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打击乐锣鼓经运用与司鼓实践探讨
2018-11-07刘立彬
摘 要:司鼓既是二度创作中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乐队中的总体指挥人员,更是演员不可或缺的好朋友。作为司鼓,必须要能够对接舞台演出的方方面面,既能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贯穿始终的协调与指挥的作用,又能最好地掌握整个剧情发展的脉搏和节奏。
关键词:闽剧;司鼓;《红裙记》
闽剧俗称福州戏,是我国汉族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绵延四百余年。闽剧是唯一用福州话“唱、念、做、打”的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州十邑(福清、长乐、闽侯、古田、连江、永泰、屏南、平潭、罗源、闽清),并部分流播至台湾和东南亚等地。
在闽剧中对演员表演、音乐乐器、动作样式都比较讲究,呈现出地区的民间特点。闽剧锣鼓,是闽剧的主要组成部分,因其极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奏技巧与音响等形成了独有的剧种表现力、艺术风格,在闽剧中具有独特性和艺术价值。
一、闽剧打击乐概述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展,近百年来,根据总结,闽剧锣鼓有了专属的锣鼓经和表演方式,它对于舞台演出的作用相当重要,不但承担着音乐本体作用,还需要考虑到作为舞台表演的配合,烘托演员、剧情,展示剧本所需的形象、情感等,对表现力的要求极高。实际上,研究闽剧锣鼓,就是要探究,这些简单的乐器如何能够通过不同的起介(牌子),达成最佳的艺术魅力。它们的节奏套路,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形式、介头等,怎样辅助戏曲的虚拟性表演特征,达到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中国戏曲审美原则。
二、闽剧打击乐语汇要素
闽剧锣鼓作为舞台的节奏载体,需要营造丰富而独到的锣鼓经语言。由鼓板、大锣、铙钹、小锣等,以独奏、双奏、合奏等方式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能够产生这种锣鼓经语言的基础语汇要素,再通过不同的形式,交织构合,形成节奏动机材料,再加以融合,便成了锣鼓经的语汇要素。
三、闽剧打击乐的有机组成
锣鼓节奏语言的要素看似简单,实则变幻莫测,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法组合成乐句、乐段,由手法和节奏的不同套路,多向变换,其表现的丰富程度和对表演烘托的广度,是一门非常精湛的艺术。它们在结构上,存在着点面关系,在功能上,有着外延扩展与核心的关系。
(一)闽剧打击乐之节奏与节奏动机
闽剧司鼓演奏密切相关的主要有节奏本身及节奏动机,具体如下:
(1)节奏。当遇到4/4拍节奏型的锣鼓时,应注意到这个节奏型的基本特点是宽和、有层次,大锣的声音要明显强于其他乐器和声部,客观上必须气到划分强弱节拍的功能,这是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注意到的。
平缓的4/4拍型,节奏,主要由三个不同的声部不成,经过不断地反复,构成锣鼓的主体结构。这种宽和、平稳的主体节奏,最适宜展现戏剧人物稳重大度的形态,能够将老生等人物的特性展现得十分得体。文学、表演和音乐内涵在这里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展现出了浓厚的东方戏曲式样的审美特诊。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节奏语汇,在舞台上经过不同的处理,就可以对剧中的人物、情节以及场景、氛围灯,做出多向性的变换和塑造。它在上升演奏速度的变化中,要注意避免混淆,要把握适中的原则。但在强弱变化的处理中,其语汇内涵的表现力则是相当强烈的。
