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篇名含有“大数据时代”的期刊论文同名现象分析

2018-11-08叶新明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篇名刊期期刊论文

叶新明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1112)

0 引 言

期刊论文同名是指期刊论文的篇名相同。这一现象在学术论文中较为普遍,尤其是含有“大数据时代”、“一带一路”和“移动支付”等热词的篇名,但一直未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更未将其作为一种现象来研究。

试图以篇名中含有“大数据时代”的期刊论文为例,探讨期刊论文同名这一现象。本文所指的期刊论文同名是指期刊论文的篇名完全相同,包括其标点符号。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利用CNKI中文期刊论文数据库,篇名途径输入“大数据时代”一词进行检索,截止2018—05—15,检中10712条。将这些论文数据条目下载并进行清洗处理,即删除无作者、会议通知、会议报道、图书广告、培训通知、征稿启事以及因CNKI重复收录等条目,纠正信息明显错误的(如孙静的“大数据“时代,系期刊《商》本身出版时标点符号印刷错误。),替换作者信息不明确的(如作者署名为本刊编辑部、本刊采编部、本刊记者、本刊评论员和本刊综合等,均用其加书名号的具体刊名替代“本刊”一词。),补充空缺的发表时间等,最后形成论文信息条目数据10413条。

采用统计分析法和调查法等分析期刊论文同名现象。

2 期刊论文同名的分析

2.1 期刊论文同名的类型与成因

在10413篇全部论文中,篇名最早出现“大数据时代”一词的是2010年7月廖榛在《IT时代周刊》(注:2010年第14期,该刊已于2015年7月停刊。)发表的题为“巨头迎来“大数据”时代 EMC忙于整合数据库实力”一文。这些论文中,发现1461篇论文存在同名现象,占全部论文篇数的14.03%,论文同名率相当高。这些同名论文分布在471种期刊和545种篇名中,其中最早的被同名论文是2011年6月白云川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注:2011第12期。)发表的题为“迎接大数据时代”一文,与第一篇论文发表时间间隔仅一年左右。

通过对1461篇同名论文的分析,发现它们可分为三类(见表1):

(1)同名不同作者。其特征是论文篇名相同,而作者不同,本质上是不同的论文。产生的原因是期刊社(编辑部)或作者不回避论文同名。该类论文共有498种篇名1341篇论文,占同名论文篇数的91.79%,占绝大多数,论文同名率高达12.88%。

(2)异刊重复发表,通常称为一稿多发。异刊重复发表是从期刊角度出发的,而一稿多发是从作者角度出发的,由于同一现象命名的角度不同,导致叫法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其特征是论文篇名和作者可能相同,也可能有差异,但作者至少有一个是相同的。同名论文中,异刊重复发表论文共有52种篇名112篇论文。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在10413篇论文中,也就是说在1461篇同名论文之外,还有2种互不同名的一稿两发、1种1篇不同名的一稿三发和1种1篇不同名的一稿五发,这样异刊重复发表实际有58种篇名118篇论文,异刊重复发表率达到1.13%。

具体分两种情况:

①期刊约稿造成一稿多发。产生的原因是作者基本是官员和学术名人,往往出于宣传需要或提升自己期刊影响力的需要。

②作者一稿多投造成一稿多发。产生的原因是作者一稿多投,但也不排除期刊社稿件处理不及时而导致作者投稿它刊的可能。例如:被媒体称为“论文大神”的董鹏[1]的“大数据时代将“革新”物流业”一稿五发,3篇作者署名均为董鹏和胡培新,1篇作者署名为董鹏、张志远和刘书伟,还有1篇篇名调整为“也谈大数据时代对物流业的“革新””,作者也署名为董鹏、张志远和刘书伟。

表1 期刊论文同名的类型与相应数量统计

注:合计中“篇名种数”数据已去掉重复计算的9种篇名,即“说明”中用楷体标出所涉及的9种。

(3)同刊重复发表。其特征是论文篇名、作者和期刊均相同,只是发表在不同的刊期上。产生的原因在于期刊社管理不到位,与作者无关。具体存在同刊重复发表或同刊的正刊与增刊同时发表两种可能,本文只涉及第一种情况。该类论文共有4种篇名8篇论文,占同名论文篇数的0.55%,占全部论文篇数的0.08%。涉及四种期刊,分别是《城市建设理论与研究(电子版)》、《经贸实践》、《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和《人力资源管理》。为验证同刊重复发表这种现象是否存在“稀缺性”,将《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在CNKI中收录的12479条论文条目进行了下载并进行统计,发现有46种篇名在该刊重复发表,均为两次,合计产生了92篇论文,时间跨度从1996-2017年。更不可思议的是,2016年11期发表的10篇论文,在2016年12期上再次发表,而2016年12期发表的还有两篇论文,又在2017年1期上再次发表,2016年12期实际同刊重复发表的论文数量多达12篇,造成极为严重的同刊重复发表后果。

异刊重复发表和同刊重复发表,均属重复发表,但成因明显不同,两者合计有126篇,重复发表率高达1.21%,远高于类似的研究结果。例如:V. Lariviere等根据WOS数据库所有学科的研究显示平均重复发表率仅为0.05%[2],而刘宇等对图书情报学类论文的研究显示重复发表率也只有0.15%[3]。

