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海明之烦恼

2018-11-08靖力蒋佳伽邓扬城

方圆 2018年19期
关键词:铺镇英德市周勇

靖力 蒋佳伽 邓扬城

8月19日,在广东省英德市石灰铺镇竹田村一户建成没多久的水泥房内,《方圆》记者见到了18岁的张海明。和此前看到的照片相比,张海明黑了不少,理了时尚的刘海短发,还染了几缕棕色,显得青春大方。

张海明的父亲张亚盛和奶奶也在。张亚盛以前经常在外打工挣钱,但后来患了脚疾,没有再出去打工,一家人便靠着奶奶和张海明平时做一些农活维持生计。

陌生人来访,张海明感到有些拘谨,但对帮助过他的英德市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帮教基地校长杨亚强和心理咨询师周勇非常热情,他给他们倒了茶,认真地回答起杨亚强和周勇的问题。

张海明告诉杨亚强,他没有再跟镇上的社会青年接触,现在在镇上一家汽修店当学徒,未来想当一名理发师。周勇曾经送给张海明一辆自行车,张海明把原来的羊角车把卸了,安了一个自己喜欢的直把,空闲的时候,便骑车到镇上、到市里去玩。

张海明家的房子是2017年年底新建的,在原有的宅基地上,把原有的房屋拆了一半,改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水泥房。水泥房后面仍然是砖盖的杂物间,从杂物间中可以看出原来的住宿条件之差:屋内昏暗肮脏,四壁潮湿生苔,房门扣不严实,像样的家具一件都没有。而新房子则宽敞干净许多,日常生活的家具添置了不少。张亚盛说,村里扶贫送了钱物,张海明也不再让人操心,生活会越来越好。

寒暄数语,临走时,张海明出来送行,杨亚强塞了几百元给张海明,嘱咐他把钱交给爸爸,自己要好好成长,有许多人在关心他。

小小少年误入歧途

张海明出生于2001年,关于张海明的身世,有一个复杂而难以启齿的故事。

2001年,張亚盛娶了一名来自越南的媳妇阿芳,带回竹田村,受到母亲的欢迎。两人拜堂成亲,顺利地生活在一起。婚后没过几个月,阿芳便生下了张海明。又过了半年,阿芳趁张亚盛不在家的时候,悄悄溜走,再也寻不到踪迹。

事后,张亚盛越想越觉得,张海明可能不是他和阿芳的儿子,而是阿芳与他认识前怀上的。他把时间线捋了一遍,发现如果张海明是足月生产,那就不可能是自己的孩子。但是,存有疑虑的张亚盛并没有去做亲子鉴定来证实这种猜想,他觉得,既然张海明在自己家出生,当然就是自己的儿子,自己当然要养他,证实了不是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用呢?抛弃他吗?张亚盛做不到。

就这样,张海明在张亚盛的抚养下长大,因为身世问题,他没有到当地派出所办理入户手续。2009年,张海明开始在竹田小学上学。2013年张海明四年级时,张亚盛把他转到石灰铺镇中心小学读书,读了刚一个月,张海明说什么也不愿意读书了。2014年,在张亚盛的劝说下,张海明又到石灰铺镇中心小学读了两个星期,然后又再度辍学。

张海明不愿意读书,患了脚疾的张亚盛管不了他。在家闲着的张海明便常去石灰铺镇瞎逛,因此结识了一些石灰铺镇的社会青年。

其中有一名青年叫张新会,20岁左右,算是个小头头,纠集了其他几名社会青年,平时在镇上一起泡网吧、打篮球什么的。玩和吃饭需要经费,张新会便带他们干点小偷小摸的勾当。张海明比较听张新会的话,有时候去偷东西,张新会便指使张海明去做。

2016年上半年,张新会与张海明在石灰铺镇政府二楼偷电脑,张海明被警方当场抓获,张新会则从二楼跳下去逃跑了。当时,考虑到案件情节轻微,而且张海明年纪轻,是初犯,又盗窃未遂,派出所民警对着涉世不深的张海明训斥了一番,又要求张亚盛好好管教孩子,便将张海明释放。张海明此后有一段时间老实待在家里,但没多久又跑去石灰铺镇找张新会了。

2016年7月,张新会带张海明在石灰铺镇盗窃摩托车。张新会传授张海明盗窃方法,一般是先把摩托车电源线迅速剪断,防止摩托车报警器响,然后把电源线硬接上,其中一个人坐上摩托车,其余人在后面推,推到一定速度后,在摩托车上的人就可以启动摩托车开走。还有一种方法是把摩托车直接推上一辆张新会事先准备好的小四轮汽车拉走。

偷摩托车时,张新会自己不动手,只是站在路口等着,由张海明和其他人动手,张海明有时也负责望风。偷来的摩托车被张新会卖到佛山市、中山市等地,赃款也没有分给过张海明,只是平时的吃喝玩乐都由张新会出钱。

