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阔浩荡的《秋水》边开放我们的心灵
2018-11-08陈莉
陈莉
庄子名周,战国中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代。庄周年轻时候也曾为官,担任过漆同小吏,后来则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世传《庄子》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目前《庄子》通行本是西晋郭象的删定本,所存不足7万字。杰出的唐朝道家学者成玄英的《庄子序》写道:“内篇虽明理本,不无事迹;外篇虽明事迹,甚有妙理。”
《秋水》就是如此,由寓言构成,有趣生动又寓意深远。《秋水》取篇首二字为篇名,全文七个章节。第一节是河伯与海若的对话。第二节是夔、蛏、蛇、风的对话,不管足多还是足少还是没有足,各自顺乎天然而行动。第三节是孔子游匡的故事,身处困境而知时安命。第四节就是成语“井底之蛙”的出处。第五节又有了“曳尾于涂”的成语故事。第六和第七节是庄子和惠子的对话,留下了相国之位如腐鼠的著名典故,留下了著名的庄子惠子之辩:庄子说:“是鱼之乐也。”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其中,第一节河伯和海若的对话有七次,占了《秋水》全篇的一半,层层深入地阐述了大小的相对性、贵贱的无常性。可惜课文节选仅仅是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引子,是大戏开场前的铺垫。就这铺垫也够意义浓厚、意境开阔了。
(一)河伯贵在“望洋兴叹”,虚心自省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自然有序流变,秋天的洪水按时到来,千百条河水注入黄河。
黄河水位高涨,水面变得极为开阔,两岸与水中沙洲之间是牛是马都不能看清了。“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他以为再也没有比黄河更浩大的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思想开始扩张起来。
所以,一个人的视野,就是他的脚步所到之处,行走的脚步与阅读的脚步所到之处。人们往往受时代的束缚、空间的局限、礼教的约束,而形成一种封闭的心灵却不自知。
好在,河伯没有沉迷于“自美”而停滞不前。他展开脚步,“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原来,北海才是不见尽头,才是汪洋恣肆。于是他转变原来的欣欣然、兴头头,“望洋向若而叹日”:从前有人小看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道义,开始我还不相信(现在知道,的确有这样见识武断的人);现在我看到海神您的广阔无穷(才知道原来我也见识浅陋)。要不是我来到了您的门前,我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地被见识大的人耻笑了。
成语“望洋兴叹”就出自这里,文章里的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为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成语“牛马不辨”“大方之家”“贻笑大方”也出自这里。课文节选的139字里,就有四个成语。《庄子》丰富、生动、深厚的文学性可见一斑。
课文就节选到这里,遗憾。以我们同学的视野,完全可以针对课文滋生两个疑问。
其一,海就广阔无边吗?我们现在都知道,海有边际,世界上也不止一个北海。
其二,庄子不是不称道儒家积极入世的观点和其所标榜的道德观么?为什么河伯反倒盛赞孔子和伯夷?
如果课文至少能节选两个回合的对话,以上这些疑问都可以解决,大家就会醍醐灌顶,啧啧称赞庄子的了不起。
(二)海神穷尽说“大”,探讨“小无所终”
《秋水》下文以清晰简洁的“河伯日”“北海若日”的七组对话,揭示哲理。本文主要阐释其对话的第一和第二组。
在河伯说了上文中的那些话之后,海若说:井口局限了井底之蛙的视野,对这蛙谈不了大海;生存的时令限制了夏虫的见识,对这夏虫说不了冰雪之事。今天很多清高的人喜欢引用“夏虫不可语冰”来表达自己对见识浅陋之人的鄙夷。出处就在这里。庄子的比喻就是这么通俗,这么有力,鲜明而生动。
海若接着说:“如今你从河岸出来,看到大海,我就可以跟你谈谈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萬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但是大海从来不会满溢;海水也不会因为季节变化或者水灾旱灾而受到影响。海的容量不可计数。”那时候可没有卫星视图,庄子怎么视野那么广阔的呢?厉害的是,庄子的视野不局限于海。海若继续说:“但是,我未曾借此夸耀。海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头小木头在大山里面一样。”接着就有了著名的一段话:“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暑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成语“太仓稊米”就是这么来的。比喻人和物都处在广袤的宇宙中,极其渺小。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眺望远方,眺望星空,已经有了极为开阔的宇宙观。他借海若之口,继续推演,在一个辽阔的天地中,在漫长的历史里,帝王之争,孔子的所谓博,又算得了什么呢?顺笔回应了上文河伯对孔子的赞誉。
海若所说才是庄子所要表达的观点。大,有无穷大。每个人都不要自以为了不起。这个观点,才是《秋水》了不起的地方。以上为对话的第一回合。
河伯于是问:“我以天为最大,以毫毛为最小,可以吗?”展开了第二组对话。海若回答说:不可以。万物的量不可以穷尽,时间的推移没有止境,得与失也没有一定,事物的终结和起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具有大智慧的人观察事物,从不局限于偏向某一方面,因为小的却不以为小,大的却不以为多。这是因为知道,物量是没有穷尽的。
今天的我们知道,事物由分子构成,比分子更小的还有原子、电子、夸克、中子、质子。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并不知道这些。但是他清晰明了地说出了如今依然振聋发聩的哲理:在无限的时空系统里,大和小,都是没有穷尽的,也没有固定性、绝对性。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发展的眼光么?
