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数字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018-11-07张海涛

人民论坛 2018年29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服务模式数字化

张海涛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作为满足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民生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旨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效果。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引入社会力量、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

【关键词】数字化 公共文化服务 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达到57.7%。我国网民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互联网模式的持续创新以及线上线下服务的加速融合,使得数字化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出,要“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数字化和网络建设,提高数字化和网络服务能力”。当下,我国已然步入了数字化时代,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题中之义。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信息化社会发展、服务设施升级、服务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规划》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适应的开放兼容、内容丰富、传输快捷、运行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视,也表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紧迫性。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推动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移动通讯技术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早已习惯通过移动通讯设备获取信息,如果仅仅以面对面的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其受众有限,且服务效率也不高。在信息化时代,将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延伸到互联网之中,势必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与效率。以博物馆为例,传统的博物馆一般仅向群众展示静态的展品,而应用了VR、AR等技术的数字博物馆则可以让群众借助网络设备清晰、全方位地观赏馆藏文物,这既是我们步入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推动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推动服务设施升级的必然要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是向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民生大事。而推进数字化建设则是实现公共文化共建共享的重要工程,有利于突破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在规模、时空分布等方面的局限性。此外,从多个层面来看,推进数字化建设也是推动服务设施升级的必然要求。从技术层面来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升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从群众层面来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进行数字化升级,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准;从政府层面来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进行数字化升级,是政府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履行自身职责的重要表现。

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推动服务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提供场所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在数字化时代,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公共文化的服务模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图书馆、博物馆等传统公共文化场所受到空间、设备和人员等因素的制约,其文化服务模式已经愈发难以满足群众的多样公共文化诉求。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则能够充分解决上述问题。在数字化条件下,空间、设备和人员等将不再是制约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因素,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场馆可以将自身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共享至统一的文化服务平台,由文化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将文化服务延伸至艺术展览、文艺培训等方面。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要引入社会力量、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突破时空的局限,充分利用全国各地文化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效果。首先,要引入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同时,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有限,部分政府还无法满足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资金要求。因此,政府应当鼓励企业、个人与各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到建设工作当中。

其一,政府需要适当降低准入门槛,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投资建设,将部分公共文化活动的承办权下放给有资质的企业或社会团体,从而缓解政府的资金投入压力。其二,鉴于文化项目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政府应当为参与建设的社会力量提供一些激励政策,例如,给予其适当的税收减免政策,或者在优质项目招标过程中对其优先考虑,从而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积极性。其三,政府应当设置相应的建设基金,引导企业、个人或社会团体通过各种形式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提供支持。例如,捐助资金、设备,提供技术服务、场地,或冠名赞助政府开展的公共文化活动等。

其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倘若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数字化要求,难以进行数字化对接,那么数字化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政府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场所和设备,例如,场地面积需要满足一定的建设标准,电脑、播放设备、服务器等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标准。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文化管理部门应当对辖区内文化站点的基础建设情况开展指导与评估工作,明确建设标准,确保文化站点具备上传、下载和使用数字化文化资源的能力。

最后,打造数字化人才队伍。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优质的人才队伍能够对建设质量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的数字化发展趋势下,各文化服务场馆愈发重视工作人员的数字化技术水平。因此,一方面,工作人员应当转变传统的服务思维,积极主动地提升图片、视频等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处理能力;另一方面,文化服务场馆也应当为工作人员提供数字化技术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数字化设备操作熟练度与数字化文化资源开发能力。此外,文化服務场馆还应当通过科学的奖励政策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对于一些数字化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年龄等方面的要求。

(作者为长春师范大学人事处讲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王迪:《从国家包揽到多方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社会治理理念与实践》,《学术论坛》,2017年第1期。

③颜玉凡、叶南客:《改善居民文化生活质量的资源依赖与组织认同——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行动逻辑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④杨林:《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政府如何有效供给公共文化服务——基于供需协调视角》,《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8期。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服务模式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