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金坛高庄土墩墓D1发掘简报
2018-11-07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金坛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镇江博物馆 金坛博物馆
内容提要:2016年12月—2017年5月,镇江博物馆为配合265省道拓宽改线工程,对金坛高庄土墩墓群中的D1进行了发掘。该土墩墓保存较为完整,墩内发现周代墓葬9座、器物群5处以及较多遗物。遗物主要有硬陶坛、硬陶罐、硬陶瓿、原始瓷豆、原始瓷碗等,时代为春秋早期到春秋中期。此次发掘为江南土墩墓的发掘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高庄土墩墓群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高庄村西北,南距常州市薛埠镇约6.1公里,西北距句容市茅山镇约6.9公里,东北距常州市茅麓镇约3.9公里,由突出地表较明显的三座土墩墓构成。该区域属于茅山山脉周边的低山、丘陵地带,土墩墓分布众多[1](图一)。因265省道拓宽改线需穿过此土墩墓群,2016年12月—2017年5月,由南京博物院、江苏镇江博物馆及金坛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土墩墓群中西侧的一座土墩墓(编号2016JGD1,简称D1)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图二)。
一、概况
D1东南距高庄村约380米,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1 38.29 、北纬31°46 19.81 ,是周边3座土墩墓中较大的一座。D1位于一条东西向的土岗的顶部,海拔高约54米。土岗北侧坡陡,南侧坡缓。在D1的西、西南和东南分布有3个大小不等的水塘,推测为当时取土堆积墩体时形成的。
D1除顶部有一现代坑外,墩体保存较为完整,墩形饱满,外观呈馒首状,底部平面大致呈圆形,底径东西长约33、南北长约38米,墩顶至生土面高约3米。
发掘采用四分法进行,以墩体中心为基点按正方向布探方4个,探方间保留1米宽隔梁,按土质土色划分地层,按叠压打破关系区分遗迹,发掘时尽量保持4个探方在相同层位,并始终保留隔梁,直至发掘到生土。
图二// 高庄土墩墓群D1位置图
图三// D1南北向隔梁西壁剖面图
二、墩体堆积
根据土质、土色及包含物的不同,可将墩体堆积分为8层。其中⑧层为土墩构造之初人工堆筑的平台;⑦层位于土墩中心偏北,为营建土墩墓中心主墓时的堆土;⑥层位于⑦层堆土外围,直接叠压在M9以及⑦层、⑧层之上,为土墩的第一次封土;⑤层至②层为土墩周边依次封土。现以D1中心南北向隔梁西壁剖面为例说明(图三;封二︰1)。
图四// D1遗迹分布图
①层:表土层,厚0.1~0.8米。灰色土,土质疏松,含水量大,夹有少量植物根茎和近现代砖、瓦块。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器物群Q1。
②层:灰黄色土,主要分布于墩体南半部,深0.1~0.8、厚0~1.1米。粘土质,稍硬,含水较少,含少量草木灰。该层面上的遗迹有Q2,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M1、M2。
③层:黄褐色土,主要分布于墩体北侧中部,深0.3~0.6、厚0~1.2米。粘土质,稍硬,含水较少,较纯净。
