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乍起 谁来为正在发生的艺术买单?
2018-11-09吕晓晨
吕晓晨
在近日的一次访谈中,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负责人郑林聊起,2008上半年,唐人画廊就卖了近八千万的作品,甚至那时候有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包揽其中半数营业额的个人藏家。如果放到现在,或许可以用当下最火的那句slogan来形容:“家里有矿啊。”十年后的今天,往日盛况如过往云烟,一方面是部分收藏家们的趣味向着西方倾斜,另一方面是如今市场的藏家们,购买力甚至比十年前还有所退步。那么都有谁为正在发生的当代艺术买单呢?
(以2018年6月30日为节点)
收藏家群像,市场悄悄出现了哪些特征?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赞助理事墙?在一定程度上,这面墙上出现的名字,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主流藏家名单,活跃的藏家名字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然而随着UCCA的易主,赞助理事墙上的名单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从一张拍摄于2017年的照片与2018年8月初拍摄的照片相比较,人员有了非常大的变动。2018-2019的赞助人数量比以前减少了近一半,从名单中消失的不少还是UCCA的创始理事。从UCCA易主,到尤伦斯男爵夫妇在二级市场“清仓”当代艺术收藏,一方面让我们看到收藏、投资艺术品的商业回报之外,另一方面也不禁让人提出,这会动摇大家对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信心吗?
那么,身为艺术赞助人的藏家们都有哪些动作呢?在今年乔空间的“艺术赞助人”展览现场,众多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携自己选中的一或两件藏品组成了展览的阵容,各自不同的收藏线索和趣味,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中国当代艺术藏家的不同面貌。藏家们纷纷表示自己拿出的都是欣赏的艺术家作品,其中不乏青年艺术家或我们较为陌生的外国艺术家的作品,而非清一色的高价、名牌,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藏家的理性和态度。乔空间&油罐艺术中心的创办人乔志兵表示:“如果几年前做这个展览,大家可能拿的都是最贵的作品。现在的面貌很丰富,只要自己喜欢就拿出来,不管作者名气如何,不管什么形式。而且这次影像作品也比以往多了很多。”
虽然至今影像作品还不是市场主流,藏家的接受程度也有限,但随着近几年影像上海艺博会的发展,以及画廊、美术馆展览的梳理,渐渐开始有藏家对这一新兴门类的作品有了关注。“艺术赞助人”的展览中,Jane ZGCollection、曾子墨、李琳、王兵、王津元、四方美术馆等藏家或机构就都展示了自己收藏的影像作品。
一级市场的买家们还积极吗?
最近六年,艺术品关税连续三次下调,然而仍有17%的增值税影响大陆藏家从港澳台及境外购买艺术品。2018上半年,即便楼市再次紧缩,但这些因素似乎并没有为国内的艺术市场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在今年5月的一次采访中,星空间负责人房方就提到一个观点:“整个市场的交易是很清淡的,而且我们所期待的个人买家,从数量上看也没有比十年前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另外,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负责人陈海涛也提到了一个状况:“近几年画廊的收藏家们购买西方作品更为频繁,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国内画廊的收藏行为。”同时唐人当代艺术中心的负责人郑林也认为:“近两年市场挺不乐观的,我觉得可能和不少有钱人移民海外有关系吧。高的价格卖不掉,低的又没人碰,现在一个机构能从我这一次买一两百万的作品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十年前画廊半年就出售了近8000万的作品,甚至一个藏家就能买四、五千万。
既然没有出现大家期待的火爆场面,那么一级市场的老面孔们,都还在买东西吗?收藏家汪海涛在2018上半年的五个月中(过年期间休息一个月),收藏了22件作品:香格纳画廊两件刘晓辉,北京公社一件謝墨凛、一件马秋莎,博而励画廊一件叶凌瀚,空间站三件金俊杰,Hi艺术中心三件孟溯、一件韩修智,TONG GALLERY+ PROJECTS六件张心一,指纹画廊一件刘波伦、三件王茂 。汪海涛表示:“这还是我的正常节奏,不疾不徐,匀速前行。因为我坚信,收藏靠眼光,更得靠定力!”
