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祁连山系列调研报道看舆论监督的正向推动力
2018-11-09黄文新
□ 文/黄文新
内容提要 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不仅能揭露问题,还能推动问题妥善解决,更能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最终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新华社记者连续三年关注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系列报道,就体现了这样强大的正向推动力。
祁连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好坏直接关乎丝绸之路的安稳与存续。从2015年5月开始,笔者和领导及同事陆续15次探访祁连山,用脚步丈量祁连山区的崇山峻岭、河谷矿区,累计行程两万多公 里。
三年来,我们所采写的稿件三次获得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中纪委、最高检、生态环境部等多个中央部委介入调查,包括三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百名干部被问责,并引发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督查整改风暴。在祁连山系列调研报道中,作为媒体,舆论监督发挥了典型的正向推动力,不仅撬动了祁连山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地方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也从内心深刻认识到了破坏环境谋发展无异于饮鸩止渴,拒绝媒体监督相当于“包脓养疮”,并从转变发展思路中收获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的实践效果。
一、三年进山15次 祁连山满目疮痍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匈奴人的悲歌,传唱2100多年,道出了祁连山作为“母亲山”无可替代的尊贵。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甘青两省交界,核心区海拔高、地势险,冬有大雪封山无路可走,夏有山洪乱石泥泞难行。记得有次进山,我们在核心区外围打转,恰逢几日连降大雪,与地方“线人”多次联系得知,核心区道路不通,但要目击探采矿对冻土等不可逆转的破坏,核心区非闯不可。
山路曲折颠簸,积雪白得晃眼。多处路段被水流冲断后覆着冰盖,其下流水潺潺,不知深浅。为了减轻越野车的重量,大家不得不下车徒步“踩冰探路”。伴随着脚下不断发出的咯吱声响,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如履薄冰”,也终于在人迹罕至的核心区见证了大规模开山修路建厂的严重破坏行为,触目惊心。
行至密林越深,雾锁青山,一条路基5米左右、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山区道路穿越乔灌木林带、草原和河谷,延伸至海拔3800多米时,道路两旁有多处因修路被破坏的山坡,生长千年的草皮被揭,碎石裸露。
在东峰矿业开矿点,大量废石掩埋了地表植被,山沟中建起了矿点管理人员居住的活动板房,挖掘机、推土机等重型机械停放在门外,离板房不远处堆放着尚未运出的铁矿石。“听到检查的风声,采矿暂停了数月,老板让我们在这里值班,看护设备和矿点。”守护人员介绍说。
无休止探矿采矿、“掠夺性”放牧、旅游开发项目未批先建、小水电项目陆续上马等行为,让脆弱的祁连山生态不堪重负,一些局部破坏已不可逆转,背后暗藏巨大生态“黑洞”。
随着气候变暖,雪线上升、 冰川加速融化,下游地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危机已迫在眉睫。为了获取第一手的冰川消融退缩对比素材,我们连续三年徒步攀登七一冰川。冰川常年高寒缺氧,山谷大风凌冽,寒气刺骨。调研团队到达山顶时,人人面色发青、嘴唇黑紫。目击的场景也让大家震惊——冰舌退缩明显,记者的观察与中科院研究报告得以互相印证。
三年下来,我们的采访对象多达上百人,记录了一千多分钟的视频资料,拍摄了近万张图片,所有人的材料和笔记摞在一起有一人多高。掌握了大量鲜活的一手素材,也通过不同利益攸关方的“眼睛”看到了样貌各异的祁连山。最终,调研团队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为基本标尺,以文、图、视融合的形式代入式地描摹和梳理了祁连山现状和背后复杂矛盾的详尽图景。
二、与利益攸关方的博弈
