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唐诗中的瀑布
2018-11-09尉天骄编辑任红
◎ 文 | 尉天骄 编辑 | 任红
九寨沟诺日朗瀑布 摄影/冯军/视觉中国
瀑布,在水景观中最为引人注目。有人也许对流水无动于衷,但看到瀑布总会心动神摇,甚至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地质学上把瀑布叫做跌水,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形状转成直立,水声变大,色彩更加明亮,瞬间之美形成永恒的精彩。从审美角度看,跌水优于平面的流水,从天而降的水流创造出自然美的特殊境界,吸引人们去追逐观赏,文艺家对瀑布更加青睐,历代咏歌,常写常新。
有人用拟人化的语言说,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我总觉得“走投无路”把瀑布形容得太过灰暗了,而更愿意采用《荀子》的说法,水“流行于百仞之溪而不惧,似‘勇’”,瀑布是水流面临险境,义无反顾,勇敢一跳之后的华丽蜕变。
山水诗兴起于南朝时期,到唐代形成一个诗歌流派——瀑布自然也是诗人们的钟爱,关于瀑布的诗作琳琅满目。有泛写,不确指某处瀑布;有专咏,从题目即可看出地理位置。诗人笔下的瀑布景象不尽相同:充满野性的,跳跃灵动的,壮阔雄浑的,大智大勇的……但赋予瀑布的总是正面的歌咏、赞美、敬仰,至今还没有看到对它的丑化描写和负面感受。道理很好理解——瀑布形象太鲜明,动感特点太突出,在它令人惊叹的自然美面前,任何人的审美感受都会被激发出来。
就以专咏某一瀑布的诗歌来说,中国著名瀑布很多,不过在唐代,很多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即使“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也没能涉足太多。今天妇孺皆知的贵州黄果树瀑布,在明代徐霞客的游记广为流传后才开始声名远播(徐霞客称之为“白水河瀑布”),而黄山瀑布、雁荡山瀑布,也是唐代之后才渐成热门景观。至于东北的镜泊湖瀑布、四川九寨沟瀑布群、广西德天瀑布,更是到了20世纪才向世人敞开面容。
较多进入唐人诗歌的,是庐山瀑布、壶口瀑布、天台山石梁瀑布。白居易有诗句“应是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提到了天台山瀑布,但那是借来形容高档丝织品缭绫的修辞喻体,不是诗歌表现的本体,诗的重心不在咏瀑布,可以不算在内。关于壶口瀑布,有一种说法,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写的就是黄河上的壶口瀑布,但细细考量,也只能是“一说”,并非定论。无论从诗歌本身内涵还是史实来看,更合乎诗情的理解是,李白是把黄河的源远流长作了大胆夸张。锁定“黄河之水天上来”专指壶口一地,未免拘泥牵强,胶柱鼓瑟。
笔者利用电子手段检索《全唐诗》,就结果看,唐诗中写的最多的是庐山瀑布。在中华诗文传统中,庐山瀑布被称为“最诗意的瀑布”,历代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其壮观伟丽,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以庐山瀑布为代表,其实也能够窥见唐诗咏瀑布的一斑。
唐诗中写到的庐山瀑布,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瀑布为描写重心,展现瀑布本身的景观之美,其中有着“以物观物”的审美感受,是情寓于象中。另一类是以瀑布为寄托,借水而咏志言情,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主观情感的投射比较明显,属于意溢于象外。
