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唱北京” 原创歌曲征集活动 组织词曲作家赴通州采风

2018-11-07宋征明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26期
关键词:词曲通州大运河

宋征明

7月3日,由北京广播电视台组织主办的“歌唱北京”原创歌曲征集活动开启了艺术家创作采风活动。组委会组织一批词曲家到通州开展创作采风,通过对运河文化历史景观及通州新规划的了解,激发词曲家对“歌唱北京”歌曲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为新时代的北京创作出经典歌曲。

游览通州运河 穿越千年文化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孕育的一座历史名镇,是大运河北端璀璨明珠,向称京门,水陆要会,曾因漕运兴盛而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物资集散和商貿中心。北运河在通州穿城而过,曾给通州带来无尽的辉煌,被通州人民视为母亲河。词曲家们采风的第一站是通州大运河。乘坐游船,词曲家们游览了通州大运河,一路观景,一路畅谈,眺望运河宽阔平静的水面,词曲家们在开阔中感受历史的流淌。大运河森林公园与京城高大的建筑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展现了现代与古朴共存的风格。词曲家们感慨着运河两岸的千年巨变,领略着古老的中国文化和精美的现代园林艺术的结晶,激发着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

走进通州博物馆 感受文明史的辉煌

感受了通州运河文化之后,词曲家们走进通州博物馆,对通州的历史沿革、漕运与通州、通州出土的文物进行了解。馆内固定陈列为“古代通州”,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选通州出土的珍贵文物164件进行展览,内容介绍了通州自西汉置县2200年的历史沿革,表述了通州漕运史启于秦汉,兴于元、明、清的古代辉煌,弘扬了通州人崇尚文明、辛勤耕耘的奋斗精神。在讲解员的讲解下,词曲家们切身感受到了通州数千年运河源头文明史的辉煌,这里回眸着通州人集体的记忆,这里传承着两干余年的运河文明。每一件文物都记载着通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打磨出来的智慧,每一段故事都传颂着通州人民的勇敢和坚强。

创作灵感频现 畅谈采风心声

在采风座谈会上,词曲家们首先观看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宣传短片,短片详细介绍了副中心建设的总体规划理念与功能分区布局,让词曲家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描绘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迈向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规划蓝图。随后,词曲家们以艺术家的视角纷纷发言,分享一天来采风创作的感触和收获。 著名作词人梁芒表示,今天是第一次在大运河坐着船游览,从来没有这样的体验,感觉很不一样,没想到离北京城这么近的距离会有一个这么安静的地方。通过一天的参观,希望能够创作出从大运河的角度说说运河背后的故事或者运河演变到今天的故事,通过歌曲展现运河两岸千年巨变。

著名音乐制作人鄂矛说:“通州有这么大的变化,让我感触特别深。”他表示,通过今天的亲眼一见,对音乐的创作有了很多的想法和新的不同的尝试。特别是创作“歌唱北京”题材的风格作品,更应该打开视野,打开创作的思路,不要局限于以前传统的一些创作观念,在传统基础上感受多元的音乐风格、多元的创作手法,来融入到作品当中,这样才能更加贴近当代的新时代特征来展现北京独特的气质。

著名词作者李劲认为,通过一天的采风活动,感觉经历了北京的昨天、今天、明天。昨天是指,参观了大运河和博物馆,近距离感受了北京的昨天。今天是指,早上乘车来到通州,一路上有时间、有心情,从车窗用心地看一看现在的北京,感觉是经历了北京的今天。明天是指,通过观看的宣传短片,初步感受到了北京的明天,未来很美好。尤其是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感触很深,内心也涌动了一些东西,感觉应该为未来和明天写点东西。

据了解,“歌唱北京”活动自开始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各城区居民踊跃参与。据组委会统计,截止到7月3日,“歌唱北京”歌曲征集组收到的投稿作品共3299件,歌词征集已截止,歌曲作品676件。

猜你喜欢

词曲通州大运河
走向辉煌
坚守在家
“书香通州”全民阅读启动
浣溪沙·春日单车走通州
大运河
我为大运河拍照
大运河放歌
最有故事的通州楼市
通州过热的房市正在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