2.2 期刊社和作者对期刊论文同名的态度

2.2.1 考察的角度

无法确定是否有期刊社(编辑部)会审核论文的篇名并采取同名回避措施和作者在论文篇名取名及参考文献罗列时也存在回避情况。为了弄清期刊社对同名论文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即同名论文同刊发表)的态度和作者对论文同名的态度,对期刊社可以从期刊发文的角度来考察,而对作者可以从论文取名与参考文献罗列两个角度进行考察。

2.2.2 期刊社对同名论文同刊发表的态度

假设某期刊的发文中已经出现过同名情况(注:扣除同刊重复发表的冗余论文,因同刊重复发表并不能确认该刊编辑部是否在意同名论文同刊发表的真正态度。),则认为该刊并不回避同名论文同刊发表,否则就无法确定该刊发文是否回避同名。基于这一假设,可以通过已发同名论文来考察期刊社对同名论文同刊发表的态度,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从期刊发文的角度,对542种篇名1454篇同名论文(注:3种同刊重复发表两次的论文,删除其中之一条目后,该篇名已无同名,计6篇;1种同刊重复发表两次的论文,删除其中之一条目后,该篇名还与非本刊1篇论文同名。这样因同刊重复发表总共删除了7篇,同名论文数量由原来的1461篇变成1454篇。下同。)进行了统计(见表2),发篇名180篇论文存在同刊发表的情况,占这些同名论文篇数的12.38%,其中16种期刊各自出现2种或以上同名论文同刊发表,而《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是同名论文同刊发表现39种期刊80种同名的种数和累计篇数最多的期刊,即同名论文同刊发表有6种,累计篇数达18篇,《办公室业务》是单篇同名论文同刊发表篇数最多的期刊,即论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探讨》在该刊前后发表了6篇。属于《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核心期刊的只有《中国成人教育》一种,出现篇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翻转课堂”的深度发展与构建”前后发表2篇论文的情况,其余均为普通期刊。统计结果表明,一些期刊并不在意同名论文同刊发表,尤其是普通期刊。

表2 同名论文同刊发表情况统计

注:带*号者属于《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的核心期刊。

2.2.3 作者对论文同名的态度

(1)论文取名。作者论文取名分两种情况:

①横向角度。一些作者不会回避与他人的论文同名,这点从542种篇名1454篇同名论文的数据可见一斑,不再赘述。

②纵向角度。作者都会回避与自己已发论文的同名。在1461篇同名论文中,除了作者异刊重复发表和同刊重复发表之外,并未发现同一作者采用同名先后撰写两篇不同论文进而投稿发表的情况。纵观CNKI收录的已发论文,作者如有完全相同主题的研究,也往往会在后发论文的篇名中增加修饰语“再议”、“再探”等等(注: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属于特里,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以示与以往论文的区分。

(2)参考文献罗列。假设作者想回避同名论文,那么在参考文献罗列时发现同名参考文献就会修改自己的论文篇名,否则就说明作者无意回避论文同名。从参考文献角度考察作者对论文同名的态度,必须下载相应的全文并对作者论文篇名与其所列的参考文献篇名进行比对才行,故全部统计不太现实也不是必需。本文仅选择两种同名最多的论文进行统计,即以同名论文有22篇的篇名“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思考”和有18篇的篇名““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例。经统计,前者22篇论文共有94条参考文献,其中11篇论文含有同名参考文献,共计参考文献44条和同名参考文献19条;后者18篇论文共有63条参考文献,其中6篇论文含有同名参考文献,共计参考文献21条和同名参考文献6条(见表3)。

基于上述统计和分析,作者论文取名会回避自己以往发表的论文同名,但不一定会回避与他人的论文同名,可以从较多的同名论文和同名参考文献数据中得到佐证。

表3 作者论文篇名与参考文献篇名同名情况统计

2.3 产生论文同名的期刊特征

2.3.1 论文同名现象多发生在普通期刊中

期刊论文同名存在同名与被同名之别。如果某种篇名存在同名,则首篇论文(注:指同名论文中最早发表的那一篇论文,未考虑出版时滞的复杂性。)属于被同名。人们通常将学术期刊分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两类,考察核心期刊与普通期刊论文同名是否回避的重点不在首篇而在非首篇,因为首篇论文无法确认期刊社是否存在回避论文同名的问题。

将1454篇同名论文的471种期刊刊名与《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的1983种核心期刊刊名进行匹配,发现82种期刊为核心期刊,389种为普通期刊,两者数量之比为1:4.74。然后将这82种核心期刊刊名与1454篇同名论文的相应刊名进行匹配,即可标出同名论文是核心期刊论文还是普通期刊论文,按先论文篇名再出版时间的升序排列,就可容易判断出首篇和非首篇是否为核心期刊并进行分类统计(见表4)。

