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虚假信息和造谣传谣:案例与对策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媒体诚信建设专题评议会综述
2018-11-09
□ 文/本刊记者
一、四大原因助长假新闻滋生泛滥
委员曾洁玲认为,假新闻的滋生与泛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利益驱使,是假新闻滋生的动力源泉。二是媒体鼓动,是假新闻传播的幕后推手。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前提下,片面的关注度与点击率等考核指标,良莠不齐的职业道德水准,引发媒体从业者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网帖先造假新闻,媒体不加求证进行转载,然后网络再跟进。一些媒体及微博微信账号,不去调查而盲目跟风,甚至为提高自身影响力而故意渲染。三是社会心态需求是假新闻发酵的催化剂。虚假新闻产生和传播有着广阔的社会背景,在我国社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凤凰男、孔雀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使公众负面情绪不断累积,直切公众“痛点”,触动着受众内心的文章因此极易传播。四是政府监管乏力,是假新闻泛滥的“逃生窗”。对广大自媒体如何监管,对社会大众造成的危害如何赔偿,涉及刑事犯罪如何处罚等仍然空白,可以说我国尚未真正建立起刚性、长效的追查、问责、监管、惩戒机制。而在行政监管领域也存在双重标准,对时政新闻和一些涉及敏感问题的新闻报道,监管很严;但对其他内容的新闻报道,尤其是体育、娱乐等领域的新闻报道,比较宽松,甚至形同虚设。
媒体诚信建设需要政府部门、专业媒体、平台企业和网民相互协同、合力整治。
一是要加强教育。要加强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对网民的新媒体素养教育。
二是要加强监管。要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对媒体或者个人制造失实新闻等违法行为进行记录并建立档案,纳入社会信用体系联网共享。要提高监管能力。在提高议程设置、框架设置能力等方面下真功夫。要依法精准治理。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包括明确假新闻的风险类型和等级,防范涉及我国重大政治安全、重大谣言的传播,提升对虚假新闻的溯源能力,针对有组织的虚假新闻制定有针对性的反制措施。
三是要强化自律。主流媒体要履行好把关人职能,完善事实核查能力,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加强对新闻甄别与监控,完善虚假新闻的发布主体和内容的识别。同时要承担好网络净化的职责,加强行业间的互相监督。最后要依法治理。要从法律层面明确新闻的主体权利和义务关系,规范职业行为,建立健全媒体诚信约束机制,建立法律惩戒机制。要加大对失信及失实新闻的处罚力度,提高媒体失信成本。
委员李蓓认为,解决虚假新闻的问题,第一,要坚决落实、扎实落实党管媒体的原则。传统媒体,特别是央级主流媒体,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底线和道德准则,最主要是在网络媒体、都市类媒体,特别是自媒体怎么落实党管媒体的原则。第二,加大对媒体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纳入法制轨道来解决。第三,互联网公司也要发挥平台作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能够助推我们很好地发现谣言,及时辟谣。网上辟谣还是一场“人民战争”,要把广泛的网民力量聚集起来。第四,是权威辟谣。现在辟谣平台非常多,什么辟谣才是真正的辟谣,在官方主体责任上也应该建立起权威辟谣的机制。
二、警惕虚高倾向,关注人文精神,更好实现对社会的引导
委员郭哲认为,在目前新闻传播中,特别是科技类新闻宣传中有虚高的倾向。其中可能有记者的科技素质问题,因为科技的突破、进展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但有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不能把基本的科学事实和理论构想、未来的应用前景三者混为一谈,这在客观上会助长科技界的浮躁,特别是容易混淆公众对科学精神的认识。举一个简单例子,前段时间由于中兴事件,大家都很关注芯片的报道,有一条新闻,大概标题是:“我国在七大领域里芯片真正实现了什么重大突破,美国给吓尿了”,很轰动。但是如果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新闻虽然不是假新闻,但比假新闻后果还要恶劣。这个企业仅仅只是在整个IT产业链条中非常短的一个环节取得了一点突破,而报道就上升为中国在整个芯片业上取得的成就。
