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即巅峰?打歌破局
2018-11-08莫兰
莫兰
“没有新曲算什么歌手?”“没有舞台算什么偶像?”2018年,国内有打歌节目了,音乐圈躁动,粉丝兴奋。
9月初爱奇艺的《中国音乐公告牌》播出,人们在抱着好奇心和准备好敲击键盘的姿势后,国内此前为什么没有打歌节目、什么是中国式打歌节目的疑问也涌上心头。提及打歌,国内的观众无疑会习惯地以韩国作为参照对象,后者在综艺、真人秀尚未发展起来的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了第一档打歌节目,它也是其偶像工业的重要一环,即练习生培养、歌曲发表、打歌舞台到年末电视台、网站、电台举办的音乐颁奖礼。2018年国内养成类综艺的火爆使其被称为“偶像元年”,而往年音乐类奖项也不少,但始终缺乏“打歌”这一环。“出道即巅峰”成为偶像歌手常年面临的困境——摇滚、民谣、嘻哈歌手还有音乐节此类演出平台,选秀节目推出一批批流量新人却没有给他们可以展示的空间,偶像歌手们一开始就被夭折在了偶像产业链不完整的困局中。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他们不得不转战影视圈或者上各种综艺节目“刷脸”。不管是国内娱乐圈的发展形态还是目前音乐行业所处的环境,种种因素造成了打歌节目的姗姗来迟。但当偶像歌手涌现、音乐版权环境逐渐变好的今天,打歌节目似乎真的多多少少让这个行业有了一些起色。
为什么中国的偶像组合红不起来?这些问题出现时有一个被多次提起的回答:中国内地没有打歌节目,没有可以将那些不断产出的偶像集合起来的音乐平台。再者,中国的练习生培养制度本就不成熟,仅靠巡演、见面会来支撑偶像的发展,使得他们发行的歌曲永远出不了圈,只能通过“热搜”和粉丝“安利”来让路人眼熟。而许多歌手发表了新作后通常也只能等待着一年一次的晚会、颁奖礼演出机会,苦于没有舞台宣传。
什么是打歌?其实“打歌”就是让音乐人通过舞台表演来宣传自己的新作品,观众根据节目设定的规则为歌曲投票形成榜单,打歌节目存在的目的就是为正处活动期的音乐人提供宣传平台,增加作品曝光量。在韩国,打歌节目已经极为成熟,也是其偶像产业十分重要的一环。韩国三大电视台都有自己的打歌节目:MBC《音乐中心》、SBS《人气歌谣》、KBS《音乐银行》,通常为周播,每一期都会让发表新作品的歌手上舞台表演,最后选出当周的“一位”。艺人发歌之后,一般会经历3到5周的打歌时间,而由于电视台的直播时間不同,一个宣传期歌手通常每周可以跑四五档打歌节目。当然,打歌节目并非是韩国一家独有,日本的《Music Station》、法国NRJ电台、英国BBCradio 1等打歌平台都各有其影响力。
国内一直不缺少音乐榜单,如各大音乐播放软件上的新歌榜、原创榜以及抖音热歌榜等,但单一榜单数据始终存在局限性,没有“活”起来。2014年央视音乐频道曾主办了一档打榜节目《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在舞台上增设了专家评委席,更像是个竞演类节目,而且与线上粉丝的互动性不强,榜单的权威性存在疑问,因此没有引起什么声浪。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那时候中国哪有那么多新生代歌手?
