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11-09陆翠微陈爱珍

关键词:护生共情实习生

陆翠微, 陈爱珍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普外科, 上海, 200240)

共情,又称同情心、共感等,指表达一种在能理解基础上对他人感情认同的状态,或体验他人感情的能力。共情能力是设身处地地认同和理解别人的处境和感情的能力,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用他们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理解他们的感受[1]。提高护士共情能力,能促进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增强护士预测患者行为的能力及对护士的信任感,减轻患者疼痛、焦虑及孤独感[2]。现在的护理专业生均为“90后”一代,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受社会、家庭环境影响,他们大都个性鲜明,考虑问题多从自己角度出发,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3-4]。目前,有关共情的研究以大学生、教师和临床护士为主,而有关护理专业大学生共情现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调查了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现状,分析并探讨了共情的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毕业实习的全日制中专、大专、本科护生209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参加本研究,其中女性居多,占90.43%(189/209);19~22岁居多,占77.99%(163/209);学历以本科为主,占48.34%(101/209);学生干部占20.10%(42/209);独生子女占27.75%(58/209);家庭所在地为城市(县城)占54.07%(113/209);家庭经济为中等水平占49.76%(104/209);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占73.68%(154/209)。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EpiData 3.1软件实行双录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第1部分为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务、家庭所在地等;第2部分为共情量表,采用安秀芹等[5]翻译编制的中文版Jefferson共情量表。该量表由观点采择(10个条目)、情感护理(7个条目)、换位思考(3个条目)组成,共20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1~7分),满分14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生共情能力水平越高。内部一致性Cronhach'sα系数和分半系数分别为0.750和0.771,重测信度为0.659。

1.3 观察指标

了解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现状;单因素分析临床护理实习生的一般资料,将单因素差异显著的资料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共情能力现状

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平均分为(87.60±16.40)分,得分率为62.57%(87.60/140),得分率较低。见表1。

表1 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现状±s, n=209) 分

2.2 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学历、家庭经济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组合、父母亲受教育程度、是否独生子女的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多因素分析

按照P<0.05将年龄(≤18岁=1,19~22岁=2,>22岁=3)、学历(中专=1,大专=2,大专及以上=3)、家庭经济(贫困=1,中等=2,富裕=3)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1,否=0)作为自变量,共情能力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家庭经济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3。

3 讨论

共情是良好护患关系的切入点。护士的共情能力包括对患者情绪和情感的体验能力、对患者心理的认知能力以及关怀与照顾患者的行为能力[6]。护士共情能力的提高不仅使护士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认知程度有所提高,还可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在愉快的心情下恢复健康[7]。此外,护士共情能力的提高还可使护士更好地识别和接纳患者的各种情绪与情感,维持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从而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8]。通过分析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现状,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平均分为(87.60±16.40)分,得分率为62.57%,共情状况水平较低,与祁晓娜等[9]研究结果相似。临床共情在国内属起步阶段,尚未引起广大研究学者及护理院校的足够重视,人文课程及针对培养护生共情能力的课程较少。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护理学生教育明确强调,为更好地理解患者,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富有同情心和共情能力[10-12]。临床共情涉及知识运用、经验分析、判断、推理等方法觉察和理解患者内在情感和态度的能力,要求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而目前我国大、中、专护理院校开设人文课程相对较少,缺乏专业师资、缺少锻炼环节及院校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导致护生的人文素养需要进一步提高[13]。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偏低,应引起护理教育者的关注。

表2 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单因素分析±s)

表3 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学历是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因素,≤18岁的护生共情能力得分明显低于19~22岁和>22岁的护生。原因可能在于:≤18岁的护生主要以中专学历为主,相对于年龄高、学历高的护生而言,这部分护生在校学习时间少,接触人文相关课程较少,有关共情的相关知识水平较低,同时不知如何与他人相处,多从自己角度考虑问题,故共情能力较低[14];对学历高、年龄大的护生来说,其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且随着年龄增长及对环节的适应,共情能力相对较高。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因素,考虑可能与担任班干部的护生经常和同学、老师、学校等进行沟通交流,相对复杂的人际交往环境让其更容易懂得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有关[15]。此外,家庭经济亦是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因素,贫困家庭护生的共情能力明显高于中等、富裕家庭的护生。原因可能在于:中等、富裕家庭的护生成长过程比较顺利,各种必需品容易获得,这种自然而然的获取不会使其想通过取悦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也就较少去关注他人;贫困家庭的护生,因家庭经济条件差而不能充分满足其成长中的各种需求,他们可能会通过揣摩他人来取得其认可,为自己争取[16]。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年龄、学历、家庭经济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影响临床护理实习生共情能力的主要因素。故对于不同年龄、学历、家庭经济的护生,应制定个性化的共情能力培养方案,以期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

猜你喜欢

护生共情实习生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