(三)《庄子》这本书太好看了,庄子这个人太率真了
上文仅仅分析了《秋水》中河伯和海若的两组对话,就让我们有心智大开之感。《秋水》有趣的另一个方面是,它塑造了两个有性格有见识的神仙,河神和海神。《庄子》还塑造了其他神仙呢。比如姑射山的神人。有意探索的同学可以读《秋水》,甚至读《庄子》。
庄子活了83岁;在战国時期,人的平均寿命只有40来岁,庄子绝对是高寿。其实庄子生活得穷困艰苦。穷到哪样?《庄子》出了个成语“涸辙之鲋”:“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就是庄周,庄子自称。庄子因为家中没有粒米,穷得揭不开锅,向他的朋友监河侯(管理黄河的官员)借粮。监河侯说,等收了租再借给他。于是庄子就向监河侯讲了“涸辙之鲋”的故事。庄子说:我走在路上,听见有人叫我。回头一看,在一个干涸的车辙里一条小鲫鱼求助,说它快要干死了,赶快给它一碗水。我对鲫鱼说,我去南方考察,劝说吴王和越王,引江水来救你。那里是水乡泽国,水多得不得了。鱼说,这样的话我就变成鱼干儿了。
庄子用这个故事讽刺了监河侯故作大方,实则虚伪,说空话假话敷衍人的真面目。说完这个故事,他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庄子这样不给人留情面,这样不圆滑而率真到底,估计是不受人待见的。所以他不做官,他愿意做个自由自在的人。庄子活得坦荡荡。
其作品《庄子》流传了两千多年,经久不衰。历代统治者都不喜欢《庄子》,秦始皇就烧过,但是《庄子》保留下来了。因为它首先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学性,文采太好了,比喻那么生动,寓言那么有趣,留下那么多成语。所以台湾作家张大春说,《庄子》是文学体裁小说的发端。《庄子》又是一部哲学书,耐人寻味,“精神”一词就首创于庄子,阐述心神活动创造了人的精神生命。
庄子这个人,《庄子》这本书,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愿开阔浩荡的《秋水》,愿有趣生动的《庄子》,能启迪我们的心智,开放我们的心灵。
学法导读
(一)新旧之辨
我们的课本中,编选了《论语》《孟子》《庄子》《左传》《史记》很多古代典籍。所有的经典,都是古人在当时形势下,记载他们的行为与思想。今天,我们说发扬传统,这传统,是古代直接传递下来的文化呢,还是在历史变迁中我们有所选择地取用的文化?
拯救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反思传统文化以及批判旧道德、老人伦,这些观点都是对的。而怎么实行种种观点,则需要我们客观、谨慎,需要我们今人在对古代经典的继承中,进行新与旧的辨析,去伪存真。
(二)学而思考
读古代名人的传记,读古代经典,常常让我们思考,一个人,处在他不满意的社会环境中,或者处在个人的逆境中,究竟何去何从?
有的人自保高洁,以死明志,比如屈原。
有的人单骑独行,蹈死不顾,“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比如孟子。
有的人远离是非,隐居出世,笑看红尘,比如庄子。
三种选择,性情各异,取舍不同,皆有高格。对这三种高标,我们也要反思。道德家们不能从此就要求人人是屈原,一条道走到黑。儒家学派则不能一切以先师礼法为当然,不准人越雷池。庄子的拥趸则不可走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论是非的岔路。
在国家、社会、政治的大格局与个体生命、个性的小格局之间,人如何自处、自为、自我修养,这始终是我们学习、历练一辈子的哲学命题。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庄子》的《秋水》篇,正是告诉我们,人怎么具有自知之明,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怎么看待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