不难看出,在参与《中国音乐公告牌》后,歌曲在榜单上的位置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摩登兄弟刘宇宁的《想象》空降第5名,朱星杰的《仲夏夜》飙升至第3名,王北车的《陷阱》也长时间占据前10名的位置。在《中国音乐公告牌》播出的一个多月后,腾讯的打歌节目《由你音乐榜样》上线,采用直播的形式,更接近韩国的打歌舞台,而优酷的打歌节目《MUSIC ON》也即将推出。各大平台都行动了起来,在此背景下,我们采访了爱奇艺副总裁、《中国音乐公告牌》总制片人姜滨,歌手王北车以及乐评人三石一声,解密中国打歌节目的今生与未来。
#幕后#姜滨:揭秘“中国式”打歌
“十一”长假后第一天,爱奇艺创新大厦的15层人头攒动,一间半敞开门的会议室里正进行着讨论,声音很大,有的人甚至站了起来,这里似乎从未有过松懈的痕迹。会议室对面就是姜滨的办公室,记者到达之前,他刚刚结束了两场访问。
熟悉《偶像练习生》的人对姜滨不会陌生,年初作为总制片人的他和团队将百名练习生向偶像养成的过程推至台前,搅动了行业的池水,输送了新一批“流量”担当。
“姜总有一天在录制空闲的时候默默地拿了张板凳走进来,那时候节目已经播出了,网络上已经有了一些评论和反应,好的、不好的,他很担心我们怎么去调节自己……虽然语气很轻松,但是眼神很坚定,给了我们很多信心。”通过《偶像练习生》成功出道的练习生林彦俊如是说。姜滨在他们心中一直扮演着大家长的角色,而这些练习生们可能没想到,彼时这位亦兄亦友的前辈已经在为他们规划出道后的舞台了。
“在《偶像练习生》的中后期,大概3月底,我跟陈刚导演开始聊说想做打歌节目,因为那个时候我发现‘偶练的阶段性表演舞台有很多粉丝喜欢看。”而让姜滨更坚定地要去做这件事的原因是他意识到,很大一部分音乐人发表了一首歌或设计了一个舞台,一年到头最多演两次——跨年演一次,颁奖礼演一次。“费半天劲做出好的音乐但是没有地方可演,周而复始,慢慢的大家就会放弃这件事。但音乐又没有消亡的可能性,它有它存在的价值,所以就只能看有没有可能给它一个良性的、可以发展壮大的产业链条、市场环境。”
从3月初步计划到9月正式播出,《中国音乐公告牌》的诞生正好用了半年。
爱奇艺与Billboard China的合作也即是“公告牌”的由来。Billboard被认为是欧美国家流行乐坛最具权威的单曲排行榜之一,而这也是Billboard China自2016年9月进驻后首次与国内综艺节目合作。《中国音乐公告牌》亦采用Billboard China每周推出Top100榜单的模式,这份榜单包捶但又不限于来《中国音乐公告牌》打歌的嘉宾,而是会囊括2018年在中国发行的所有歌曲,排名由视听传播指数、用户喜爱指数、社交互动指数、舞台热播指数决定。
与海外已经成型的打歌节目形式不同,《中国音乐公告牌》除了舞台表演以及穿插MC介绍本期打歌歌曲的部分,还将“上班下班”的过程以及从选歌、训练、与导演组的沟通到彩排的画面剪辑到播出内容中,包括公布本周进入榜单前100名的歌曲。
这一国内首档打歌节目的出现或多或少在圈内圈外激起了一些水花,有兴奋——偶像产业终于有了“基础设施”,音乐人有了宣传新作的阵地;当然问号更多——这到底是打歌节目还是真人秀?
