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萝卜素的提取”教学设计

2018-11-08甘中伟

生物学通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点样有机溶剂层析

甘中伟 陈 雄

(1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云南昆明 650106 2 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四川绵阳 621000)

1 教材分析

“胡萝卜素的提取”是生物选修《生物技术实践》专题6课题2的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研究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本模块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学习科学探究。但由于中学实验室条件限制,高中教师几乎不开展 “胡萝卜素的提取”这一实验。本课题通过兴趣小组尝试设计、安装萃取实验装置提取胡萝卜素,将探究实验过程中错误的操作和正确操作流程整理成视频,课上介绍探究过程,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胡萝卜素的提取”。本课题中还涉及到一种不同于教材的实验仪器“旋转蒸发仪”,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加深了对于用萃取法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认识,增进对实验原理、流程的理解。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胡萝卜素的性质;②写出胡萝卜素提取的实验流程,并分析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

2)能力目标:①根据不同的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提取方法;②根据萃取法原理,设计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操作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形成严谨、科学、务实的态度和精神;②关注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③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胡萝卜素的提取,纸层析的操作。

2)难点:萃取法实验设备的原理及使用,胡萝卜素的提取。

4 教学过程

4.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β-胡萝卜素对人体的作用,提供胡萝卜素图片及理化性质:橘黄色晶体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挥发性差。思考:根据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提取胡萝卜素能否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水蒸气蒸馏法)解决新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展开学习,引出新课。

4.2 以视频录像创设探究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实验过程由学生自行设计、操作,在云南大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完成,视频录像、剪切等也由学生分工完成。整个实验过程中有许多操作错误,学生利用“导学案”习得知识找出错误的地方并给予纠正。以下为部分错误的实验操作流程,学生边操作边进行讲述。

4.2.1 胡萝卜的处理 取新鲜胡萝卜500 g,用清水清洗后沥干,再将胡萝卜切成小块烘干。烘干时温度尽可能高、时间尽量长。

4.2.2 胡萝卜素的萃取

1)仪器的组装: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对仪器进行组装。

2)萃取剂的选择:现有石油醚,乙醇,乙酸乙酯,由于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选取上述任意一种化学试剂都可作为萃取剂。

3)正式萃取:将选取的萃取剂与干燥胡萝卜随意混合,直接用酒精灯加热。30 min后完成萃取。

4.2.3 萃取液的浓缩 将萃取后的烧瓶固定在旋转蒸发仪上,通过真空泵使烧瓶内处于负压状态,烧瓶内溶液在负压状态下,通过旋转加热蒸发掉萃取有机溶剂。浓缩结束后,得到胡萝卜素粗品,用石油醚溶解。

4.2.4 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

1)制备滤纸:在洁净滤纸下端距底边1 cm处用铅笔做一基线,在基线上取A、B、C、D 4点。用滴管分别在B、C处缓缓滴入一滴萃取样品;在A、D处缓缓滴入一滴标准样品。用吹风机将溶剂吹开,保持滤纸干燥。

2)层析:将滤纸卷成圆筒状,使两端靠近,并放置在装有0.5 cm深石油醚的开放玻璃瓶中,色素完全分开后,取出滤纸使石油醚自然挥发。

3)观察、比较提取液与标准液在滤纸上扩散的痕迹。

设计意图:正确有效地回归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预习、辨析错误操作,培养自学能力、独立观察能力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4.3 分析、解释错误的实验操作,自主构建新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抢答形式指出上述操作中的错误之处。教师最后按照操作顺序,通过设问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流程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4.3.1 胡萝卜的处理

1)实验材料胡萝卜应该如何处理?粉碎、干燥的目的是什么?(实验材料要进行粉碎,有利于原料与萃取剂充分接触,增大溶解度;干燥的目的是减少胡萝卜中水分含量,提高萃取效率。)

2)干燥的时间、温度有无特殊要求?原因是什么?(干燥的温度太高、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4.3.2 胡萝卜素的萃取

1)实验仪器应该按照什么顺序组装?烧瓶上方还要安装什么装置?其目的是什么?(实验仪器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组装,烧瓶上方还要安装“回流冷凝装置”,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2)萃取剂的选择:本实验中选择石油醚,而不选另外2种有机溶剂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因萃取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乙酸乙酯沸点低于石油醚,加热萃取时易挥发,所以不选这2种有机溶剂。)

3)萃取剂的用量:选取的萃取剂与干燥胡萝卜能否随意混合?原因是什么?(萃取剂的使用量是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不能随意混合。)

4)萃取过程:应该如何加热萃取?萃取的时间、温度有无要求?原因是什么?(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所以采用水浴加热;一般来说,萃取温度高、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就能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就好。)

4.3.3 萃取液的浓缩 在萃取液浓缩之前,还要进行什么操作,其目的是什么? (浓缩之前,还要进行过滤,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4.3.4 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

1)点样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能否用滴管点样?如何正确操作?[点样时要快速细致;滴管点样加入的样品过多,形成的圆点直径过大,所以不能用滴管点样;正确操作是:用毛细吸管(或最细的注射器针头)点样,形成直径为2 mm左右的圆点,用吹风机将溶剂吹干,保持滤纸干燥,再重复点样3~4次。]

2)与较好层析结果(图1)相比较,较差层析结果(图2)中A,D处点样色素为什么移动加快、移动方向朝中间靠拢?(纸层析装置中滤纸筒的竖直边缘相互接触,因毛细管现象导致溶剂沿滤纸两边的移动加快,溶剂前沿不齐。)

图1 胡萝卜素纸层析结果(较好)

图2 胡萝卜素纸层析结果(较差)

3)层析容器是否需要密闭,原因是什么?(石油醚易挥发,所以层析容器要密封。)

4.3.5 播放胡萝卜素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正确操作录像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通过自己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找到学习的乐趣。

5 课堂小结

总结影响整个萃取效率的因素有哪些?通过思考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进一步理解实验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6 课后思考题

1)设计一个实验,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胡萝卜素;

2)设计实验探究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3)比较3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

7 教学反思

本课题内容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所以实验的准备、实施工作在大学实验室进行,兴趣小组的学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提前开展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以前在学习“胡萝卜素的提取”时,很难理解性记忆实验流程及相关操作的目的,有的学生甚至只能死记硬背。本节课通过播放、讲解2个视频录像片段《胡萝卜素提取的错误操作》、《胡萝卜素提取的正确操作》,将课题中的关键性环节、画面真实地带到课堂,课上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表现出高度的实验热情,有效地化解了实验过程繁琐的矛盾,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发展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真正理解了知识的内涵。例如:纸层析法结果(图2)的解释,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理解纸层析装置中滤纸筒的竖直边缘为什么不能接触。

本课题探究过程中,使用了一种特殊仪器“旋转蒸发仪”(图3),通过控制实验条件,用一种仪器既进行了萃取实验,也能用真空泵使烧瓶内处于负压状态,完成萃取液浓缩过程,简化了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促进了学生对“萃取法”实验流程的理解和掌握。

图3 旋转蒸发仪

猜你喜欢

点样有机溶剂层析
全波形反演与断控层析反演联合速度建模——以南海东部A油田为例
优化三个因素改善血浆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效果*
分子量阵列基因分析仪操作心得
同种异体骨产品中有机溶剂残留分析
电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血清降钙素原优劣性分析
乏燃料后处理厂高放废液和废有机溶剂处理系统典型安全问题分析
基于ARM9嵌入式技术的滚筒式点样仪控制系统
新型B族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临床应用评价
气相色谱法测定普瑞巴林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软胶囊中8种有机溶剂残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