④层:黄灰色土,主要分布于墩体中部和南部,深0.2~1.1、厚0~1.6米。粉土质,较硬,含水量少,含红烧土颗粒。该层面上的遗迹有Q3,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M3—M6。
⑤层:灰褐色土,位于土墩中部偏北,呈馒首形分布,北侧稍薄,南侧较厚,深0.1~1.7、厚0.15~1.1米。粘土质,较硬,含水量少。该层面上的遗迹有Q4,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M7、M8。
⑥层:灰白色土,位于土墩中部偏北,馒首形分布,深0.3~2.2、厚0.1~0.9米。粉土质,很硬,基本不含水,含草木灰。该层面上的遗迹有Q5,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M9。
⑦层:红褐色土,位于土墩中部偏北,馒首形分布,深0.4~2.3、厚 0~1.8米。粘土质,较硬,含水很少,含红烧土颗粒。
⑧层:浅黄色土,位于土墩中心偏北。为平面近圆形,顶部近平的土台。层表距墩顶深约2.3、厚0.2~0.5米。粉土质,很硬,质地细密,纯净,基本不含水。
图五// M1平、剖面图
图六// M2平、剖面图
⑧层下即为生土,深褐色,粘土质,带黑斑。
三、遗迹
D1共发现遗迹14处,其中墓葬9座(M1—M9)、器物群 5处(Q1—Q5)(图四;封二︰2)。
以下按遗迹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举例介绍。
(一)墓葬
D1发现的9座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并且均有随葬器物出土,随葬器物多集中摆放,排列较为规整。个别墓葬墓坑较浅,出现有些随葬器物高于墓葬开口的现象。根据墓葬的平面形状,可分为簸箕形和长方形两种。
1.簸箕形土坑竖穴墓
5座,平面形状呈簸箕形,分别为M1、M2、M4、M5、M9,开口于土墩②、④、⑥层下。这些墓葬均三面有坑壁,一面敞口,敞口侧均朝向土墩外围,敞口侧墓底较低,形成由土墩内向土墩外的缓坡状,随葬器物置于墓坑较高处或墓坑中部。根据此类墓葬坑壁的形状,可分为弧壁和直壁两类。
(1)弧壁簸箕形
2座,为M1、M2。均位于土墩西南侧,两墓相距1.3米。两座墓呈向心形结构分布。墓内空间不大,随葬器物4~6件,成组放置。
M1 位于土墩西南侧,墓坑开口于②层下,打破④层。坑口东北高、西南低,呈斜坡状。方向约231°。墓坑长约2.3、宽约0.82~1.42、后壁深约0.43米。墓坑内填土为灰黄色杂花土,略疏松,含少量草木灰(图五)。随葬器物6件,置于墓底中部偏东侧,均为陶瓷器。
图七// M5平、剖面图
M2 位于土墩南侧偏西,墓坑开口于②层下,打破④层、生土层。坑口东北高、西南低,呈斜坡状,方向218°。墓坑长约2.9、宽约1.24~2.1、后壁深约1.05米。墓坑内填土为灰褐色花土,土质疏松(图六)。随葬器物5件,置于墓底东北较高一侧,均为陶瓷器。
(2)直壁簸箕形
3座,为M4、M5、M9。其中M4、M5开口于④层下,呈向心形分布于土墩外围,M9开口于⑥层下。墓内空间较小,随葬器物4~5件不等,器物置于墓坑一侧,多成排排列,一排2~3个。
M5 位于土墩北侧,开口于④层下,打破⑤层。坑口西南高、东北低,呈缓坡状,方向47°。墓坑长约1.3、宽约0.95~1.15、墓坑后壁深约0.3米,前部坑底低于后部坑底约0.25米。墓内填土为灰黄色,疏松,内含少量草木灰(图七;封二︰3)。随葬器物5件,置于墓底南侧,均为陶瓷器。
图八// M9平、剖面图