2016年3月,公安部在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盗抢骗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将英德市列为了攀爬入室盗窃地域性职业犯罪全国重点整治地区,根据广东省公安厅有关部署和要求,英德市计划开展为期三年的专项整治。据统计,自2013年至2017年3月,英德市在打击攀爬入室盗窃犯罪行动中,抓获涉及攀爬入室盗窃的未成年人共141名;广东省盗抢人员信息数据库中往年已录入的2800多名英德籍盗抢人员,有717人犯案时为未成年人,占比达25%。张新会、张海明等人除了偷摩托车以外,也经常从事攀爬入室盗窃,偷过镇政府,偷过竹田小学,因此首当其冲,被英德市警方抓获。

踏进帮教基地的大门

周勇回忆,第一次见到张海明是在2017年的7月,当时的张海明又瘦又小,有自闭倾向,与任何人接触都始终低着头,从不正视别人的眼睛,说话声音细若蚊吟。

张海明被英德市警方以盗窃罪抓捕以后,侦查终结移送英德市检察院起诉,英德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检察官邓扬城审查案件时认为,张海明属于未成年人,作案时在团伙中主要是从犯的作用,涉案金额不大,情节相对轻微,可以对其附条件不起诉,给予半年的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把他送到英德市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帮教基地(以下简称“帮教基地”)进行帮教,考验期结束后,检察机关认为没必要再起诉的话,便不再起诉。这样一来,既对张海明进行了帮教,又对张海明施以一定的惩戒(考验期)。

帮教基地是2016年8月5日挂牌成立的,前身是英德市粤海实验学校,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同时可容纳上百人接受帮教。帮教基地实行半封闭式、半军事化管理。帮教对象包括犯罪情节较轻不捕不诉或被判处非监禁刑的涉案未成年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涉案未成年人、因年龄证据存疑而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等。

周勇与张海明的见面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契机。在未成年人进入帮教基地时,校长杨亚强会安排周勇等心理咨询师对未成年人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性格特点、行为特征、心理状况等,也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找他的父母、老师了解情况。

周勇告诉记者,像张海明这样的未成年人,虽然涉世不深,但是却非常敏感,心理评估与矫正工作必须循序渐进。周勇第一次与张海明的会话只有几分钟,张海明话不多,周勇能明显感觉到他的抵触情绪,他自我封闭、言语缺乏逻辑,有一种对陌生人的不信任。周勇给张海明做了一套心理测评的题,每个来到这里的孩子都要做,一共120道题,许多字张海明不认识,周勇逐题念给他听,给他解释,让他作答。周勇给出的初步测评结果显示,张海明可能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测评结束后,在教官的安排下,张海明在帮教基地住下来。帮教基地的宿舍是8人一间的,一共有10间宿舍。每名学生发一个编号,张海明是012号。基地的作息跟学校差不多,早上6点半起床,先进行早训,即在教官的指导下在操场进行训练,训练完吃早饭,然后上4节文化课,午餐及午休后,下午再上2节文化课,晚餐后进行文体活动,晚上9点半熄灯休息。

根据张海明在帮教基地的日记显示,进入基地的最初一个月,他有些想家。“现在自己也是差不多跟上别人了。在这段时间老是想自己家人,想他们多来看看自己。老师说不要想太多,自己家人工作挺忙的,所以要在这里听话。……(爸爸)来看我的那个时候,我真的对我以前做的事感到后悔,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改变自己,我做到了,学会了珍惜你们,知道感恩你们。出去之后,我绝对不与以前的那些不好的人玩了,读书我就好好读书,打工就本本分分打工。还有一件事,爸爸你真的那么恨奶奶吗?你能不能与她好好相处啊?”张海明在日记中写道。

基地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张海明以前跟着社会青年混,经常吃不饱饭,还要跑腿干坏事,相比之下,至少在基地吃得饱,睡觉也算踏实安稳。

在杨亚强的印象里,可能是家庭条件太差的缘故,张海明特别爱吃。2017年中秋节,基地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其中有一道菜是红烧肉,张海明没吃过红烧肉,看见红烧肉便狂吃。后来他在日记中写,“每天早上读书,下午吃饭,吃得胖胖的。中秋节的时候吃到吐,一上楼梯到教官房门口就吐了,吐完后又慢慢走路下去继续吃。校长叫我慢慢走路,当散步坚持下去。”

