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相思”为例浅析传统诗歌中的情感隐喻

2018-11-08唐境肖福平

速读·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诗歌

唐境 肖福平

摘 要: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在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国古典诗歌中也运用了大量的情感隐喻。本文的主旨意在运用情感隐喻实现的方式即认知语言学里的“相似性”原理,认知模式及意向图示来归纳解析以“相思”为对象的古典诗词情感隐喻概况和运作方式。

关键词:相思;诗歌;情感隐喻

一、引言

隐喻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仅仅是被看作成一种修辞方式,用以使语言更加生动。莱考夫和约翰逊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对此抨击道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方式。隐喻实质上是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理解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并且形成不同概念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方式。情感经验是人类经验的重要部分但是情感作为一种抽象的心理状态是难以描述的,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具体的事物和抽象情感之间的相似性(similarity),通过映射(mapping)的方式来表达描述抽象的情感,这就是隐喻化的过程。“诗歌是诗人表达强烈情感的方式,它和隐喻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情感很少不是隐喻式表达的。”(kovecses,2000)这种抽象情感概念通常借助隐喻的方式在诗歌中展现出来。相思是人类最为普遍、浓烈的感情之一,然而这一情感的隐喻研究还鲜少有人涉及,所以本文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传统诗歌为文本,试图对其中的相思隐喻进行解读。

二、情感隐喻在古典诗词中的分类

(一)相思是痛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的《南歌子词二首》)

通常我们说疼痛入骨,疼痛是生理上的反应,是所有人都可能切切实实体会过的一种生理经验。入骨的疼痛展现出来的是疼痛的强烈性。相思是一种抽象情感或心理感受,很难用语言形象地表述出是它的强度。但是当我们借助可以被人实实在在感知的生理体验来描述抽象的不可被外人感知的心理状态时,相思的强烈和厚重就通过入骨之痛表现出来了。

(二)相思是丝线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晏殊的《玉楼春·春恨》)

丝线都是细长的,它们有着不容易被梳理的特点,一旦缠绕上某物,便很难摆脱。当千万缕丝线缠绕在一起,更是给人一种无处可逃之感。相思如同丝线,绵长不断,当被相思的丝线缠绕时,也就是人陷入深沉的思念而无法摆脱这种感情的时候。相思这种心理感受和面对实体物质的亲身体会形成了具有相似特征的一对组合。

(三)相思是野兽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司马相如的《凤求凰》)

野兽是动物,不具备人所拥有的理性。当野兽发狂的时候,便变得极其凶猛,疯狂,不可控制和具有攻击性。相思如同野兽,也会发狂。借此表达疯狂的相思无法控制,相思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会使人丧失理智,沦为疯狂的野兽。

(四)相思是水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宋代乐婉的《卜算子·答施》)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魏晋徐干的《室思》)

流水具有连绵不断,浩浩荡荡,无休无止的特点。它的持续性正好对应了“相思”的无穷无尽,永不停止。大海深不可测。相思如大海,深不见底,无法估量它的深度。这说明了相思之深,相思之重和相思的不停歇。

(五)相思是火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的《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一寸相思一寸是讲有相思的地方就有灰。灰是草木等物体被火燃烧后的产物,这里的灰是心燃烧殆尽留下的灰烬即是把用相思喻火,火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它可以燃烧物体,使其受煎熬化为灰烬。相思也如此,相思是危险的,它像火一样摧残和煎熬人的心灵,最终使人的身体也。

(六)相思是植物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王雱的《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金朝元好问的《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诗人借助植物的状态,例如丁香花,红色的枫叶,树木来描写相思的状态。人相思会等候,植物也一样,西园的树木也一样会相思等候,梅花熬过冬天等待海棠开放的春天。秋天遍山的枫叶,如火一般,浓重的红色布充斥着整个视野。相思也是如此,相思是那么的强烈,以至于整个人内心都被相思占据着,无暇顾及其它。

(七)相思是音乐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宋代晏几道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琵琶弹奏的本是乐曲,是音乐,作者却说琵琶弦说相思。这里是把相思比作音乐。琵琶曲调音色婉转幽怨,恰好和郁郁寡欢的相思相吻合,惆怅的相思之情通过哀怨的琵琶曲来述说。抽象心理感受通过具体的听觉体验来表达。

(八)相思是春色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唐代王维的《送沈子归江东》)

眼前的春色无边无际,而我的相思之情也如这无边无际的春色一样,绵绵无尽头。用春色的连绵辽阔来表达相思的无止尽。

(九)相思是天空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唐代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天空广阔无边,看不到界限。而这无尽的相思像这天空一样,似乎没有尽头。让人不知道这沉重的相思何时才能结束。作者用天空这种普遍具体的事物来描述相思的无限性。