图九// M7平、剖面图
M9 位于土墩中心稍偏西北,是中心主墓,也是D1中时代最早的墓葬,墓坑开口于⑥层下,打破⑦层。墓坑一侧敞口朝西,方向265°。长约3.3、宽约1~1.1、墓坑后壁深约0.5米。坑口较平,坑底稍有高低起伏,靠近敞口处坑底略低约0.1米。墓内填土为红褐色,疏松,含草木灰(图八)。随葬器物4件,置于墓底北侧,均为陶器。
2.长方形土坑竖穴墓
4座,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分别为M3、M6、M7、M8,开口于土墩④、⑤层下。均四面有坑壁,坑壁高度稍有差异,坑底近平或微有起伏,墓坑壁面较直,随葬器物置于墓坑一侧角落或墓坑中部一侧。
M7 位于土墩中部稍偏东,墓坑开口于⑤层下,打破⑥层。坑口西北高、东南低,呈缓坡状,墓坑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前部略宽于后部,方向154°。壁面较直。墓坑长约2.2、宽约1~1.05、深约0.09~0.47米,坑底近平,前部略低于后部。墓内填土为灰褐色,疏松(图九)。随葬器物6件,置于墓底东南角,均为陶瓷器。
M8 位于土墩中部偏北,墓坑开口于⑤层下,打破⑥层。坑口西南高、东北低,呈缓坡状,墓坑平面呈长方形,宽度基本一致,方向62°。墓壁较直。墓坑长约2.5、宽约0.92、深约0.45米,坑底内侧高于外侧0.1米。墓内填土为灰褐色,较疏松,含草木灰(图一〇;封二︰4)。随葬器物9件,置于墓底西南侧,均为陶瓷器。
(二)器物群
D1发现的5处器物群放置方式有2种:Q1置于浅坑中,Q2~Q5直接放在层面上。所有器物群均集中摆放器物,但数量不多,仅3、4件。
Q1 位于土墩东部,开口于①层下,打破②层。坑平面呈不规则圆形,长约0.9、宽约0.6、深约0.33米,坑底呈弧形。坑内填土为灰褐土,疏松,含草木灰。出土器物放置于坑中间,均有不同程度碎裂。器物共4件,硬陶罐1件,原始瓷碗3件(图一一)。
图一〇// M8平、剖面图
图一一// Q1平、剖面图
图一二// Q5平、剖面图
图一三// D1出土器物(一)
图一四// D1出土器物(二)
Q5 位于土墩北部,放置在土墩⑥层封土斜面上,被⑤层封土埋压。器物南北向排列,南侧器物相对较高。器物共3件,均为硬陶器,器形有坛、瓿、碗(图一二;封二︰5)。
四、出土遗物
D1各类遗迹中共出土遗物55件,有泥质陶、硬陶、原始瓷等质地,其中以硬陶和原始瓷数量最多。器类有坛、罐、瓿、碗、豆、盂等,又以坛、罐、碗为主要器物组合。
(一)泥质陶器
2件。均为纺轮,手制,轮修。
纺轮 2件。均为算珠形,上下有窄小平台,中穿一圆孔。外表面有弦纹,灰褐色胎。M7︰6,直径3.4、孔径0.6、厚2.5厘米(图一三︰11)。M5︰5,直径3.5、孔径0.5、厚2.4厘米(图一三︰12)。
(二)硬陶器
图一五// D1出土器物(三)
23件,是各类器物中出土数量最多的。硬陶器有坛、罐、瓿、碗四类,其中以坛、瓿数量丰富。
坛 6件。侈口,尖圆唇,卷沿,沿面有凹槽一周,束颈,弧肩,深鼓腹,平底。泥条盘筑,口、底另接,轮修。胎质较厚且坚硬,火候高。灰褐色胎,表面上部呈灰褐色,下部呈红褐色。器形硕大。坛颈部饰弦纹,肩及上腹部饰菱形填线纹,中、下腹部饰方格纹。纹饰几乎布满外壁,外壁近底部因修整器形纹饰被抹平。以腹部造型分为二型。
A型 4件。最大腹径位于坛身上半部,下腹弧收平缓。M9︰4,口径18.8、腹径36.8、底径18、高38.8厘米(图一三︰1)。M8︰1,口径17.4、腹径33、底径17、高39.4厘米(图一三︰2)。M7︰1,口径19.6、腹径33.6、底径17、高41.6厘米(图一三︰3;图一六︰1)。M2︰3,口径25、腹径49.2、底径22.5、高60厘米(图一三︰4)。
