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交通枢纽站停车库提高停车服务效率的优化方案
2018-11-09肖宾杰戴孙放吴金友
肖宾杰,戴孙放,吴金友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 200092)
0 引言
哈尔滨西客站(简称哈西)综合交通枢纽停车库在地下一层或二层分区域布设,规模较大,使用需求也不同于常规的城市停车场。配套如此大规模的停车库,对停车管理和设计优化提出了很高要求,尤其是火车站间歇性集中客流对停车的突出需求,需要在停车出入口设计、停车路径设置、停车诱导信息布设、停车位预测及实测值显示、智能寻车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优化设计。为此,应深入调研需求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提高哈西综合交通枢纽停车库服务效率及技术水平,以满足“智能哈西”及间歇大客流的使用需求,使该停车库能更好地与哈西综合交通枢纽功能需求相匹配,提供高效停车服务。
1 交通枢纽站停车库需求分析
停车库设计之初,曾对类似的大型停车库,如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停车库、上海浦东机场停车库等进行调研分析。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大型停车库因缺乏区域范围内停车信息的联动服务,导致停车库的使用不均衡和无规律,也无法进行预约、反向查询、车位指引等个性服务,停车库利用效率低,服务水平不高。
因此,针对现有停车库使用现状,聚焦停车库停车难、寻车难问题,就哈西综合交通枢纽的大型停车库开展了设计优化攻关,既考虑以上停车库的常见问题,也着重于解决铁路客运枢纽间歇性集中客流的停车服务需求。鉴于大型停车库系统既影响哈西客运枢纽的客流疏散,也直接关系到停车库的利用率提高和使用者出行时间的节约,研究提高哈西客运枢纽停车库停车服务效率,对提高哈西综合交通枢纽站停车库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设计单位对综合交通枢纽停车库的停、寻车环节展开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2 停车服务效率优化分析和设计方案
2.1 停车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针对哈西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停车库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不规则停车、标识不清、寻车困难等,并对每个因素进行现场调查分析与验证,最后确定缺少车位及路径信息,停车无指引、寻车时找不到停放位是主要影响因素。
2.2 设计方案
针对影响停车服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增加停车诱导信息服务、完善停车查询服务、优化停车环境等。
2.2.1 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设计
由于缺乏合理的引导措施,缺少车位及路径信息,驾驶员随意乱停车,导致后续车辆很难找到车位。针对该情况增加空车位指示及路径指引,引导司机以最优路径停车,保证停车有序、规范,不影响后续停车。经对停车库现状及需求分析,结合现有技术[1-3],确定具体优化方案为超声波检测车位,增加空车位指示及路径指引。在每个车位安装超声波探测装置,检测车位是否空置;在停车库入口前100 m设置动态停车位指示牌;在车道入口取卡前50 m设置更加详细的各个分区的空余车位信息及路径指示。停车位引导优化方案见图1。
图1 停车位引导优化方案
图2为东广场地下二层停车库的智能车位检测及引导系统。该系统采用超声波无线探测技术、LED动态显示技术、实时控制、牌照识别等手段,通过对车位使用情况及进出车辆的检测,了解车位的使用情况和停车库内的车辆数量,实时发布车位信息到停车库内部、入口及交叉路口的引导屏上,从而引导驾车人方便快捷地找到空车位。
图2 智能车位检测及引导系统
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该技术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3 0245541.6)为泊车人群提供了便捷及时的停车库车位信息,使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近的路径找到合适的停车库车位,从而减少了因寻找泊车位而在公共车道空间巡游的汽车数量。该智能停车诱导系统提供给驾车人的信息是清楚和容易理解的,因而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经调试完成后的统计分析,平均停车时间为2 min,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2.2.2 寻车信息服务方案
由于哈西综合枢纽站停车库空间很大,驾驶员停车后很难准确记住自己停放的位置,寻车时容易迷路、忘记停车位具体所在位置。通过现有技术中有关停车位监控[2]及反向寻车[4]的比选,采用摄像机获取信息,应用智能化分析方法实行自动寻车,引导取车者在1 min内找到目标车辆。通过摄像机、图像识别、智能查询、路径优化,实现智能寻车。
具体优化方案是采用智能寻车的多项技术,经综合比选,最后确定采用基于车牌识别的反向寻车技术进行实施。对停车库每组停车位设置车牌识别摄像机,获取停泊车辆车牌数据并上传至牌照识别主机;司乘人员经查询机(如图3),输入车牌数据可获取所停车位信息。智能寻车系统如图4所示。
图3 反向查询设备
图4 智能寻车系统图
通过智能寻车系统的实施,经调试、完善,该反向查车准确率达到98.5%,个别因光照及车牌自身因素未能识别的,经查询者人工确认可正确查询到目标车辆,并自动显示取车路径。车牌输入及识别的响应时间小于50 s,其便捷性和实时性得到保证,可以给取车者带来方便和快捷体验。
2.2.3 优化停车标识及停车环境设计
常规的地下停车库偏暗,影响正常的停车及寻车,应确保其照度满足停车需求。设计人员分析了停车库照明的需求,并梳理容易被忽略的拐角、岔口等敏感区域,最后严格按照规范,针对停车场的现状对照明设计方案进行了完善和补充,确定了照明方案。停车库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要求经计算,采用36 W荧光灯,照度达到75 lx的标准要求,实现了有效照明。通过合理布置光源,实现照度和均匀度达标。对东广场车库进行照明完善实施后,照明效果良好。通过现场体验,停车库的照明给停车和取车提供了充分照明,无阴暗区,停、取车快捷;与此同时保证了应急照明的要求。停车库照明实景图见图5。
图5 停车库照明实景图
此外,鉴于标识不醒目影响停车场使用,尤其在本枢纽站的地下停车库,将影响驾驶者识别。本次设计分析了标识设置光源和标识采用反光材料两者的差异性和各自优势,选择新型材料做标识材料,并增加指示牌指引,实现有效的标识。标识改进后的现场见图6。
图6 标识改进后的现场
各个停车位均设置了反光材料制作的标识物,柱体底部也安装标识物,同时合理布置了路线指示牌和空余车位数量的指示牌,可为驾驶者提供有效指引,并醒目标识防撞物体;标识全面、明晰,为高效、安全地使用停车库提供了技术保障。
3 结语
本优化设计方案针对哈西客运综合枢纽停车库使用中的关键问题和特有需求,抓住影响停车库服务效率的关键因素,构建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停车反向查询、车位指引等先进信息服务模式,并优化了停车环境及标识,综合发挥停车诱导与信息服务的优势,实现停车库管理的现代化、服务的人性化和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提升了哈西综合交通枢纽站的停车服务效率。所提出的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及其他优化设计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