在遭遇毁灭性破坏的核心区域、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的农牧业地区、人身极易受到威胁甚至攻击的开矿点等点位;在避重就轻的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心存芥蒂的祁连山管理局负责人、保护区开矿的企业老板、生活在保护区的农牧民等上百名采访对象的口中,我们看到了每个人眼中的祁连山。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行政区划的分割性与绿色发展的整体性等矛盾远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北纬37度44分47秒,东经101度38分4秒”——这是什么?这是一处坐标,它指向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一处矿点用房,也是客观反映生态遭到破坏的直接事实和证据。
面对采访初期发现的祁连山生态矛盾多样性、复杂性,我们计划以证据为抓手,进行后期的材料组织工作。
在获取了30余处疑似生态破坏坐标点位后,我们与相关部门协商沟通,通过技术手段在卫星地图软件中获取了这些坐标在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具体区域划分。其中,17处坐标和相对应的图片、视频材料成为定性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严重性的直接证据。
祁连山的各方利益纠葛到底有多复杂,一些最简单的事实就可见一斑:山丹马场地跨甘青两省4市州6县,隶属央企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行政管辖权与管理权不一,企业经营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占地约4000平方公里的皇城镇与甘青两省4市州7县区相邻,行政区划上属于甘南裕固族自治县,实则为一块“飞地”,牵涉多方利益;小香沟、母虎沟流域行政区划上属甘肃省民乐县,管理使用上又属于山丹马场,同时还是协议议定的青海省祁连县与民乐县、山丹马场的共牧区……
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祁连山亦然。多轮开发,才造就了今天满目疮痍、局部受损严重的祁连山。然而对于利益攸关方而言,关停肃整的阵痛却是现实而直接的,反映在我们身上,更严峻的考验便来自暗藏的风 险。
由于对祁连山生态问题的采访报道已经引起地方明显的反弹情绪,为保证持续不断进行有力监督,调研团队运用“人烦我不躁、人推我不恼、人躲我主动”的方法。在采访的过程中,一位知情的地方领导干部告诉记者,祁连山破坏最严重的时候,仅一个市就有700多个矿点,其中既有省里批的,也有市县批的,甚至某县的财政收入80%以上就是靠攫取矿产资源来支撑,当中的利益纠葛错综复杂。
2015年6月-7月,关于祁连山生态问题的三篇参考报道相继刊发。2015年9月28日,针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环保部与国家林业局在京联合约谈张掖市人民政府、甘肃省林业厅和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
一些对记者个人不利的信息在这个时候也开始流传,有些人也提醒记者,做事不要太认真,毕竟还要在这里继续生活工作。甚至甘肃省一些领导干部还认为,新华社的工作是小题大做,是在“找麻烦”。
调研仍在持续,履职没有停步。第二批稿件得到习近平总书记长篇批示后,时任甘肃省委主要领导仍然没有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甚至听闻其对新华社的持续关注报道不满意。
面对各种压力,新华社记者以铮铮铁骨作出有力回应。党的新闻媒体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始终不渝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17年6月,祁连山生态问题被全国通报,截至目前,包括三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上百名干部被问责。新华社的报道直接推动了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最严厉问责和最严格整改,撬动祁连山管理体制机制重大变革,对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而独特的作 用。
三、“挨了巴掌我们也记住了疼”
连续三年,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新华社记者持续关注祁连山生态问题,目睹由乱到治,也见证了沿线干部群众努力化生态之“危”为转型之“机”。媒体的监督也同时转化为地方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推进剂”。
2017年底,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炭山岭镇。在千马龙煤矿曾经的厂区上,当年新植的松柏整齐排列。天祝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赵明军说,等到来年,经过管护抚育和自然恢复,这里的环境就基本能和周边生态融为一体。炭山岭,这个祁连山中因产煤得名的地方,自此挥别“靠山挖山”时代。
