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2018-11-08李静

速读·下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笔算口算小数

李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数学的心脏,可以说没有计算就没有数学。因此,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

1.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的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如: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学生必须牢牢掌握。

2.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关键

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顺序都是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学生弄清运算顺序是很重要的。

3.运算定律是保證

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教学中,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记熟定律的意义至关重要。

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是关键

1.强化口算

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因此,不仅低中年级基本口算的训练要持之以恒。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概念、法则,增大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口算训练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和记忆力。

2.夯实笔算

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这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如,小数的乘、除法这些知识,在计算时学生们感觉头痛,稍微不细心,就有可能出现打错一个小数点、少写或多写一个零等错误。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

3.学会简算

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4.综合训练

为了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形成计算能力,加强练习是必要的,但是练习要注意科学性,讲究实效,练习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法则重点练。如,140-50=140-40-10=90,进行这样的一看、二想、三说的互补法训练,使学生眼、脑、口并用,大大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2)容易混淆的对比练。通过对比,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经常出错反复练。根据学生平时计算中的错误随时登记,分析归类,有针对性地反复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多种类型综合练。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计算法则,可以把相似类型的基本题综合在一道混合式题中,使法则在分辨中得到巩固。

三、培养良好习惯是保证

1.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习惯

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是平时养成的,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在学生做题时提醒他们要认真仔细,看清题目所表达的题意,看清题目中所提供的数据,根据题目的要求说出数量关系并正确列出式子进行计算,以提高学生在解题时的准确性。

2.培养学生审题的习惯

计算题的计算数据和运算符号学生们经常容易看错,也容易忽视对题目的周密观察和认真分析,盲目地进行计算,就容易使计算繁难,影响正确率。因此,要加强审题训练。可要求学生按“两看,两想,再计算”的程序进行。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由几个部分组成,想一想一般方法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殊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教学生对题目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分析。

3.培养学生自觉检查的习惯

自觉检查习惯的养成能够有效地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即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口算和笔算能力也依然要靠验算来确保计算正确。验算有很多种方法,其中,由逆运算来进行检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采用了逆向思维,所以能够有效地凸现计算过程中的疏漏,简言之就是采用逆运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检测出计算中的错误,这样有效地使计算的正确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教学中只有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提高,学生的思维才会发展。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与发展,依赖于学生计算思路的清晰、条理与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依赖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其关键在于教师的期望、激励、训练与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训练与培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统一的基本要求,要采取科学、灵活且有一定力度的训练方式,在面向全体的前提下,关注个体的不同发展,做到既要注重个性化学习优势的发挥,又要体现统一的训练意志,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笔算口算小数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数加减“四不忘”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口算 笔算 估算
小数的认识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