还有一次,张海明的教官发现,张海明有一个习惯,每次吃饭时要先往自己盛的饭菜里吐几口口水,后来了解到,这招是别人教他的,他这样做,就不用担心别人抢他饭吃了。

杨亚强说,张海明同其他接受帮教的未成年人一样,也喜欢偷懒,不愿意吃苦。张海明从小就对钙有些过敏,过量摄入钙后会脖子肿大、疼痛难忍。到帮教基地后,张海明也犯过几次病,脖子肿得不行的时候,就请假在宿舍里休息。后来教官才发现,张海明好几次偷拿教室里的粉笔去吃,粉笔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和石膏,会引起张海明钙过敏的症状,他不惜使用苦肉计,想利用自己的病症来逃脱艰苦的训练和枯燥的学习。

后来通过杨亚强和教官们的帮教,张海明慢慢改变了贪吃和偷懒的习惯。学校里的饭菜是管饱的,张海明渐渐意识到没有必要吃那么多,吃多了反而影响食欲。张海明也试着认真上课,杨亚强展示了一张张海明画的国画,是一幅山水画,颇有些神韵。

无痕回归社会

对于一些帮教对象,如果表现好、适合重返社会和校园的,帮教基地在评估后会对他们作出离校的申请;而对于一些帮教效果不理想、离校之后又缺乏家庭有效监护的帮教对象,基地也会申请延长帮教时间。

英德市检察院给张海明设定的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是半年时间。2017年10月,张海明的考验期过了一半时,周勇又对张海明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评。这一次,周勇挑在张海明上国画课的时候,让张海明画一幅“房树人”的画。张海明认真画上了一间新盖好的平房、枝繁叶茂的大树以及在树底下的人。周勇告诉记者,当时那幅画给他的感觉是,也许是张海明童年时期缺乏关爱的原因,他对突如其来的许多人对他的关心感到不知所措,继而有一种防御感。

杨亚强和周勇认为,张海明在帮教基地的表现总有反复,帮教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而且考虑到他家庭情况特殊,父母无法提供有效关爱,建议在基地继续帮教。邓扬城也同意两人的判断,在征得张海明及其家人的意见后,继续了对张海明的帮教。

张海明对能留在帮教基地也感到高兴。在后来的一次心理谈话中,张海明向周勇表露心迹,说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周勇这样跟他聊天,他觉得很温暖。说完,张海明哭了起来。周勇把他带到心理咨询室的里间,那是一间“宣泄室”,四壁都铺上了海绵,张海明对着室中間的沙包一阵击打,打了几拳,没力了,就不打了,又回到咨询室聊天。

张海明在帮教基地也交到了自己的朋友:编号011的小龙(化名)。而编号021的同学是此前与张海明一起盗窃摩托车的伙伴,也是石灰铺人,张海明同他关系不太好,也发生过一些矛盾。

在帮教基地的时间里,杨亚强说几乎可以用肉眼看到张海明的变化:张海明刚开始从不抬头看人,话都说不清楚,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人;半年后,张海明敢于与陌生人眼神接触,说话清楚明白,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

邓扬城告诉记者,帮教基地的创立为张海明这样的涉罪未成年人提供了一种成长与重返社会的途径。涉罪未成年人中,有部分因犯罪情节轻微不捕不诉的、判处非监禁刑的以及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负刑事责任的,是需要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让他们重新踏上正途的。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决定》第25条,‘促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帮教社会化体系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建议、促进建立健全社工制度、观护帮教制度等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对被不批捕、不起诉的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帮教基地即是由社会力量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监督、观察、矫正、保护、管束的帮教模式。”邓扬城说。

杨亚强告诉记者,从2016年挂牌至2018年3月,帮教基地已收纳未成年人224人,其中英德市本地57人,接受广东省内异地帮教168人(江门市移送165人,清城区1人,花都区1人)。目前顺利回归社会的未成年人192人,还在基地接受帮教的有32人。

“除了安排必要的文化课,帮教基地还安排了国学、心理健康、音乐、书法等课程。我们也邀请了政法机关的办案人员、学校的老师、社工、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专家组成帮教工作团队,针对不同的未成年人制订不同帮教方案,为办案机关作出司法或其他处理提供依据。”杨亚强说,“帮教基地对移送帮教的未成年人信息是相对保密的。帮教结束后,会积极推荐或安排未成年人入学、就业,会定期回访,确保他们能重新走向社会,真正融入社会。”

2018年1月,张海明的附条件不起诉半年考验期届满,经过审查,英德市检察院宣布对张海明的不起诉决定生效。在过春节以前,张海明回到了久违的竹田村的家中。在离开家的半年时间里,他家的新房已经盖好,爸爸和奶奶正准备着过新年的物事,这是他们在新房中度过的第一个新年。(文中张海明、张亚盛、张新会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铺镇英德市周勇
矿石中检测出黑洞能量
广东省英德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新邵:让农村孩子吃好“营养餐”
英德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Magnetoresistance hysteresis in topological Kondo insulator SmB6 nanowire∗
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2015年年会暨全体会员大会隆重举行
不戴绿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