封堵探洞、回填矿坑、拆除建筑物、种草植树……截至2018年8月底,包括千马龙煤矿在内,祁连山保护区144宗持证矿业权、111宗历史遗留无主矿业权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本完成;42座水电站全部完成分类处置;25个旅游项目完成整改和差别化整 治。
通报问责高压之下,祁连山迎来半世纪未有之平静,在中央支持下,多年来的生态欠账、旧账一起还。
“我们挨了最重的板子,也得到了最大的支持。”甘肃省张掖市市长黄泽元说。过去的一年,沿线地区获得了祁连山生态保护历史上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支持,今年6月底已完成投资近36亿元。许多累积多年、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困难矛盾得以化解。
“不可否认,在你们最初报道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抵触情绪是有的,多少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习惯了,你们的报道引发关注,我们就得打破以往的发展惯性,另寻出路。”张掖市一名干部告诉记者。
祁连山东西长一千多公里,80%在张掖市,这其中,又有八成以上属于下辖的甘南裕固族自治县。记者三年来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这里,经历了媒体监督到强力整改,再由转型发展到媒体助力这一转变过程。
2017年7月25日,新华社发出《西北生态屏障祁连山:“史上最严”问责风暴带来“绿色革命”》一稿,引发社会强烈反响。稿件中写到:近日,记者驱车2000余公里,深入祁连山,实地踏访生态破坏地带,与沿线市县干部座谈交流,明显感受到,督查带来“猛击一掌的警醒”,让各地关停整肃态度更加坚决、绿色发展转型目标愈加明确……
这篇稿件仍然出自新华社祁连山生态调研团队之手。彼时,整改的高压要求之下,祁连山沿线各市县已经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从“遮遮掩掩”到“主动揭短”,从“能保就保”到“坚决关停”,从“凑合发展”到“杜绝污染”……记者在实地踏访中,也看到了这样的变化。
祁连山生态问题教训深刻,其由乱到治,必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样本。这场“史上最严”问责风暴带来的“绿色革命”,不仅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更要运用治理智慧,梳理矛盾、化解顽症,完善绿色制度,树立绿色导向,寻找绿色出路,实现绿色发展。
▲ 盛夏时节,位于祁连山北麓的民乐县乡村绿意盎然,美景如画。(新华社记者 王将/摄)
整改一年来,祁连山沿线各市州更加受到媒体的关注。《祁连山:为野生动物“腾挪”生存空间》《研究发现:全球变暖导致祁连山东部和中部地区森林上线向上爬升》《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成持证矿业权完成退出》等新华社多篇稿件的推出,为当地的祁连山生态整改工作加油鼓劲,为绿色制度、绿色导向、绿色出路、绿色发展的进一步成型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媒体监督的正向推动助力地方涅槃重生
“我们在保护区少砍一棵树、少放一群羊、少建一座水电站,我们发展旅游,展现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一样可以让老百姓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这是张掖市市长黄泽元在今年8月份录制新华社甘肃分社融媒体访谈栏目《共话陇原》时说的一句话。
有人说他现在是“网红市长”其实包含有两层意思,在中央关于祁连山生态破坏的通报里黄泽元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在这之后不久,他就走进了电视台的演播间,以慷慨激昂又饱含感情的一段演讲来阐述生态之美的意义,推介张掖市的旅游资源。
一组数据更加印证了张掖市走绿色发展之路所带来的“真金白银”。2017年,张掖旅游人次突破2500万,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了157亿元,而截至2018年8月底,今年张掖旅游人次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甚至出现部分景区进行游客限流。
与此同时,媒体一方面依旧对祁连山生态整改进行监督报道,刊发了《中国学者启动第二次青藏高原祁连山综合考察》《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农牧民:从索取到保护》《“像眼睛一样保护祁连山”》等稿件。另一方面通过《第五届绿色有机产品(张掖)交易会将举办》《探访千年皇家马场 第一任“场长”名叫霍去病》《草原、森林、丹霞、大漠、冰川、湿地……除了海洋,你要的全有!》等全媒体融合报道的形式为绿色发展提供媒体推介平台。
如今,绿色,正更多地弥漫在祁连山间。绿色发展的共鸣,正回响在祁连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