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对中学生小组协作能力的影响
2018-11-07杨依晨
◆杨依晨
(广州市第六中学)
一、引言
针对教育领域出现的课程改革,本文想要探讨一下生本课堂在当下教学领域中产生的效应,进而把视角放在生本课堂的实践方式——小组协作上,进一步探讨生本课堂作用于小组协作这一形式时会有怎样的效果。笔者希望能用初中三年及高中阶段已有的经历和经验去更近一步地挖掘对这两件事物的认知,同时了解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效果,从而提炼出更有力的问题及具有突破性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目前,相关的生本教育理念与学科实际或德育管理相结合的实践探索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以这种理念为指导,在祖国内地、香港、澳门等地100 多所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等进行实验,尤其以广东省为典型,如深圳东方英文书院、南头小学、广州天河区华阳小学和昌乐小学、珠海二中、佛山荣山中学等,成效显著,获得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实践。在国家期刊网上进行搜索后发现: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实践研究的论文仅有800 篇左右,与中学教学相关的仅有几十篇,至今还没有有关初中科学教学有关文献。
三、生本课堂的特征与流程
1.“生本教育”的基本理论
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课程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的方法论;提出生本教育视野下的评价和管理。
2.“生本教育”的基本特征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学习方式;主张学术性评价。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生本课堂流程简析及实施情境
生本课堂需要时空上的协调,依据郭思乐教授提倡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通常分为几个阶段——前置性学习、小组合作、小组展示、教师点评与补充。
(1)教学前的大概认识、浅层了解
这里的大概和浅层是指知识点的接收+简单应用,不用深挖每一个要点,但在了解完知识点以后,可做适当的拓展。
(2)教学前知识点吸收+简单应用的具体化
基础的知识点接收,一般有显而易见的公式、一个新事物的概念,感性阅读等,而简单应用,又常有如感性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对公式的计算方式及用途的了解。这一环节结束后,将形成自身的原始认知。
4.生本课堂中的2组矛盾
一个有效率的课堂离不开分寸的约束,而“度”的把握离不开一种工具——计时。既然知识本就存在学科与难度上的区分,便可以成为我们划分课堂时间的依据。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达到很高的认知程度并进行分类,而分类后的内容则是课堂“度”的依据。有些内容去到了一定深度,学生会有解说困难,这时便需要教师的讲解,但猜想的过程需要还给学生。
5.生本课堂的衡量标准总结
笔者认为,看待这种比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一堂课,而最好是一段固定的时间。小组讨论是可以有,但形式也可以灵活变换。时间紧凑之时可免去上台,而在台下直接起身发言即可,亦或者是教师将讨论的问题细化,再逐步加以引导,也可以起到省时的作用。从学习的主体上看,真正衡量生本课堂实施标准的并非小组讨论时长,也不是小组展示的时长,而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学生究竟主动学习了多少时间,也就是除去被动听取教师讲解的时间,剩余的时长。
四、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协作能力
1.小组协作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小组协作能力包括:理解力;创造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当课堂有问题出现时,学生的求知本性也相继出现。伴随课堂资源的有限,电子设备与教师讲解的缺失,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转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从而逐渐形成一起讨论、解决的习惯,小组协作的形式便产生了。
2.生本课堂中学生协作能力的锻炼
