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棕榈粕和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系数和表观留存率的影响

2018-11-09

中国饲料 2018年20期
关键词:棕榈聚糖表观

薛 梅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太原 030027)

棕榈粕是许多亚热带国家的农业副产物,可作为一种相对便宜的饲料原料应用到家禽养殖中(赵大鹏,2011)。但由于其纤维含量高、颗粒较粗,必需氨基酸含量低,且对肉鸡生长性能有负面报道,限制了其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Mardhati等,2011)。棕榈粕含有高水平的非淀粉多糖,同时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也分别达到494和 779 g/kg(Almaguer等,2014)。棕榈粕中大部分非淀粉多糖属于不溶性,其中以β-甘露聚糖为主(300~350 g/kg),而后者是一种晶体聚合物,家禽由于缺乏甘露聚糖酶,导致在肠道中不能消化β-甘露聚糖,从而影响家禽的消化吸收功能(Jackson等,2004)。棕榈粕中的纤维结构复杂,包括β-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主要成分)、阿拉伯木聚糖等,而外源性非淀粉多糖酶,如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葡萄糖苷酶、半乳糖苷酶可以提高棕榈粕纤维利用率(Soltan,2009)。因此,本试验选择1日龄肉仔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棕榈粕,同时添加外源性复合酶,考察其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系数和表观留存率的影响,为棕榈粕作为饲料原料在家禽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分组 选择健康、体重均一的1日龄肉仔鸡1152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鸡。采用4×2因子设计试验日粮,鸡只营养水平参考《中国鸡饲养标准 NY/T33-2004》,日粮中分别添加 0、7%、14%和 21%棕榈粕和0、150 mg/kg复合酶(武汉新华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验日粮及营养水平计算值见表1。

1.2 饲养管理 肉仔鸡采用笼养,每个笼子12只鸡,每个重复含3个笼子(55 cm×55 cm),当试验进行到13 d后,将每个重复的鸡只关在6个笼子中,每笼6只鸡。试验鸡只每天光照20 h(16 lx),室内温度在第1天31℃,之后每天递减,直至21 d时维持在22℃。

1.3 生长性能 每周记录每个笼子的肉鸡体重和饲料消耗量,试验结束后进行鸡只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为日采食量和日增重的比值。

1.4 养分表观消化系数和表观存留率 试验前参考Abdollahi等(2011)研究方法测定各组棕榈粕添加组日粮的稳定性指数。在试验日粮中加入3 kg三氧化二铬作为指示剂,参考Ravindran等(2005)研究方法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系数和表观存留率。计算公式如下:

养分回肠表观消化系数=(日粮养分含量/铬含量-粪中养分含量/铬含量)/(日粮养分含量/铬含量)。

养分表观存留率/%=(采食量×日粮中养分含量-粪排泄量×粪中养分含量)/(采食量×日粮中养分含量)×100。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SPSS(18.0版)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主效应为棕榈粕和复合酶添加水平,同时利用SPSS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棕榈粕和复合酶添加水平对各测定指标是否具有交互作用,组间平均值用Du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以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定标准。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粮棕榈粕和复合酶添加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随着日粮棕榈粕添加水平的升高,颗粒饲料稳定性指数表现为下降,分别为84.22%、58.57%、36.38%和 17.36%。 由 表 2可知,日粮棕榈粕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肉鸡日增重,其中与对照组相比,7%、14%棕榈粕水平组显著提高肉鸡日增重(P<0.05)。日粮添加150 mg/kg复合酶显著提高了肉鸡日增重(P<0.05)。日粮棕榈粕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肉鸡日采食量,其中7%棕榈粕组肉鸡日采食量最高,21%棕榈粕组最低(P<0.05)。日粮棕榈粕和复合酶添加水平对肉鸡采食量的影响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对照组和7%棕榈粕组显著降低了肉鸡料重比(P<0.05),而日粮添加复合酶对肉鸡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棕榈粕和复合酶添加水平对肉鸡料重比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日粮棕榈粕添加水平显著影响粪便评分和粪中干物质含量(P<0.05)。

