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叶李果用优良株系选育初报*

2018-11-07俞群郭龙清危静美钱永平

福建林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紫叶食性糖度

俞群 ,郭龙清 ,危静美 ,钱永平*

(1.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353000;2.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00)

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Ehrhar cv.atropurpurea(Jacq.)Rehd.),又名红叶李,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植物。紫叶李为落叶小乔木,因叶常年紫色,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因而广泛种植[1]。国内外学者对紫叶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技术、园林应用和果实的化学成分等方面[2-3],但对紫叶李果用优良株系的选育研究甚少。紫叶李在全国分布极广[4],但果实多苦涩,难以食用。因此,急需开发选育出既有观赏价值又适合食用的紫叶李优良株系,以提高其经济效益。本研究通过对不同优良株系紫叶李的果实的果重、果径、可滴定酸和糖度进行测定,选育出可供食用的紫叶李优良株系,并生产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1.1 感官评价

选择酸度、色泽、口感、甜度、涩味等宜食性指标作为评价紫叶李感官指标(表1),其中色泽主要观察其果皮是否光滑没有斑点,口感主要包括酸甜和果实质地等综合口感[5]。为了简化其评价体系,将各项指标分成三个等级,分别评分为1、2、3分。得分≥14分的宜食性高,得分≥12分但<14分的宜食性一般,得分<12分则宜食性较差。

表1 感官评价指标及得分

1.2 优良株系筛选

在福建省内各地区筛选出紫叶李果实口感好的优良株系,摘取其成熟果实若干,测定其果重、果径、可滴定酸和糖度。用酸碱滴定法滴定其酸度,即称量5.000g的去皮果肉稀释定容到150ml,再用0.1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中性,以酚酞试剂作为指示剂,进而确定其酸度。糖度则采用WYT-32型手持糖量折光仪来测定,每个优良株系测定三次。同时在市场上多次随机采购食用李,测定其相应指标作为对照。

1.3 果实着生不同枝条方向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选取果实口感好的相同无性系的紫叶李优良株系植株体6株,每个植株分别从东、西北和西南等三个方向从树梢顶部至上而下采取3处紫叶李果实样本,对其果实的果重、果径、可滴定酸和糖度进行测定。将植株及枝条方向分别对可滴定酸及糖度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采用Duncan进行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感官评价结果

通过对各地紫叶李优良株系感官评价,筛除那些宜食性不高的优良株系,筛选出“F”号一个优良株系,其感官评价为15分,“A”号和“E”号感官评价为13分,宜食性较好,“B”号和“D”号感官评价12分,宜食性一般,“C”号的感官评价为11分,宜食性较差。其他优良株系分数低于11分不予列出。

2.2 优良株系筛选

图1 各优良株系各指标与对照组对比情况

通过对福建省各地紫叶李果实口感品尝,筛选出6个适合食用的优良株系,分别命名为A,B,C,D,E,F,通过其感官评价,这6个优良株系的色泽和口感与市场上购买的李基本没有差别,特别是甜度上,比市场上的李甜度还要高出许多。进而对6个优良株系果实的果重、果径、可滴定酸和糖度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

在所筛选的优良株系中,虽果径和果重相比市场上的李偏小,但其可滴定酸含量相差无几,特别是糖度的含量普遍高于市场上李。“F”号优良株系其各项指标均与市场上销售的李相差无几,“A”号和“E”号糖度较其他优良株系较低,但其酸度也相应较低,因而其果实品质较好,“B”号和“D”号果实品质一般,“C”号果实品质较差。

2.3 不同枝条方向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通过对已选定的6株紫叶李(相同无性系)植株及枝条方向分别对可滴定酸及糖度以双因素方差分析,(2-wayANOVA;Two-wayanalysis of variance),其结果见表 2。

表2 植株及枝条方向对酸、糖度进行双因子变异数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可滴定酸在各植株之间的差异性较小,在枝条方向与线性对比上基本没有差异,而糖度在各植株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枝条方向和线性对比上基本没有差异。进而对植株之间进行事后测定,其结果见表3。

表3 各植株果实可滴定酸及糖度的测定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F”号优良株系在糖度上与其它优良株系有显著差异,这和感官评价结果基本吻合,同时在可滴定酸方面基本无太大差异,也与感官评价结果基本吻合。

3 讨论与结论

选育的紫叶李“F”号优良株系在糖度上已超过市场上销售的李优良株系,“A”号、“B”号、“D”号和“E”号在感官评价上基本符合市场销售水平。但在果重和果径方面各个优良株系都略有不足,人工诱导多倍体是获取大果径优良株系的重要手段,因此,可考虑通过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式来弥补果重和果径等方面的不足[6]。

本次选育的紫叶李“F”号优良株系糖度高达8.5,市场销售的糖度值平均仅为5.2,完全满足紫叶李可食用要求。在同一无性系的不同枝条方向对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中,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大,这可能与本次测定的果实品质的参数和测定方法有一定关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紫叶李优良株系遗传的稳定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将通过不同的研究方式进一步研究生态因子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7-8]。总之,选出的“F”号紫叶李优良株系满足市场上对紫叶李花果两用的优良株系需求。

猜你喜欢

紫叶食性糖度
糖度高、类型多、瓜味足 “炫彩”系列小西瓜 亩产值3.5万元
浅析小龙虾的食性、养殖生产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作用
淀粉基可食性包装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紫叶甘蓝花色素苷提取影响因素的研究
紫叶李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优化
甜菜块根糖度检测使用重复检测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
不同处理对紫叶李水培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
褐藻胶提取及制备可食性膜工艺研究
紫叶生菜家庭盆栽法
大麦醇溶蛋白/纳米TiO2可食性膜的制备与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