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下的初中数学分层分组教学实践研究

2018-11-07梁素婷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管理分组

梁素婷

【摘要】将“任务驱动”与“分层分组”结合到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使教学精细化、管理目标化。本文重点探索如何设计学习任务,以及通过分层分组开展深度合作学习的组织模式和评价体系。

【关键词】任务驱动 分层 分组 教学管理 初中数学

【课题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农村专项课题《任务驱动下的初中数学分层分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201462241)。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147-03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真实的学习任务,完成思考、探究、实践的学习体系。 对学生分层分组进行教学,是当前实现因材施教、深度合作学习的优秀教学管理模式之一。将“任务驱动”与“分层分组”结合到教学实践中,使教学精细化、管理目标化,充分激发学生潜能。通过管理形成强大驱动力,驱动学生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本文是初中数学基于这一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重点探索如何设计学习任务,以及通过分层分组开展深度合作学习的组织模式和评价体系。

一、学生分层分组

(一)学生分层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大班无差别教学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学生分层进行教学是当下可行的、较为认可的教学方式。为此,将学生分层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观察过渡期,采取隐性分层。在教学中逐步尝试合作学习,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体验和适应这种学习模式,既能保持学生原有的学习稳定性、集中性,又避免标签效应产生两极分化。同时,教师也能充分了解学生,优化学生组合。七年级学生处于初中阶段的适应期,适宜将中段测试前的时间定为第一阶段。八、九年级可将前6周定为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实施期,采取显性分层。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家庭教育、同伴影响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A层(约占全班的30%,分两层,A1优于A2层):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

B层(约占50%,分三层,B1优于B2优于B3):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方法、习惯有待提高。

C层(约占20%):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学习习惯差。

显性分层后需要注意:

(1)对分层结果不满意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持续观察跟进。

(2)多动员同组同学帮扶后进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分层教学的受惠者。

(3)树立“积极进取”、“合作学习”的典型,尽快形成突破自我,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4)学生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个别能力变化较大的学生适时调整,力求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学习。

(二)学生分组

建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尝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助和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将班级管理细化为学习小组管理,是实施精确到个人的精细量化管理的关键所在。编排学习小组时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6人为一组的原则进行,座位如表1。操作如下:七年级学生由教师进行分组,八、九年级采取学生“自主”选择组员,流程为:

(1)教师召集A层的同学(仅与A层同学协商并要求保密),以A1与A2自由组合、A1自主选择C、A2自主选择B3的原则成立四人学习小组。

(2)教师向全班宣布A1与A2组合情况,然后由A1主动邀请事先已选定的C加入,A2主动邀请事先已选定的B3加入。

(3)剩下的B1与B2以双向选择原则加入小组。

这样分组的好处是,自由组合而成的小组核心力量A1、A2合作起来会更有默契;平时不被重视的B3、C受到A1、A2的主动邀请,是对他们的鼓励和肯定。分组后,如果出现不如人意的情况,让学生干部或教师本人按教师综合考虑的情况进行小组人员的协调,采取组间个别调整的方法。

二、任務的设计

任务驱动首先要把教学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任务,然后通过完成一个或几个任务来达成一个目标。这些任务在时间安排、问题设置等都应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设计,对于教学重点可以设计课前任务,提前扫除学习障碍,减轻课堂压力。任务设计的质量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牵制着最终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要有弹性和吸引力

任务驱动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要吸引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学生群体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就需要在任务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作弹性处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习积极性,提高任务内驱力。具体方法有:

(1)创设与现实生活相适应,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联系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情景。

(2)创设可以迁升的阶梯任务,对学生量化评分,定期对学习层次进行调整,推动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3)创设合作型任务,独立思考与互助学习相结合,能增大学习的弹性空间。同时,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习的外部约束力。

(二)课前任务设计

课前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设计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目标清晰,让学生迅速知道学习的大体方向和主要内容,是任务驱动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任务设计质量的高低,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和学习的效率。课前任务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重基础、质量,不重难度、数量。课前任务要考虑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让每个层次学生都能“吃透”相应的任务,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好好消化,所以课前任务基础约占70%。当然,课前任务中有一些中高难度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与研讨难题的习惯。

(2)明确任务主体,指定阅读范围。指定阅读范围,使学生在阅读时更有针对性、目的性,迅速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和涉及到的相关知识,以及新旧知识的链接、纵横联系等。

(3)合理分解任务,提炼核心知识。学习目标任务化就是把知识点、能力点具象化,通过具体、真实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在任務分解的过程中,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要突出重点、分解难点。任务分解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列举相关的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通常具有格式化的特点,列举出来,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度,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压力,扫除教学中的认知盲区,提高课堂效率。②尝试学习和掌握一些简单的程序性知识。在课前任务中设计一些典型的范例,学生通过自学、模仿,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和程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③设置分层任务。任务分层是指学习任务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有梯度,要符合各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不同能力学生的达标要求不同,是实现精细化教学的重要环节。可分为三个层次,C层:直接运用、单一、模仿类的任务;B层:综合、变式类的任务;A层:思考、创造类的任务。

(4)疑问小结及时间统计。通过学习任务,学生会对新知产生或多或少的疑问及困惑,记录下来,有利于在课堂上及时解决课前困惑,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也能更准确的评估不同层次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水平及存在疑问,对二次备课及教学调整大有好处。

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矩形性质》第一课时的课前任务设计(表2):