“你可以去看一看《音乐银行》(韩国KBS电视台打歌节目),试试能不能一期节目完整看完——基本上是不能的。因为中国的媒体环境和国外不一样,尤其在互联网视频方面,用户会自主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但是国外的打歌节目基本上是由电视台搔出,并且不是在黄金时段播出,而我们毕竟首先要让中国的用户愿意看,所以得考虑是不是要加入真人秀,让它变成一个能从头看到尾的完整的节目。”姜滨向我们解释了没有“照搬”海外模式的原因。
当然,第一期播出后,节目组很快从舆论反馈中发现了问题:真人秀和舞台表演的比例关系是不对的。因此,第二期迅速调整,收缩了真人秀的内容,加入MC的角色以及对榜单排名的播报,通过榜单信息传递歌手、歌曲内容。姜滨并不讳言,他们也在逐步探索到底怎样才是适合中国互联网媒体该做的打歌节目。
为了保证数据的新鲜度,让音乐人的打歌更有时效性,节目的后期制作时间非常紧张,通常是一周时间出一期,“如果录完之后一个月再播,新歌的发布节奏都过去了,也不合适。”姜滨说,《偶像练习生》时期更甚,曾有过星期一凌晨5点录完,星期五就得播出的情况。
尽管需要调整的部分不少,但从播出效果来看,《中国音乐公告牌》不采用直播形式也优势明显——在舞台设计上空间更大、更华丽,也能减少使用那些全景的过渡镜头,更多地使用中近景的切换以保持人物的聚焦以及人物舞蹈动作的完整性,让观众可以看清表演者的状态,而不是在炫镜头技术。而且在剪辑时节目组会参考、尊重歌手本人的意见,譬如第一期打歌歌手蔡徐坤就亲自进到机房里和后期工作人员一起“剪片”。
《中国音乐公告牌》对打歌节目进行“本地化处理”最明显的一步即推出衍生节目《打榜日记》,5名MC围坐在一起观看节目正片并进行讨论和点评。“正片容量不足的情况下,或者说不合适放在正片里体现的情况下,用《打榜日记》的形态让大家也看到背后发生的事情。”随着节目的播出,除了因为在榜单上而节目组力求能够来表演的嘉宾,也出现了一些主动请缨想打歌的音乐人,这让姜滨感知到了这个舞台存在的价值。“行业目前已经有一些认同感了,我希望更多用户有认同感。”
2018年还未结束,姜滨已经带领着他的团队做了两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国内首档偶像竟演养成类真人秀”“中国内地首档打歌节目”,环环相扣,而这条“链”是否会继续串联下去?还可能出现哪些“第一”?观众或许可以等等看,因为姜滨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打歌六问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姜滨
Q为什么不采用直播的形式并且与卫视连接?
A媒体环境不一样。国外电视台直播是一种互动手段,但首先互联网视频平台不是建立在直播基础上的一种媒体,更多的是解放用户的时间。就是你什么时候想看,什么时候来看。锁用户的时间不是互联网应该做的。第二就是看你追求的是什么,如果追求互动可能会做直播,而互动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互动的目的是投票,在我看来可能对于音乐价值的体现就没有那么强。
Q为什么没有在舞台上宣布每期的“一位”?
A节目形态不一样,你说的是竞争形态的节目,其实中国目前的音乐市场环境还没有到一个非得去做两个人之间竞争的这件事情。我们是把新歌推给用户,通过用户一周的收听、收看习惯推荐出一个100顺位的榜单,没有必要做一件你我之间PK的事情。
Q季播是不是会造成打歌的“空窗期”?
A对,我们原来想的就是以季播形式作为敲门砖来尝试一个这种全新类型的节目在中国落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里包括节目的形式用户是否买单,中国的音乐市场环境是否支撑等等。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你今天去想,哪一个平台的周播节目你是有印象的?现在有太多的互联网手段能解决周播信息傳递的问题,但更多时候这个内容还是要有它的头部效应化,所以先用季播形式看能不能把它打成一个用户习惯,再说周播的事,或者一年两季、三季。其实最好的状态是有新人、中等体量的音乐人、头部体量音乐人这种搭配,目前来说这种搭配市场比较难做到一年52期打通的状态。
Q为什么不把偶像组合更多纳入进来,让节目更有话题或者流量?
A既然叫《中国音乐公告牌》就得对中国音乐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能让大家感觉中国音乐就剩下偶像组合了,要涵盖各种solo歌手,毕竟我们是媒体,要做一些正向的音乐上的引导,不要过于极致化在某一个区间内。
Q“打歌”在中国有准确的定义吗?
A打歌其实就是音乐人在发布新作品之后的推广过程,不仅仅是打歌节目,还有去打歌的行为。《中国音乐公告牌》对音乐人来说只是他在打这首歌的过程中的一环,还有专辑发布会、签售会,上电台、电视台推这首歌,这都是打歌的过程。
Q其他平台打歌节目的出现会对公告牌造成压力吗?
