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
2018-11-07刘淼
摘 要:现代教育改革发展之下,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推进需要找到一条新的路径,后现代教育思想为此无疑给出了指导。在后现代教育思想下,汉语言文学如何展开实践教学,当下也有许多讨论。对此,本文将从后现代教育思想入手,谈谈在该思想给汉语言文学教学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思想;汉语言文学;教学
在高校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的历史悠久,并且该专业教学工作也取得了许多成果,包括众多教学理论成果、实践成果。但在社会不断变化当中,汉语言文学教学及其方式与方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1]。对此,教育思想及其理论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导,其中后现代教育思想带来的启示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就后现代教育思想及其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以下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一、后现代教育思想的内涵
后现代教育思想有其发展历程,其主要立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不断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进行重新审视,着重回归至“尊重”、“学生意愿”。由此,后现代教育思想非常突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地位之间的平衡,“去中心”、“对话”、“阐释教学方法”“自传式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内容[2]。与传统教育思想相比,后现代教育思想之下教学模式则是以平等和尊重为主要观念,提倡教师与学生针对教学内容以相互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展开教学。在该教学方式当中,在教师班级管理能力以及专业知识能力较强的前提下,整个的教学氛围必定能够得到充分的活跃,学生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也可得到充分的调动。基于此,汉语言文学本书的魅力也可体现出来,该教育思想也可为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转变。
二、后现代教育思想带来的启示
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到的内容非常丰富且繁多,包括我国历代诗词、散文、小说等,也包括许多文学理论知识,这些内容不仅仅需要记住,同时也需要理解以及运用至生活或文学创作中。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如何真正让学生理解和吸收专业性的知识,且不流于“照本宣科”,后现代教育思想可带来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首先,后现代教育思想中非常注重学生与教师地位的平等,故而提出“对话式”教学、“阐释教学方法”等。对此,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开展则也可从此入手,转变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与互动。例如:教师在进行《西洲曲》的讲解分析时,可提前让学生看一看这首南北朝时期的民歌,让学生自行寻找该民歌创作的相关背景资料,并针对《西洲曲》所写内容尝试自己分析;而后,在课堂上,教师可向学生一一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如探討该民歌的写作手法、所写内容等,或者在课堂上以学生建立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和分析。
其次,在汉语言文学教学当中,由于涉及到的内容存在与现代社会生活极大不同之处,于学生理解而言则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后现代教育思想,汉语言文学教学则可从确立教材掌握的意义标准入手。简而言之,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如在关于文学中涉及到的某位诗人或者词人,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思考该诗人或词人的人生际遇或者遭遇,进而去理解其写的诗歌作品等,在建立联系的基础上更好品读诗作,并从更高的层面去思考文学发展,体会汉语言文学的魅力。
最后,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评价部分,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依据后现代教育思想,“自传式”教学评价也是教育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部分,该部分也直接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故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当强调评价标准的复杂性、动态性和模糊性,将学生看作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在结合考试这一评价方法的同时,也可选择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文学思想等方面展开评价。
当然,除了以上提及的几个方面,后现代教育思想在教学的内在自发性、回归性等方面也可带来许多启示。在现代技术发展与信息化的时代,基于后现代教育思想,汉语言文学教学可以借鉴和付诸实践的地方仍然值得进一步开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教学始终是当下高校所设置专业中的重点专业,随着时代发展进步,汉语言文学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尤其是该专业教学面临的学生离过去非互联网时代、非电子产品随手可触的时代已经非常遥远,在教学中则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学基于后现代教育思想,不断突破过去教学问题非常重要,以上也具体探讨了几点后现代教育思想带来的启示,以期为该专业教学带来一些参考,突破传统型教学方式所带来的限制性,也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承,促进专业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分析[J].现代交际,2016(15):185.
[2]曾丞.探析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学习[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4):91.
[3]赵莹.探析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22):83.
作者简介:刘淼,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