B型 2件。最大腹径位于坛身近中部,腹较鼓。Q5︰2,口径21、腹径38.6、底径21、高45.6厘米(图一三︰5;图一六︰2)。M1︰1,肩部饰席纹,腹部饰菱形填线纹。口径20、腹径36、底径20、高37.2厘米(图一三︰6;图一六︰3;封三︰1)。
罐 4件。侈口,尖唇,卷沿,沿面有凹槽一周,束颈,弧肩,扁鼓腹,平底略内凹。最大腹径位于罐身上半部,下腹弧收。泥条盘筑,口、底分接,轮修,部分器物底部拼接后有明显的凸边。胎质厚且坚硬,火候高,胎呈灰褐色。罐颈部饰弦纹,肩、腹部饰各种几何纹饰,以各种类型的组合纹饰为主,几乎布满外壁,外壁近底部因修整器形纹饰被抹平。以有无耳分为二式。
I式 2件。肩部对置两泥条形竖耳。M9︰3,腹部饰方格纹。口径16.2、底径14.5、高24厘米(图一三︰7;图一六︰4)。M5︰1,肩部饰菱形填线纹,腹部饰方格纹。口径15、底径15.2、高18厘米(图一三︰8;图一六︰5)。
II式 2件。肩部无耳。M2︰5,肩部饰席纹,腹部饰方格纹。口径12.6、底径14.4、高14.5厘米(图一三︰9)。Q1︰4,肩及上腹部饰菱形填线纹,中、下腹部饰方格纹。口径15.6、底径18.6、高21.4厘米(图一三︰10;图一六︰6)。
图一六// D1出土器物纹饰拓片
瓿 7件。泥条盘筑,轮修。胎质坚硬,火候高,胎呈紫褐色、灰褐色。瓿颈部饰弦纹,肩、腹部饰各种几何纹饰,单一纹饰数量稍多。纹饰几乎布满外壁,外壁近底部因修整而被抹平。以口部造型分为二型。
A型 4件。侈口,尖圆唇,卷沿,沿上有凹槽一周,束颈,弧肩,扁鼓腹,平底内凹。以有无耳分为二式。
I式 2件。肩部对置两泥条形竖耳。M9︰2,肩、腹部饰席纹。口径12.4、底径11.6、高13.6厘米(图一四︰1)。M2︰4,肩部饰席纹,腹部饰方格纹。口径12.6、底径14.6、高12厘米(图一四︰2)。
II式 2件。肩部无耳,肩、腹部饰席纹。M2︰2,口径13.5、底径12.4、高12厘米(图一四︰3;图一六︰7)。M1︰6,口径12、底径14、高14厘米(图一四︰4;封三︰2)。
B型 3件。直口或直口微侈,尖唇,窄折沿,束颈,弧肩,扁鼓腹,平底或平底略内凹。肩部对称设两耳。M8︰9,肩、腹部饰水波纹。口径10、底径15.4、高20.1厘米(图一四︰5;图一六︰8)。M8︰8,素面。口径8.4、底径12、高10.5厘米(图一四︰6)。Q5︰3,肩及腹部饰席纹。口径9.8、底径11、高10.5厘米(图一四︰7)。
碗 6件。敞口,尖圆唇,微束颈,平底内凹。内底有螺旋纹,外底有箅刮形成的平行线痕。轮制,形制相近。胎呈灰褐色、红褐色。以腹部造型分为二型。
A型 5件。折腹或微折腹。M9︰1,口径14.1、底径5.7、高4.2厘米(图一四︰8)。M8︰5,口径15.6、底径5.4、高5.9厘米(图一四︰9)。M8︰6,口径16.7、底径5.9、高6厘米(图一四︰10)。M8︰7,口径15.5、底径6.6、高5.4厘米(图一四︰11)。Q5︰1,口径16.1、底径6.5、高5.6厘米(图一四︰12)。
B型 1件。弧腹。M1︰2,口径13.2、底径5.6、高5厘米(图一四︰13;封三︰3)。
(三)原始瓷器
出土原始瓷器17件,器类有豆、碗、盂、盏,其中以碗、盂数量最多。大多为灰白色胎,施青绿色、青黄色釉,部分器物釉面脱落。
豆 4件。轮制,盘、足分制拼接,盘内壁近底部多见用细齿工具刮出的细密弦纹,外壁见轮制形成的弦痕。以口部造型分为二型。
A型 3件。侈口,圆唇,沿外折,沿面内凹,弧腹,浅圈足外撇,挖足较浅。器内有螺旋纹。M7︰3,沿上均匀分布三个泥条贴塑横“S”形纹。口径17、底径8、高5.6厘米(图一四︰14)。M7︰4,口径17.6、底径8.3、高6.6厘米(图一四︰15)。M7︰5,沿上均匀分布三个泥条贴塑横“S”形纹。口径17.3、底径8.5、高6.3厘米(图一四︰16)。