(三)课堂任务设计

课堂任务是课前任务的延续、深化和拓展,设计课堂任务时同样遵循课前任务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设计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目的性原则:课堂任务的设计应围绕学习重点和难点展开,充分发挥任务的导向作用和灵活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务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所以,每一项课堂任务或课堂活动都应明确地指向某个具体的教学目标。

(2)合作交流原则:通过学习小组既能实现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又能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方法。设计课堂任务时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合作交流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一般情况下,下面几种情况都适合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①练习课,合作交流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有效性;②新旧知识衔接时,相互启发、互帮互补达到共同认识;③遇到开放性题目或一题多解时,合作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拓宽思路;④知识小结、课堂小结采取合作交流能锻炼学生能力,突出重点,强化学习效果;⑤重点、难点采取互助合作,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易于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矩形的性质》中的课堂小结设计(表3):

三、教学流程

通常分4个环节:合作探究“课前任务”——自主探究“典型例题”——帮扶提高“新知巩固”——师生齐小结。

(一)合作探究“课前任务”

教师课前对“课前任务”进行批改,课堂前5~10分钟组内交流。水平相近的同学一对一配对讨论,要求有错题的一方提出自己的疑问,另一方解答。A1、A2同学可以分别与B3、C进行二次配对帮扶,如组内不能解决再请教老师。纠错完毕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引,帮助学生查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与错因。

(二)自主探究“典型例题”

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后,教师点评,尽可能少讲、精讲,重点传授解题思路和典型错误,解决学生普遍的知识误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深度。之后,学生组内交流、更正、总结。这一环节进行前,要让学生明确时长、内容、要求。时长一般10分钟左右,要求是指可以借助的工具、途径、要达到的要求以及检测的办法。操作过程中要注意:

①多关注后进生及中等生并进行简单的指引;②教师巡视批改组长的答题情况,记录各层次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③表扬完成质量好和进步大的同学,及时对个人和小组进行评分。

(三)帮扶提高“新知巩固”

教师事先设置8~10分钟的课堂分层任务,先让学生自主完成自己所在层的任务(亦可以从低于自己所在层次的任务做起),然后按配对(A1、A2对C 、B3,也可自主组内选择)进行同学间的交流互助,最后进行总结点评。点评方式可以是,让有典型错误的同学板演解题过程,学生点评,教师补充。或者教师提问,学生抢答,教师引领提升。再者是学生讲解,教师拓展、延伸知识。不论是哪种方式,教师视情况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适当的加扣分,对积极参与课堂并取得成效的低层学生和小组适当倾斜多加分。

(四)师生齐小结

在教学模式推行初期,由于学生不熟悉,学案中要包含小结提纲(如表3),提纲中要包含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方法以及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以填空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呈现。当学生对课堂小结的模式熟悉以后,书面小结提纲可以省略。学生完成小结后进行小组内交流,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自我的知识网络、梳理思想和方法从而深化思维认识。

四、任务反馈和处理

对小组成员进行捆绑式评价,使各成员相互帮助和监督,将大班级管理,细化为小组管理,从而实现精确到个人的精细管理。通过对任务完成质量的检查、登记,对学生进行量化管理,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

(一)学生评价(由各层的层长负责登记,科代表负责统计)

(1)课外评价(表4),未按要求完成的,视情况处理;欠交 (下转第151页)

(上接第148页)

扣1分/次;完成高一层次任务(指“超越自我”)的加1分/次。根据以上评分原则对学生的作业(课前、课后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加扣分。

(2)课堂评价(表5),以加分鼓励为主,扣分惩罚为辅。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目标达成度、课堂纪律等进行加、扣分,小组长课堂内即时登记。

(二)小组评价

由各小组长负责登记在表5,教师根据协作质量、任务完成质量、测验成绩等对小组进行整体加、扣分,同样以加分鼓励为主。

(三)小组帮扶档案

课后安排“小老师”跟踪少量的分层任务,对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新知识是非常有效的。首先教师根据当天课堂反馈情况设计针对性的“基础任务”和“拓展任务”各一套,每套任务完成时间为5~10分钟。要求学生在当天内完成并交到相应的同学处批改,指导更正,检查更正,检查人签名确认(表6、7)。

(四)奖惩措施

每周对小组得分进行汇总(表8),每两周根据以下制度进行一次奖惩:

(1)总分前2名的小组免清洁一次,由后2名的代替。

(2)两周调换一次数学小组座位,选择座位按总分由高到低进行。

(3)总分后3名的小组,每人从近两周自己的错题中选10题进行重做,组长交老师批改,组员交组长批改。

(4)给学生家长发表扬信,对象是总分前3名的小组组长、个人总分前10名、表现进步较大的前5名。

(5)对总分前3名的小组成员德育加分,分值为3分、2分、1分。

(6)学期末对总平均分前3名的小组颁发“优秀小组证书”,并进行物质奖励。

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分组教学法,是将学习任务和分层分小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对每一个学生的精细化管理,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深度和广度得到极大拓展。只有做好了分层分组管理,教学才能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教学质量才有保证。任务驱动则是教学的血肉,设计合理的任务,养分充足,是学生“能够学”、“学得好”的根本保证。教师则是教学的灵魂,虽然不再那么显山露水,却无处不在,他的胸怀影响着学生的情操,他的智慧,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玮.创新教学操作全手册[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63-182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管理分组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