当问及近几年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二级市场时,他表示:“关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我一贯的认知是雪中炭和锦上花。对于一个成熟藏家而言,一级市场是加油站,二级市场是洗车场;一级市场要啥有啥,二级市场有啥要啥。多年来我在二级市场其实只做两件事,拣漏和补缺。拣漏大家都懂,补缺是遵循自己的收藏线索在二级市场进行必要的补充,因为一级市场有的站自己没赶上没碰着,只能在二级市场找。耐心等待,发现自己需要的价值精品,我认识的很多重要藏家都是这个态度……同时我认为好的收藏节奏是要屏蔽市场关联的,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我只遵照内心的选择和自己的审美定式匀速前行。收藏是慢功长线,是几十年的功夫茶,谁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如此,潮起潮落、花开花谢又与我何干?所以风云际会我不关心,故我依然才是正道。我的好友大藏家乔志兵先生的观点更绝,在一篇访谈中记者问他,你参加拍卖会吗?他说我一般不参加。他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全球的一级市场中。可见,一般不关注二级市场并未影响乔志兵先生成为世界级的好藏家。半年来,我真的没关心市场动向,也没去妄测未来趋势,只是按照习惯的频率做自己高兴的事情。”
另一位资深藏家刘钢透露,逛画廊已是他的日场生活之一。今年上半年通过常青画廊、墨斋画廊、博而励画廊都藏了作品。其中,刘钢在常青画廊购入一幅售价区间为20万-23万人民币(含税)的卡斯滕·霍勒(b.1961)的抽象绘画,作品的尺幅为90×90cm。卡斯滕·霍勒在1990年代时就以相关美学(Relational Aesthetics)的创作闻名于艺术界,其作品曾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美国新博物馆等地展出。对于霍勒这件作品的价位,无疑让我们惊讶,与霍勒同时期且地位相匹配的国内艺术家相比,20万元左右的价格无疑十分具有竞争力。虽然刘钢表示在同等价位上,自己通常会选择国内的艺术家,但这件抽象作品十分契合自己的审美和取向。此外,刘钢还购买了价格在百万人民币的安东尼·葛姆雷的雕塑作品。
美术馆也在一级市场有所动作。在4月份的艺术成都博览会中,麓湖·A4美术馆就通过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购买了两件颜磊和赵赵的作品,作为美术馆的收藏。
二级市场“散户藏家”和“天使藏家”的退潮
2018上半年的二级市场,《愚公移山》的流拍成为二级市场的焦点之一,其中原因在不少业内资深人士看来是因为“估价过高了”,但并不影响其他性价比高的精品受到追逐。如龙美术馆在嘉德春拍以4922万元拍下韦蓉、艾轩、倪贻德、庞薰琹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并缔造了艾轩、倪贻德、庞薰琹三位艺术家的个人拍卖纪录。同样在中国嘉德,16件“二十世纪艺术”板块的作品和7件“当代艺术”板块的作品,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作品花落“泰康系”买家。另外,知美术馆也竞得一件方君璧及一件贺慕群。
随着国内的美术馆越发重视对中国美术史线索的梳理以及自身的定位,在二级市场中搭建藏品架构也成为自然,尤其是关于业界对于“精品”的共识也越来越清晰,重要艺术家的重要作品自然会成为这些机构争夺的目标。
二级市场的寡头化已成不争事实,其中不乏闪耀的个人藏家。作为一直以来坚持以“50后”“60后”实力艺术家架上绘画为收藏线索的唐炬,在2018春拍中,于中国嘉德竞得17件作品,价格逾千万元,同时也在北京保利斩获4件作品。随着以尤伦斯夫妇、少励画廊等为代表的国际资本对中国当代艺术品的转手,国内美术馆及大藏家们的努力,或许也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准和收藏的接力棒在慢慢转回国内,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进入重新梳理、洗牌和建构的过程中。
“80后”收藏家们在关注什么?
谈到近两年的青年收藏家的表现,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负责人郑林提到一个现象:“现在很多所谓的年轻藏家都是混圈子的,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买。‘80后里我个人最欣赏黄予,他是真的在买东西,同时他也是个很有个人魅力的收藏家。”今年,黃予不仅在家乡成都举办了西南地区首个专业的当代艺术博览会,还赞助了多个画廊的展览、画册,另外他名下还有雨艺术基金会、文交所等。除了作为一名收藏家,他也在致力于搭建艺术生态的实践中。
另一位“80后”的佼佼者周大为,率ART021团队北上,在2018年5月开辟了北京战场JINGART。除此之外,Cc基金会&艺术中心也运营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在Cc公众号的“Ask David”栏目,亲自出镜的周大为凭借幽默风趣的语言,也成为了大家心中的网红。
市场会有哪些可能呢?
收藏家唐炬曾在朋友圈中提到,17%的增值税为自己的收藏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他所购买的一幅千万级别的毛焰油画只能寄存于香港。而除了增值税之外,中美贸易战中的关税变化,也将成为影响市场的因素。
既然如此,市场的“内忧外患”或许也是一个好的契机。国内艺术家可以沉淀自己的创作,画廊可以更从容地建构一级市场的学术、价格标准,那么当代艺术的买单者——这些收藏家们,可以继续梳理自己的收藏线索,厘清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和收藏标准,自然市场的共识以及属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自信,也会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