同名论文共有123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其中非首篇核心期刊论文仅为16篇,占核心期刊同名论文的13.01%,故少量核心期刊同名论文为非首篇,多数核心期刊同名论文为首篇,而非首篇普通期刊同名论文有896篇,占普通期刊同名论文的67.32%,故多数普通期刊同名论文为非首篇。非首篇核心期刊同名论文数量与非首篇普通期刊同名论文数量之比为1:56。统计结果表明,期刊论文同名现象多发生在普通期刊中。

表4 同名论文中核心期刊与普通期刊的首篇与非首篇统计

2.3.2 论文同名现象多发生在刊期较短发文量较大的期刊中

同样的道理,此处的考察对象也以非首篇论文更有实际意义。

根据CNKI来源期刊提供的出版周期导航,可以查到10960种来源期刊及相应的刊期分类数量。471种期刊1454篇同名论文,剔除首篇后为274种期刊1331篇论文,查找这274种的刊期和年发文量(注:期刊年发文量以2016年的发文量为基准。如果涉及停刊,则追溯到以往收录论文完整的年份;如果是2017年才收录的,则用2017年的发文量,碰到刊期不全时,估算年发文量;如果是2018年才收录的,则用2018年的期数和发文量,估算出年发文量。),统计相应的同名论文数量。这样就可得到论文同名期刊按刊期统计的刊种数、同名篇数及刊年均篇数等(见表5)。

从期刊刊期的分类刊种数统计结果来看,CNKI来源期刊在刊期上以月刊、双月刊和季刊居多,占来源期刊数量的85.84%,而论文同名期刊在刊期上接近来源期刊占比的角度来看,则以月刊、半月刊、旬刊居多,占论文同名期刊数量的84.31%,两者占比很接近。由此可以看出论文同名现象多发生在刊期较短的期刊中。

从论文同名期刊刊期的分类同名篇数来看,半月刊论文篇数最多,其次是月刊和旬刊,三者占同名论文篇数的93.20%。从刊年均篇数看,刊期越短,则发文量明显越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论文同名现象多发生在发文量较大的期刊中。

表5 CNKI来源期刊与论文同名期刊按刊期情况统计

注:*数据来源于CNKI的出版周期导航:http://navi.cnki.net/KNavi/Journal.html。

3 建 议

通过10413篇篇名含有“大数据时代”论文的统计和分析,以下几点值得学术界、期刊社和作者的深思:

(1)减少期刊论文同名。我国核心期刊普遍稿源充足,可以选择质量更高、选题更新颖和篇名更个性化的稿件,同时审稿也更严谨,包括论文的篇名,而普通期刊优质稿源稀缺,较多稿源炒作热点选题雷同,有的刊期短且发文量又大,致使很多期刊编辑在审稿环节并未真正严格审查,是导致期刊论文同名的主要因素。期刊论文同名,本无可非议,故很少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对用户检索与利用会造成一些麻烦,因此同名比例过高肯定不妥,宜减少期刊论文同名为佳。期刊社应遵循严格审稿,并且进行必要的篇名查重,包括期刊社自己已发和待发论文以及论文数据库等。

(2)避免异刊重复发表。异刊重复发表或称一稿多发是否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目前仍存争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一稿多发是学术不端和学术论文失范的行为,尤以学术论著出版方态度最为鲜明。比较激进的观点,如刘延玲认为:学术论文的“一稿多发”、“重复发表”则属于自我剽窃、自我抄袭,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4]。居中的观点,如国际著名学术机构IEEE认为:重复发表(Multiple publications)被认为是浪费经费和版面,无法给订阅期刊的会员和图书馆全部的价值,并导致引用和索引混乱。除特殊情况外,应该避免。比较温和的观点,如詹启智认为:一稿多投和一稿多发是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不应受到道德谴责,应采取既不明确鼓励也不明确反对的立场,理性对待一稿多发,道德必须让位于法律[5]。重复发表浪费期刊版面和编辑及审稿人时间,增加用户检索和使用的麻烦,造成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量等统计数据的分散导致文献计量的困难,都是不争的事实。

①异刊重复发表不能一味地强调作者一方的责任。期刊社也应压缩审稿周期,特殊情况应及时告知作者,避免时效性强或职称评审急需的论文作者进行一稿多投。

②期刊社也应自律。期刊社不能一方面要求作者禁止一稿多投,而另一方面又允许自己在约稿时造成一稿多发之事实。作者应避免一稿多投,编辑部也应缩短审稿周期、加强防范以及自律,才是公平合理的做法。

(3)杜绝同刊重复发表。同刊重复发表,也许期刊社认为自己已经浪费了版面,但是造成对读者和订户不负责的后果,势必降低用户对期刊社的信任度。期刊社在无法确保期刊质量的情况下,应考虑适当地增加人手,保证期刊应有的质量。

猜你喜欢

篇名刊期期刊论文
我国体育学领域高被引学术期刊论文特征分析
本刊1—6期篇名索引
2018年金融服务法核心期刊论文盘点与分析
本报调整刊期
本报清明节期间调整刊期
构建国际英文期刊论文的中文发布体系研究
本报清明节期间调整刊期
本报调整刊期
国内文物保护胶凝材料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知网近15年来期刊论文的定量分析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