(2)节奏动机。闽剧舞台上,常有跋山涉水这样的情节定式,相应的也发展出一套与之配合的程式套路。与此同时,还有各种套路的单、双格斗对打的锣鼓,其节奏动机材料的出现是极为必要的,这不但有助于完善闽剧锣鼓的节奏类型,更可以利用这些节奏句式的反复,形成新的主题节奏,弥补其他乐器的节奏上不足之处。同时,它还可以使固定演出程式的节奏,在激化中产生不同的对比变化。更可贵的是,这一节奏动机还被广泛地组合到其他锣鼓之中,起三拍的,独有的活力特征,丰富着闽剧的锣鼓经。
三拍型的节奏动机融入,可以让这段锣鼓的动感得到动态的强化,直观上来说,它使终止落在了“黑”拍位上。组合中的音型,在这里制造了一种新型的活力,配合着弦乐的进入,最终达到完美的平衡和稳定。
(二)闽剧司鼓之作用
戏曲音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量运用打击乐来描写环境、创造气氛、塑造人物,并且是唱腔伴奏的一个有机部分。一本剧目能否成功的运用打击乐来表现戏剧冲突,烘托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统一舞蹈节奏,可以衡量出它的发展阶段的成熟水平。由此可见在戏曲乐队中司鼓既是一个演奏者,又是一个指挥者。说他是个演奏员,鼓的疏密错落有致的点,与文武场结合,使戏曲乐队听起来有筋骨、有血肉,显得格外饱满,充满生机。就职责来说,司鼓更是一个指挥者,他必须对全场的音乐和演员的表演了然于胸,通观全局而不能有丝毫的差池。在司鼓的领奏下,一切音乐锣鼓必须精准地配合演员的唱、念、做、打。司鼓的位置曾被外国人称之为“灵魂指挥家”,可见它在戏曲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三)闽剧司鼓之演员与乐队关系
戏曲有句行话:“一台无二戏”,简单来说,就是要演好一台戏,必须依靠全体艺人的通力协作,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一棵菜精神”。就本人而言,演员与乐队之间的默契尤为重要,特别是演员和锣鼓演奏员之间的默契,当为重中之重。
历數取得了较高艺术成就的名家们,大多和锣鼓演奏员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们为了达到音乐和表演的完美一致,这种理想型的境界,而长期在一起努力研究琢磨,彼此成就,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双方皆成为业内知名艺术家。而在某些剧团中,也确实存在演员和乐队之间无法达到和谐合作的情况,他们或许轻视对腔说戏,或许是谈不上探讨研究。
司鼓和演员默契程度的高低,会对整个演出的艺术质量产生相当直接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司鼓和乐队其他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因为司鼓往往是整个乐队的指挥者,如果指挥者无法对自己的下属完全地掌控,或者说本身的技术水平不足,那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说司鼓水平不低,但对于所演出的剧目并不熟悉,或是对演出的演员并不熟悉,那么要打好一出戏也是天方夜谭。因此,司鼓者除了需要提高自身的技艺之外,还需要协调好自身与乐队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好自身与演员,乃至于和编剧、导演之间的关系。必要的时候,司鼓甚至必须熟悉剧本,熟悉导演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调度,才能和演员,和一整出戏达到高度的契合。
四、闽剧司鼓的演绎实践——以《红裙记》为例
(一)演员+剧本
接到新戏时,本人首先会去揣摩剧本的主题内涵,在二度创作中,理解作者、导演、作曲对情节演变的来龙去脉、人物内心的善恶丑美、音乐的节奏与气氛的表现意图。只有领会意图,司鼓演奏者才能统领三军,使整本戏重点突出,高潮起伏有序,使演员最大程度发挥其特长。从这个角度说,司鼓可谓是编、导、曲的好帮手。在为《红裙记》司鼓时,首先尝试要理解编剧塑造的中心人物主要是柳氏。因丈夫王成龙好赌成性,柳氏严辞劝其改邪归正,王成龙羞恼相加,投河自尽。后王被富商所救,十三年后回到家乡,柳氏知道王成龙在外已经另有家庭,无奈中艰难却勇敢地选择了宽容,渲染了女性的自我牺牲精神。在理解该剧定位结构时,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发挥悲剧特点,以人物个性化特点重新编排锣鼓点用法,使之达到悲剧效果。
(二)锣鼓经设计