A我还蛮期望同类型的内容尽快出来,因为只有当大家都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这一环才会对音乐的流程产生重大的支撑作用。歌手去三个平台一定大于他只在一个平台或者不做这件事。所以其实我恰恰希望大家都一块儿做,整个市场才会有热度。
名词解释
上/下班
歌手从下车到进入场地录影有一段距离,与明星出席电影节、电视剧颁奖礼的红毯环节类似,粉丝在外围拍照、应援,拍摄“上/下班”图。
一位
在海外,多数打歌节目都是直播的,观众可以实时为喜欢的音乐人投票,如果歌手或组合在节目结束时综合票数第一,那么就是这期节目的“一位”,其实也就是冠军的意思。
回归
歌手再次发行新作品称之为回归,又称comeback。回归之后,会对新作做大力度的宣传,陆续参加一些打歌节目,以此来提高歌曲的知名度,这就称为打歌期。
音源
线上下载和流媒体的播放这类数据的统称。
安可
即英文Encore的音译,再演一次,再唱一遍,通常是演出结束后的返场表演。
#台前#王北车:通过打歌舞台“出国”
《中国音乐公告牌》的演出是王北车第一次“上班”。刚开始他不知道有这个环节,打了个招呼说两句话,急匆匆地走了,没怎么跟粉丝互动,“特别尴尬”。到后台王北车才知道,原来其他歌手跟粉丝聊了很久。
尴尬还没消化完,紧张叉来了。这是王北车至今站上过的最大也是最好的舞台,“这种舞台总给人一种感觉,一种莫名的压力和神圣感。”镜头下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全新的表演方式也问题频出,包括很长时间都无法适应使用耳返监听,原因是王北车之前的演出场地基本上都在酒吧或者音乐节,往往都采用地返。“因为舞台很宽很大,如果只用地返,监听到的声音会有延时。可是这一点我不太习惯,导致后面越来越紧张。”节目总导演陈刚亲自过来安慰他,彩排了一遍又一遍,他才慢慢调整好情绪。
表演很顺利,结束之后王北车没有立刻离开,他留在舞台上对台下的观众——他自己的粉丝和其他打歌歌手的粉丝认真地做了自我介绍:有认识我的有不认识我的,我叫王北车,一个爱音乐的少年。
显然,与同期来打歌的乐坛前辈胡彦斌、牛奶咖啡以及《偶像练习生》的选手朱星杰相比,1995年出生的王北车不光年龄“鲜”,名字也很“鲜”。
小时候王北车就爱听歌也爱唱歌。父母觉得儿子唱歌不跑调就挺好,于是便同意王北车到艺校去学音乐,高中毕业之后他便考上了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大学时,王北车参加过《快乐男声》,尽管晋级了云唱区前100强,但并没有往前走多远,引起什么反响。“我觉得《快乐男声》是给那些颜值高的男生准备的,所以说我就是去锻炼一下自己,当个经历吧。”
真正让王北车被一部分人认识的契机是朋友将他唱歌的视频发到了抖音上,尤其是他翻唱的《突然想起你》,让他在网络上有了一些固定听众。王北车说自己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没有什么人认识,可是坐飞机回哈尔滨那天一个粉丝在机场等了他很久。是的,一个粉丝就是一个开始。
然而,在不单只翻唱别人的歌曲,陆续开始发表个人单曲包括《陷阱》《姑娘》后,王北车却发现没什么地方可以打歌,也就是在自己的微博和抖音号上宣传。“没有那种特别正式的一个方式去宣传这些歌曲。”王北车坦言,或许很多人听过《陷阱》,但却不知道是他的声音。
另一个苦恼是,“网红”的帽子让他与其他歌手间形成一种屏障。“在抖音上火的歌手都很容易被人扣上一个帽子,说你是网红,而不会觉得你是一个歌手。”他不喜欢这个标签,“哪怕说你是个‘臭唱歌的都可以。”
打歌舞台是他“出圈”的方式。虽然现在抖音很多人在看,如果在这个平台上发一首歌可能不亚于看一档综艺节目流传的程度,但王北车更希望得到作为一名歌手的认同感,打歌节目让他变得更像音乐人,更“正规”了。9月28日第四期节目王北车的打歌舞台《陷阱》播出,10月5日《中国音乐公告牌》榜单公布,《陷阱》排名第八,在他前面的是蔡徐坤、火箭少女101等一众流量担当。
最近,他开始陆续接到一些拼盘演唱会的邀约,很快又将要发表新歌,“这个舞台真的很不错,(打歌)等于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让大家能关注到你吧。”
中国音乐公告牌榜单
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排名变化(由下至上)
王北车参与了《中国音乐公告牌》第四期的录制,并演唱了歌曲《陷阱》。第一周歌曲上榜時排名为78名,第二周上升至39名,第三周之后排名出现了明显变化,飙升至了第7名,可以说是从抖音神曲成功“出圈”。(来源:@中国音乐公告牌微博)
#众说打歌#
如何定义“打歌”?
