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素质的思考
2018-11-09郭晓霞
郭晓霞
“核心素养”是一个舶来词。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之后于2016年初,教育部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九大要素。明确了我国未来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将培养具备并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有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发展方向。
为明天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最为根本的核心问题,也是教育界一直思考和追问的问题。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觉得“双基”并不完整,于是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核心素养正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更加明确了教育的本源就是育人,这是从知识、教书到育人的升华。
斯宾塞说:“教育要为儿童未来完满的生活做准备。”诚然,人的未来生活情境是多元的、复杂的,不可能只是掌握了知识就能让生活完满了。而核心素养中指出的九大要素正是改变教育内涵的一枚“楔子”,它打破了“高分=高品质”的教育观和“掌握知识=人才”的人才观。倡导我们未来培养的人应具备仁义礼智信的综合素养:有独立思维创新判断的能力,有能包容会合作的集体意识,有诚信友爱树正确人生观的大爱胸怀,有能自律育良品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在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品质。
那么,如何规避教育中“目中无人”的知识本位现象,而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素质呢?
首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核心素养的出炉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引领新一轮的课改,而课改能否顺利推动的关键核心问题就是教师的素养问题。陶西平说:“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要求教师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课改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一是转变教师的专业态度。让学生学的东西,教师首先必须弄懂、参透,而且也必须是感兴趣的东西,只有带有体温的教学才能游刃有余。二是确立教师的教育教学主体意识。教师要求学生有理性质疑、创意表达、批判思维,教师自己就要先做到这些,不能只一味地依赖于教材、教参、教案。三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从思想上、行为上教师要不唯教书,要走进学生生活,多了解、关爱学生,把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热爱生命、如何培养自己的兴趣提到更为重要的环节上。四是推进教师自觉的课改行动。让教师自觉承担起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任务。
其次,树立开放自由、平等对话、形式多样的课程观。
学生素养的养成,不是仅依赖于某一个学科,而是要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来实现的,是要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它反映在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和文化建构中。根据实情调整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推进学科适度融合、改变评价机制等都是实现发展核心素养的手段,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确立一种开放自由、平等对话、形式多样的课程观。《论语·先进》中的《侍坐章》所反映的那种师生平等、自由对话的教学氛围虽历千年如在眼前,其教学情境足以让人神往。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素养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从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和趋势。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是我们课改迫在眉睫的行动。只有建构相应的教学生态,才能培养出具有厚实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能力并能主动参与社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