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拓展摄影作品记录时代的表达边界
——国家博物馆“影像见证40年”摄影展图片说明创作解析
2018-11-09郝方甲
□ 文/郝方甲
内容提要 8月30日,“影像见证40年”摄影大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本文作者是策展团队成员,他们是如何梳理、呈现此次参展经典照片的历史脉络?摄影记者在日常拍摄中,如何用大时代、大历史的眼光定位自己的作品?
1978至2018年,改革开放走过40年历程,中国人用双手书写了世界上最传奇的发展故事。这是一个国家的辉煌传奇,更是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故事。
8月30日,“影像见证40年”摄影大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影展展出216张照片,近3万字图片说明。平均每张图片配一百多字图说,这是个“非常规”配置。毕竟很多影展的作品图说都只有时间地点,甚至一个字都没有的“无字展”也不在少数。
那么,“影像见证40年”大展的近3万字,都写什么了?为什么要这样写?
一、图片说明:寻找影像与历史的关联点
早在策展团队刚组建时,执行策展人陈小波问我,这次展览的说明要全部重写,就按《国家相册》的方式来写,行不行?
《国家相册》是新华社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讲述中国照片档案馆千万余张馆藏照片背后的故事,第一季做了100集,总浏览量超过20亿。陈小波是《国家相册》讲述人,我们和团队一起,用两年时间探索讲述图片的方法:用故事讲,用人物讲,用细节讲,用情感讲……最重要的是,放在大时代、大历史里讲。
当拿到第一批近400幅作品和信息时,我发现自己低估了这项任务的难度,最大的困难是原始图注不完整、信息量不够。有些照片(特别是改革开放早期的作品)没有拍摄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只有一个充满诗意的标题;有些照片里,最有故事的关键人物和场景缺少信息,就像看默片,画面生动极了,但就是不知道人们在说什么、干什么;还有些照片介于纪实摄影和风光摄影之间,摄影师的图注“艺术有余,故事不足”,对场景人物信息只字不提……
对此次大展的图说,策展团队的共识是“画面上一目了然的不写,只写画面上看不到的。”我和搭档李明沿着每张照片中摄影师留下的“线索”,向深里走,向远处走,寻找影像场景与历史的关联点,把每一份图说当作一篇“点、线、面”齐全的文章来对待。
图1
比如这张摄影家安哥拍摄的打羽毛球的照片(图1)。我从1982年广东揭阳的人们打羽毛球晨练这个场景出发,找到了80年代出生在揭阳的羽毛球奥运冠军傅海峰的故事,两个点连在一起,将这张图说撰写为:1982年,广东揭阳,人们在打羽毛球晨练。就在这个地方,1983年,一个名叫傅海峰的男孩出生了。长大后,他连续获得伦敦和里约奥运会的羽毛球男双金牌,是历史上首位蝉联男双奥运冠军的运动员。羽毛球运动在中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羽毛球运动人口超过2亿(安哥/摄)。
图2
有一些图片的意义是历史赋予的,当时看似寻常的场景,却是时代的转折点。1977年,中断10年的高考恢复,新华社记者顾德华在清华大学拍下了77级大学生上课的场景(图2),那些求知的眼神令人动容。图说撰写为:1979年,清华大学77级学生在上课。清华大学77级入学新生只有800多人,1个月后又扩招了200多人,录取共计1053人。在新生中,职工和下乡回乡知识青年占70%以上。1977年,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这一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570万人,录取率仅为5%。2017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0万人,录取率达74.46%。知识改变了一代青年的命运,而他们也改变了中国(顾德华 /摄)。
图3
还有天天都有乐与痛的股市(图3),图说撰写为:1992年12月,福州某证券营业部,女股民端着望远镜紧盯电视屏幕上的行情。股市,让普通百姓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空前紧密。1990年12月19日,黄浦江畔浦江饭店,一面从旧货市场淘来的铜锣,敲响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第一记开市锣声。8只股票,12.34亿元市值,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幕。透过镜头,我们能够感受到时代剧变和人心悸动(潘朝阳/摄)。
二、让历史有血有肉、有名有姓:他是谁?他在干什么?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变化翻天覆地,每个人的希望、奋斗汇聚起来,就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巨大力量。执行策展人陈小波认为,这个展览应做成“一个观者可以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展览”“一个没有超人只有常人,没有英雄只有百姓的展览”。
让图片开口讲故事,就要用数字说话,用情感说话,让有名有姓的人说话。“数字、情感、姓名”从哪里来?瞅准、揪住一个线头,一点一点捋出来。
图4
摄影家邓维有一张题为《大梨上市》的照片(图4)。原图注“山西保德县,大梨上市”9个字,我们几乎要逐个掰开琢磨琢磨。翻啊找啊,却有惊喜:保德人过去走西口,逃荒要饭,改革开放日子好了,再走西口,就是挑着瓜果进城贩卖了。这是典型的改革开放故事!
