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中和思想在语文教育中的运用
2018-11-07谢家慧
【摘要】孔子的“中和”思想内涵“中庸”与“和谐”的内蕴,宗旨中又结合“适度”、“权变”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原则,在语文教学与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中小学语文教材体系的建设也是遵循这种思想内涵组织编排,教育者应当在教学实践中更多的渗透“中和”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孔子 中和思想 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042-02
孔子思想中的“中和”思想由来已久,在传承儒家经典进步思想之中,“中和”不仅代表“和谐”,也代表着“中庸之道”。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多处体现,这种思想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平稳的情绪,树立正确的社会关系认知价值观,教育者应当予以重视。
一、孔子“中和”思想的内涵
在孔子的“中和”思想中,“和谐”是其核心目的,而“中庸”是实现“和谐”的应有之途。孔子将“中庸”视为“至德”的最高道德原则,所以总结孔子的“和谐”目的与“中庸”之道便是由“过犹不及”“随时中和”“和而不同”的原则组成。
(一)“过犹不及”的适度原则
这其中“过犹不及”其实是适度原则,在《论语·先进》中有一段孔子与子贡之间的对话,其中孔子将人的行为分为“不及”“中”“过”三个程度。例如胆小怕事(不及);机智勇敢(中);冲动鲁莽(过)来解释人在遇到危险情况时的行为反应则能够确切表达孔子“中庸”的意图。也正是因为“过犹不及”的思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孔子先进的辩证法思想,将量变、质变与度量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进行了行为阐述,是哲学思想的进步。
(二)“随时而中”的权变原则
《礼记·中庸》中有言“君子之中庸也,君子时而中。”這其中的“时中”是指“随时而处中”。这就说明了孔子所持有的权变思想,即为“执中”,也就是根据现实情况与客观状态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方法以适应当时的现状。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以之于比。”也说明了其“时中”的权变思想。这对于教育来说有着较强的启发意义,说明了人要按照客观规律做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要思想僵化、刻板守旧,这与运动发展的辩证思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彰显了人要与时俱进的进步思想。
(三)“和而不同”的和谐原则
孔子认为万事万物都应当以“和”为前提,达到和谐共处、共生的目的,最终得到理想的“大同”。但人的性格、气质各有不同,所以要达到和谐的目的就要有统一而不桎梏人们的原则,这就是“和而不同”,也是“和”的一个侧面,显示了公平的概念与同理心的文明。
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彰显的是“仁爱”之心;“君子尊贤而容众”是“公平”之心;“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则是辩证的“和同”之心。所以“和”的前提是不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应当允许“百家争鸣”,让不同的思想见解得到有机的统一。在当代教育中,我们融合“和而不同”的思想在教育中的重要体现就是“因材施教”,而当下“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落实更是体现了“和而不同”对文化的兼容并包,融通了孔子“中和”的思想目的。
二、语文教育中“中和”思想的体现
孔子的中和思想在集合其言传身教的《论语》中已有极大彰显,《论语》中也有经典篇章被择取到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除却其所要传递的传统文化以外,其思想中“中和”的内涵也在通过其他方式向学生渗透相应的价值观念。根据中小学语文课文的择取便可略见一斑。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的教材为例,我们发现,一共8个单元的课文,几乎每个单元中都涉及对自然事物的理解,如第一单元中的《秋天的图画》《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单元的《一株紫丁香》;第三单元《看雪》;第四单元《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第七单元《清澈的湖水》《潜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第八单元《农业的变化真大》等。小学低学段学生课本中的自然事物出现率为70%左右,着重强调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发现自然之美、感受自然规律。这与孔子“中和”思想之中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珍惜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是一致的。
(二)初中语文教育中人与社会的“中庸共生”
在初中语文人教2010版教材中,我们发现经过小学高段课本中从自然事物到人文社会的过渡,逐步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以及对社会的认知交流作为倾向重点。初中生是逐步从他律到完全自律的阶段,该时段学生的人际交往在自身身体与心理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七年级上册语文中第二单元择选《论语十则》作为必修内容,详细尽数了学习的原则,并强调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侧面解释了人与人交往的策略。加入了许多寓言故事及童话、神话内容,如《世说新语两则》《皇帝的新装》《女娲补天》等从高深的道义角度说明了“中庸”的适度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关注。
(三)高中语文教育中人与政治的“理想大同”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明显可以看到许多爱国主义思想的文章作为课文内容被纳入到高中教育中,《沁园春·长沙》《纪念刘和珍君》,融合美感教育的《雨巷》《再别康桥》,做到历史与文化的统一,努力实践着文化传承的递进性。高中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除去道德要求,审美教育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所以高中语文更多体现着个人“修身养性”“和同进步”的要求,体现着“实现理想”“大同社会”的诉求。所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是要从日常教育中来渗透的,那么高中语文教学就承载了“中和”思想中“时中”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即要继承传统文化,又鼓励学生思维创新,与时俱进。
三、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孔子“中和”思想的技巧探讨
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将孔子的“中和”思想作为教学或学习的技巧,都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建立正确价值观念以及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我们可以从精神渗透、结合实际、加强实践的角度来探讨。
(一)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和”精神
其实“中和”思想是我国千百年来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是中国人精神内涵的“中基”。但“中和”并非让人做庸俗之人,随波逐流之人,而是要求人要沉稳、冷静、睿智、机敏,能够审时度势、灵活处理客观情况之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施教过程中应当首先从自身出发,做到“中和”。作为拥有示范性的教师,自然擁有对学生的带动作用。课堂内外对学生一视同仁,能够不以单一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对学生做到“仁爱”“有教无类”,真正意义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材施教,做到语文教育的文化、审美、道德的多方面意识的提高。
(二)将语文课堂与生活实际结合,贯穿教育的核心宗旨
孔子认为的“中和”是天下大同的前提,而天下大同必将融会贯通各类文化,并在实际生活中去检验,所以自然教育与社会教育都应当融入到环境教育的渗透当中去。语文不应当只停留在课堂教学的狭窄范围中,更应当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对“中和”思想有着更加深刻的体悟。例如“感恩”的教育主旨,通过课文的讲述,应当让学生在生活中常记“感恩之心”,对自然、社会与人充满爱意,能够珍惜生活,理解他人,形成移情能力,成就同理心文明的增长态势,达到教育核心宗旨的有力实现。
(三)增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增强学生代入感
各地方的传统文化虽有不同,但文化精髓的指向性趋于一致。所以为了更加彰显本地方的特殊文化或特色文化,可以增加语文的相关实践活动。如广州荔湾有流传至今的“西关建筑”;浙江徽州又有历史悠久的“留名牌坊”等,都能够成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现实“教材”。而这些物质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在孔子“中和”思想的彰显上也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如“西关建筑”要结合实用性与美观特点,其建筑外形参考了西洋建筑的显著特征等;而“牌坊”的设立也是历史与现代美感结合以及历史印记的综合体现。地方文化的实地性、实时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让学生更能够理解教育内容的深层内涵。
总结来看,孔子的“中和”思想不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未来,都会是中国人思想的内涵核心。“适度”“权变”以及“和谐”的宗旨在教育中也是不可逆转的真理,加强传统文化熏陶,让语文教育更加实际,更加生动,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宋立林.论孔子之核心思想——中和.第二届国际和圣柳下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山东友谊出版社.2011年8月.
[2]冯珊珊.浅谈孔子的“中和之美”及其现代意义[J].山西农经,2017(14):122.
[3]刘世.孔子和谐教育思想与当代语文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8.
[4]张永红.孔子和谐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J].才智,2009(23).
作者简介:
谢家慧(1993-),广州大学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