2.2 日粮棕榈粕和复合酶添加水平对肉鸡养分回肠表观消化系数的影响 由表3可知,日粮棕榈粕和复合酶添加水平对氮和总能的回肠表观消化系数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其中对照组和14%棕榈粕组添加复合酶显著提高了氮和总能的回肠表观消化系数(P<0.05)。日粮棕榈粕添加水平显著提高淀粉和脂肪的回肠表观消化系数(P<0.05)。14%和21%棕榈粕组对中性洗涤纤维回肠表观消化系数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7%棕榈粕组(P<0.05),而添加复合酶可显著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回肠表观消化系数(P<0.05)。

表2 棕榈粕和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3 棕榈粕和复合酶对肉鸡养分回肠表观消化系数的影响

2.3 日粮棕榈粕和复合酶添加水平对肉鸡养分表观留存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日粮棕榈粕和复合酶添加水平对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存留率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7%和21%棕榈粕组添加复合酶对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存留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在对照组和14%棕榈粕组具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棕榈粕添加水平显著影响氮和脂肪表观存留率,其中对照组和7%棕榈粕组较14%和21%棕榈粕组显著提高了氮和脂肪表观存留率(P<0.05)。随着棕榈粕添加水平的升高,总能表观存留率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复合酶可以提高总能存留率(P<0.05),21%棕榈粕组表观代谢能存留率最低(P<0.05)。

表4 棕榈粕和复合酶对肉鸡养分表观存留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日粮添加棕榈粕和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本试验研究发现,日粮添加7%和14%棕榈粕提高了肉鸡日增重,这与Ezieshi和Olomu(2008)研究结果一致。而日粮中添加21%的棕榈粨会降低肉鸡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Mardhati等(2011)同样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20%棕榈粕显著降低肉鸡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Soltan(2009)也发现棕榈粕添加量超过10%会对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但上述试验中只考虑日粮蛋白含量,没有考虑氨基酸平衡,说明棕榈粕型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并不能说明肉鸡的真实需要,往往会导致氨基酸不平衡,进而影响肉鸡生长性能。日粮添加7%棕榈粕组肉鸡日采食量高于其他组,这与Adrizal等(2011)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棕榈粕具有高容积、低系水力、过胃速度快的优点(Sundu等,2006)。当日粮棕榈粕添加水平达到21%时,其对日增重有抑制作用,但Adrizal等(2011)却发现,棕榈粕添加水平达到40%未对日增重、采食量等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这与高水平棕榈粕日粮饲料的稳定系数降低有关,但具体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试验也发现,在对照组和7%棕榈粕组中添加复合酶可以改善肉鸡饲料转化率。这是因为幼禽对不溶性和可溶性非淀粉多糖都很敏感,而复合酶可以使原料中的非淀粉多糖得到水解,从而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Williams等,2014)。

3.2 日粮添加棕榈粕和复合酶对肉鸡营养物质回肠表观消化系数和表观存留率的影响 Lee等(2003)研究报道,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以降低肠道黏度,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系数,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Olaniyi(2004)用β-甘露聚糖酶与棕榈粕在30℃下作用60 h发现,棕榈粕中的纤维含量显著降低,说明非淀粉多糖酶可以将植物细胞壁中的β-甘露聚糖释放出来,使其结构发生解聚。本试验结果显示,日粮添加复合酶促进了中性洗涤纤维的回肠表观消化系数及总能存留率,但日粮添加复合酶后仅在对照组和14%棕榈粕组发现氮和总能回肠表观消化系数及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存留率提高。本试验使用的酶是木聚糖酶、葡聚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β-甘露聚糖酶的复合物,尽管玉米-豆粕型日粮是较常使用的日粮类型,但其同样含少量的非淀粉多糖,在复合酶作用下,对照组养分消化系数和表观存留率也会提高,这与Chot(2006)研究结果一致。

4 结论

氨基酸平衡日粮中棕榈粕最佳添加水平为7%,最高不应超过14%,同时添加复合酶可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

猜你喜欢

棕榈聚糖表观
相对分子质量对木聚糖结晶能力的影响
绿盲蝽为害与赤霞珠葡萄防御互作中的表观响应
木聚糖酶在烘焙中的应用
它们可以用来书写吗
饲料用β-甘露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棕榈树
棕榈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温胆汤干预肥胖及相关疾病的表观遗传学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