先看第一类。唐初名相张九龄所作《湖口望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广西德天瀑布 摄影/雷文镇/视觉中国
虽有比喻,基本手法是状物。在诗人张九龄眼中,瀑布乃普通的山间泉水集聚而成,水色在阳光照耀下,颜色由纯白而幻化为“红泉”、“紫氛”、“虹霓”,通体空灵、秀雅、清润,水的灵气与太阳光芒交相辉映。
李白也有好几首诗写到庐山瀑布,与张九龄所咏为同一对象,但由于身份、心境、个性风格的差异,诗中蕴含的情趣与张诗不同却又各具特色。李白诗中的瀑布,总体特征是大气磅礴、声威雄壮而又空灵悠远。有一首诗说到遥望香炉(峰)瀑布,“银河倒挂三石梁”。专写庐山瀑布水的有两首,其一是五言古诗: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xū,迅速)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潈(zōng,急流)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生动的细描笔法,刻画了瀑布激流喷涌、飞珠溅玉的宏大气势,流露出对大自然神奇造化的惊叹和赞美。
最脍炙人口的当数第二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寻常诗句,妇孺能解,却成为咏瀑布的千古绝唱,集中显示了李白独特的创作才华——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两首诗都极言庐山瀑布之高,一说“三百丈”,一说“三千尺”,两者相同;都把瀑布喻为银河(河汉)从天而降。从科学角度看,“三千尺”等于一千米,等于一公里,不要说中国,全世界也没有落差如此之大的瀑布!但诗仙的极言夸张,人们不觉荒诞却感到真实自然,情感逻辑取代了科学数据,这正是好诗的魅力!把瀑布与银河(河汉)联系起来,可能是李白很得意、很喜欢的一个比喻,自己在诗中多次用过。
庐山三叠泉瀑布 摄影/张海岩/视觉中国
在中华文化传统里,银河是多么有诗情的意象!浩瀚、缥缈、晶晶闪亮,富有神话色彩。用银河做比喻,瀑布不再是地上的自然水流,而成为天上灿烂星汉的化身,璀璨、耀眼、神奇、空灵,引人无限遐想。应当承认,精彩、奇异的比喻确实是天才的创造,李白用“银河”赋予了瀑布华美的生命,成为文学修辞中的一个经典实例,后代诗人经常沿袭,连苏东坡都多次借用。
唐代有一位诗人徐凝,也写有一首庐山瀑布诗: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中写道,苏轼对李白庐山瀑布诗大为赞赏,却把徐凝这首诗贬到地下,还踏上一只脚。坡翁的评价是: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将谪仙的庐山瀑布诗奉为千古第一,显示李白诗无可争辩的卓越才华,以及苏东坡才识之高,这都没有争议。给徐凝诗作戴上一顶“恶诗”的烂帽子,似乎也一锤定音,其后诗家谈论多遵此见解。但总有不同声音。清代大诗人袁枚《随园诗话》就认为,“一条界破青山色”也是不错的诗句,东坡先生扬此抑彼,未免过激,有失得当,惜苏轼才气高,名气大,人为其名声所震,不敢质疑,正是所谓“随声者多,审音者少。”后人也有诗句为徐凝辩护:“匡庐瀑布天下奇,界破青山非恶诗。”就诗而论,“白练”无非日常所见之物,比喻的基础只是视觉印象的联想,而“银河”却显示了包揽宇宙的天才想象,思路从地面山间突然飞跃到遥远九天。两相比较,把瀑布比作“白练”,跟喻为“银河”相比,不知要逊色多少层级!但也不能因此而抹杀徐诗别处的亮点,最后一句“界破青山”,确是对瀑布生动简洁的描写。想想看,葱茏幽绿的大山,一道明亮的瀑布从高向下划“破”,山水之间界限分明,色彩对比鲜明而又互相映衬,多动态!多有画面感!这不正是高山瀑布的形象特点吗?一首绝句,能有一句精彩已属难得。苏东坡评诗挑剔,崇拜诗仙一枝独秀,李白的天才确实是高峰,但高度无法涵盖丰富性,山巅绝顶不能掩盖高原上诸峰的风光。公允地说,徐凝这首诗还算得上是传神之作,并非那样不堪。