三、古典诗词中情感隐喻的实现方式

通过对上文含有相思隐喻的诗词的分析,大致可以总结情感隐喻在古典诗词中的主要实现方式。

(一)相似性

“在隐喻中,两个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赵艳芳,2001)当人们通常利用已经认知的事物来认识和表达难以言说的抽象概念,已知和未知两个认知域之间就产生了投射。通过熟悉的已知的具体事物人们能加强对抽象事物的推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扩大认知范围。隐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similarity)。相似性就是存在于物体或概念间相似的特征。但这种相似性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相似也不一定是存在于具体物体间的为世人所熟知的相似。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相似性是人们凭借自身丰富的主观想象人为地在不同认知域里中建立起来的关系,相似性在人们将隐喻源投射到目标域的过程中突显出来。如在argument is war这个隐喻中,argument和war并不是本身就存在任何物质性的相似性。在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之前,没有人会想到这两个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概念会存在任何的联系或相似性。但是当argument投射到war以后,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就凸显出来了,比如,argument和war都有对手,这个过程都存在几个阶段,并且两个事件都可以分胜负。“隐喻不仅渗透人们日常使用的关于情感的语言表达中,而且对于理解情感的概念化的大部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似乎我们大部分的情感的隐喻语言都是基于平常的、约定俗成的对情感的理解方式之上的。”(kovecses,2000)对应到本文中,“相思是野兽”的隐喻中。相思和隐喻本来并不存在相似性,但是当“相思”投射到“野兽”,相思的强烈,冲动以及不可控制就凸显出来了,获得了与“野兽”一致的相似性。

(二)認知模式

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是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方式,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模式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为创造的,它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性别,教育背景,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都会影响人们的认知行为。人类在和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中形成了意象图示,建立了多个CM,多个CM可以构成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模型。

以王维的《相思》和温庭筠的《南歌子》中为例。诗中分别写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以及“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红豆又名相思子,形如豌豆,朱红色。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红豆常常作为相思的化身,被诗人们在作品中广泛应用。依照于ICM的概念,红豆在人们的认知模式中常用来象征爱情和相思。红豆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相思。只有在中国这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红豆才有相思的象征,如果离开了中国这个特定的文化背景,红豆便失去了这样的意象。它之所以在中国产生这样的意象是由中国的传统的历史决定的。相传,妻子因思念丈夫倚于树下哭泣流下鲜红血泪,血滴变为红豆,红豆长成红豆树。此外,红豆质坚,色红、形似心脏,其外形为“心”字形。以喻心心相印和爱恋之情。这些特征都是人类在和现实世界的互动中形成的对红豆了多个认知模式,多个认知模式构成一个理想化的认知模型,即红豆是相思的化身。红豆代表相思是人们在认识和理解红豆这一客观事物中人类主动地创造出形成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

(三)意象图示

意象图示是在对事物之间的基本关系的认知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意象图示抽象的知识结构。意象图示的形成有其生理基础。如容器图示(container schema或者里外图示IN-OUT Schema)的构成要素有里,外,边界。它的生理基础是人的身体是一个三维容器。人与外部世界的这种关系首先形成一种空间关系。通过这个定义来分析诗歌。

如: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门是建筑物的入口,是通向某个空间的连接处。门是边界,门的一侧是里面,另外一侧是外面。这个时候门里面的空间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容器。人们从空间结构中活得这种图示,又将它用于对世界其他经验的建构,在这里即是把相思这种情感状态也看作是容器,并依此来认知和描述。相思是门,一旦人们踏入相思门,便进入相思的状态。

四、结束语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建立在相似性和接近性的基础上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该角度能为传统诗歌中的隐喻提供新的认识角度。 通过分析“相思”这一情感隐喻在古典诗词中实现的方式,可以看出抽象的情感状态借助意象图示和认知模式以隐喻的方式呈现出来。在理解抒发“相思”的传统诗歌时,既要注意借助相似性来透过诗歌中具体意象来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也应该关注要格外注意作品作者所出的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论现代隐喻学的目标、任务和方法[J].外国语,1996(2).

[2]束定芳.论隐喻的诗歌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2.

[4]张鹏.以“愁”为例浅析古典诗词中的情感隐喻[J].北方文学,2016:48-49.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68-69.

[6]kovecses,Z.Metaphor and Emotion:Language,Culture,and Body in Human Feeling.London:The University ofCambridge,2000.

[7]Ungerer,F.et al.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作者简介

唐境,女,四川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哲学,认知语言学研究。

肖福平,男,重庆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哲学,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忍冬
我的诗歌
第六届中国当代诗歌奖评选启动
谁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七月诗歌
我是小诗人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90后”诗歌小辑
小小诗歌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