小组协作能力理性上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口才)、耐心倾听、信息的筛选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也包括组长的协调能力。感性上,包括各个成员讨论的热情度,契合度,配合度以及交往沟通能力。
课堂与协作需兼顾:学生前置性学习,组内成员的分工、能力与热情度,课堂的节奏及氛围。
从组长和组员两大身份入手,配以适量组规进行有效管理:可制定相应的奖惩方式,既不要在组内以学识的等级划分,也最好不要固定发言人。
五、生本课堂实践中的不足
1.课堂时间的协调——前置性学习的把握不足
堂上自主思考时间有限,一部分时间需放到前置性学习中。由于课程紧张,衔接紧凑,尤其是高中的学习,明天又是新课,倘若今天还来补思考过程,又占用了下一课的预习时间,于是演变成一个恶性循环。同时对于已经讲解过的内容,在时间的压迫下,学生受教师思路影响较大,无法放开自己的思维去挖掘灵感。
2.小组中的看客现象明显
组内的“围观”现象在于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又回到了组内成员的磨合与相处。真正有好的关系时组内成员是会彼此分担的,就像朋友,不会总是把担子抛给另一个人一样。因此,组规要定,但更多还是要关注小组成员间的关系,尽量找到感情的契合点。
围观→不敢、不想→没有底气、懒→对自己的表述不够自信、研究的兴趣要点、个人灵感尚未孕育→思想尚未锤炼清楚,仍处于较为模糊的阶段→课前的思考不足。
六、生本课堂的实践分析与总结
班级案例分析: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的小组合作(从本学期开学2018.2.26~5.4期中考)以两个单元的学习为例,聚焦单元复习课,采取一详一略的叙述进行对比。
共性:提前阅读部分通史教材
1.知识模块第一单元的分析
(1)流程简述
①课前。老师没有提供此知识框架,学生也未构想此知识框架
②课堂上。老师提供了如下的知识框架,呈现出了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而把具体联系的内容交给了我们去探索。于是到了需要小组合作的时候,我们大概用时8分钟说了一遍联系的具体内容。堂上我们一边说一边在飞快地做着记录
③课后。在整理笔记时,身边很多人都会和小组的人谈论。每个人的笔记都是不一样的,都是既记下了讨论时自己及小组成员所论述的思路,同时很多也能够加以补充。
(2)学生设计
这是自主思考的部分,但同时老师课后也会直接提供一些经过自己整理、编辑好的一些重点知识让我们背诵:但处理方式存在的主体差异性较为显著,有人选择抄写,有人选择打印,但不论如何,背诵史实这方面还是属于纯接受式的学习。当然,这种“纯接受式”的学习是建立在上述自主学习思维导图的基础上,从知识框架到纯文字的转化过程。
(3)总结不足
由于课堂语速节奏的过快,历史本身文字量较多,造成课后仍要花时间重新打开PPT查看并抄写。一部分住宿生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使用电子产品的机会少而选择到了周末直接打印或者借他人的笔记抄写。
2.知识模块第二单元的分析
老师并没有给出任何知识点,课前是我们自己写出知识点然后连线,寻找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在这一个朝代中,老师上课直接给出了知识框架,学生在堂上没有讨论的时间。
3.学习效果总结与借鉴
笔者针对两个多月以来的学习状况,设计了9道题目的简单问卷,随机发放给全班41人中的22个人进行回答,现对数据结果进行如下分析并得出总结。
(1)预习方面
分析:所调查的超过70%的人只用15~30分钟,其余不到30%的人用时在30分钟~1小时之间。
结论:鉴于本班的整体学习能力较强,总体上看,在预习方面并不会耗费学生太多的时间,都比较轻松。
(2)课堂方面问题
不论是基础知识的背诵,还是思维逻辑,还是由于获得一定成果而得到的加分奖励,有七成的人在课堂上最大的乐趣都是来源于小组。从这里也可见小组协作在课堂上的影响力之大。
①课堂中的烦心事。笔记整理问题较为突出,详参表1。63.64%的同学反映“笔记在PPT里不方便整理”,40.91%的同学反映“笔记没有时间整理”。
②思考与记录的时间占比。54.55%的人还是以简要批注为主。虽然表达上存在说与不说的差异,但脑子里都会有很多想法。证明课堂上学生们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
③活跃度低的原因。原因简单说来有三种:组内成员的性格及成员间的关系,占比27.27%;本身问题的难度与时间紧迫之间的矛盾,占比分别达到45.45%和50%;个人性格及思维方式。具体表现有怕说错、本性高冷(真实问卷答复)、懒(真实问卷答复)急切地准备边听边记录思路。
(3)课后学生反馈与建议
基本上,笔记的整理有两大基本途径:一直接抄写PPT,二直接借他人笔记抄。两种挖取式方法都呈现出课后的知识总结处于急于求成的状态。
思路的开拓是最为课堂最为显著的效果,占比77.27%。在历史的视角看,也是很成功。但可以看出,不论是审题还是思考,速度方面都有所欠缺,这也反映了目前历史的生本课堂在时间上还是存在不足的矛之处,详见表2。
在最后问到两个多月的课堂学习中对于哪一幕/哪一堂课的某个内容让你最记忆犹新的问题时,答案丰富多彩。但有一个突出的亮点,20人中,有5人提及到了课前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