B型 1件。敞口,尖圆唇,折腹,圈足外撇。器内底近壁处见箅刮形成的细弦纹。M1︰3,口径13.8、底径5.6、高5.4厘米(图一四︰17;封三︰4)。
碗 7件。轮制,内有细密、整齐的螺旋纹。以腹部不同分为二型。
A型 3件。敞口,圆唇,折沿,沿面有凹槽一周,弧腹,平底略内凹。器内有螺旋纹。M5︰3,上腹部饰两道弦纹。口径17、底径8.2、高5.7厘米(图一五︰1)。M5︰4,口径15.5、底径6.6、高3.8厘米(图一五︰2)。Q1︰2,口径15.6、底径8.4、高4.8厘米(图一五︰3)。
B型 4件。敞口,圆唇,折沿,上腹近直,下腹弧收,平底略内凹。器内有螺旋纹。M2︰1,口径17.8、底径9.6、高6.2厘米(图一五︰4)。M1︰4,口径12.4、底径7.1、高5.3厘米(图一五︰5;封三︰5)。Q1︰1,口径12.8、底径6.8、高5.3厘米(图一五︰6)。Q1︰3,口径8.9、底径6、高3.6厘米(图一五︰7)。
盂 5件。轮制。以口部造型分为二型。
A型 4件。侈口,圆唇,颈微束,平底微凹。M8︰2,折腹,口径8.6、底径5.4、高4.6厘米(图一五︰8)。M8︰3,折腹,口径9.7、底径5.6、高5.1厘米(图一五︰9)。M8︰4,折腹,口径8.9、底径5.3、高4.6厘米(图一五︰10)。M5︰2,弧腹,口径8、底径5.1、高4.1厘米(图一五︰11)。
B型 1件。敛口,圆唇,弧腹,平底微凹。M7︰2,口径9.1、底径4.8、高4.7厘米(图一五︰12)。
盏 仅1件,轮制。M1︰5,口微敛,方唇,沿面有凹槽一周,弧腹,小平底略凹,内底中心凸起。器内有弦纹。口径8.7、底径4.2、高4厘米(图一五︰13;封三︰6)。
五、结语
(一)年代分期
D1属于宁镇地区典型的一墩多墓类型土墩墓。目前,学界对土墩墓年代和分期的判断主要有邹厚本先生的《江苏南部土墩墓》[2]和刘建国先生的《论土墩墓分期》[3],此外,南京、镇江、常州等地对一墩多墓类型土墩墓的年代和分期积累了很多资料,可以说,这些研究成果是判定D1年代和分期的基础。
D1发现的遗物中,M9︰1硬陶碗与鹅毛岗D2M12︰6相似[4],M7︰1硬陶坛与寨花头D2M22︰16-2相似[5],M5︰1硬陶罐与南岗山D13M1︰6相似[6],M1︰6硬陶瓿与裕巷M3︰13相似[7],Q1︰2原始瓷碗与中心山M1︰6相似[8]。器型上,硬陶坛卷沿近平、溜肩,硬陶瓿弧腹,原始青瓷豆侈口、矮圈足,较多见敞口弧腹碗;纹饰上,盛行席纹与方格纹组合的纹饰,新出现波浪纹,这些符合《江苏南部土墩墓》第三期和《论土墩墓分期》第四、五期的特征。
根据以上分析,D1的年代约为春秋早中期。从层位关系和遗物类型组合,可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7座墓葬(M3—M9)和3处器物群(Q3—Q5),其相对年代较早;第二组包括2座墓葬(M1、M2)和2处器物群(Q1、Q2),其相对年代较晚。
(二)营造方式
D1堆筑有中心墩,多个墓葬呈向心结构,墓葬均为土坑式,器物群有浅坑式也有地面式。探索该土墩的营造方式,是对墩内封土过程及各墓葬关系研究的重要一环。
推测D1的营造方式为:先在地势较高的东西向土岗上寻找一块较平整的区域,然后进行人工修整地面;待地面修整平后,先堆筑⑧层土,形成顶部平整的土台,然后在⑧层土台上堆土,形成馒首状的⑦层;待⑦层堆好后,在该层中部挖东西向簸箕形墓坑,并在墓坑西侧留敞口,埋入墓主和随葬器物,形成M9,然后用从墓坑中挖出的土直接回填;墓坑填满后,在馒首形的⑦层土外围,堆⑥层封土,该层也是土墩的第一次封土,这次封土将⑧层土台、⑦层堆土及土墩最早的墓葬M9封埋起来,形成D1的中心墩。此后依次挖坑埋葬M8—M1,放置器物群Q5—Q1,并堆⑤、④、②、层封土。