这个例子在科技界近几年的报道中并不少见。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系统思维:首先科技界在这方面要肩负起第一责任,成果的发布方需要对科学事实把关。另外,媒体在发布时应该把科学事实作为底线,可以考虑搞一些专业培训,请业界科研人员、企业家和媒体经常互动,至少把季度或者是半年的重大进展给记者做一些科普介绍,避免犯低级错误。
□ 图为媒体诚信建设专题评议会现场。(中国记协供图)
委员秦瑜明认为,主流媒体把新闻事件呈现清楚之后,如何引导社会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亚运会中关于中韩游泳运动员在泳池发生冲突事件的报道。这个事情的经过很简单:韩国运动员当时向中国运动员道歉,中国运动员后来又跟她发生了纠纷,这个纠纷一定是涉及暴力的,这是一个前提。但是这个事情结束以后,大家看到,我们媒体报道的情感倾向分析都是“该打,为什么不打,道歉?道什么歉啊!我们运动员都打了,你代表还去道歉?”没见到哪家媒体对这样的情感倾向做一定的引导。我们不说谁对谁错,但是我们的运动员对她实施了暴力,这是肯定的。通过多种方式,包括艺术和体育运动的方式消解暴力是文明的准则,而在这样一个文明的集会上,我们的运动员做出的是突破准则的事情,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新闻媒体对这种暴力倾向背后潜在的社会危机是不是应该有所警觉?一个健康的社会对暴力行为和诱发动机是否应该有一定的抑制和化解机制?其中新闻媒体的自觉和自律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重视社会自我矫正功能,防止夸大渲染
委员张巍认为,解决虚假新闻、谣言问题,不能只考虑其对媒体的伤害、对受众的伤害,还包括它对整个社会的危害性。在主体治理方面,对“大号”“大V”的治理,也要纳入准媒体的治理范围。具体来说,要注意区分谣言和争议,谣言及虚假新闻的不同动机,对恶意的发布和出于疏忽的传播要进行区分,做细化处治。另外,要充分重视社会的自我矫正功能。这两天有一个案例:“扶贫英雄某某某扶贫金句引发的社会思考”,一个孩子在网上贴了很多自己在重要会议的发言和国际名人的合影。这件事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关注,有关网站对这一假冒事件发表了一个郑重声明,当地公安部门也很快发声,这个做法就非常好。相关方马上对网上谣言做出更正,实际上也代表了一种社会矫正功能的发挥。
委员马国栋区分了两种谣言形式,一种确实是假的,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大家应该都能分辨。还有一种不能完全说是假的,但却是坏的。举一个例子:今年9月10日,有关部门开始对滴滴实施监管时有篇文章,叫“滴滴消失第一天”,举了一个三里屯泡吧后出行的例子。大意是说,晚上11点出来打不到车,黑车司机就在边上喊,没有车了,滴滴现在不服务了,你们要么打我的车、要么走回去。有人拿着身份证准备找房子住。以此证明政府对网约车的监管引发出租车拒载、黑车爆增,乘客无家可归、司机无路可走,层层渲染,给政府部门履职带来困扰。这就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就是放大、渲染、夸张。
副主任委员符雷则从负面信息管控的角度谈了几点建议:一是对网上的谣言、虚假信息要有动态监控,除平台外,还要强化对后期回应内容的动态监测。二是及时监管,现在虚假谣言信息从境外传入的现象也非常突出,从时间上看,晚上也非常严重,所以工作是全天候的。三是权威引导,前不久与经济民生相关的六部委专门做了专题调研,调研过程中,各部委的积极性非常高,迫切需要媒体和各个部门加强对接,对网上谣言进行有针对性地澄清和打击。四是有关部门正在推行黑名单管理,特别是对网上从业人员的黑名单管理。现在的谣言不仅是媒体在平台的传播,8.02亿人都是媒体,都是信源,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需要各环节综合治理。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胡孝汉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新闻媒体是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一环,不仅是诚信建设的参与者、践行者,也是诚信建设的宣传者、推动者。作为新闻的生产者、信息的发布者,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都要从媒体诚信建设的角度出发,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秉持崇高职业道德、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做好新闻报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