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贴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
2018-11-07袁春
袁春
小儿支气管肺炎(children bronchopneumonia)是儿科临床常见病, 也叫小叶性肺炎, 春秋寒冷季节多发, 多由细菌、病毒、支原体单纯感染或混合感染导致, 因肺炎住院的患儿占住院患儿总数的30%~60%, 其中婴幼儿因肺炎住院的人数是学龄前儿童的近40倍, 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 临床常见体征有呼吸增快, 口周围、指端、脚趾端发绀, 肺部中、细湿啰音[1-3]。临床治疗上以西医抗炎、止咳、平喘为主, 但由于长期的抗生素滥用, 耐药菌株逐渐增多,治疗效果并不好, 治疗周期延长, 给患儿家庭带来较重的压力和负担[4-6]。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部分支气管肺炎患儿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肺炎贴,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男36例, 女24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8岁, 平均年龄(5.24±1.17)岁;患病时间1~3 d;中医症候评分(24.56±3.64)分。观察组男32例, 女 28例;年龄最小2岁, 最大9岁, 平均年龄(5.43±1.25)岁;患病时间1~3 d;中医症候评分(23.89±3.68)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和中医症候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7]:①体温升高, 伴有咳嗽、喘息, 肺部实体征或干湿啰音。②白细胞数量>1010个/L或者<4×109个/L。③胸部X光片显示片状或浸润性阴影,偶见胸腔积液。④患儿家属同意本治疗方案。排除标准:肺结核、肺水肿、肺部肿瘤、肺不张等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西医常规抗炎、镇咳、平喘等治疗方法,注意补液, 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穴位贴敷小儿肺炎贴[豫周食药监械生产, 备20150001号, 规格:2片/包(80 mm×80 mm)]治疗, 该产品由无纺布压敏胶片、导电铝箔和带有水性高分子凝胶剂的无纺棉圆片组成, 穴位贴敷后,可对穴位产生持续的刺激作用, 发挥治病作用。每贴贴4 h,3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8]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详细记录两组患儿退烧时间、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3 d后, 患儿体温降至正常, 临床症状明显减轻;6 d后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恢复正常。好转:治疗3 d后, 患儿偶见体温升高或降至正常体温, 主要临床症状减轻;6 d后, 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相比治疗期明显减轻。有效:与用药前相比, 临床症状减轻, 体温下降。无效:用药24 h症状加重或用药3 d后临床症状和体征仍无好转。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烧时间、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45±1.12)、(4.09±1.78)、(5.06±1.36)、(6.28±2.03)d, 均短于对照组的(3.56±1.58)、(4.78±1.98)、(6.78±1.46)、(8.78±2.7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为(2.86±1.08)分, 低于对照组的(4.33±1.56)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儿痊愈率为36.7%(22/60), 好转率为36.7%(22/60), 有效率为 6.7%(4/60), 无效率为20.0%(12/60), 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儿痊愈率为50.0%(30/60), 好转率为33.3%(20/60), 有效率为10.0%(6/60), 无效率为6.7%(4/60), 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病例 退烧时间(d) 止咳时间(d) 肺啰音消失时间(d) 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分) 住院时间(d)观察组 60 2.45±1.12a 4.09±1.78a 5.06±1.36a 2.86±1.08a 6.28±2.03a对照组 60 3.56±1.58 4.78±1.98 6.78±1.46 4.33±1.56 8.78±2.76 t 4.440 2.007 6.677 6.001 5.652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 %]
3 讨论
支气管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呼吸道疾病, 婴幼儿由于身体抵抗力弱, 春秋气温变化较快, 病原体易通过空气传播,经呼吸道进入肺部引起炎症变化, 当病情加重时可能引起支气管阻塞, 影响幼儿的通气, 出现气促、胸闷等症状, 严重者可能危机生命。祖国传统医学认为,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发病是由于身体虚弱、痰阻气道、废气郁闭所致, 穴位贴敷治疗是中医的常见治疗方法, 药物通过体表大椎穴、膻中穴、肺俞穴直接进入肺部, 通过经络的传输, 祛除病邪, 全面调节人体的脏腑和经络系统, 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起到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作用[9,10]。
患儿口服药物困难, 实施穴位贴敷具有操作方便、依从性好、见效快、副作用少的优点。与静脉滴注、口服给药不同的是, 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是有效地将传统中医的穴位治疗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运用药物疗法和热疗等手段使药物经皮肤穴位进入人体而发挥作用, 小儿肺炎贴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 并经过远红外疗法刺激患儿局部穴位血管扩张进入肺部, 改善患者肺部血液循环, 促进炎症的消退, 该方法不仅给药依从性好, 而且副作用小, 非常适合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 家属容易接受, 临床反响也比较好, 在临床上逐渐获得关注[11,12]。于素平[13]以47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贴片经皮肤给药, 经过治疗发现,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7.06%, 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0.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辅以中药经皮肤给药能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缩短痊愈时间, 减轻患儿痛苦, 值得应用。马丽[14]以2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探讨白芥子泥贴敷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效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100%, 高于对照组患儿的9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住院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3.27±0.91)、(3.90±0.9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47±1.65)、(5.12±0.5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白芥子泥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较好, 可临床推广。陆卫娟[15]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8%, 高于对照组的8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 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平喘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 (1.83±2.44)、(2.94±0.91)、(3.66±3.55)、(4.74±1.35)、(6.32±2.83)d 均短于对照组的 (3.84±2.78)、(5.57±2.14)、(5.97±2.45)、(6.84±1.24)(9.83±1.82)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儿的退烧时间、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住院时间分别为(2.45±1.12)d、(4.09±1.78)d、(5.06±1.36)d、(2.86±1.08)分、(6.32±2.83)d, 均优于对照组的(3.56±1.58)d、(4.78±1.98)d、(6.78±1.46)d、(4.33±1.56)分、(8.78±2.76)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痊愈率为36.7%(22/60), 好转率为36.7%(22/60), 有效率为6.7%(4/60), 无效率为20.0%(12/60), 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儿痊愈率为50.0%(30/60), 好转率为33.3%(20/60), 有效率为10.0%(6/60), 无效率为6.7%(4/60), 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的结果分别与于素平[13]、马丽[14]和陆卫娟[1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上,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辅以肺炎帖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 能明显缩短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应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