再看第二类,托物言志的。比兴寄托本是中国诗歌的悠久传统,瀑布在这里不是自然景物,而是有着生命活力和性格特征的人。就自然形态看,瀑布的形成有三个明显特点:出于深山,跳下悬崖,归入江河。诗人咏瀑布时,往往将瀑布的水流特征升华为人的生命特征、精神追求。唐代诗人顾况有《庐山瀑布歌送李顾》,用的是当时的“自由诗”——歌行体。诗云:
飘白霓,挂丹梯。应从织女机边落,不遣浔阳湖向西。火雷劈山珠喷日,五老峰前九江溢。九江悠悠万古情,古人行尽今人行。老人也欲上山去,上个深山无姓名。
李顾是一位画家,顾况也是诗人兼画家、鉴赏家,二人结下友谊,也有共同的情怀。此诗写瀑布,前面状物,写瀑布的形状、声威、气势,结句却另有寄托。瀑布初为山中之水,出山而汇入江河。顾况却反寻常之意,仿佛要溯瀑布之源,藏于深山,隐姓埋名,终老此身。顾况在诗坛上是白居易的前辈,文名早盛,但因得罪权贵,仕途不顺,晚年隐居山中。这首诗流露的就是借瀑布向友人抒发意欲隐居的情怀,以期引起友人共鸣。
还有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瀑布诗收入《全唐诗》,是一首联句诗,只有四句,却由两个人写成。此诗连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中唐时期,宪宗第十三子李忱,庶出,年少时在宫中木讷寡言,人多以为愚钝,甚至被看成智障。因皇宫内乱,隐姓埋名遁入山林,曾到庐山随高僧香闲严禅师修道。
禅师觉此人似乎不同凡辈,有意试探深浅。一日,禅师对李忱说,他想作一首诗咏庐山瀑布,但只得了两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应当说,禅师这两句也非平庸诗句,状物贴切而含言外之意。字面写瀑水,准确扣题;但体会其隐含之意,所指也颇为明朗:来庐山修道,千里迢迢不辞辛劳,看来平淡无奇之人,又似乎来历非凡。禅师谦称下句久思而不得,希望弟子续写完整,其实是想通过“诗言志”而观其心智。李忱也不推辞,续写了这样两句:“溪涧岂能留得住,总归大海作波涛。”如果说,禅师的两句诗可以算做稳健,李忱这两句就堪称胸襟高远,全诗随之提升到了一个雄健开阔的大境界。从字面看,也是紧扣瀑布的自然形态——不会久居山涧,终究汇入浩瀚江海。而言外寄托的乃是昂扬高远的志向——岂能安于眼前小小格局?总是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宏伟事业。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栖山林之远而怀江海之志。
牡丹江市镜泊湖景区吊水楼瀑布 摄影/视觉中国
贵州黄果树瀑布 摄影/宝龄/视觉中国
这位李忱,就是后来的唐宣宗,中唐一位很有作为的强势皇帝。原来人人以为愚不可及的,竟然是大智若愚!后人多将此诗用于励志,激励他人或自己追求宏伟目标。诗中的瀑布,成为智者、勇者、雄心壮志的化身。
诗歌中的瀑布是艺术形态的水,来自于现实生活,经过文学家的提炼,又反过来照亮现实,使得自然世界的瀑布成为“有文化的水流”。瀑布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审美对象,历来都有“吸睛”、“养眼”的魅力。就景观而言,瀑布的美学含量是综合而成的,形态、色彩、亮度、气势、声威等等都是相关元素。稍微关注一下就会发现,瀑布的水量、幅宽、落差、梯级等等物理指标,跟它的声威、美感等精神感染力呈正比关系:水量越大,“布幅”越宽,落差越高,梯级越多,声威就越雄壮,美感程度也就越高。当然,有些水量细小的瀑布,因其潇洒飘落也同样吸引人观赏、留恋。瀑布本是大自然的杰作,属于珍稀的审美资源,现代工程建设、水旅游开发和水利风景区建设中,也会有人工瀑布的营造,把自然美的水形态引入社会创造的领域,更多地发挥瀑布的审美效应。
我们热爱艺术领域的水,也珍爱自然形态的水。从前人咏赞瀑布的诗文中,可以加深对这一特殊水景观的喜爱和理解,唤起人类保护自然的意识,让美丽的山水和我们共生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