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2018-11-06展复霞
展复霞
【摘 要】目的:以回顾 苑绞蕉蕴悄虿∈油げ”洌―R)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方法: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227例患者按照DR程度,分成五组。期间,需医护人员采集相关资料,即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以及糖尿病肾病(DN)比例等资料,并对患者所进行的相关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患者DR病情加重,则表明其糖尿病病程越长,血红蛋白越少,患者的肌酐和尿素值也越高(P<0.01),而DR患者合并高血压与DN比例明显高于非DR患者。结论: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DN的增高以及血红蛋白减少与其DR具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2-258-01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和致盲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1]。由于该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且到现阶段也没有发现该病症出现的原因。对此,本文就针对DR可能发展的相关因素以回顾形式进行的分析和研究,以此能够有效发现与DR发展相关的因素[2]。这样能够为我国医疗机构对DR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价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接受住院治疗的227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以照相的形式来筛查DR。在这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为134例,93例,平均年龄(59.7±13.2)岁。按照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来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而对DR在以国际临床分级标准进行诊断[3]。经诊断,有75例患者无DR,将其分为A组;27例属于轻度非增生性DR,分为B组;还有72例患者属于中度非增生性(DR),分为C组;23例患者则诊断为重度非增生性DR,分为D组;30例患者为增生性DR,分为E组。
1.2 方法
1.2.1 儀器与方法 在仪器上可选择TRC-NW200免散瞳眼底照相仪以及IMAGEnet2000图像处理系统来进行。而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按照要求,在摄像前的30min使用常规予复方托卡吡卡胺散瞳。
1.2.2 检测项目 主要包括血红蛋白(Hb)、肌酐(Cr)、尿素(Ur)以及尿微量白蛋白(MAU)。
1.3 统计学处理 通过对SPSS17.0统计学软件的应用,来对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量数据用(x±s)表示,并以多因素方差的方式进行分析,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以x2予以检验,当p<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当DR患者病情处于加重状态时,足以说明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因而使得其Hb越少,Cr与Ur则随着增高(P<0.01)。由下表可知。若DR患者病情不断加重,则会导致其合并高血压比例越高,促使患者高血压病情越发严重。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 血糖是影响糖尿病视网病程(DR)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如果糖尿病患者病程越长,则会增长其视网膜血管破坏的可能性。因而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因DR一直都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即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或大量蛋白尿。此外,若患者肾功能受到损害后,则会使得Cr、Ur值异常。对于DR患者所出现的常合并视网膜病变,能够发现这两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4]。在对患有T2DM的患者进行深入研究后,并对其他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后,会使得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逐渐发展到增殖期视网膜病变。
DR的发生与患者出现视网膜缺血缺氧后,所引起的新生血管同样也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这其中,Hb的逐渐减少,会不断减少患者视网膜对营养的支持[5]。虽然糖尿病患者在病症中比较少出现贫血,但是如果出现严重的贫血,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视网膜的危险性。
通过本文对糖尿病变临床相关因素深入分析后,得出DR患者合并高血压比例要高于非DR患者。在此过程,DR病情加重,则会导致患者合并高血压比例不断增高。且DR患者病情越重,则表明Cr和Ur值越高。由此可得出,DN、MAU、Cr和UR的增高,都是DR较为显著的相关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则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对DN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Cr、Ur值的长期监测,并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6]。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控制DN,同时还在预防和控制DR的发生和发展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丽燕.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及视网膜病变的横断面调查及数据挖掘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2] 孙敬雯.浅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相关危险因素[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4):671-672.
[3] 王养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影响因素及进展预测模型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4] 蔺晓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指标及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
[5] 门愿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01):62-64.
[6] 黎明明,曾莉.亚临床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mfERG及危险因素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5,23(03):233-237.