果设计围合式,其明间向天井开敞,放置牌位,次间封闭,储藏祭祀用品;若为半开敞式,则明间全部向天井开放,次间半开放。半开敞式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次间设镂空花窗围合,如狮岭杨氏宗祠; 另一种是此进院落天井两侧的厢房向前凸出一些,以廂房山墙遮挡次间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通风和一定的采光,多采用半开敞式,但现对于中庭或者厅堂采光较弱。此外,厅堂的进深一般比后堂要深,后堂相对封闭,以体现沉静肃穆。
(六)屋顶
屋顶的设计是体现传统建筑地域性最显著的特征。而屋顶形式决定屋面整体造型。对于广府祠堂,悬山顶和硬山顶最为常见,有部分特殊使用歇山顶。悬山顶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利于排水,多用于南方建筑;硬山顶的垂脊不超出山墙位置,利于防火,多用于北方地区。由于它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简洁朴素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瓦筒或琉璃瓦。明、清时期以及后期广泛运用于广州府相对京城的“偏远地区”民居建筑。
镬耳屋是岭南山墙的另一特色外观造型,除一般中国古代建筑的低层、坡顶形式外,着重采用了锅耳墙的建筑造型,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流畅的弧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屋顶采用双层瓦,起到很好的防盗和隔热作用。墙体的基础有的是花岗岩或红砂岩砌成,使墙基经历百年不倒,而且更具防护功能。
因其在屋的两边墙上筑起两个像镬耳一样的挡风墙而得名。在明清时期的广府民居中,因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一般是出过高官的村落,才有资格在屋顶竖起镬耳封火山墙,或者建功立业的地方乡绅为体现家族势力多采用。花都资政大夫祠屋顶就属于镬耳硬山式。广府的山墙基本做成黑色,它的山墙基也是。这是为了减少海风对房屋的损伤,此寓意主要来源于五行上的南方属火,而黑色属水,水能克火,借用黑色的水来镇南方之火。
而岭南潮湿炎热且多蚊患,木材容易腐烂蛀蚀,故柱础逐渐加高隔开潮气,易受风吹雨打的檐柱也由木质改为更加经久耐用的蚝壳、砖石等。而据说用这种蚝壳材料构建的屋子,冬暖夏凉,而且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很适合岭南的气候。
三、结语
通过对花都古村的研究了解广府宗祠的变迁与演化 ,从而对广府宗祠建筑形制有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宗祠建筑作为广府地区传统建筑的一种类型和代表,翔实反映出广府地区乃至岭南地区的建筑特色与地域文化,从研究中我们能更深刻理解广府文化,为将来本地区的民居建筑设计与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延芬.传统民居建筑形制与地域文化的交融共生——以景德镇明代民居为例[J].中外建筑,2017,(05):36-38.
[2]谢小英,李莜.清廉州府广府民系祠堂建筑探讨[J].南方建筑,2017,(01):26-33.
[3]邱耀,沈巧云.浙东传统村落祠堂史及建筑形制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06):174-176.
[4]冯江.祖先之翼[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广州工商学院美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