图说撰写为:1995年,山西省保德县,大梨上市。“哥哥走西口,小妹妹泪蛋蛋流……”这首歌唱的是新中国成立前,晋西北人走西口逃荒的凄凉景象。1979年,保德搞农业“大包干”,温饱解决了。到九十年代初,保德人又开始走西口了——这回不是逃荒要饭,而是挑着瓜果蔬菜,走过黄河大桥,到桥西的陕西府谷县城去叫卖(邓维/摄)。
图5
这是一张关于“美”的照片,我们找寻出了背后的时代脉络(图5)。图说撰写为:1985年,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鸳浦街,洱源县农村4位白族女青年第一次来到发廊烫发。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的发型千篇一律,女性不是齐耳短发,就是编着麻花辫,男性的发型更是乏善可陈。而到了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了老百姓的发梢,过去“不敢美”“没钱美”的问题解决了。据统计,改革开放前,全国约有1万个理发店。而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美容美发店已超过18万家,中国人每年花在头发上的钱超过1300亿元(刘建华 / 摄)。
除了难啃的“硬骨头”,有相当一部分图片的图说完整、清晰、动人。尤其是一部分新闻记者出身的摄影师,提供了要素齐全的信息。我们主要调整文字、补充时代背景和情感。
摄影家冯建新有一张父女告别的经典照片。通过他的详细描述,我们还原了一个令人泪目的场景。有多少父亲或母亲,为了更大的责任,忍痛与孩子分别?图说撰写为:1987年1月,河北省隆化县,一个小女孩通过公共汽车的破窗跟军人父亲告别。解放军某部军营外,有个公共汽车的“招呼站”——不是正式车站,有人招手,车就停——来探亲的军属都在这里搭车。车停住后,小女孩抢先跑了上去,发现破窗能看到外面,便趴在窗口,冲着来送行的军人爸爸不舍地喊:“爸爸!爸爸!”希望她明白,聚少离多的爸爸,也是好爸爸(冯建新/摄)。
三、记录历史、推动进步:纪实摄影的责任与方法
在重新撰写这次大展图说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被那些时代感扑面的作品感染着,也不断地被历史震撼。但感动越多,遗憾也越多——去到那样的地方,遇到那样的人,拍摄到那样的场景,背后会有多少故事啊!只要多记录一点信息和背景,就能多一点厚度和温度。纪实摄影应有纪实的艺术形态,更应该是一种记录历史的专业方法:他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
无论文字还是图片,表达的核心是讲故事,这也是我们这次撰写图说的目的所在。入选这次大展的照片,很多都是纪实摄影名家的经典之作。但在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关注这些作品的视觉艺术价值,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它们的时代意义,忽视了文字对照片的巨大支撑力。
在展览现场,摄影家解海龙的《大眼睛》原作前人头攒动。可以说,有希望工程的地方就有这双大眼睛。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受到希望工程资助,得以继续求学。 忠实记录历史样貌、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纪实摄影作品,就是好作品。而这张照片最令人感动的,不仅是眼睛,更是故事,这部分内容显然只能通过文字来讲述。
图片长在对场景的还原度高、情绪感染力强,文字长在信息量大、讲述的跳跃性和连贯性都强。一位资深摄影家在看过展览后说,摄影家们再也不要为“一图胜千言”而自满了。在文字的配合下,经典影像的表达边界得以拓展,展现出真正的历史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