司鼓在配合导演、作曲意图时,往往在需要运用大量的打击乐,并根据剧情而运用相适应的锣鼓经。比如“火炮”这个闽剧传统锣鼓点来讲,它多用于配合一些激情、刚烈的动作。《红裙记》第六场“柳氏江边追王成龙”这段戏中,柳氏唱【叠牌】“说什么你欠柳氏一红裙呀”这段前,用的就是“火炮”这个点子来表现柳氏心中的情绪,最后配合动作连续用锣鼓重拍“仓仓仓仓 才 仓”来表现此时柳氏心中对王成龙多年以来怨气的发泄。
图1 《红裙记》第六场“柳氏江边追王成龙”所用锣鼓经《火炮》范例
由此可见,在运用中既要合乎戏曲的一些规律,又要创造性运用,吃透演员的表演程式动作,用更深刻、更准确的锣鼓来体现人物活生生的情感内容,这才是起到了打击乐设计的作用。但它绝不是机械地搬用,同一个锣鼓点在不同的地方应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除了继承传统还要根据不同的舞台情节进行创新。例如《红裙记》中当柳氏一行江边追赶王成龙时,运用了闽剧曲牌【水过浪】,在传统打法在乐曲中加入堂鼓鼓花。这段节奏和堂鼓鼓花的表现重点在快和强,表现柳氏一行人追赶王成龙急切的情绪,生怕不见多年的王成龙又将离开。此时若拖泥带水节奏就会往下沉,表现不出她们那种心急。
图2 闽剧《红裙记》中不同气氛堂鼓花《水过浪》范例
在《红裙记》剧第五场中,王成龙在柳氏家中,担心真实身份被柳氏发现时,还是用到了曲牌【水过浪】。如用传统的打法,必须加入打击乐小堂鼓,为了配合王害怕被人发现和悲伤的情绪,所以进行创新,改用指挥轻轻的进入,让音乐有血有肉,更突出当时的剧情情绪。
图3 闽剧《红裙记》中不同气氛堂鼓花《水过浪》范例
(三)传统+创新
司鼓是闽剧舞台演出的节奏的唯一载体,打锣鼓容易,用锣鼓难。这是戏曲司鼓前辈总结的演奏真谛。闽剧舞台已经成为汇集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古今中外大集合,因此,就必然会对当下的闽剧锣鼓程式提出崭新的挑战。在锣鼓的运用上,它必须对小到人物眼神,大到广大社会环境中的晨钟暮鼓,都必须能够塑造和烘托。闽剧舞台是高度综合的艺术平台。围绕着闽剧各艺术门类中不同人物的塑造,必须要在创作的过程中,解决与其他二度创作部门的矛盾冲突,有效发挥本行的长处,同时也必须根据总体的要求,对于本行的常规技法进行创新和突破,以适应不同的、崭新的需求。这在当下,已經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这是机遇,也是挑战,运用得好的话,甚至可能共同创造出不朽的经典。最终,甚至可能超越单纯的司鼓岗位,晋升为打击乐设计,成为真正参与二度创作的主创人员,这才是司鼓的最高目标。
五、小结
在长期的舞台演出和舞台实践中,司鼓既是二度创作中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乐队中的总体指挥人员,更是演员不可或缺的好朋友。作为司鼓,必须要能够对接舞台演出的方方面面,既能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贯穿始终的协调与指挥的作用,又能最好地掌握整个剧情发展的脉搏和节奏。最忌的事是随便把节奏搞乱忽长忽短,强弱不明,这样将会破环戏的情调与气氛,还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下还要有大胆创新的能力。除了加强自己的本剧种专业知识和技巧以外,要多跟兄弟剧种借鉴学习才能更进一步的来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王静珊.闽剧打击乐的艺术[J].统一论坛,2014,01.
[2]刘福兴.闽剧打击乐艺术特征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06.
[3]胡沧泽.关于闽剧打击乐研究的若干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4]苏振芳.闽剧打击乐艺术及其未来发展探析[J].福建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5]陈雷,刘湘如,林瑞武.福建地方戏剧[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6]徐鹤苹,王宇,陈桑.闽剧史稿[M].海风出版社,2012,11.
作者简介:刘立彬(1998—),男,福建福州人,本科,教师,三级演奏员,主要研究方向:闽剧打击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