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文化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力量

2018-11-07覃丽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晓晓拖拉晚自习

编者按:班级管理对班主任来说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2018年,本刊《带班有方》专栏邀请到全国知名班主任、湖南省语文特级教师、怀化市铁路第一中学教师覃丽兰为大家分享她的带班理念和经验。其专著《打造高中卓越班级的42个策略》,被誉为“班级文化的导向地图”,班级文化建设理念被朱永新教授收入《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成为班主任新一代的思想航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这些好的理念和经验能激发您的灵感,对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有所帮助,并由此产生更多的班级管理“金点子”。

总有教师抱怨,班上学生有这问题、有那问题,该怎么办?我总笑呵呵地问他们:为什么不发挥同伴的力量,利用同伴文化,让学生在同龄人的帮助下改掉不好的习惯呢?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归属于某一個团队,获得认同,是人的文化心理需要。当个人的一些行为得不到主流群体的支持时,他们自己就会在心底掂量,究竟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因此,我们班一些让人头大的问题,往往就在同伴文化的营造中、在同伴的交流监督中,得到了解决。

一、集体会诊,让“拖拉大王”脱胎换骨

小组轮换座位,忽有学生大声抱怨:“怎么又是我和她坐?”顺声一看,小毅满脸不快地瞪着晓晓,晓晓则低着头,脸都红了。

为什么小毅不愿意和晓晓同桌?晓晓是“拖拉大王”,经常迟到,作业今天推明天。为了帮晓晓改掉拖拉的毛病,晓晓爸妈特意用电动车送她上学;晓晓也和老师约法三章,力戒拖拉。可晓晓常常是第一周表现不错,第二周就“涛声依旧”了。

这次换座位,本想借助同伴的力量帮助晓晓改正缺点,可刚开始就遇到了困难。课后,我找小组成员谈话,大家一致要求:“这样拖拉的人没见过!换她到别组去。”

“看来大家都觉着憋屈,是吧?”

组员都点头说:“是。”

“但如果你是晓晓,你会有什么感受?”

组员面面相觑。

我继续说道:“讨厌和逃避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天我们集体会诊,为晓晓开出解决拖拉问题的处方吧。”

组长素素叹了口气,很无奈:“她几乎节节课迟到,下课不上卫生间,快上课了才去。怎么讲都不改。”

小毅不满地说:“她的抽屉像垃圾箱,上课好几分钟了她还在翻找课本。”

好学的婷婷也说:“晚自习她自己不做作业,总拉着我问这问那……”

组员们七嘴八舌数说着晓晓的毛病,晓晓在边上满脸通红。

“晓晓不就这么几个小毛病吗?”我故意将“小”字加重,意在告诉大家不要将问题看得太严重。然后,看着晓晓:“想不想改?”

晓晓感激地望着我,不停地点头:“保证改!保证改!”

“怎么改?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分分工吧。”

“我督促她加强时间观念,尽量不迟到。”涵涵主动请缨。

素素也不甘示弱:“我提醒她晚自习认真复习,独立按时完成作业。”

婷婷说:“我提醒她整理好书本。”

我心里窃喜,这样做才对嘛!

“要求晓晓不迟到不现实。为了不拖小组的后腿,你们允许她迟到几次?”我问道。

大家想了想,最后一致认为一个月不能超过三次。晓晓连忙表示:“一定做到。”

在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下,不到半个学期,晓晓拖拉的毛病就真的改掉了!很多孩子告诉我,现在看晓晓,怎么看都觉得顺眼多了。“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嘛!”我高兴地点评说。现在的晓晓,也早已经融入到小组中去了。

二、约法三章,让“刺儿头”爱上文化课

艾华、吴振是体育专业生,高一时不在我班,但我担任他们的语文老师,见识过他们的厉害。晚自习第一节课基本不上,问他们,理由很充足——训练后要换衣服才能吃晚饭。碰上他们不喜欢的课,就找借口说“有训练,上不了”。即使在上课,也是当“睡神”。为此,我找他们谈过几次话,也和训练老师协调了好几次,可是效果甚微。高二开始,他俩进了我的班,该怎么帮助他们呢?

我找来他们的组长米婧和张倩:“交给你们两个‘刺儿头,看你们能不能管理好。”

米婧很有信心:“覃老师,不怕,我们保准让他俩的违纪行为慢慢减少。”

“哦,真的吗?说说,有什么办法?”我很好奇。

“您不是说一个女生就是500只鸭子嘛,女生爱说话呀。”米婧很自信地说,“这还不好办,反复唠叨呗!男生最怕女生唠叨了。”

于是,两位组长开始了对体育专业生的激励管理。首先召开小组例会,约法三章:1.一周迟到超过两次,请全组吃棒棒糖,逃课则请全组喝奶茶;2.上课打瞌睡,提醒三次都不醒,罚其为女生打水;3.每周最低积分不少于10分,坚持一周,女生轮流给予物质奖励。

听了这么甜蜜蜜的惩罚措施,艾华和吴振表面上唉声叹气,其实心里乐着呢!

后来的结果证明了这群女孩子的厉害。两名男生不逃课了,晚自习能按时到了,上课不打瞌睡了,连作业都很少欠交了。

三、小组制裁,让“尖子生”的懒散无处可逃

林蔚是我们班的“尖子生”,可他也懒散:不想写作业。我正在办公室备课,林蔚被组员批得逃到我这儿来求情:“覃老师,我以为欠交作业是我个人的事,这怎么就成了关乎全组荣誉的大事了呢?快帮我去求求情吧,让他们饶了我吧,我真的不敢欠交作业了。”

原来,“三人行”的两个女生要“制裁”他,如果每周累计欠交作业三次,必须停了电脑课回教室补作业。这对喜欢上网的林蔚真是“致命一击”。

我听着林蔚的哀求,好气又好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同学们在督促你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呢。不要因为个人的懒散坏了班级规矩。”

听了这话,林蔚只好灰溜溜跑回去补作业了。后来,林蔚不交作业的毛病慢慢改掉了,学习也进步了不少。

说实话,孩子们的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合作互助,性格品质方面也会互相感染,互相汲取正能量。看来,同伴文化的教育力量真的不容小觑。

(责 编 帕 拉)

猜你喜欢

晓晓拖拉晚自习
拒绝拖拉
开在你心底的花
红豆发夹
脸上有光
我的心应该放在哪里
达· 芬奇画蛋
小霸王也有柔软的心
你是“拖拉王”吗
祸从口出
12星座之你是“拖拉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