此次发掘的高庄土墩墓群D1,位于茅山东侧,此前该地区的浮山果园、东边山、上水、茅东等地的土墩墓群已有多次发掘[9]。此次的发掘,为研究江南土墩墓的堆筑过程与时代提供了新的资料。
领 队:许鹏飞
绘 图:陈 浩 张延红
执 笔:孙 研 张 宇 许鹏飞
[1]a.王根富:《江苏丹徒南岗山土墩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b.何汉生、王克飞、贡白云:《江苏句容鹅毛岗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c.杨正宏、王克飞:《江苏句容鹅毛岗1号土墩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3年第2期;d.田名利、郝明华、周润垦、张浩林:《江苏句容寨花头土墩墓D2、D6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7期;e.镇江市博物馆浮山果园古墓发掘组:《江苏句容浮山果园土墩墓》,《考古》1979年第2期;f.何汉生、陈念:《溧水秀才墩土墩墓发掘报告》,《穿越宜溧山地——宁杭高铁江苏段考古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3年;g.王奇志、赵东升、盛之瀚:《江苏金坛薛埠镇上水土墩墓群二号墩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2期;h.朱国平:《江苏金坛连山土墩墓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10集;i.杭涛、盛之瀚:《江苏金坛裕巷土墩墓群一号墩的发掘》,《考古学报》2009年第3期;j.刘兴、徐永年:《江苏金坛鳖墩西周墓》,《考古》1978年第3期;k.李虎仁、田名利:《破解江南土墩墓迷雾》,《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6期;l.于成龙:《265省道(金坛段)土墩墓考古发掘成果汇报》、曹军:《金坛区旅游大道土墩墓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汇报》、赵李博:《试析宁镇地区土墩墓堆筑形式》,江南土墩墓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年4月。
[2]邹厚本:《江苏南部土墩墓》,《文物资料丛刊》第6辑,1982年。
[3]刘建国:《论土墩墓分期》,《东南文化》1989年第4、5期。
[4]同[1]b、c。
[5]同[1]d。
[6]同[1]a。
[7]同[1]i。
[8]盛之瀚、田名利:《江苏句容下蜀中心山土墩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1年第3期。
[9]a.林留根、王奇志、李虎仁等:《江苏句容、金坛土墩墓考古获重大突破》,《中国文物报》2006年4月5日第1版;b.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镇江市博物馆、常州市博物馆:《江苏句容及金坛市周代土墩墓》,《考古》200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