“打歌无所谓方式,只要‘打出来,被人听到、看到、喜欢到,宣传效果就有了,当然,表演准备充分的话,更能在视觉上吸引人,有点类似MV的作用,比MV对歌手更具全方位的考验,比如唱跳同步,而MV多数只需要对嘴。”
——乐评人三石一声
打歌节目为什么在这时候出现?
“韩国这样的节目很早就有了,因为韩国无论实体和数字音乐的产业都非常成熟,而中国在最近三五年才愈发成熟,尤其是合法的、付费的数字音乐领域。10年前中国的音乐产值全球排名五十开外,到2017年已经达到全球第十,音乐产值前十还有其他亚洲国家——日本第二、韩国第六。所以在有了严谨的计数方式后,打榜节目出现的公信力就胜过以往很多。”
——乐评人三石一声
国内的打歌节目如何?
“作为一个打榜平台,发掘新人团体,推介小众音乐人,发布最新流行榜单,且榜单基本做到了透明性和公信度,第一期做成这样其实还行了。主要的缺憾是没有全程直播,打歌舞台还是用了录制,导致录制打歌舞台和安可舞台之间极大的落差(翻车),真是既意外惊讶又可瞄可叹。但是录播无疑意味着更好的舞台效果,更擅长传播,同时直接缺乏冲击力;而直播意味着更多的未知性(更高的车祸翻车率),更容易出岔子,也更容易出爆点。也确实是不好抉择。”
——豆瓣网友oneokrock
为什么此前中国—直没有打歌节目?
“中国的音乐产业规模化的时间太短了,之后又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现在实体唱片卖不动了,有不少原因就是互联网的兴起,想想当年的QQ音乐、千千静听),中国的音乐产业就走上了一条比较有特色的道路(比较简单一点如大部分听众其实没那么好的版权意识,很少为歌曲买单)。”
——知乎达人Ania
乐评人、自由撰稿人、音乐A&R;三石一声
“一是没有那么多歌手。打歌节目周周都有,但中国哪有那么多歌手去参演?大牌的不会去,人气低的没有收视率。再说某种意义上(节目)是竞争,不是所有歌手都会在火了之后还会去比的,像韩国打歌节目也—般都是idol,歌手倒真不多。二是没有韩国特有的粉丝文化。打歌节目是集视觉、听觉、舞台效果、现场氛围于一体的,那么idol的k-pop舞曲就非常适合,尤其男团的舞蹈非常调动现场气氛,而中国10首歌里面有8首情歌,有几个人愿意去看现场7反正都是坐着唱不如直接听就好了。”
——知乎达人安然
“还有一点就是国土面积,韩日的流行延续弧线比中国短,中国一首歌可以从年初唱到年末,1月的北上广深到12月的四五线。这个参考Billboard和英国榜的更新速度就能得出结论。最后,日韩艺人的出场费用和国内艺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知乎达人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