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读杜甫《羌村三首》

2018-11-08陈曦

速读·中旬 2018年11期
关键词:杜甫文学

摘 要:杜甫的行迹相当完整地保留在了作品中,在漫长的时光中流传下来呈现在后人面前。《羌村》三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的作品。天宝十四载,杜甫因疏救房琯而忤怒肃宗,旋即被墨制放回鄜州省亲。名义上是许其探亲,实际上却是杜甫失去肃宗信任而被支出朝廷。《羌村三首》《北征》等名篇正是在这一时期,杜甫归家后所作。

关键词:《羌村三首》;杜甫;文学

《羌村三首》是内容上相联系,又每首各具有独立性的一组诗。杜甫用诗歌记述了战争带给社会的严重破坏以及使人民处于艰难困苦之中,《羌村》诗将他在离乱中的所遇所见,所思所感,与归家的喜悦和同亲人、邻里之间的真挚情感结合起来,以细致写实的手法和凝练的语言概括出了自己和家人,甚至是村人百姓在动荡中的遭遇,层层推进,款款情深,真挚感人。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其一叙事并抒情,写与亲人久别重逢。前两句写景,诗人踏暮色而归,峥嵘是山高的样子,将云色气势写的很雄壮,傍晚归家也正符合作息,有倦鸟还林之感。三四句已至家门,写柴门雀鸟,李白有“风吹兰芳折,日没鸟雀鸣”句,日暮之时雀鸟确实鸣叫不停,可见杜诗描写细致,思力之深。当时动乱未平,杜甫在《北征》中记录归家一路所见之景:“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读来可谓心惊胆寒,然而种种艰辛只凝练成“千里至”三字,其中饱含多少心酸不易,难以言明。

后八句写亲人相见的场景,妻子见他归家既惊又喜,悲喜交加。杜甫之前作《得家书》,据鹤注:“至德二载秋,在凤翔作。”可知杜甫与妻子互相知其尚安在,明知他未死但对于杜甫的突然出现仍然惊疑不以,惊定后确认是丈夫归来,潸然泪下,这是一个非常生动且精准的镜头,“怪我在”三字用的极准,侧面道出世道艰难,在朝夕难定的动荡社会中,能从外生还归家甚至要借助一些运气,平安到来可能要归功于偶然。杜甫确实擅于细致的现实描写,“怪、惊、定、拭”语出自然,顺理成章,他捕捉的镜头特点鲜明,下笔用词精当准确,足可见思力之深,底蕴之厚。杜诗感人之处在于他的真实,他对诗句有所琢磨,选词用句非常准确,但不事雕琢。邻人欷歔关爱,亲人秉烛夜谈,危机重重,死中生还,因而至此时还恍然似梦。《羌村》其一叙杜甫初至家时的情况,将亲情友爱渲染的十分感人,用情至深,撼人肺腑。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其二内容上承接上一首,写归家后从梦寐回到现实中的矛盾心情。杜甫遭墨制放还,实际是卷入政治斗争的不幸后果,其心其志依然在国事之上,所谓“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恋阙的心情在《北征》中仍有体现。所以第一句,杜甫应该是还带有一些官场情绪,在这种“朝野少暇日”之时返家对于杜甫来说算是一种偷生苟活,被君主排斥,对生活忧虑,凡此种种冲散了他回家的喜悦。后几句主写杜甫内心的忧虑,对国家,对人民,对亲邻,对自己事事皆愁,百忧侵扰,只能依赖谷物收成之后酿酒慰藉,以此浇愁。但这不是真心话,杜甫并不是一个在醉酒中逃避世间纷扰忧愁的人,他胸怀中容纳的是家国天下,黎民百姓,悲即悲歌,喜即欢颂,他的愁苦是实打实的,也并不是大醉一回,大梦一场就可以解决忘却的。这些心事在第三首诗中也显露出来。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杜甫写“群鸡正乱叫”,完全反映的是当时农村朴实的生活,他不以这种俗的生活为不美,反而擅于从这些小的场面去描写当时的生活,充分体现了杜诗求真的特点。后写村人拿酒前来探望的情景,这也与其一中的“邻人满墙头”相呼应。农村父老性厚质朴,问归家一路远行事,当时这些社会底层的村民百姓于乱世中生活都不是易事,却还各自从家中带来酒水作礼,或清或浊,皆出于真心,几笔写出农村淳朴的民风仍在,没有因战争而泯灭。好的民风没有泯灭,但人们富裕的生活却几乎被战乱破坏殆尽,造成酒味薄的原因是“黍地无人耕”“儿童尽东征”,战争带给人民生活的破坏由这些乡老口中说出最可信也最有力度。杜甫早在长安期间就对国家乱起战事不满,这次由凤翔归鄜州,路上所见战争灾祸触目惊心,听闻这些遭兵戎之祸所累的村民百姓倾诉更是痛心疾首,他为这些父老的艰难而歌,一是感念他们深情,二是宽慰他们心境。他的叹息,他的眼泪,是将在座的人都联系在了时局之中,在为灾难深重的人民和家庭感慨的同时,也有对自己“偷生”的悲哀,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悲苦,然而无可奈何,无力回天。

这三首诗独立成篇,内容上又相互聯系,前后呼应,构成了一组完整的诗篇。它不仅记叙了杜甫个人的悲欢遭遇和家庭的离合,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因战乱而遭受的苦难,真实再现了当时离乱的社会面貌,尤其表现了农村的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在战火中朝不保夕的悲惨处境,具有诗史的价值。

《羌村三首》中完整的保有杜诗真实的特点,一些诗句看起来无意为诗,但实际上蕴含着杜甫对时局深刻的体会和忧时念乱的心境,因为写实所以更具感发的力量。诗中无一处用事,语言朴素,但诗意凝练含蓄,句句出自肺腑,虽然语言简约但用情极深,捕捉了生活中细微但真实的生活场景,徐徐道来,但声色俱佳,蕴含爱国忧民的情怀,足见语力的精工,思力精深。

作者简介

陈曦(1997—),女,汉族,黑龙江人,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杜甫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登高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绝句
文学小说
江南逢李龟年
文学
文学社团简介
杜甫诗句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